1、骨質疏鬆症和慢性腰腿痛有什麼食療法?
豆芽燉排骨治療骨質疏鬆症
[用料]黃豆芽、排骨備500克
2、老年人嚴重骨質疏鬆腰腿痛怎麼辦
骨質疏鬆即骨質疏鬆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骨質疏鬆症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於絕經後女性和老年男性。以骨骼疼痛、易於骨折為特徵。
65歲以後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鈣的攝入量為1500mg/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400~800U/天。
3、骨質疏鬆 頸椎 背腰痛 腿痛怎麼辦啊!
1,不能物理療法就食療啊。
2,骨質疏復松就要多補鈣和維生素,平時多搞點骨頭湯喝喝,制多吃水果和蔬菜。
3,頸椎 背腰痛 腿痛,這個要休養一段時間,建議你休息一個月,百別搞劇烈運動。但是要適當的做下輕微的活動。
4,可以搞度點中葯,外敷加內服,對改善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晚上的時候搞下熱敷,沒事的時候多按摩知下痛處,加速那的血液循環,這些都是對你有幫助的,建議道試試,祝你早日恢復 。
4、我奶奶(73歲)腿痛(骨質疏鬆症),請問該怎麼辦才能好受一些?
補充維生素AD和鈣劑。
5、我經常腰腿痛、胳膊痛。去醫院做骨密度測試說是骨質疏鬆,讓補鈣。
骨質增生與骨質疏鬆一樣是由於缺鈣引起的,骨質增生並不是補鈣以後發生的,而是與骨質疏鬆共生的。建議您繼續補鈣,平衡膳食,同時注意戶外活動,適量運動,增強骨強度和韌性,使骨質疏鬆和骨質增生得以改善。
我個人覺得您還是去正規的骨病醫院檢查下比較好。有時候不是光補鈣就能解決了的。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間。
這個有個繼續追問哦
6、老年人,腰腿疼痛怎麼辦???
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它是保護人體內部器官、支持體重、進行運動和造血的重要機體組成部分。然而,由於骨骼的自然代謝規律,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骨骼的主要組成成分——骨質,會不可避免地發生一定程度和速度的流失,久而久之將使骨骼強度受損,導致骨質疏鬆症。隨著社會進入老齡化,骨質疏鬆越來越威脅老年人的健康,嚴重損害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一個必須引起全社會重視的問題。 十年持續治療對骨骼有益 全球為期最長的骨質疏鬆症治療研究顯示 日前,由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分會召開的第三次全國骨質疏鬆學術會議傳出信息——一個全球為期最長的非激素療法治療骨質疏鬆症的研究證實,絕經後婦女用阿侖膦酸鈉治療10年,仍能增加病人的骨質量並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女性絕經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一個主要因素。當骨質生長周期遭到破壞、丟失骨質多於再生骨質時,就會導致骨質疏鬆症。這是一種靜悄悄進展性疾病,導致骨骼變得多孔、力量變弱,進而易碎、易骨折。 治療不容忽視 骨質疏鬆症早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任何症狀,骨量在無聲無息中緩慢地流失,故又有「無聲疾病」之稱。但當骨量流失達到一定程度時,將伴有骨脆性增加、易於發生骨折。絕經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一個主要因素。據統計,我國有近8400萬的中老年人存在骨質疏鬆症的威脅,其中60~69歲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發生率高達50%~70%。 骨質疏鬆症的危害非常巨大:骨質疏鬆性骨折、體形畸變、因骨折後卧床不起引起的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如肺炎或血栓等)甚至致死。骨質疏鬆症每年會導致150萬例骨折,據統計,50歲以上婦女發生髖部骨折死亡的危險性與乳腺癌危險性相同(2.8%),但公眾對乳腺癌的擔心程度遠大於對髖部骨折的擔心程度。 另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調查報告,在歐盟國家中,每30秒就有一人遭遇骨質疏鬆性骨折,每5個患骨質疏鬆性體骨折或髖部骨折的病人中就有一個死於這一疾病;在歐盟和美國每年用於治療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直接費用高達270億美元。此外,因骨質疏鬆引起的體形畸變和行動不便也給患者精神世界造成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由此可見,骨質疏鬆症正日益成為給人們帶來沉重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的重大疾病,骨質疏鬆症治療已不容忽視。 認識和治療誤區 與骨質疏鬆症嚴重危害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人們對骨質疏鬆症的認識不足。首先是早期診斷率低,不少患者沒有主動就醫尋求診斷,導致出現明顯症狀時或骨折後才發現自己患了骨質疏鬆。其實,臨床上早已有了一項突破性的早期診斷工具——骨密度檢測(BMD),被認為與測血壓發現高血壓,預測腦血管意外同等重要。 在治療方面也存在許多誤區。比如,認為骨質疏鬆就是缺鈣,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或鈣制劑就能補鈣等,結果使許多人因單純補鈣而貽誤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最佳時機,增加骨質疏鬆症治療的復雜性。事實上,近年來的研究結果顯示,對已確診為骨質疏鬆或合並骨折的病人,單純補鈣和維生素D是不夠的,應加用抗骨質疏鬆葯物。 正確預防與治療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應從兒童時期就開始,貫穿於生命的全過程。獲得理想的骨峰值和防止骨量的丟失是兩大關鍵。骨峰值為一生中最高的BMD值,一般在25~40歲年齡段達到,它由遺傳(70%~80%)和環境(20%~30%)兩大因素決定。從研究中已經得知足量鈣的攝入和規律的負重鍛煉利於建立理想的骨峰值。 但更重要的是,對於已經確診的骨質疏鬆症患者,應及早到正規醫院,接受醫生的專業治療。在治療上,除了一般的飲食、運動和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等措施以外,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葯物干預。 循證醫學是專家在選擇治療時的重要因素。比如,過去激素替代療法是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常用治療方法,但隨著國外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雌孕激素替代療法不僅會增加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風險,而且還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換言之,激素替代療法弊大於利,這一重大發現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國內外的許多學術組織建議,不推薦使用雌激素用於預防長期疾病(如骨質疏鬆)。 為了尋找新的、更好的骨質疏鬆症治療葯物,全球醫學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推出了多種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葯物,用於治療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預防骨折,包括髖骨和脊柱骨折,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老年人要重視防治骨質疏鬆 在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中,人體的骨骼系統也存在著「新舊交替」。新骨骼不斷形成,舊骨骼會不斷地被吸收,在這樣的平衡狀態下,保持著骨骼的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 尤其是女性步入更年期之後舊骨的流失加快,而新骨生成變慢,導致骨質開始稀疏,這個骨質流失的過程早期經常沒有明顯的症狀,隨後可出現腰背疼痛、四肢酸痛,便可能出現了骨質疏鬆。當出現駝背甚至骨折後,往往已經到了骨質疏鬆的晚期。 骨質疏鬆是由於骨中礦物質和有機基質減少引起的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病。患病後骨的皮質變薄、孔隙增多,骨質變得很脆,很容易發生骨折。據統計,60歲以上的老年人骨質疏鬆發病率高達50%,尤其女性甚至高達70%,長期卧床的老年人中35%來自骨折。 骨折令生活質量下降,最常出現骨折的部位包括脊椎、腕骨及髖骨,由於老年人製造新骨的能力減弱,完全康復比較困難,因此很多老年人經歷骨折後,會造成長期的行動不便、駝背甚至長期卧床。行動不便令老年人生活質量下降;駝背除影響外觀外也會妨礙肺部正常呼吸及日常活動;長期卧床更會給病人及其家屬帶來痛苦。臨床研究發現,出現第一次椎體骨折後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將增加2至4倍,所以預防第一次骨折就顯得尤為重要。 骨質疏鬆症的防治應從高危人群著手,一般女性於絕經後,男性60歲以後,尤其體形偏瘦、平日不喝牛奶,或有骨折家族史者已成為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患有其他內分泌疾病,如甲旁亢、皮質醇增多症、甲亢、糖尿病,以及風濕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者,即使年齡不到50歲也是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應去醫院進行檢查,以盡早明確是否患有骨質疏鬆。 為了早期診斷骨質疏鬆,減少骨折風險,出現下列症狀的人應該盡早檢查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①絕經後女性或60歲以上男性;②有腰背酸痛,或四肢關節痛,或全身酸痛不適,或有手足麻木,或腿抽筋病史;③輕微外力導致骨折,如輕微摔倒或碰撞、咳嗽就發生骨折;5患有皮質醇增多症、風濕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者,如出現上述症狀,或有骨折史,即使年齡在50歲以下也可能患有骨質疏鬆,需要盡早檢查確定。 骨質疏鬆相關檢查,目前認為骨密度檢查仍為診斷骨質疏鬆的金標准,骨質疏鬆高危人群,或懷疑有骨質疏鬆的病人可到醫院進行雙能X線骨密度檢查以明確診斷,同時檢查血鈣磷、鹼性磷酸酶、尿鈣/肌酐比值以了解血鈣磷代謝與尿鈣排泄情況,必要時進行內分泌相關激素測定與X線片檢查,可以幫助明確骨質疏鬆症的病因。 一旦明確患有骨質疏鬆症即要盡早開始治療,從而有效防治骨折。 老年性腰腿痛也可手術治療 腰腿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隨著機體內分泌、免疫等方面功能的老化,脊柱的結構發生變化,失去正常的力學特徵,從而導致腰腿痛的發病率升高。 老年性腰腿痛具有以下臨床特點:(1)起病緩慢,病程長,反復發作。(2)症狀復雜、多樣,多呈持續性或發作性逐漸加劇,卧床休息症狀不能緩解。(3)病變位置呈多源性、多節段性。(4)病因上多為多因素復合型。(5)治療上需要考慮的因素多,手術及麻醉風險大、技術要求高。(6)由於病情復雜,導致術後症狀並不能完全緩解,或在症狀消失一段時間後復現,還需進行相應的葯物或物理治療。 腰腿痛的常見原因包括:脊柱畸形;骨質疏鬆(老年人的發病率為70%以上);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病率為4.7%~11.7%);腰椎管狹窄症(老年人的發病率為40%左右);腰椎退變性不穩症(占老年人的發病率15%左右);腰椎滑脫症(占腰腿痛的8%~10%)。 對於老年性腰腿痛患者的治療,多數患者通過保守治療都能減輕症狀,甚至明顯好轉。保守治療一般為葯物、理療、中醫推拿、針灸等。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情採取相應的保守治療措施。經過正規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手術治療是他們唯一的出路,然而以往由於醫療技術水平、社會觀念及患者本身合並症等原因,許多老年性腰腿痛患者無法接受手術治療而與疼痛伴隨終身。在歐美發達國家,人們注重生活質量,同時經濟、醫療條件發達,所以在腰腿痛的處理上現多傾向於手術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在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觀念的改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並且新的手術方式和手術技術、先進的內固定系統、現代麻醉學的進步、圍術期處理的進一步成熟,選擇手術治療的患者已越來越多。手術方式主要有:脊柱畸形三維矯正及內固定手術;椎體成形術及後突成形術;內鏡微創手術等等。 總之,腰腿痛是常見病、多發病,可由多種因素引起。一部分患者可經保守治療獲得療效,但部分患者需要、並可能及早通過手術解除病痛。因此,符合手術適應症的患者應抓住恢復健康生活的最後機會,避免長期處於痛苦的生活狀態中,及早爭取有效的外科治療。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