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老年嚴重骨質疏鬆每天下午疼痛加重

老年嚴重骨質疏鬆每天下午疼痛加重

發布時間:2020-10-09 08:59:08

1、老年人渾身疼痛

老年人渾身疼痛可能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代謝性骨病,其主要表現為全身疼痛、抽筋、身體變矮、骨折。疼痛的主要部位是腰背部。嚴重骨痛可影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包括飲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無規律、牙齒過早脫落、茶飯不思,痛苦異常。而在實際中,不少老年人出現骨痛症狀時,往往誤認為自己得了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頸椎病或骨關節炎等。專家建議,老年人一旦出現身體疼痛,到醫院查不出原因時,就要考慮可能是骨質疏鬆症引起的。
數據顯示,我國60歲~70歲的老人中約1/3患有骨質疏鬆,80歲以上老人中約一半患有骨質疏鬆。雖然骨質疏鬆症是可以治療的,但日常預防比治療的意義更大。骨質疏鬆症的主要防治措施有:首先,要補充鈣質。其次,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再次,對於已經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的患者,服用抗骨吸收葯物或咨詢骨質疏鬆專病門診。
在防治骨質疏鬆的時候,需要查驗骨密度。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反映骨質疏鬆程度,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以克/每平方厘米表示,是一個絕對值。在臨床使用骨密度值時由於不同的骨密度檢測儀的絕對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斷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是一個相對值,正常參考值在-1和+1之間。當T值低於-2.5時為不正常。
據骨密度缺少產生原因和作用機理的不同,在進行保健食品配方設計時可選擇不同原料。可增加補充鈣劑、維生素D及其活性產物、降鈣素、磷酸鹽類,以及一些國家批准具有「增加骨密度」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另日常注意食用鈣含量比較高的食物(如魚蝦,豆製品,奶製品等)和含氨糖比較高的食物(如甲殼類海產品),進行合理運動,合理陽光,都會有助於增加骨密度。
1.鈣
鈣是身體中礦物化組織骨骼和牙齒的必需礦物質,是維系骨密度的基礎營養,也是影響骨密度的一個重要膳食因素。當鈣攝入或鈣吸收不足時就會誘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繼而導致來自骨骼的骨動員,釋放更多的鈣以維持血清的鈣穩定,骨丟失因此而發生。因此,鈣在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而無法替代的。
2.維生素D
人體維生素D的水平與骨密度密切相關。維生素D是鈣吸收的主要調節因素,可以幫助人體吸收鈣,有效地提高人體骨密度。維生素D的數量和效能降低可能是導致老年人骨質疏鬆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適當補充維生素D(佳萊福鈣加維生素D軟膠囊)能夠延緩骨質丟失,降低骨折發生率。
3.大豆異黃酮、大豆皂苷
中老年女性骨質疏鬆發病率比男性高很多,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衰退後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謝出現負平衡,骨量減少。大豆異黃酮、大豆皂苷等物質具有雌激素樣作用,可與雌激素競爭受體,與破骨細胞上的雌激素受體結合,減少骨質流失,同時避免了補充雌激素可能誘發癌症的風險;此外,佳萊福大豆異黃酮能增強機體對鈣的利用,增加骨密度防治骨質疏鬆造成的全身疼痛。
4.磷及磷酸鹽
磷是人體必需的元素,磷與鈣結合成骨礦物質,鈣與磷的比值為2∶1,即在骨形成的過程中2克鈣需1克磷,合理的鈣磷比例有利於磷的吸收。磷吸收不良引起的磷缺乏可導致骨量減少,最後發展為骨質疏鬆症;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過量的磷會影響鈣磷能被吸收的有效性,從而干擾鈣的營養。
5.氟及氟化物
正常成人體內的氟96%積存於骨骼和牙齒中,氟能與骨鹽結晶表面的離子進行交換,形成氟磷灰石而成為骨鹽的組成部分。
骨鹽中氟多時,骨質堅硬,而且適量的氟有利於鈣和磷的利用及在骨骼中沉積,可加速骨骼形成,促進生長,並維護骨骼的健康。老年人缺氟時,鈣、磷的利用受影響,可導致骨質疏鬆。但過量攝入氟亦對人體有害,會引起骨脫鈣,使骨變得鬆脆,易發生骨折。
6.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骨基質的重要原料,長期蛋白質缺乏,會造成骨基質合成不足,新骨生成落後;但同時,過多的攝取蛋白質將增加鈣向尿中的排泄,可加速骨骼中鈣質的丟失,造成負鈣平衡,易產生骨質疏鬆。
7.其它
(1)經證實,錳、銅、鋅、鎂等礦物質協同鈣,可進一步阻止骨質礦密度的損失,提高骨質疏鬆症防治的療效。
(2)葛根素作為最早分離得到的異黃酮類植物提取物可以減少大鼠的骨吸收,促進骨形成,增加骨密度。
(3)丹參水提物主要通過抑制骨吸收,促進成骨細胞功能,促進骨基質合成,可有效預防糖皮質激素引起的大鼠骨代謝不良反應。

2、老年人骨質疏鬆是很常見的現象,該怎樣預防?

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骨病,缺鈣是原因之一。通常在不出現骨折的情況下很難察覺。骨質疏鬆在中老年人群體中很常見,隨著年紀增長,體內的鈣物質流失加重,骨骼退化嚴重,容易發生肌肉抽筋、腰背疼痛、關節痛、骨質疏鬆等現象,影響日常生活。

鍛煉常識

體內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不過好在是輕微骨質疏鬆。問醫生怎麼緩解?骨質疏鬆怎麼辦?醫生建議及時加強體育鍛煉。中老年人及時進行體育鍛煉有必要,不但可以增加骨骼密度,增強骨骼健康;還可以緩解骨質疏鬆,預防骨折等危害。

食補常識

骨質疏鬆怎麼辦相信很多人都比較關注,除了鈣片,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補充蛋白質,它對骨基質的維護有重要作用,攝入充足的蛋白質,能有效增強骨骼健康;還有多吃高鈣食物,比如:排骨、蝦、牛奶、豆類等都可以為人體補充鈣質。

補鈣常識

骨質疏鬆吃什麼?周圍很多朋友說鈣片不錯,經過一番了解後,發現吸收好、含鈣量高。每天一至兩片就能補充600-1200mg的鈣質,基本滿足日常所需。鈣質能增加骨骼密度,讓骨骼堅韌健康,有助於中老年人預防和緩解骨質疏鬆,吃後腰腿疼痛很少出現,上下樓也變得靈活。

要注意少喝濃茶及含碳酸飲料,少吃動物內臟、腌製品這類食物,這些都是容易導致鈣流失的食物。

3、老年人嚴重骨質疏鬆腰腿痛怎麼辦

骨質疏鬆即骨質疏鬆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骨質疏鬆症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於絕經後女性和老年男性。以骨骼疼痛、易於骨折為特徵。
65歲以後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鈣的攝入量為1500mg/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400~800U/天。 

4、老人經常出現膝蓋疼痛,是什麼原因?是否為骨質疏鬆?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病。骨質疏鬆症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退行性骨質疏鬆症又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為60.72%,女性為90.47%。

什麼原因引起骨質疏鬆症
引起中老年人骨質丟失的因素是十分復雜的,近年來研究認為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減少是導致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之一。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認的事實。
(2)隨年齡的增長,鈣調節激素的分泌失調致使骨代謝紊亂。
(3)老年人由於牙齒脫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納差,進良少,多有營養缺乏,致使蛋白質,鈣,磷、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攝入不足。
(4)隨著年齡的增長,戶外運動減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
(5)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骨疏鬆症與維生素D受體(VDR)基因變異有密切關系。

骨質疏鬆症有什麼症狀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鬆症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症。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5、老年人60歲,骨質疏鬆非常嚴重怎麼辦

你所說的這種情況,應該是膝關節疾病的可能性比較大,建議可以到醫院骨科檢查看看,如果是膝關節疼痛,可以做個膝關節核磁共振檢查,有助於進一步明確診治。

6、老年骨質疏鬆症主要累及哪些部位

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與老年嚴重骨質疏鬆每天下午疼痛加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