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症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
基本飲食原則你應遵循基本飲食原則,盡量做到素食療法。
鹼性飲食你還應遵循的另一條飲食原則,就是鹼性灰質飲食,當然在你進行素食療法的同時就已部分做到了鹼性食物的原則,但你還是要盡量遵循這一原則。
高鈣食物高鈣食物是你日常生活中的重點選擇,你也許苦於不了解哪些食品鈣源豐富。那麼這里首先可以告訴你的是,牛奶、奶製品、蝦皮、蝦米、魚(特別是海魚)、動物骨、芝麻醬、豆類及其製品、蛋類及某些蔬菜等,都是含鈣豐富的食物。其中牛奶不僅含鈣量高,而且奶中的乳酸又能促進鈣的吸收,是最好的天然鈣源。至於更詳細的內容你可以參考「第二部分」中營養素的保健作用及食物來源的內容,根據你本人的情況進行飲食搭配。
隨著人們的保健意識的不斷加強,市場上各種各樣的補品日益增多,尤其加鈣補品,你可以在經過鑒別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選擇。但我們認為,如果你想依此解決鈣的缺失,對於已經形成骨質疏鬆者,那是不可靠的。最近有研究指出,由骨粉、牡蠣貝殼或白雲石所製成的某些營養補品,其鉛含量可能超過安全量標准。所以建議你還是應該盡量在調整你的膳食結構的基礎上,根據需要加用國家正規企業生產的鈣劑為好。
降低咖啡因的攝取量如果你喜歡喝咖啡,請你將其控制在每天一杯以內。同時每天至少喝一杯牛奶,這樣似乎能保護骨骼不受咖啡因的破壞。
戒酒酒精會阻礙鈣質的吸收,所以你最好不要再飲酒。
2、骨質疏鬆症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飲食原則
在飲食中添加骨骼所需的營養:首先,我們應選擇含鈣、蛋白質高的食品,如排骨、蛋、豆類及豆製品、蝦皮、奶製品,還有海帶、海菜、乳酪、芹菜、木耳、柑橘等。其次,適當補充維生素D。如果脾胃功能衰弱的人,可以選用中葯補脾健胃,保證脾胃功能正常。再次,應多吃蔬菜、水果,保證足夠的維生素C。改變日常不良的飲食習慣。主要是減少動物蛋白、鹽、糖的攝入量,盡量少用含太多鎂、磷的飲料和加工食品,同時,咖啡因、香煙、酗酒也造成鈣流失,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盡量避免。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牛奶、奶渣、酸牛奶、蛋黃、蘑菇、酵母、魚、魚肝油等。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西紅柿、青椒、草莓、捲心菜、土豆等。含鈣的食物有:牛奶、酸奶、奶粉、乳酪、豆腐、豆腐乾、腐竹、青菜、油菜、芹菜、薺菜、雪裡蕻、西蘭花、海帶、紫菜、芝麻醬、蝦皮等。此外還要注意烹調方法,適量加醋,可以增加鈣的溶出和吸收。
3、骨質疏鬆症的飲食?拜託各位大神
曬太陽有助於補鈣.因為維生素D對於鈣的吸收是有一些益處,鈣的吸收依賴於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D在人體來講有兩個吸收途徑,一個是從食物中,一般像在魚肝油裡面,還有些菌類植物裡面有。但是大部分80%到90%還是需要人體自身合成,這樣就需要曬太陽。因為太陽里的紫外線它可以照射皮膚以後,使皮膚中的維生素D前體轉化為維生素D。再經過肝臟、腎臟,然後變成活性的維生素D,才能發揮它的效用。所以人要注意多曬太陽,大概平均每天曬20分鍾就可以了。曬多了就會受到紫外線傷害.凡事講究一個"度". 想盡早恢復健康,就要合理飲食 : ·多攝取富含鈣質(強化骨骼)及維他命D(促進鈣質的吸收)的食物,如:花椰菜、栗子、蛤、深綠色蔬菜、燕麥、芝麻籽、蝦、含骨沙丁魚、黃豆、豆腐及小麥胚芽等。 ·全谷類食物和鈣不宜同時攝取,因為全谷類食物含有一種會和鈣產生化學作用的物質,影響鈣質的吸收。 ·在飲食中加入蒜頭及洋蔥,因為它們含有硫,能夠增強骨骼。 ·限量攝取杏仁、蘆筍、甜菜、腰果及菠菜等含有大量草酸的食物,草酸會抑制人體對鈣質的吸收。 ·避免攝取發酵食品,因為酵母當中的磷含量很高,吃進身體裡面,磷會與鈣「競爭」,搶著被人體吸收。 *營養補助品 ·鈣/鎂 骨頭絕大部分由鈣質組成,缺鈣會導致骨質疏鬆。日常飲食中,可以從綠葉蔬菜、豆腐、有骨沙丁魚、生蚝來攝取鈣。如果要從保健品當中補充鈣,每天可攝取1000至1500毫克。鎂則促進鈣質的吸收。 ·賴氨酸(L-Lysin)精氨酸(L-arhinine) 這兩種氨基酸也可促進鈣的吸收,增強結締組織。此外,它有刺激成長荷爾蒙的功效,能夠加強骨骼細胞的增長。 ·維他命C 促進骨骼的增長期及鈣質的吸收。 ·葡萄糖胺 促進骨骼和結締組織的健全發展。葡萄糖胺主要是從貝類的外骨骼萃取,所以,較難從日常飲食中去攝取,主要還是得通過營養保健品攝取,每天的攝取量介於1000至1500毫克。 (資料由全美世界營養咨詢顧問陳俐蓉博士提供) 食療篇 *食療方1 糙米杏仁茶 材料:糙米100克、美國杏仁50克、蜜糖少許(或砂糖) 做法: 1.糙米浸泡水中,大約7至8小時。 2.美國杏仁洗凈,用沸水泡浸片刻,除去外膜。 3.將糙米和杏仁,置入攪拌機杯中,注入清水,攪拌到細滑。 4.全部材料一起倒入鍋中再加水,煮上半小時,加少許蜜糖即可飲用。(要不停地攪拌,否則會粘鍋底) 功效:以上食療方有壯筋骨的作用,適合男女老少。糙米含有植物性纖維、維生素B、磷和鐵等營養物質。杏仁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17及鈣等。 *食療方2 芝麻核桃糊 材料:黑芝麻100克、核桃仁100克、淮山200克、蜜糖少許 做法: 1.黑芝麻置入篩中,用水洗掉灰塵,瀝干後曬干。 2.核桃敲開取肉。 3.將曬乾的芝麻、核桃仁和准山全部倒入攪拌機,攪拌至細,待冷卻後裝進瓶子蓋好。 4.每次服用時,取兩湯匙加入1杯水裡,攪拌均勻。煮上10分鍾,加少許蜜糖即可飲用。 功效:以上食療方有壯筋骨的作用,適合男女老少,有補充營養、補腦、潤腸的作用。 在葯物的治療方面,通常醫生會就致病原因,指導病患服用鈣片、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氟化鈉等有利鈣吸收及抑制骨質分解的葯劑,更年期及卵巢切除的婦女,則尚須適量補充雌激素。 骨質疏鬆常用治療葯物介紹: 1、維生素D類葯物 維生素D作為機體必須營養成分及激素,在維持機體鈣、磷代謝平衡起著重要作用。 2、降鈣素 應用降鈣素治療可抑制骨吸收,減輕骨丟失。 3、氟化物 氟化物作為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葯物已有30年歷史,是促進新骨形成的葯物之一,氟化物刻顯著增加骨密度,在一定條件下使骨質疏鬆症病人的骨密度恢復到正常人的水平。 4、雌激素 給絕經後婦女補充雌激素可明顯減少骨折的發生。 5、雄激素 雄激素類葯物能刺激骨形成。 6、雙磷酸鹽類 該類葯物已成為目前用於防治以破骨細胞性骨吸收為主的各種代謝性骨病及高轉化型(以骨吸收為主)骨質疏鬆症的主要葯物之一。 7、依普拉芬 依普拉芬為一種合成的異黃酮衍生物,因其輕微的胃腸道反應和患者對長期用葯的良好耐受性和安全性被臨床接受。 8、維生素K 維生素K主要是通過增加骨鈣素(BGP)合成幾分泌而起作用,為骨形成促進劑。 9、甲狀旁腺素(PHT) 甲狀旁腺素加強骨細胞溶解骨鈣的作用和破骨細胞吸收骨基質的作用,同時促進成骨細胞形成及礦化骨的作用。這樣,骨鈣可以不斷地釋出以維持血鈣水平,舊骨也得以不斷地被新骨替換。 10、鈣制劑 鈣制劑是治療骨質疏鬆療效和安全性都較肯定的葯物之一。其使用的鈣源主要是碳酸鈣、乳酸鈣、檸檬酸鈣和葡萄糖酸鈣等。 11、中醫葯 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證實和臨床應用補腎壯骨中葯治療骨質疏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且毒副作用少,可長期服用
4、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飲食有哪些原則?
骨質疏鬆症飲食原則:在飲食中添加骨骼所需的營養:首先,我們應選擇含鈣、蛋白質高的食品,如排骨、蛋、豆類及豆製品、蝦皮、奶製品,還有海帶、海菜、乳酪、芹菜、木耳、柑橘等。其次,適當補充維生素D。如果脾胃功能衰弱的人,可以選用中葯補脾健胃,保證脾胃功能正常。再次,應多吃蔬菜、水果,保證足夠的維生素C。改變日常不良的飲食習慣。主要是減少動物蛋白、鹽、糖的攝入量,盡量少用含太多鎂、磷的飲料和加工食品,同時,咖啡因、香煙、酗酒也造成鈣流失,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盡量避免。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牛奶、奶渣、酸牛奶、蛋黃、蘑菇、酵母、魚、魚肝油等。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西紅柿、青椒、草莓、捲心菜、土豆等。含鈣的食物有:牛奶、酸奶、奶粉、乳酪、豆腐、豆腐乾、腐竹、青菜、油菜、芹菜、薺菜、雪裡蕻、西蘭花、海帶、紫菜、芝麻醬、蝦皮等。此外還要注意烹調方法,適量加醋,可以增加鈣的溶出和吸收。
5、骨質疏鬆症的飲食療法是怎樣的?
1.應攝入足夠的鈣。老年人應從膳食中攝取豐富的鈣,才能夠滿足骨中鈣的正常代謝,一般每日應不少於850毫克。若已發生了骨質疏鬆症,則每日應不少於1000~2000毫克。而且食物中的鈣磷比值要高於2:1,才有利於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和治療。
2.簡易食療。蝦皮30~50克,與雞蛋l~2隻攪拌均勻,放入蒸鍋中蒸熟佐飯吃。常食有效;豆腐200克,鮮蝦100克,加姜、鹽等調料置鍋內同燉熟,每日食用。
6、誘發骨質疏鬆症有哪些飲食飲食?
鈣的攝入不足我國有關部門推薦的成人鈣攝取量為每日800毫克,而我國傳統膳食結構特點是以穀物和蔬菜為主,人們從食物中攝取的鈣量往往每天只有400—500毫克。如不有意地改變膳食結構或額外補充鈣攝取量,那麼勢必造成鈣攝取不足。
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在當今社會中高蛋白飲食和高脂肪飲食是人們的生活通病。高量的蛋白質會增加體內鈣的流失,而腸內的脂肪酸會和鈣結合形成鈣皂干擾鈣的吸收。因此,應將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量控制在適當的標准內。
酸性食物的影響食物攝人入體被分解後可分為酸性、鹼性兩大類。酸性食物會增加鈣的流失而導致骨質疏鬆,像肉類和其他含高蛋白的食物以及大部分谷類和澱粉類食物即屬酸性食物。因此,日常食譜應以盡量多地攝人鹼性食物為宜,包括水果、蔬菜和乳製品,不過其中不包括橘子、李子、玉米、扁豆和乳酪。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平素人們習慣的食物正是容易造成鈣流失的食物。
蔗糖、鹽、酒精及咖啡因這些食品均是容易導致體內鈣大量流失的因素。盡管其中機理並不十分明確,但根據統計確實是導致體鈣失衡的原因之一。過多地攝人這類食品,會增加體鈣從尿液或糞便中排出。含磷的可樂飲料也屬此類,應盡量避免過量攝取。
其他原因
雌激素不足婦女在絕經後,其雌激素的分泌量迅減,而雌激素又是鈣吸收的必要物質。這就使得婦女在絕經後體鈣的流失量迅增。據統計,一般婦女在絕經後的5年內,每年丟失骨鈣1.5%—2%;第6—10年,每年丟失1%—2%;第10—20年,每年丟失1%,也就使得這一人群成為骨質疏鬆的主要患者源。
運動不足規律的負重型運動有助於強化骨骼,事實上,現代生活里缺乏體力運動,可能是骨質疏鬆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的下降,運動日益減少,這也是老年人骨質疏鬆發病率高的又一原因。事實證明,退休後仍堅持體育活動的老年人,骨質疏鬆的發病率較從不參加體育活動的老年人低。此外,久卧病床的病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也說明運動的強化骨骼作用。
日照不足現代人都知道補鈣的同時必須補充維生素D方能有效。而陽光是維生素D的絕佳來源,因為紫外線能刺激某些皮脂製造維生素D。對於老年人和卧床病人,室外活動少,日照不足,維生素D缺乏,所以容易發生鈣缺失而致骨質疏鬆。
7、骨質疏鬆症的飲食應遵循哪些原則?
在飲食中添加骨骼所需的營養:首先,我們應選擇含鈣、蛋白質高的食品,如排骨、蛋、豆類及豆製品、蝦皮、奶製品,還有海帶、海菜、乳酪、芹菜、木耳、柑橘等。其次,適當補充維生素D。如果脾胃功能衰弱的人,可以選用中葯補脾健胃,保證脾胃功能正常。再次,應多吃蔬菜、水果,保證足夠的維生素C。改變日常不良的飲食習慣。主要是減少動物蛋白、鹽、糖的攝入量,盡量少用含太多鎂、磷的飲料和加工食品,同時,咖啡因、香煙、酗酒也造成鈣流失,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盡量避免。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牛奶、奶渣、酸牛奶、蛋黃、蘑菇、酵母、魚、魚肝油等。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西紅柿、青椒、草莓、捲心菜、土豆等。含鈣的食物有:牛奶、酸奶、奶粉、乳酪、豆腐、豆腐乾、腐竹、青菜、油菜、芹菜、薺菜、雪裡蕻、西蘭花、海帶、紫菜、芝麻醬、蝦皮等。此外還要注意烹調方法,適量加醋,可以增加鈣的溶出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