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才知道患骨質疏鬆症呢?
骨密度測定
2、骨質疏鬆和較為常見的骨關節炎應該如何區分?
想要區分骨質疏鬆和關節炎首先要明白二者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骨質疏鬆與骨關節炎都是現代社會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系統疾病,臨床表現近似,均以疼痛為主要表現,並經常相伴,重疊發生,易造成診斷的混淆和遺漏。
它們的病因不同,病理亦有差異。從而表現在身體上的症狀也是不同的。
從名稱上看骨質疏鬆是骨頭變鬆了,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骨量減少、骨組織微觀結構退化、骨脆性增加、骨強度降低的骨代謝性疾病。與雌激素關系密切。如果骨質疏鬆患者出現骨折,表現為急性、劇烈的疼痛。但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一般是全身骨骼痛,且往往是持續性的。
而骨關節炎是關節發炎了,疼痛。但這兩個病從本質上來說是兩碼事,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病變,非特異性炎症,疾病相關因素有年齡、肥胖、勞損、創傷等,與雌激素關系不大。一般來說,休息的時候關節不疼,越運動越痛。
而且,骨關節炎不局限於一處,可發生於全身各個關節。但更好發於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脊柱等,有時,疼痛可呈放射性,如髖關節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內側、膝關節附近。骨質疏鬆症也是一種常見的老年退化性疾病。
綜上所述,想要區分骨質疏鬆和骨關節炎主要還是要從症狀出發,主要還是看你哪裡疼,是怎樣的疼法。
3、怎樣才知道患骨質疏鬆呢?
等出現症狀就很嚴重了。 我想 : 吃鈣就吃好的,要吃鈣的吸收率高的!
"無限極鈣片",富含運用尖端生化技術從牛奶中提取的CPP(酪蛋白磷酸肽),提高鈣的基礎吸收率的80%,科學制定鈣磷比例,科學補鈣,更高效、更安全。含CPP功能因子,有效提高鈣的基礎吸收率的80%;經國家衛生部審批,具有補鈣的保健功能;鈣磷比例與母乳相似,使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更高效;CPP配合磷酸鈣有健齒作用,輔助預防齲齒。CPP(酪蛋白磷酸肽)提高鈣在腸道內的溶解度,減少鈣的沉澱,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
經科學實驗測定,CPP能提高鈣的基礎吸收率的80%;鈣+CPP,促進骨骼的鈣化,有效增強骨密度。
CPP是一類從牛奶中提取的含有25-37個氨基酸的多肽。CPP極易與鈣結合,阻止鈣在小腸的弱性環境中沉澱,從而有效促進鈣在小腸下段的吸收。
科學試驗證實:各種不同鈣來源的鈣劑中,鈣的基礎吸收率基本相同,多在30%左右,一般不會超過40%。 科學試驗證實:CPP有效提高鈣基礎吸收率的80%,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最高可達72%.
按成人每日攝入400毫克計算實際吸收量
不含CPP(酪蛋白磷酸肽)400×40%=160毫克
含CPP(酪蛋白磷酸肽)400×72%=288毫克
數據在上,自己可以決定了!
需幫助可聯系!!
參考資料:南方李錦記有限公司
4、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2011年版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治指南2011》,診斷標准如下:
1.發生脆性骨折
2.基於骨密度的診斷:骨密度(BMD):T-Score≤-2.5SD者為骨質疏鬆
5、怎樣從X線片上鑒別骨質疏鬆與骨質軟化?
收藏推薦 骨質疏鬆與骨質軟化既是描寫術語,又代表兩種不同的特定病理合義,前者是指單位體積內骨盒的減少,骨的有機成分與無機成分同時成比例的減少;而後者是單位體積內骨的鈣化不足。兩者的共同x線表現均有骨質密度減低,骨皮質變薄,稱體均可有雙凹變形,所不同者是:前者骨小梁數目減少,小梁清晰,個別骨小梁(特別是承重處的骨小梁)相大,椎體上呈柵狀排列,牙硬板消失,無骨骼的變形和骨折線,後者骨小梁減少不明顯,小梁明顯模糊,系因類骨質增多而鈣化不足所致,承茲的長骨有彎曲變形,髓臼內陷,骨盤有三角形趨勢,多處有對稱的假骨折線Looser氏帶),在兀盜則可有先期鈣化帶因鈣化不足而模糊,千胎端增寬,中心凹陷呈杯口狀,其邊緣呈毛刷狀,這是兩種之不同。..硬,口..叮板,..口目.如~~..『二卜..J目,....,,.口甘..r..吧白.皿.L..,沙巴................,目.門,口...,勿叭.的目,.喇硬.殉陽叭曰..口困....州.曰.,J.目,.」,,...『.幼.曰..口口.巾..,州.助翎日.口州月.洲.r甲口....甘喇嘴月臼甲......,網.J..日.怎樣從......(本文共計1頁) 如何獲取本文>>
6、怎樣判斷有無骨質疏鬆?
首先考慮是否具備骨質疏鬆危險因素;再看自己有無經常腰酸背痛,負重能力是否明顯下降:如屬高危人群,又有疑似症狀.要「信其有不信其無」,積極採取防治措施,包括調整膳食、合理補鈣、參加運動、預防骨折。如有條件,不妨到醫院專科進行骨密度檢查,由醫生協助制訂治療方案。
7、骨質疏鬆到底該怎麼查
、 經常有患者來了就問骨質疏鬆該怎麼治,我經常習慣的對患者說:「您怎麼知道有骨質疏鬆的」,有些患者會說查過骨密度,但也有不少患者從沒做過任何檢查,只是憑感覺認為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科學地講,骨質疏鬆的檢測方法很多,醫院在做、社區也在做,甚至我也見到某些商場裡面也有櫃台掛著「免費檢測骨密度」的牌子。 那麼骨質疏鬆到底怎麼檢查?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骨質疏鬆診斷常用方法: 1、X線照相法:用X線拍片的方法觀察不同部位骨骼的密度、形態,尤其是骨小梁的數量和形態。最常拍攝的部位主要是人體的髖部、腕部和脊柱,通過光密度的差別來評價骨骼情況,其缺點為,當X線照相法顯示明確骨質疏鬆時,骨量丟失已經至少30%了。 2、X線吸收法:包括單能X線吸收法、雙能X線吸收法、定量CT和周圍骨定量CT。目前在醫院最常應用的是雙能X線吸收法,而在商場、或是社區檢查儀器多為單能X線吸收法,其數值欠精確。 3、光子吸收法:目前已經被X線吸收法代替。 4、骨病理檢測法:將骨組織樣品製成病理切片,在特殊的圖像分析儀上觀察計算骨小梁的形態和數量,對骨質疏鬆做出直觀的診斷,但由於本檢測方法屬於有創性檢測,故僅用於動物實驗和臨床鑒別診斷。 5、超聲檢測法:超聲診斷是一種新型無創傷骨質疏鬆診斷技術,其優點是早期可以顯示出骨量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X線吸收法,超聲法在數值方面不一定十分精確,但由於其無放射線,對於鑒別兒童骨質疏鬆具有優點。 6、生化指標:臨床上經常通過測定血液或者尿液中骨礦含量來間接的了解骨代謝的情況,有助於對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和分型,以及原發性與繼發性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的的鑒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