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的護理措施

骨質疏鬆的護理措施

發布時間:2020-03-25 09:58:50

1、老年人骨質疏鬆症之護理要點

一、 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使骨骼脆弱、並容易折斷的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在病人發生骨折時才會發現。

二、 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脊椎、髖部、手腕。

三、 我國65 歲以上的婦女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率約有 19.8%;男性則為 12.5%。大約 1/3 的台灣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髖部或手腕之骨折;男性約為 1/5。

四、 危險因子:

(一)無法改變的因子:老年、女性、遺傳、白種人、亞洲人、體型瘦小者、女性賀爾蒙。

(二)可改變的因子:吸煙、喝酒、體重、體能活動(卧床或長期使用輪椅)、飲食中鈣質和維他命 D 的缺乏。

五、 哪些葯物會加速骨質流失:

(一)類固醇(黑葯丸有此成分)

(二)治療癲癇的葯物(癲能停、癲通等)

(三)甲狀腺葯物

(四)某些利尿劑

(五)某些免疫抑制劑(環孢素等)

六、 診斷骨質疏鬆的依據:骨質密度 T 值(健保規定首次做骨密度檢查需自費 600 元。若檢查結果未達骨質疏鬆,則以後仍要自費;若達骨松標准,健保局每人一生最多給付 3 次。)

七、 照護原則:飲食、運動、葯物及跌倒預防

(一) 鈣質:每天建議攝取量 1000-1200 毫克

1. 含鈣豐富的食品:杏仁、青菜、綠花椰菜、加鈣豆漿、罐裝帶骨沙丁魚、鮭魚、牛奶、乳酪、冰淇淋、布丁、蚝、芝麻、大豆、豆腐、豆乾等。

2. 一份乳製品(一杯牛奶或優格、或 50g 乳酪)約含鈣 300mg。

3. 避免使用含有牡蠣殼、骨粉等成分的補充劑,因可能混雜其他重金屬成分。

4. 挺立:每顆含 600mg 鈣 + 200 單位維他命 D。

5. 銀寶善存:每顆含 200mg 鈣 + 400 單位維他命 D。

6. 碳酸鈣片:每顆含 500mg 鈣,於飯中嚼碎服用最易吸收。

(二) 維他命 D:每天需補充 800-1000 國際單位

1. 維他命 D 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並預防跌倒、預防骨折、對肌肉力量有幫助。

2. 使用維他命補充劑。

(三) 葯物:雙磷酸鹽類(如福善美、骨力強、骨維壯)、抗體類(如保骼麗)、荷爾蒙(鈣穩)、副甲狀腺素(骨穩)等。

(四) 規律負重式及肌力運動(如行走)的好處:增加骨質密度、減輕疼痛、增進平衡感及肌肉力量、減少跌倒和骨折的機會。

(五) 預防跌倒與骨折:以改善視力、平衡感、肌肉強度、行動能力及居家環境安全為主。

(六) 若有使用鎮靜安眠葯劑或會造成低血壓、低血糖、頭暈、下肢無力等副作用的葯物需特別注意。

(七) 有需要時,使用拐杖、助行器及髖部保護墊等輔具。

(八) 減少危險因子:類固醇、過量的甲狀腺素、煙、酒、過輕的體重等。

(九) 只要有發生骨折,就應該要檢測骨質密度及治療骨質疏鬆。

(十)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都應該要服用鈣片及維他命 D 補充劑,並更積極的避免其他會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原因。

※所有婦女或男性都應都應增加飲食中鈣質及維他命 D 攝取、保持適當體重、避免煙酒、規律運動、避免跌倒。

資料來源於養老信息網《老年骨質疏鬆症之護理指導》

2、骨質疏鬆的護理流程?

中國骨質疏鬆第一人劉忠厚生生講過,如果得了骨質疏鬆,想讓骨密度增加是很慢的一個過程,一年能讓骨密度回調一個數值就不錯了,你想想如果你一年吃現在的增加骨密度的產品得花多少錢!所以先吃一些保健食品,把最先的症狀,比如骨痛給止住了,然後再慢慢的調理,我手頭有產品,但是我不想在這里打廣告,最高的一個月的花700塊錢,還有一個月一百多的,你要是有興趣給我留言,我們再談,不然在這好象我是打廣告似的,還有聲明,我不是醫生,我只是干過這個 行業,知道這個玩意不是一下能解決的,沒啥好招,只能慢慢來,祝患者早是康復!

3、如何護理截肢病人?

一、護理目標
1、維持呼吸、循環等正常生理功能。
2、保證骨折固定效果,確保外固定滿意。
3、緩解疼痛,減輕病人的痛苦。
4、科學地指導功能鍛煉,使患肢功能恢復與骨折癒合同步發展。
5、照顧生活,滿足生理、文化等生活需求。
6、合理安排營養飲食,保持機體營養代謝需要。
7、有效的預防全身及局部並發症。
8、加強心理護理,保持心理健康、並指導提高自我護理、自我照顧能力。
二、護理觀察
1、一般項目 如精神、情緒、飲食、睡眠、營養狀況、大小便及體溫、脈搏、呼吸、
血壓等。
2、外固定情況 外固定裝置是否有效,夾板松緊度是否適宜,石膏有無斷裂、石膏筒內肢體是否松動或擠壓、牽引重量是否適宜、牽引滑輪是否靈活、牽引錘是否落地等。
3、肢端血液循環。
4、疼痛 ①了解疼痛的性質及程度,確定引起疼痛的病因。②觀察發生疼痛時病人 的狀況及伴隨症狀,觀察全身及局部情況,檢查有無發熱、水腫、出血、感覺異常、放射痛、意識障礙等體征。③通過應用緩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如制動肢體、矯正體位、解除外部壓迫等進一步確定引起疼痛的原因。
5、體位 體位是否正確,肢體是否按治療要求擺放與固定。
6、患肢外固定處與身體受壓處皮膚有無紅腫、水疤、破潰,有無膠布過敏反應,骨牽引針孔有無紅腫、膿液滲出。
7、手術後病人除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外,傷口有無滲血、出血及感染徵象。
8、功能鍛煉後的反應 鍛煉時是否伴有疼痛及疼痛的性質,是否伴有腫脹、麻木等不適。
三、一般護理
一般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飲食營養護理、生活護理及預防褥瘡、泌尿系感染、呼吸道 感染等並發症。
四、常見護理問題及措施
護理問題1:生命體征異常改變
嚴重創傷引起多處骨折、開放性骨折、多臟器損傷時會影響生命體征改變,嚴重骨折後並發症如休克、脂肪栓塞綜合征、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擠壓綜合征等,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護理措施:
(1)危重病人應盡快轉送ICU病房,如果條件不具備,亦應動用各類監護設備,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的改變。
(2)熟悉各種嚴重創傷、創傷並發症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現,一旦發現異常能早期做出正確判斷,及時提出相應的治療護理措施。
(3)監護由專人負責,制定嚴密的護理觀察計劃及護理方案,嚴格履行交接班制度。
(4)建立有效靜脈通道,以保證輸血輸液及搶救用葯。
(5)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對病人神志、呼吸、脈搏、體溫、血壓、貧血徵象、尿量、尿質、中心靜脈壓、肺動脈楔壓、用葯、吸氧情況及反應等均做出詳盡的記錄。
護理問題2:疼痛
除創傷、骨折引起病人疼痛以外,固定不滿意、創口感染、組織受壓、缺血也會引起
疼痛。由於病因不同,疼痛的性質也不同。
護理措施:
(1)加強臨床觀察,區分辨別疼痛的不同性質及臨床表現,以確定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一般來說,手術傷口疼痛於術後l一3日劇烈,並逐日遞減緩解;創傷、骨折引起的疼痛多在整復固定後明顯減輕,並隨著腫脹消退而日趨緩解;開放性損傷合並感染多發生在創傷2-4天後,疼痛進行性加重或呈搏動性疼痛,感染處皮膚紅、腫、熱,傷口可有膿液滲出或臭味,形成膿腫時可出現波動;缺血性疼痛為外固定物包紮過緊或思肢嚴重腫脹所致,表現為受壓組織處或肢體遠端劇烈疼痛,並伴有皮膚蒼白、麻木、溫度降低,缺血范圍較大或較嚴重者可表現出被動伸指(趾)時疼痛加劇。
(2)針對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對症處理。創傷、骨折傷員在現場急救時予以臨時固定,以減輕轉運途中的疼痛,並爭取及時清創、整復;發現感染時通知醫生處理傷口,開放引流,並全身應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須及時解除壓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發生壓瘡應及時行褥瘡護理;如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須及時手術,徹底切開減壓。
(3)對疼痛嚴重而診斷已明確者,在局部對症處理前可應用嗎啡、度冷丁、強痛定等鎮痛葯物,減輕病人的痛苦。
(4)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動作要輕柔、准確,防止粗暴劇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5)如治療護理必須移動病人時,應事先向病人說明必要性,取得病人配合。在移動過程中,對損傷部位重點托扶保護,緩慢移至舒適體位,爭取一次性完成;
(6)斷肢(指)再植術後病人肢體疼痛應及時判明情況,有效鎮痛,防止因疼痛刺激血管痙攣而影響再植肢體的成活。
(7)截肢術後如患肢疼痛,應向病人耐心解釋,一般可隨時間的推移而自行消失,不須應用鎮痛葯物鎮痛。
(8)採用非侵襲性鎮痛方法,如控制焦慮,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利用視覺或觸覺分散法分散或轉移病人的注意力。另外,利用冷敷、熱敷、按摩及皮膚搽劑,也能起到骨折病人 鎮痛效果。
護理問題3:腫脹
骨折或軟組織損傷後傷肢局部發生反應性水腫,另外骨折局部內出血、感染、血循環障礙等也會造成傷肢不同程度的腫脹。
護理措施:
(1)迅速查明引起腫脹的原因,及時對症處理。
(2)適當抬高患肢,如無禁忌應早期恢復肌肉關節的功能鍛煉,促進損傷局部血液循環,以利靜脈血液及淋巴液迴流,防止、減輕或及早消除肢體腫脹。
(3)損傷早期局部可冷敷,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使損傷破裂的小血管及時凝固止血,減輕腫脹。
(4)如肢端腫脹伴有血循環障礙,應檢查夾板、石膏等外固定物是否過緊,若固定過緊應及時解除壓迫。
(5)對嚴重的肢體腫脹,要誓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發生,及時通知醫生做相應處理。
(6)斷肢再植術後引起肢體腫脹的原因很多,包括①靜脈迴流不足;②清創不徹底、反應性腫脹劇烈f②肢體斷面巨大血腫;④離斷肢體缺血時間過長,造成相應的細胞腫脹和組織間隙水腫;⑤創面感染、體位不當、淋巴迴流障礙等。一旦發生,及時通知主管醫師,仔細查明原因,對症處理。
(7)因感染引起的組織腫脹,除通知醫師處理局部傷口,拆線、引流、抗生素濕敷外,應及時應用有效的抗生素。
護理問題4:患肢血液循環異常
患肢血液循環異常除骨折時合並主要動靜脈血管損傷外,止血帶應用不合理,包紮固定過緊,肢體自身腫脹嚴重等都是造成患肢血液循環障礙的重要原因,觀察和防止患肢血液循環障礙,是護理骨折病人的重要內容,對四肢骨折病人尤為重要。
護理措施:
(1)由於骨折後的固定包紮,往往不能直接觀察受傷部位血液循環狀況,而肢體遠端能間接反應患肢血供情況,因此視為觀察重點。
(2)嚴密觀察肢端有無劇烈疼痛、腫脹、麻木感,皮膚有無溫度降低、蒼白或青紫。
發生以上情況說明肢端血液循環障礙,須立即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3)肢端甲床充血時間延長和脈搏改變,是患被動脈損傷或受壓受阻後的臨床表現。 但由於動脈壓力高,其症狀往往遲於靜脈受壓後的臨床表現。因此,此項指標不能做為早期診斷的依據。
(4)肢體局部受壓,如夾板的棉壓墊、石膏內層皺褶或肢體骨凸處可表現為持久性局限性疼痛。當皮膚組織壞死後,疼痛可緩解。因此對任何異常疼痛應提高警惕,必要時打開外固定物直接觀察。
(5)對血液循環不良的肢體,除對症治療外,肢體抬高略高於心臟水平。如位置過高,會加重缺血,並嚴禁熱敷、按摩、理療,以免加重組織缺血、損傷。
護理問題5:科學指導功能鍛煉
護理措施:
(1)向病人宣傳鍛煉的意義和方法,使病人充分認識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顧慮,主動運動鍛煉。
(2)認真制定鍛煉計劃,並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病人的全身狀況、骨折癒合進度、功能鍛煉後的反應等各項指標不斷修訂鍛煉計劃,增刪鍛煉內容。
(3)一切練功活動均須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隨著骨折部位穩定程度的增長及周圍損傷軟組織的逐步修復,功能鍛煉循序漸進,活動范圍由小到大,次數由少漸多,時間由短至長,強度由弱增強。具體方式方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骨折早期 傷後1-2周內,傷肢腫脹疼痛,骨折端不穩定,容易再移位。此期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縮運動,如前臂骨折時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動,股骨骨折做股四頭肌舒縮運動,原則上骨折部上、下關節不活動,身體其他部位均應進行正常活動。此期間功能鍛煉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以利消腫和穩定骨折。
骨折中期 2用後傷肢腫脹消退,疼痛減輕,骨折端纖維連接,並逐漸形成骨痂,骨折部趨於穩定。此期鍛煉的形式除繼續增強患肢肌肉舒縮活動外,在醫護人員或健肢的幫助下逐步恢復骨折部上、下關節的活動,並逐漸由被動活動轉為主動活動。傷後5-6周,骨折部有足夠的骨痂時,可以進一步擴大活動范圍和力量,防止肌肉萎縮,避免關節僵硬。
骨折後期 骨折臨近癒合後,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是加強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負重鍛煉,使各關節迅速恢復正常活動范圍和肢體正常力量。
(4)功能鍛煉以病人不感到疲勞,骨折部位不發生疼痛為度。鍛煉時患肢輕度腫脹,經晚間休息後能夠消腫的可以堅持鍛煉,如果腫脹較重並伴有疼痛,則應減少活動,抬高思肢,待腫脹疼痛消失後再恢復鍛煉。如果疼痛腫脹逐漸加重,經對症治療無明顯好轉並伴關節活動范圍減小;或骨折部位突發的疼痛時,均應警惕發生新的損傷,暫時停止鍛煉並及時做進一步的檢查處理。
(5)功能鍛煉以恢復肢體的固有生理功能為中心。上肢要圍繞增強手的握力進行活動;下肢重點在訓練負重行走能力。
(6)功能鍛煉不能幹擾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於骨折癒合的活動,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頸骨折不能做上肢外展運動;內收型肱骨外科頸骨折不能做上肢內收運動;尺橈骨幹骨折不能做前臂旋轉活動;痙腓骨幹骨折不能做足的內外旋轉運動。
護理問題6:肢體功能障礙
骨折、脫位、神經血管肌肉肌腱損傷都會造成肢體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骨折後期各種並發症也會導致功能障礙發生。
護理措施:
(1)創傷後及時正確的急救與治療是減少日後發生功能障礙的關鍵。
(2)保證有效的固定,及時檢查調整外固定,使骨折順利癒合。
(3)及時正確的功能鍛煉是促進骨折癒合,防止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骨質疏鬆等並發症的重要措施。
(4)對肢體永久性功能喪失(如截癱、截肢)的病人及時行康復治療,加強其他肢體的功能代償訓練。
護理問題7:創口感染
傷口感染發生在開放性骨折未得到清創或清創不徹底時,重者可引起化膿性骨髓炎, 影響骨折癒合,嚴重者合並全身性感染,威脅病人生命。
護理措施:
(1)現場急救及時正確,避免傷口二次污染及細菌進入深層組織。
(2)爭取時間,早期實施清創術。
(3)增強病人體質,注意加強營養,及時治療貧血、低蛋白、營養不良及糖尿病等疾病,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4)使用有效抗生素積極控制感染。
(5)注意觀察傷口,傷口疼痛性質的改變常為最早期徵象。此外,注意觀察傷口有無紅腫、波動感,一旦發生感染,應及時進行傷口處理。
(6)對傷口污染或感染嚴重者,應及時拆除縫線敞開傷口,並實施引流,抗生素濕敷等治療。
護理問題8:缺乏手術治病的知識
部分骨折病人需要採取手術治療,亦有部分病人取得功能復位後沒有手術的必要。因此,是否採取手術治療應根據病情、治療等情況決定。
護理措施:
(1)對經非手術治療雖未能達到解剖復位,而已經功能復位達到治療效果的病人,應體諒其懇切手術的心情,並向其解釋治療的意義及目的,並講清手術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使病人解除思想顧慮,安心治療。
(2)對須手術的病人應講明手術治療的目的、定義和重要性,通過成功病例的宣傳,打消病人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取得病人的配合。
(3)向病人講述術前的注意事項,以保證術前有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睡眠;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如禁煙、禁酒,術前應根據條件做好洗頭、擦浴、更換衣服等衛生准備。
(4)向病人介紹術後注意事項,以保證術後能主動配合,如練習深呼吸、床上大小便等。
(5)根據病人的種種顧慮做相應的解釋工作,如耽心麻醉意外、醫師技術水平等,解除病人的盲目擔憂。
(6)向病人家屬說明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使病人家屬有充分的思想准備。
護理問題9:應激的心理反應
因病人的個人性格、年齡、職業、文化修養、社會環境的不同,其心理表現差異很大。特別是傷勢較重,可能會遺留較嚴重的生理功能減退或障礙者,其精神狀態勢必會受到影響,如憂郁、消沉、悲觀失望,過多的考慮到家庭和個人前途等問題,不利於治療。
護理措施:
(1)有針對性的進行醫療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及時了解病人的思想情緒活動,通過談心、聊天,有的放矢的進行思想工作和心理護理。
(2)對截肢、截癱等遺留嚴重殘疾的病人,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使之既要敢於面對現實承認殘疾,又要樹立勇氣戰勝傷殘。
(3)認真幫助病人找出不利於疾病恢復的因素和解決克服的措施,使病人能自覺配合治療護理。
(4)盡可能早期恢復功能鍛煉及康復治療,鼓勵病人從事力所能及的活動,使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5)護理操作要輕柔認真,在病人面前談話適當,每天注意向病人報告病情好轉的佳音,包括微小的病情進展,不談有損病人情緒的話。
(6)生活上多關心病人,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對家庭經濟較困難而顧慮重重的病人,應同醫師協商,從各方面注意節約費用,盡量減少經濟負擔。
(7)保持生活規律,動員病人積極參與文化生活,如聊天、看書看報、收聽廣播或錄音、看電視、下棋打撲克,以及外出活動等。使病人生活內容豐富多彩,分散精力、克服不良心理。
護理問題10:恐懼
突然意外的創傷易使病人產生恐懼心理。
護理措施:
(1)護理人員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現出驚慌、忙亂、煩躁或不屑一顧的輕視態度,應以良好認真的服務態度,從容鎮定的神情,熟練准確的操作技術取得病人的信任。
(2)及時止血、鎮痛,使病人脫離生理痛苦反應,從而穩定情緒。
(3)對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衛生宣傳,簡單介紹病情和同類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醫院救治的經驗及傷病良性轉歸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護理問題11:長期卧床引起的畸形
骨折後長期卧床病人肌張力持續減少,肌肉廢用性萎縮,導致攣縮畸形,重則成為永久性畸形。
護理措施:
(1)長期卧床病人應睡硬板床,忌用各種軟床。
(2)除根據病情及治療需要安置特殊體位以外,四肢關節一般應擺放於功能位。
(3)長期卧床病人用砂袋、木板及約束帶將足踩固定於功能位,被子等物不要壓在足趾上,防止發生垂足畸形。
(4)對癱瘓肢體的關節肌肉要經常按摩、理療,並注意堅持被動活動鍛煉,防止發生關節攣縮、肌肉萎縮等畸形。
(5)骨折病人如病情無禁忌應及早開始功能鍛煉,以防止日後發生骨質疏鬆、關節僵硬等並發症。
護理問題1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嚴重骨折、下肢骨折、牽引、手術、截肢、截癱等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護理措施:
(1)在生活上熱情關心病人,盡量滿足病人的生活要求,取得病人的信任和依賴。
(2)認真幫助病人飲水、進食、排便、翻身、讀書、閱報,直至能生活自理。
(3)做好病室、病床、口腔及皮膚的清潔衛生工作,定期為病人擦浴、洗頭、剪指甲、更換衣服床單,使病人感到舒適。
(4)對長期卧床病人,定時翻身、按摩、做好皮膚護理。
(5)注意調節飲食,加強營養。
(6)積極鼓勵、協助病人功能鍛煉和生活訓練,使其早日能夠生活自理。
護理問題13:營養代謝失調
護理措施:
(1)盡快糾正病人的悲觀、消沉、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建立正常心態,保持健康的心理。
(2)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定時就餐,定時排便。
(3)鼓勵病人進食,傷病或手術早期供給較清淡的飲食;病情穩定後及時調整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
(4)根據病人的生活習慣及口味適當調整飲食,盡可能在病人喜歡的基礎上調整營養結構。並保證食物結構多樣化。
(5)多食用水果及含維生素多的蔬菜,避免進食易產氣的食物,如牛奶、糖等。
(6)注意多飲水,防止便秘。
護理問題14:家庭不能配合
包括家庭不合睦,探視人員多,擅自將其他醫院或含迷信色彩的治療方法施用於病人。
護理措施:
(1)及時與家屬建立聯系,取得家屬配合,向家屬宣傳配合治療的意義,指出家庭關系緊張對病人所造成的危害,使家屬明白家庭因素在治療護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取得家屬的密切配合。
(2)治療期間應嚴格限制探視人員,即使病情穩定康復治療時,也應限制探視人員的人數、探視時間,並要使家屬明白過多打擾病人將影響治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不利於病人的休息及傷病恢復。
(3)絕不允許擅自將其他葯物、偏方等應用於病人,干擾正常系統的治療,並要在早期向家屬進行宣傳,讓家屬了解這種做法的危害性。

4、骨質輸松怎樣護理?

骨質疏鬆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因此,在患有骨質疏鬆後,做好一定的骨質疏鬆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1、做好飲食護理,是骨質疏鬆的護理中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骨質疏鬆是慢性骨代謝疾病,飲食上要含易吸收優質鈣的奶製品外,也要補充維生素D3及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水果,鼓勵骨質疏鬆病人少量多餐,合理飲食,豐富飲食搭配,促進吸收,增強營養,增加免疫力,減少胃腸負擔,避免胃腸功能紊亂,可以有效幫助骨質疏鬆病人傷後恢復,促進骨折及傷口癒合。

2、骨質疏鬆骨折癒合過程緩慢,恢復時間長,易發生骨折延遲癒合甚至不癒合,因此,骨質疏鬆的護理在皮膚護理這方面也要做到位。下肢及脊柱骨折占絕對多數,此類骨質疏鬆的病人都需要卧床,且時間較長,再加上血運差,皮膚營養差,極易發生褥瘡,定時為骨質疏鬆病人翻身,按摩受壓皮膚,每日清潔皮膚,按時更換被單。

3、良好的睡眠有利於骨質疏鬆病人身心康復,一定要為骨質疏鬆病人創造良好休息環境,保持室內安靜,定時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保證室內溫濕度適宜,及時了解骨質疏鬆病人睡眠情況,及時干預,解除影響因素,及時向醫生匯報,必要時輔以葯物幫助入睡。

5、骨質疏鬆合並心功能不全病人靜脈輸注密固達不良反應的觀察與護理

原發布者:維普網

•3086•,2016Vol.4No.29骨質疏鬆合並心功能不全病人靜脈輸注密固達不良反應的觀察與護理謝燕雯,王念摘要:[目的]探討骨質疏鬆合並心功能不全病人靜脈輸注密固達的不良反應和護理經驗。[方法]在靜脈使用密固達之前遵醫囑予水化治療,增加門冬氨酸鉀鎂的攝入,在使用密固達30min前預防性予樂松60mg口服,輸注過程密切觀察病人體溫變化、疼痛和電解質情況等。[結果]輸注密固達後引起的不良反應減少,病人治療過程舒適度、護理滿意度均有改善,無誘發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結論]在水化治療中增加門冬氨酸鉀鎂的攝入,預防性服用解熱鎮痛葯,配合個體化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有效預防誘發或加重心功能不全,提高病人治療過程的舒適度,改善病人生活質量。關鍵詞:骨質疏鬆;心功能不全;密固達;不良反應;護理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d〇i:10.3969/j.issn.l674-4748.2016.29.026文章編號:1674-4748(2016)29-3086-02隨著社會老年化的發展,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唑來膦酸是第三代最強有力的含氮雙膦酸鹽之一,是目前國際上防治骨質疏鬆症的一線葯物,代表葯物有密固達,唑來膦酸注射液(密固達)靜脈輸

6、化療病人的護理

一般來說,根據化療葯物的作用,毒副作用及人體恢復間期將一個化療過程分為數個周期,每個周期通常21天或28天!
化療和放療是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臨床應用極為廣泛。但由於這些治療手段,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給患者帶來不良反應。因此在放療或化療期間,除了專業護理人員根據情況會給予一定的特別護理外,家屬、親友等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護理:有些化療葯物有神經毒副反應,導致病人出現手足麻木、四肢顫抖等現象,可以進行一些局部按摩。部分葯物可使患者的骨質疏鬆,在病人下床活動或在較滑的地面上行走時,家屬應給予提醒或攙扶,避免摔跤引起骨折。

2、心理方面:家屬應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狀態,做好心理護理,及時掌握病人的思想動態,耐心解釋放、化療可能發生的反應,消除患者的緊張感和不必要的顧慮,使病人對治療充滿信心。

3、飲食方面:選擇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為佳,鼓勵病人少食多餐。飲食要多樣化,盡量用食物的色、香、味誘導病人進食。另外,針對放射線引起的熱毒、傷陰、耗氣的症狀,在放療期間可多食用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如西瓜、梨、桃、烏梅、蘆根等。

4、局部護理:避免化療葯物漏在血管外,若遇此情況,除了由專科護理人員進行處理外,家屬可冰敷局部,切忌熱敷,24小時後用金黃散等外敷。放療的患者應注意照射皮膚的護理,保持局部皮膚清潔乾燥,禁貼膠布和塗抹刺激性葯物,避免照射皮膚受機械物質刺激,避免陽光照射,若潰瘍已結痂,痂皮不能用手摳除。

5、全身護理:放化療如白細胞或血小板低於正常值時,盡量減少探視人數,病室或家中用紫外線消毒,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對於有血小板減少的患者,應盡量避免局部碰撞,以減少出血的機會
化療後病人注意啥?

現有化療葯物中絕大多數在抑制或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對機體內正常細胞也有毒害作用,尤其是骨髓造血細胞與胃腸道粘膜上皮細胞。病人最常表現的是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食慾不振、惡心嘔吐或腹瀉。因此化療期間應每周至少查一次血常規,包括血紅蛋白、白細胞和血小板,當白細胞減少時,應避免去人多的場所,以免增加細菌或病毒交叉感染機會;如白細胞數降至2000/微升以下或伴有發熱,最好回醫院由醫生治療。

血小板數下降的危險是引起出血,應避免撞傷,且宜進軟食,皮膚有出血點時應及時告訴醫生,目前尚無升高血小板的特效葯物,主要靠輸注新鮮血小板。化療期間,飲食應以衛生、清淡,富有營養的食物為主,現有較好的止吐葯物,一般對症處理後可大大減輕胃腸道反應,且患者間個體差異較大,惡心嘔吐的程度不一,因此不要將化療與嘔吐等同,避免自我暗示。此外,尚應注意口腔衛生,堅持每餐後漱口,以免出現口腔潰瘍。化療中出現腹瀉,尤其是每天超過5次時應及時告訴醫生處理。有些化療葯可致脫發,病人或家屬應有心理准備,可預備好假發,一般停用化療後2~3個月即可長出新發,不致造成長期影響

與骨質疏鬆的護理措施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