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的骨質疏鬆有哪些發病的原因?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素性疾病。影響骨量的因素可分為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兩大類。環境因素包括營養、運動及生活習慣等,是影響骨量的可控因素。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研究進展,遺傳因素對骨量和骨質疏鬆發病的影響,逐步引起人們的重視。
科學家通過對家族性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正常人群峰值骨量及骨密度受遺傳因素調控。國外學者約翰斯頓(Johnston)曾指出:「人群骨量的差別20%歸於環境因素,80%歸於遺傳因素。」但骨密度究竟由哪些遺傳基因決定,目前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
由此,我們可以說,骨質疏鬆症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既有骨骼本身的因素,也有骨外因素。目前,確切的發病機制還沒有被完全搞清楚。
總之,無論何種原因,通過何種過程,凡可使骨組織中骨量減少的因素,均可導致和促進骨質貧乏,繼而發生骨質疏鬆。
2、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哪些?
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內分泌因素,由於女性絕經後雌激素缺乏會導致骨質疏鬆症,老年人腎功能不全、維生素D3生成減少、血鈣降低,刺激甲狀旁腺分泌可以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生。營養因素,病人食物中zd缺乏鈣和內源性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D攝入不足時,也會導致骨質疏鬆發生。某些葯物也會導致骨質疏鬆,如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回激素大於2-3個月,或使用肝素大於4個月以上,包括服用部分抗癲癇葯物均可引起本病發生。骨質疏鬆症的典型臨床症狀是疼痛,多以腰、背部答疼痛為主,占疼痛患者的70%-80%左右。仰卧位、坐位時疼痛減輕,久坐時疼痛加劇,彎腰、咳嗽、用力排便時疼痛會加重,嚴重者會導致胸、腰椎的壓縮性骨折,並產生相應的臨床症狀。
3、導致骨質疏鬆有哪些因素?
4、哪些人是骨質疏鬆高危人群
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有以下這些:
1、中老年人、孕婦及乳母、更年期婦女、運動員;
2、鈣的攝取量少,不常曬太陽、維生素D攝取不足;
3、大量攝取咖啡、茶,節食減肥、嗜煙、酗酒者;
4、運動量少、長期卧床的人;
5、40歲以前停經、卵巢、子宮、胃或小腸切除者;
6、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抗痙攣葯、利尿劑、抗凝血劑、止痛葯等葯物者;
7、患腎病或肝病、糖尿病、高血鈣、甲狀腺機能亢進、副甲狀腺機能過盛、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血液病及某些癌症患者等.。
5、哪些人容易患骨質疏鬆?
概括起來,骨質疏鬆危險因素為:年齡50歲以上(尤其是女性);有家族史和成年後骨折史;身材較矮小;平日有不良嗜好(吸煙、嗜酒、過量飲用咖啡);性激素缺乏(圍絕經期);長期營養不良;鈣攝入不足;長期缺乏運動;長期卧床;長期使用糖皮質類固醇葯物、鋁劑、鋰劑、甲狀腺素等。其中,圍絕經期婦女、65歲以上中老年人,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者,被列為高危人群。
3.骨質疏鬆症對健康的危害。骨質疏鬆對中老年人的軀體、心理、社會適應力都造成嚴重損害。最常見和最輕微的損害,只是經常腰酸背痛、工作效率降低、身高變矮和心理負面效應。最值得關注的是,骨質疏鬆極易導致骨折。由於骨頭礦物質含量降低,骨量減少到一定程度,便難以承擔重力或沖擊,輕輕一碰就可能折斷。比如,走路時不小心踩著果皮或被雜物絆了一下就會跌倒。前撲易致前臂骨折;後跌易致大腿髖部骨折;臀部著地易致脊柱壓縮骨折;乘車受擠易致肋骨骨折;個別高危中老年人甚至在推窗子、舉重物、打噴嚏時,也會不可思議地發生骨折。中老年人一旦骨折,生活難自理,痛苦可想而知。因此,骨質疏鬆最大危害莫過於骨折。
6、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疼痛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鬆症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背部肌肉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症)若壓迫脊髓馬尾還會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出現疼痛後發生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拘縮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cm~6cm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它不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經濟負擔,而且嚴重限制患者活動,甚至縮短壽命據我國統計,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為6.3%~24.4%,尤以高齡(80歲以上)女性老人為甚骨質疏鬆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橈骨遠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見,老年期以後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見一般骨量丟失20%以上時即發生骨折BMD每減少1.0DS,脊椎骨折發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壓縮性骨折約有20%~50%的病人無明顯症狀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發生後,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造成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肺上葉前區小葉型肺氣腫發生率可高達40%老年人多數有不同程度肺氣腫,肺功能隨著增齡而下降,若再加骨質疏鬆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一旦骨質疏鬆症症狀產生,造成體型改變,對愛美的人是一種打擊,加上疼痛行動不便骨折手術的醫療費支付等,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都是極大的負擔目前醫學界還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幫助已疏鬆的骨骼恢復原狀,因此,預防保健很重要,從年輕時就應該開始「護骨」
7、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有哪些?
1、增齡、老化:老年人更易患本病;
2、性激素水平降低:女性絕經後或中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男性性腺功能減退,均可導致骨量丟失、骨量發育不良;
3、疾病因素:不同器官、系統疾病均可影響骨健康,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胃炎、慢性肝臟疾病、糖尿病、甲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影響骨健康。
8、骨質疏鬆主要有哪些原因?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極為常見的現象,而且可以導致各種嚴重後果,特別是易發生各部位骨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維生素D不足,導致一系列代謝失調所致。
老年人所以缺乏維生素D,主要是由於老年人閑居家中,日光中紫外線照射減少,引起內源性維生素D經光合作用合成下降。此外,老年人飲食中維生素D隨著年齡增長而吸收不良。當長期嚴重的維生素D缺乏時,可以引起骨質疏鬆、骨軟化症。導致各種骨折發生。所以老年人補充維生素D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