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密度檢測有什麼作用嗎
骨密度檢查主要檢查缺鈣與否,骨折風險等,與此相關的為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靜悄悄的流行病,因為骨質疏鬆在發生骨折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而且其多發於絕經後的婦女和老年男性,發現骨質疏鬆症不能靠自我感覺,不要等到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因為萬一骨質疏鬆造成脊柱,髖部等部位骨折將會產生嚴重後果。
1)檢測骨礦含量,協助鈣等營養缺乏的診斷,指導營養干預、治療;
2)根據年齡相對應骨密度的狀況,預測骨營養狀態及生長速度;
3)骨質疏鬆症的診斷 醫生利用骨密度測量判斷患者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
4)骨折風險評估 骨密度(BMD)能夠預測骨折風險,通過科學的方法分析您發生骨折的可能性有多大,這樣您可以做到心中有數。
此外,骨密度檢查適應於兒童、成人、孕婦、老人等,通過骨密度檢查針對性的做身體健康調整。詳細情況建議可以咨詢一下硚口的武漢現代婦產的醫生。
2、骨密度測試中的T值和Z值分別指的是什麼
人的一生有骨密度最高值的年齡段,一般是 25到35歲之間,這段時間的骨密度平均值與被測試患者的骨密度的比較,叫做t值,t值大於-1是正常,Z值是被測患者的骨密度與同齡人的比較值,比如測試患者是25歲,則與25歲的年齡的人的骨密度值比較,通俗理解就是t值是與最高值的比較,z值是與同年齡的人的比較。
3、測骨密度有什麼用?骨密度不正常怎麼辦?
根據骨密度結果,可以知道有沒有骨質疏鬆症。因為骨質疏鬆症的病理基礎是骨量減低,骨組織微細結構受到破壞,因而骨的脆性增加,易於發生骨折。目前廣泛使用的骨質疏鬆診斷方法是對骨量減低的診斷,即進行骨密度測量,通過測定骨密度可以了解骨量是否減低及減低的程度,從而引起病人的重視,及早予以預防和治療,防止骨折的發生;另外,通過定期隨查骨密度,可以了解骨量丟失的速度,並判定各種預防和治療措施的效果。
骨密度不足,可能是由於缺鈣引起的。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就不用太緊張,積極口服葯物補充的同時應加強飲食調整(多吃含鈣高的食物如配方奶粉、豆製品、骨頭湯等),多進行戶外運動多曬太陽,勞逸結合。 過段時間復查,若是沒有改善,可以注射鈣劑
4、怎麼看骨密度測量。數據怎麼看
骨密度檢查:即BMDtests,是確定骨骼健康狀況的一種最佳檢查方法。骨密度檢查可以鑒別骨質疏鬆症,預防骨折風險,監測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效果.不同的骨密度檢查方法可以測量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如髖部,脊椎,腕部,手指,脛骨及足跟等。
骨密度檢查結果需要與兩個標准進行比較,「年輕人標准」和「同齡人標准」。
年輕人標准:通過T分數來判斷,即檢測結果與健康年輕人的平均值進行比較,確定骨折風險,BMD越低骨折風險越高。
同齡人標准:通過Z分數來判斷,即檢測結果與健康同齡,同形體的人群的平均值進行比較。
BMD的測量結果與健康年輕人數據兩者之間涉及一個標准差(SD)。根據WHO診斷標准,如果T分數在「標准」范圍內,則BMD被認為正常.WHO對於骨質疏鬆症的定義基於骨密度水平。
正常:骨密度在年輕人平均值的1SD內(+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1~2.5SD(-1~-2.5SD)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2.5SD(低於-2.5SD)
嚴重骨質疏鬆症: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2.5SD,伴有一處或多處骨質疏鬆性骨折。
5、什麼是骨 密度測量?骨 密度測量可檢測出骨質疏鬆症嗎
密度是骨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反映骨質疏鬆的程度,它是預測折危險性的重要指標和依據。
隨著老年化社會的進入,老齡人口的急劇增多,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骨密度測量是目前醫學中判斷骨質變化、診斷骨質疏鬆、檢測鍛煉或治療效果及預測骨折風險的最直接、最明確的檢測手段,為骨質異常的患者提供了臨床最可靠的測量數據。
骨密度測量的主要群體包括兒童、孕婦和老年人,尤其是兒童骨密度測量,可以在早期及時發現骨質疏鬆,做到及早糾正,以防年老時骨質疏鬆再挽救已是亡羊補牢
骨密度測量的方法有很多,海力孚採用的是超聲骨密度儀測量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超聲波的反射與穿透能力,讓超聲波在骨質中軸向傳播,根據骨骼強度與超聲傳播速度成正比的特性,通過測量超聲波在骨中反射和穿透的衰減值,從而判定骨的機械強度、密度、彈性、微結構和脆性等。
與其他的測量方法相比,超聲法測量可以反映骨骼的強度、彈性、微結構和脆性,並且反映骨量及骨的力學特徵,是預測骨折危險性的一個理想指標。
6、嚴重骨質疏鬆的標準是什麼?
嚴重骨質疏鬆主要通過以下標准給予評估和診斷:
1、骨密度檢測值(T值):如果患者髖部、股骨頸、腰椎等任一部位骨密度T值低於-2.5,則可能引發嚴重骨質疏鬆;
2、脆性骨折:既往發生過腕部、髖部、腰椎等脆性骨折,則意味著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將明顯增加。
臨床上只有符合以上兩種因素,才可診斷為嚴重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