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注健康,預防疾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缺碘會發生骨質疏鬆 B.維生素能夠調節人體
C
2、針對老年骨質疏鬆症對老年人群體應作哪些健康教育
①積極治療一些能引起骨質疏鬆的內科疾病;②50歲以上的人慎用糖皮質激素、肝素等以免導致骨質疏鬆。③少吸煙、少飲酒。酒精中毒將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而引起骨質疏鬆;⑤老年人骨折者,石膏固定弊多利少,長期卧床及活動減少將加重骨質疏鬆。(2)補鈣 ;(3)中醫骨科治療骨質疏鬆。
3、骨質疏鬆是所有人的噩夢,想要逃脫從哪幾點下手,還你健康體魄?
要想擺脫骨質疏鬆,可以做這樣一些事情,幫助自己擺脫骨質疏鬆的困難,讓自己變的更加健康。
1、多補充鈣,能有效緩解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主要是因為身體里的鈣含量不足,這樣才導致骨質疏鬆。那麼補充鈣就是解決骨質疏鬆的最好方法。其實補鈣的方法是非常多的,最常見的就是吃鈣片,鈣片有很多的鈣含量。吃了鈣片之後,整個人人體里的鈣含量會多很多,可以起到預防骨質疏鬆的作用。
再一個就是喝牛奶,尤其是那些高鈣的牛奶。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牛奶是專門針對補鈣的。這些牛奶里含有豐富的鈣含量,喝了對身體有非常多的好處。我爺爺以前也是骨質疏鬆,醫生就建議他多喝高鈣牛奶。在我爺爺的堅持之下,他喝了大概一年的高鈣牛奶,後來身體果然得到了好轉,身體里的鈣含量有顯著增加,整個人的身體狀況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2、適當的運動,也可以擺脫骨質疏鬆的困擾。
很多人之所以患上骨質疏鬆,很大程度是因為缺乏運動,身體在缺乏運動的情況下,是很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的。
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有針對性的來做一些運動。運動的方式是比較多樣的,比如可以慢跑,也可以去做瑜伽。不同的運動方式,針對的是不同的身體部位。只要長期堅持下去,骨質疏鬆可以得到緩解,也能擺脫骨質疏鬆的困擾。
4、骨質疏鬆症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骨質疏鬆的健康教育:
一、骨質疏鬆症的誤區——絕非簡單的「缺鈣」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代謝性骨骼疾病,特點是骨量減少,易於骨折。
老年人全身臟器功能減退,特別是腎功能衰退明顯,致使體內活性維生素D缺乏,繼而引起人體對鈣的利用率下降,骨量減少,並且肌肉平衡能力下降更易跌跤,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發生率也大大上升。此外,女性從更年期開始,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雌激素驟然減少,也會加速骨量丟失,加重骨質疏鬆症狀。
二、骨質疏鬆症的危害——寂靜的流行病
骨質疏鬆,骨量丟失本身,在多數時候並沒有症狀,因此醫學上稱其為「寂靜的流行病」。老年人只有當骨量丟失達到比較嚴重的程度,發生腰背疼痛、身高縮短、甚至骨折時,才會對骨質疏鬆引起重視。
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的死亡率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已經引起國際醫學界的高度重視。老年人因骨質疏鬆引起的髖部骨折,1年內死亡率高達20%,致殘率更是高達驚人的50%。
三、骨質疏鬆症的預防——飲食+運動+葯物
骨質疏鬆症的病理改變是不可逆的,因此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為了維持骨骼健康,延緩骨量流失,人體需要每日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老年人每天鈣的攝入量應不少於800-1000毫克,含鈣高的食物包括各種奶製品、豆製品、芝麻醬、海帶、蝦米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有禽類、蛋類、動物肝臟等。
除了合理的飲食,維持每日適量的運動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適量的戶外運動,並保證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預防骨質疏鬆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骨質疏鬆的治療及預防葯物中,活性維生素D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該葯物既能增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促進新骨形成,又能減少骨量丟失。
四、特別醫囑:
中老年人腎功能逐年減退,自身合成的活性維生素D隨之大幅度減少,因此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能力也明顯下降。人體補鈣的關鍵在於對鈣的吸收利用,所以無論男女中老年人,都應該補充活性維生素D。
活性維生素D通過多方面的協同作用,可以有效減緩骨質疏鬆症的自然進程,並可以減少跌倒幾率,降低骨折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為中老年人的骨骼健康撐起一把全面呵護的安全傘。
5、老年人最缺鈣,很容易骨質疏鬆。所以想找找看有沒有老年人健康補鈣的方法。
人到中年要更懂得生活。
6、通過常笑健康的的公眾號,我判斷出自己有點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因為缺鈣造成的嗎?有沒有方式可以調整?
骨質疏鬆並不是因為缺鈣造成的,如果能做到整體調治、綜合治療,是可以減少骨質疏鬆的風險和危害的。
1.盡量戒除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如吸煙,酗酒,過度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體力活動缺乏,飲食營養失衡,注意補充鈣、維生素D等。
2.堅持有規律的運動鍛煉。如散步,跳舞,打太極等。
3.飲食方面關鍵還是要營養均衡,也就是說,吃的種類盡量多一些,每一種食物盡量少一些。
4.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葯物。
7、全民骨健康項目的出現,對改善骨質疏鬆有幫助嗎?
全民骨健康項目的出現,用較短的時間幫助我們區分出自己骨骼的健康情況,並且根據數據和總結實時對自己的身體進行調理和監控。
8、運動對骨質健康有什麼影響?
大量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在人生命的早期階段,特別在青春發育期前後,是骨量發育的一個關鍵時期。因此,人在生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可通過運動對骨骼的適宜刺激,增加生長期骨量,為達到人一生中較高的骨量峰值提供基礎骨量。骨量平衡值期的特點是:骨骼生長處於相對平衡狀態,骨密度也處於人一生的高峰期,適度的運動與峰值骨量呈正相關。人類約從40歲左右開始逐漸衰老,骨量逐漸下降,尤其是女性絕經後骨量出現快速下降,體育運動對於衰老期下降的骨密度所發揮的主要作用是,延緩骨量丟失的效應高於體內生理狀況改變所引起骨量快速丟失的效應。因此,適宜的運動可以使人體在青年時獲得較高的峰值骨量,並能有效地避免或減緩老年時期的骨量丟失。運動對保持人一生的骨骼生理強度都具有重要意義,是防治骨質疏鬆症的基本方法之一。
不同年齡段人群,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對骨質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
青少年時期,骨骼尚未完全骨化,在長骨的骺骨與骨幹之間存在著軟骨和骺軟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骺軟骨生長速度很快,尤以四肢更為明顯,並且這一時期,骨的承壓較小,易變形,因此,體育鍛煉內容應以速度和爆發力項目為主,少負重,每組運動時間短,間歇時間長,運動強度和運動量要適度。因此,青少年通過體育鍛煉增加骨密度,提高峰值骨量,預防骨質疏鬆症,必須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和足夠的運動時間,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青年人到25歲基本停止骨化過程,他們的骨應力能力大大加強,一般運動能力也很強,這一時期訓練應採用較多爆發力和一定量的絕對力量及適量耐力練習,用更直接的運動鍛煉對骨骼進行刺激,以產生較明顯的療效,例如進行多次50~100米的短跑、俯卧撐和負重蹲起等運動鍛煉能防治肢體長骨近、遠端和脊柱的骨質疏鬆。
中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運動能力決定了在運動方法的選擇上要有別於其他年齡段的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性骨質疏鬆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一個不可扭轉的變化過程,有氧運動對維持活體骨礦物質含量和延緩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的出現有著更積極的作用,長跑訓練增加了體重對骨的刺激作用,對骨骼的形成有良好的影響。此外,中老年人在從事有氧運動過程中,應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加大運動量,才能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