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老年人骨質疏鬆吃什麼最好?
1、海帶及蝦皮:海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其中每100克海帶中就有1100毫克的鈣,此外,海帶所含的褐藻酸鈉鹽可預防白血病和骨癌。蝦皮的營養極為豐富,也是一種良好的鈣源。
2、豆製品:大豆、黃豆等豆類食品所含的鈣都極其豐富,豆類食品經過加工後,所成的豆類製品,其鈣含量會明顯增加。研究表明,豆類製品的含鈣量與加工過程中的凝固劑量有關,因此,豆腐、豆腐乾、豆腐皮等豆製品的含鈣極其豐富,是良好的鈣源。
3、動物骨頭:動物的骨頭80%以上是鈣,平時多飲用骨頭湯,可有效的補鈣。煮骨頭時,滴加少許的醋,可促使骨鈣溶出,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
4、芝麻:芝麻是老年人常選的一類保健品,也是補鈣的來源,芝麻醬的含鈣量很高。吃面或拌菜時加點芝麻醬,也有補鈣的功效。有資料顯示,黑芝麻比白芝麻的補鈣效果更好。人體對鈣的吸收困難,因此補鈣需要長期堅持。
(1)骨質疏鬆的預防醫學擴展資料
老年人骨質疏鬆不能吃的食物:
1、不能吃得過咸。吃鹽過多,也會增加鈣的流失,會使骨質疏鬆症症狀加重。在實驗中發現,每日攝取鹽量為0.5克,尿中鈣量不變,若增加為5克,則尿中鈣量顯著增加。
2、不能多吃糖。多吃糖能影響鈣質的吸收,間接地導致骨質疏鬆症。
3、不宜喝咖啡。嗜好喝咖啡者較不喝者易流失鈣。實驗發現,一組停經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中,有31%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而另一組骨質正常者中只有19%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
2、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在反復實驗研究和長期臨床實踐的基
礎上,幾經篩選,優化出一套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有效治療方法和葯物,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遵循中醫理論辨證施治,結合西醫辨病用葯,突出中醫葯整體調整的優勢、有效促進西葯發揮療效,同時避免了某些葯物毒副作用。 其中抗骨質疏鬆湯是本套治療方案中核心葯物,組方既有病因治療即治本,又有對症治療即治標,這樣標本同治,臨床效果突出。特別是對因使用糖皮質激素引起的骨質疏鬆,應用本方治療可平穩的進行激素減停。
中醫學把骨質疏鬆症歸屬於骨痿、骨枯、骨痹范疇,其發病機制主要為腎虛脾虛。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藏精,腎精充足,則筋骨堅強有力,所以治療骨質疏鬆當以補腎為第一要素;中醫學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虛則腎精虧虛,生化乏源,筋骨失養,骨骼脆弱無力,導致骨質疏鬆,治宜補氣養血,健脾調肝;再則氣滯血瘀,寒濕凝滯,血脈痹阻,內傷正氣,精氣不得內充於骨,久則傷筋敗骨,發病骨質疏鬆,治宜活血化瘀、祛濕通絡。
抗骨質疏鬆湯是基於中醫「腎主骨」「脾腎相關」及「活血化瘀」
等理論,結合現代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成果,汲取民族醫葯的精華,精選葯物組方而成。
抗骨質疏鬆湯基本組方主要包括淫羊藿、骨碎補、黃芪、丹參、自然銅、木豆葉、硬骨藤、狗骨提取物等三十二味。以上諸葯配伍應用補腎壯骨、健脾益氣、活血通絡、祛濕鎮痛。
本組方陰陽雙補、腎脾同調、標本俱治、補瀉有致、溫而不燥,全方位對機體整合調節,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調節內分泌,糾正鈣代謝紊亂,延緩衰老,治療骨質疏鬆症確有較好療效,充分發揮了中醫葯的優勢。
本組方經骨密度、骨生物力學、放免、骨代謝生化、骨組織形態計量學等實驗研究提示:顯著提高骨密度、增加骨礦含量、改善骨生物力學狀態;具有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抑制骨吸收,直接促進骨細胞增殖的雙重作用;具有類性腺激素樣作用,但無人體雌激素替代療法(ERT)的弊病;可以增加腸黏膜鈣離子的吸收作用;具有直接調節鈣代謝及促進骨折癒合的作用;具有較好的活血化瘀和鎮痛作用;調節體內微量元素的平衡,使骨組織力學特性得以加強;動物急性安全性實驗顯示安全無毒。
//適量喝啤酒不易患上骨質疏鬆嗎?
3、骨質疏鬆症怎樣防範?
骨質疏鬆症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它悄無聲息地到來,卻嚴重地威脅著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人們腰酸背痛,肌肉容易抽筋,影響生活質量。更嚴重的是,容易引起患者在輕微外傷後,導致骨折。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呢?醫學上給骨質疏鬆症下的定義是,單位體積骨組織的量低於正常,骨小梁的數量減少,間隙加大。其基本特徵是骨組織的體積減小,而非骨的組成成分的變化,也就是骨小梁的數量減少,骨礦物質與有機物的比例仍正常。
患骨質疏鬆症時,同樣是原來的骨,但其質量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骨內的主要礦物質鈣鹽大量流失,其內部變得相當松軟,強度明顯下降,很容易發生骨折。
對於避免骨質疏鬆症,樹立現代預防觀,這是頭等重要的,因為一方面一旦發生骨質疏鬆症綜合征,治療辦法不多,難以短期治癒,加之本病又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發生的,不易及時發現;而早期預防卻是可行的,因此有人稱早期預防工作為「一本萬利」之舉。
①飲食。保證鈣的攝入量是各項預防措施中的中心環節,最為重要,還有磷及維生素D的攝入。成人每日需鈣1000毫克;妊娠與哺乳女士、絕經期、老年人及糖尿病、腎病、胃腸病患者等還應增加500毫克。
②在進食調配中,要力求營養均衡,飲食多樣,粗細搭配,尤以多進食含鈣多的食品,如牛奶、魚蝦、豆類、雞蛋及綠色蔬菜。
③在飲食製作中盡量減少鈣及維生素D的損失和有利於鈣的吸收,如加工魚、肉時加一點醋,不僅調味,而且可增加鈣的溶解,促進鈣的吸收。
④運動可增強人體骨礦物質含量,活動又可刺激骨形成,從而有效預防骨質疏鬆。運動方式並非固定,有氧運動中的步行、慢跑、游泳、滑冰、騎自行車、練太極拳等均可。對於上述極易發生骨質疏鬆的特殊人群,尤應強調採用與體力適合的運動項目,不可「隨彎就彎」地任其卧床而不活動,這對癱瘓病人的康復至關重要。
⑤除忌煙、酒外,還要少喝咖啡,因咖啡同吸煙一樣可促進本症的發生。
⑥充足的日光浴也是預防本病的必要條件之一,尤其北方的冬季更應保持充足的日照,妊娠哺乳期的女士更應長期堅持。
⑦已確定為骨質疏鬆的病人,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並及時治療。
4、骨質疏鬆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1、增加鈣的攝入
研究資料表明在長期的低鈣飲食人群中,老年期罹患骨質疏鬆的危險可達79%以上,而長期攝入富鈣飲食的人群,其中只有 1/4罹患骨質疏鬆。因此,鈣質最好還是由食物中獲得,即使已經確定患有骨質疏鬆,醫生也會指導患者從改善飲食入手,並適當口服鈣劑。每一個人(特別是中老年人)要十分注意通過食物補鈣。牛奶、骨頭湯、海產品和綠葉蔬菜中含有較為豐富、可供人體吸收的鈣離子,多吃這些食物有利於增加鈣的攝入。目前醫學營養學家特別推薦牛奶,中老年人每日堅持喝牛奶500毫升,可大大降低骨質疏鬆的發生率。
2、充足的蛋白質攝入
醫學營養學家指出,蛋白質是人體組織細胞的基本單位,對骨基質的維護極為重要,如果長期低蛋白飲食就會引起骨基質中的蛋白質合成不足,導致骨密度下降,誘發骨質疏鬆。所以,醫學營養學家指出,中老年人要保證滿足機體的蛋白質營養需要,攝入充足的食物蛋白。雞蛋、瘦肉、牛奶、豆類和魚蝦都為高蛋白食物,應當合理搭配,保證供給。
3、不吸煙和少飲酒
研究表明酒精和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及其毒素可致成骨細胞中毒、破壞,使得骨量降低而誘發骨質疏鬆。有關調查發現在罹患脊柱骨質疏鬆的男性患者中,近乎80%具有長期大量吸煙和酗酒的歷史。由此可見,人們要盡量做到不吸煙,少飲酒,至少是不大量吸煙,不酗酒。特別是到了中年之後,務必戒煙和忌酒,即使喝酒也只是少量喝些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和黃酒,且嚴格控制飲酒量和次數。
4、積極參加適宜運動鍛煉
堅持運動鍛煉可增強骨質的強度和骨量。而長期缺乏鍛煉的人到了老年骨量的減少相當迅速,發生嚴重骨質疏鬆甚至自發性骨折的危險遠遠大於經常運動鍛煉的人們。因此,人們要從青少年期就要養成愛好運動的習慣,到了老年仍然要根據身體狀況安排適宜運動鍛煉項目,每周不少於3天,這樣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降低嚴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5、骨質疏鬆症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骨質疏鬆的健康教育:
一、骨質疏鬆症的誤區——絕非簡單的「缺鈣」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代謝性骨骼疾病,特點是骨量減少,易於骨折。
老年人全身臟器功能減退,特別是腎功能衰退明顯,致使體內活性維生素D缺乏,繼而引起人體對鈣的利用率下降,骨量減少,並且肌肉平衡能力下降更易跌跤,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發生率也大大上升。此外,女性從更年期開始,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雌激素驟然減少,也會加速骨量丟失,加重骨質疏鬆症狀。
二、骨質疏鬆症的危害——寂靜的流行病
骨質疏鬆,骨量丟失本身,在多數時候並沒有症狀,因此醫學上稱其為「寂靜的流行病」。老年人只有當骨量丟失達到比較嚴重的程度,發生腰背疼痛、身高縮短、甚至骨折時,才會對骨質疏鬆引起重視。
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的死亡率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已經引起國際醫學界的高度重視。老年人因骨質疏鬆引起的髖部骨折,1年內死亡率高達20%,致殘率更是高達驚人的50%。
三、骨質疏鬆症的預防——飲食+運動+葯物
骨質疏鬆症的病理改變是不可逆的,因此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為了維持骨骼健康,延緩骨量流失,人體需要每日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老年人每天鈣的攝入量應不少於800-1000毫克,含鈣高的食物包括各種奶製品、豆製品、芝麻醬、海帶、蝦米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有禽類、蛋類、動物肝臟等。
除了合理的飲食,維持每日適量的運動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適量的戶外運動,並保證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預防骨質疏鬆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骨質疏鬆的治療及預防葯物中,活性維生素D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該葯物既能增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促進新骨形成,又能減少骨量丟失。
四、特別醫囑:
中老年人腎功能逐年減退,自身合成的活性維生素D隨之大幅度減少,因此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能力也明顯下降。人體補鈣的關鍵在於對鈣的吸收利用,所以無論男女中老年人,都應該補充活性維生素D。
活性維生素D通過多方面的協同作用,可以有效減緩骨質疏鬆症的自然進程,並可以減少跌倒幾率,降低骨折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為中老年人的骨骼健康撐起一把全面呵護的安全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