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糖皮質激素高所致骨質疏鬆

糖皮質激素高所致骨質疏鬆

發布時間:2020-09-28 02:01:02

1、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的病人為何不能忽然停葯

糖皮質激素長期大量應用引起的不良反應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 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出現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如浮腫、低血鉀、高血壓、糖尿、皮膚變薄、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瘡、肌無力和肌萎縮等症狀,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停葯後可自行消退。但肌無力恢復慢且不完全。低鹽、低糖、高蛋白飲食及加用氯化鉀等措施可減輕這些症狀。此外,糖皮質激素由於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可延緩創傷病人的傷口癒合。在兒童可因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負氮平衡,使生長發育受到影響。誘發或加重感染 糖皮質激素可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且無抗菌作用,故長期應用常可誘發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體內潛在的感染灶擴散或靜止感染灶復燃,特別是原有抵抗力下降者,如腎病綜合征、肺結核、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等。由於用糖皮質激素時病人往往自 感覺良好,掩蓋感染發展的症狀,故在決定採用長程治療之前應先檢查身體,排除潛在的感染,應用過程中也宜提高警惕,必要時需與有效抗菌葯合用,特別注意對潛在結核病灶的防治。消化系統並發症 GUCOCORTICOID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並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誘發或加劇消化性潰瘍,糖皮質激素也能掩蓋潰瘍的初期症狀,以致出現突發出血和穿孔等嚴重並發症,應加以注意。長期使用時可使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加重。在合用其他有胃刺激作用的葯物(如ASPIRIN、INDOMETACIN、BUTAZOLIDIN)時更易發生此副作用。對少數患者可誘發胰腺炎或脂肪肝。心血管系統並發症 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由於可導致鈉、水瀦留和血脂升高,可誘發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 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是各種年齡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中嚴重的合並症。肋骨與及脊椎骨具有高度的樑柱結構,通常受影響最嚴重。這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製成骨細胞活性,增加鈣磷排泄,抑制腸內鈣的吸收以及增加骨細胞對甲狀旁腺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有關。如發生骨質疏鬆症則必須停葯。為防治骨質疏鬆宜補充維生素D(VITAMIN D),鈣鹽和蛋白同化激素等。神經精神異常 糖皮質激素可引起多種形式的行為異常。如欣快現象常可掩蓋某些疾病的症狀而貽誤診斷。又如神經過敏、激動、失眠、情感改變或甚至出現明顯的精神病症狀。某些病人還有自殺傾向。此外,糖皮質激素也可能誘發癲癇發作。白內障和青光眼 糖皮質激素能誘發白內障,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白內障的產生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制晶狀體上皮NA+-K+泵功能,導致晶體纖維積水和蛋白質凝集有關。糖皮質激素還能使眼內壓升高,誘發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惡化,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眼內壓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糖皮質激素使眼前房角小梁網結構的膠原束腫脹,阻礙房水流通所致。給你從別的地方找到了這些資料,你可以看一下不長期使用就可以了

2、外用糖皮質激素使用過多回導致什麼?

糖皮質激素長期大量應用引起的不良反應
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 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出現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如浮腫、低血鉀、高血壓、糖尿、皮膚變薄、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瘡、肌無力和肌萎縮等症狀,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停葯後可自行消退。但肌無力恢復慢且不完全。低鹽、低糖、高蛋白飲食及加用氯化鉀等措施可減輕這些症狀。此外,糖皮質激素由於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可延緩創傷病人的傷口癒合。在兒童可因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負氮平衡,使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誘發或加重感染 糖皮質激素可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且無抗菌作用,故長期應用常可誘發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體內潛在的感染灶擴散或靜止感染灶復燃,特別是原有抵抗力下降者,如腎病綜合征、肺結核、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等。由於用糖皮質激素時病人往往自我感覺良好,掩蓋感染發展的症狀,故在決定採用長程治療之前應先檢查身體,排除潛在的感染,應用過程中也宜提高警惕,必要時需與有效抗菌葯合用,特別注意對潛在結核病灶的防治。

消化系統並發症 Gucocorticoid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並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誘發或加劇消化性潰瘍,糖皮質激素也能掩蓋潰瘍的初期症狀,以致出現突發出血和穿孔等嚴重並發症,應加以注意。長期使用時可使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加重。在合用其他有胃刺激作用的葯物(如aspirin、indometacin、butazolidin)時更易發生此副作用。對少數患者可誘發胰腺炎或脂肪肝。

心血管系統並發症 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由於可導致鈉、水瀦留和血脂升高,可誘發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

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 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是各種年齡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中嚴重的合並症。肋骨與及脊椎骨具有高度的樑柱結構,通常受影響最嚴重。這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製成骨細胞活性,增加鈣磷排泄,抑制腸內鈣的吸收以及增加骨細胞對甲狀旁腺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有關。如發生骨質疏鬆症則必須停葯。為防治骨質疏鬆宜補充維生素D(vitamin D),鈣鹽和蛋白同化激素等。

神經精神異常 糖皮質激素可引起多種形式的行為異常。如欣快現象常可掩蓋某些疾病的症狀而貽誤診斷。又如神經過敏、激動、失眠、情感改變或甚至出現明顯的精神病症狀。某些病人還有自殺傾向。此外,糖皮質激素也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白內障和青光眼 糖皮質激素能誘發白內障,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白內障的產生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制晶狀體上皮Na+-K+泵功能,導致晶體纖維積水和蛋白質凝集有關。糖皮質激素還能使眼內壓升高,誘發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惡化,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眼內壓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糖皮質激素使眼前房角小梁網結構的膠原束腫脹,阻礙房水流通所致。

給你從別的地方找到了這些資料,你可以看一下
我個人認為短期的應用激素類葯物是沒有什麼大的問題的
不長期使用就可以了

3、糖皮質激素有什麼危害呢?

糖皮質激素是人體內的一種調節分子,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免疫功能等都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臨床上常用來抗炎、抗過敏治療,長時間的使用糖皮質激素會使機體有依賴性,還會導致向心性肥胖、體毛增多、痤瘡、骨質疏鬆、閉經等副作用。

4、簡述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表現?

糖皮質激素長期大量應用引起的不良反應
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 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出現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如浮腫、低血鉀、高血壓、糖尿、皮膚變薄、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瘡、肌無力和肌萎縮等症狀,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停葯後可自行消退。但肌無力恢復慢且不完全。低鹽、低糖、高蛋白飲食及加用氯化鉀等措施可減輕這些症狀。此外,糖皮質激素由於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可延緩創傷病人的傷口癒合。在兒童可因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負氮平衡,使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誘發或加重感染 糖皮質激素可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且無抗菌作用,故長期應用常可誘發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體內潛在的感染灶擴散或靜止感染灶復燃,特別是原有抵抗力下降者,如腎病綜合征、肺結核、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等。由於用糖皮質激素時病人往往自我感覺良好,掩蓋感染發展的症狀,故在決定採用長程治療之前應先檢查身體,排除潛在的感染,應用過程中也宜提高警惕,必要時需與有效抗菌葯合用,特別注意對潛在結核病灶的防治。

消化系統並發症 Gucocorticoid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並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誘發或加劇消化性潰瘍,糖皮質激素也能掩蓋潰瘍的初期症狀,以致出現突發出血和穿孔等嚴重並發症,應加以注意。長期使用時可使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加重。在合用其他有胃刺激作用的葯物(如aspirin、indometacin、butazolidin)時更易發生此副作用。對少數患者可誘發胰腺炎或脂肪肝。

心血管系統並發症 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由於可導致鈉、水瀦留和血脂升高,可誘發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

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 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是各種年齡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中嚴重的合並症。肋骨與及脊椎骨具有高度的樑柱結構,通常受影響最嚴重。這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製成骨細胞活性,增加鈣磷排泄,抑制腸內鈣的吸收以及增加骨細胞對甲狀旁腺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有關。如發生骨質疏鬆症則必須停葯。為防治骨質疏鬆宜補充維生素D(vitamin D),鈣鹽和蛋白同化激素等。

神經精神異常 糖皮質激素可引起多種形式的行為異常。如欣快現象常可掩蓋某些疾病的症狀而貽誤診斷。又如神經過敏、激動、失眠、情感改變或甚至出現明顯的精神病症狀。某些病人還有自殺傾向。此外,糖皮質激素也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白內障和青光眼 糖皮質激素能誘發白內障,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白內障的產生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制晶狀體上皮Na+-K+泵功能,導致晶體纖維積水和蛋白質凝集有關。糖皮質激素還能使眼內壓升高,誘發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惡化,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眼內壓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糖皮質激素使眼前房角小梁網結構的膠原束腫脹,阻礙房水流通所致。

5、糖皮質激素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糖皮質激素,也叫「腎上腺皮質激素」,是有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類甾體激素,具有調節糖、脂肪、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代謝的作用,還具有抗炎作用。 它的生理效應一般包括下面幾種: 促進糖異生,減少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升高血糖,也會使肝糖元肌糖元的合成增加。 促進肝外組織的蛋白質代謝,減少蛋白質合成,增加血清中的氨基酸含量和尿素氮的排出。 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減少合成代謝,使血液中甘油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還會因此而增高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從而激活四肢皮下的脂肪酶活性,分解四肢皮下脂肪,使之重新分布到臉胸腹背及臀部,造成向心性肥胖。 有弱的鹽皮質激素樣作用,可顯示排鉀保鈉作用 葯理作用包括:抗炎作用、免疫抑製作用、抗毒素作用、抗休克作用、影響造血系統、中樞興奮作用、促進胃酸分泌、抑制松果體褪黑素的分泌和減少甲狀腺對碘離子的攝取清除和轉化等。 不良反應包括: 醫源性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症:長期大劑量應用糖皮質激素造成的由於體內糖皮質激素水平過高的一系列症狀,包括肌肉萎縮(長期氮負平衡造成)多發生於四肢的大肌肉群;皮膚變薄;向心性肥胖;痤瘡;體毛增多;高血壓;高血脂;低血鉀(會與肌肉萎縮合並造成肌無力);尿糖升高;骨質疏鬆 誘發或加重感染或使體內潛在的感染病灶轉移:這主要是因為糖皮質激素只有抗炎的作用,真正對造成感染的病原體並不能產生殺滅作用,而且糖皮質激素還會抑制免疫降低肌體抵禦細菌病毒真菌感染的能力,這極大的增加了感染病灶惡化和擴散的幾率。 造成消化性潰瘍:糖皮質激素有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會降低胃粘膜對消化液的抵禦能力,可以誘發或加重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稱甾體激素潰瘍。甾體激素潰瘍的特徵有:表淺、多發、易發生在幽門前竇部,症狀較少呈隱匿性,出血和穿孔率很高。 誘發胰腺炎和脂肪肝 妊娠前三個月孕婦使用可引起胎兒發育畸形,妊娠後期大劑量應用會抑制胎兒下丘腦-垂體前葉,造成腎上腺皮質萎縮,發生產後皮質機能不全的症狀 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由於長時間使用引起下丘腦-垂體前葉-腎上腺皮質軸產生負反饋機制,內源性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會收到抑制,突然停葯後會產生反跳現象和停葯反應,停葯半年內收到驚嚇發生嚴重應激狀態會表現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症狀,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慾不振、低血糖、低血壓、休克等 誘發精神分裂症和癲癇

6、糖皮質激素的作用與副作用

糖皮質激素的作用:治療原發性或繼發性(垂體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主要應用生理劑量的氫化可的松或可的松作補充或替代治療。還可用於各種過敏反應性疾病,如血管性水腫、急性蕁麻疹、接觸性皮炎、血清病、過敏性休克、嚴重輸血反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重症支氣管哮喘等。

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

1.水、鹽、糖、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表現為向心性肥胖(庫欣綜合征),出現滿月臉、水牛背,痤瘡、多毛,高血鈉和低血鉀、高血壓、水腫,高血脂、高血糖或使糖尿病加重,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甚至萎縮,閉經,肌肉消瘦、無力,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和精神症狀等。

2.減弱機體抵抗力。

3.阻礙組織修復,延緩組織癒合。

4.抑制兒童生長發育。

糖皮質激素(GC)是機體內極為重要的一類調節分子,它對機體的發育、生長、代謝以及免疫功能等起著重要調節作用,是機體應激反應最重要的調節激素,也是臨床上使用最為廣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劑。在緊急或危重情況下,糖皮質激素往往為首選。

(6)糖皮質激素高所致骨質疏鬆擴展資料:

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者不宜懷孕。孕婦慎用糖皮質激素。哺乳期婦女應用生理劑量或維持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對嬰兒一般無明顯不良影響。但若哺乳期婦女接受中等劑量、中程治療方案的糖皮質激素時不應哺乳,以避免經乳汁分泌的糖皮質激素對嬰兒造成不良影響。

兒童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應注意密切觀察不良反應,以避免或降低糖皮質激素對患兒生長和發育的影響。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及其他糖皮質激素易發生高血壓和骨質疏鬆,更年期後的女性易發生骨質疏鬆。

7、常年使用糖皮質激素,結果引起了骨質疏鬆怎麼辦?

可以使用注射用重組特立帕肽(珍固)治療。糖皮質激素引起的骨質疏鬆最大的特點就是成骨不足,而珍固就是促骨形成葯物,在機制上是最對症的葯物。望採納

8、腎上腺分泌的糖皮質激素過高和過低分別會引起什麼疾病?

1.在糖代謝方面:糖皮質激素是體內糖代謝調節的重要激素之一,它可以讓血糖升高。分泌多了,會出現高血糖,甚至糖尿;少了會發生低血糖。
2.在蛋白質代謝方面:因為糖皮質激素會促進蛋白質分解,所以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蛋白質分解加強,合成減少,出現肌肉消瘦、骨質疏鬆、皮膚變薄、淋巴組織萎縮等現象。
3.在脂肪代謝方面:如果分泌多了,會出現四肢脂肪組織減少,軀干,就是頭面部,肩背部這些地方脂肪變多,叫向心性肥胖體型
3.對水鹽平衡:有利於水排出,所以分泌少了,不利於水排出,會引起水中毒
4.對應激反應:分泌少了對刺激的耐受性抵抗力就弱了

9、糖皮質激素的付作用

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又名「腎上腺皮質激素」,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類甾體激素,也可由化學方法人工合成。由於可用於一般的抗生素或消炎葯所不及的病症,如SARS、敗血症等,具有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代謝的作用,還具有抗炎作用,稱其為「糖皮質激素」是因為其調節糖類代謝的活性最早為人們所認識。
糖皮質激素的基本結構特徵包括腎上腺皮質激素所具有的C3的羰基、Δ4和17β酮醇側鏈以及糖皮質激素獨有的17α-OH和11β-OH。
目前糖皮質激素這個概念不僅包括具有上述特徵和活性的內源性物質,還包括很多經過結構優化的具有類似結構和活性的人工合成葯物,目前糖皮質激素類葯物是臨床應用較多的一類葯物。

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誘發或加重感染
糖皮質激素可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且無抗菌作用,故長期應用常可誘發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體內潛伏的感染灶擴散或靜止感染灶復燃,格外是原有反抗力下降者,如腎病綜合征、肺結核、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等。由於用糖皮質激素時病人往往自我感覺良好,掩飾感染進展的症狀,故在決定採納長程治療之前應先檢察身體,排除潛伏的感染,應用過程中也宜進步警惕,必要時需與有效抗菌葯適用,格外注意對潛伏結核病灶的防治。

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
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出現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如浮腫、低血鉀、高血壓、糖尿、皮膚變薄、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瘡、肌無力和肌萎縮等症狀,一般不需格外治療,停葯後可自行消退。但肌無力恢復慢且不完全。低鹽、低糖、高蛋白飲食及加用氯化鉀等措施可減輕這些症狀。此外,糖皮質激素由於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可延緩創傷病人的傷口癒合。在兒童可因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負氮平衡,使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心血管系統並發症

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由於可導致鈉、水瀦留和血脂升高,可誘發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

消化系統並發症
Gucocorticoid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並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反抗力,故可誘發或加劇消化性潰瘍,糖皮質激素也能掩飾潰瘍的初期症狀,以致出現突發出血和穿孔等嚴重並發症,應加以注意。長期使用時可使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加重。在適用其他有胃刺激作用的葯物(如aspirin、indometacin、butazolidin)時更易發生此副作用。對少數患者可誘發胰腺炎或脂肪肝。

白內障和青光眼
糖皮質激素能誘發白內障,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白內障的產生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制晶狀體上皮Na+-K+泵功能,導致晶體纖維積水和蛋白質凝集有關。糖皮質激素還能使眼內壓升高,誘發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惡化,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眼內壓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糖皮質激素使眼前房角小梁網結構的膠原束腫脹,阻礙房水流通所致。

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
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是各種年齡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中嚴重的合並症。肋骨與及脊椎骨具有高度的樑柱結構,通常受影響最嚴重。這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製成骨細胞活性,增加鈣磷排泄,抑制腸內鈣的吸取以及增加骨細胞對甲狀旁腺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有關。如發生骨質疏鬆症則必需停葯。為防治骨質疏鬆宜補充維生素D(vitamin D),鈣鹽和蛋白同化激素等。

神經精神異常
糖皮質激素可引起多種形式的行為異常。如欣快現象常可掩飾某些疾病的症狀而貽誤診斷。又如神經過敏、激動、失眠、情感改變或甚至出現明顯的精神病症狀。某些病人還有自殺傾向。此外,糖皮質激素也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注意事項

無論大劑量的應用糖皮質激素可起到抗炎、抗過敏、抗中毒、抗休克的作用,但考慮其巨大的副作用患者用葯時還需慎重。另外糖皮質激素對待腎病的治療只能起到抗炎的作用,解決不了腎臟缺血缺氧及血流通暢的問題,更不能對已經硬化的腎小球進行降解。所以若想治療腎臟疾病還應尋求針對正在纖維化的腎臟的擴血管、抗炎、抗凝、降解的綜合規范治療方法

與糖皮質激素高所致骨質疏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