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期應用糖皮質主要引起哪些代謝紊亂
甲亢突眼是甲亢病人特有的體征之一,分為非浸潤性甲亢突眼和浸潤性甲亢突眼。非浸潤性性突眼又稱良性突眼,占突眼的90%左右。甲亢突眼主要有以下臨床表現。那麼激素治療甲亢突眼的副作用是什麼呢?具體看看成都空軍機關醫院甲亢治療中心專家的介紹: 1、誘發或加重感染 糖皮質激素可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且無抗菌作用,故長期應用常可誘發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體內潛在的感染灶擴散或靜止感染灶復燃,特別是原有抵抗力下降者,如腎病綜合征、肺結核、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等。由於用糖皮質激素時病人往往自我感覺良好,掩蓋感染發展的症狀,故在決定採用長程治療之前應先檢查身體,排除潛在的感染,應用過程中也宜提高警惕,必要時需與有效抗菌葯合用,特別注意對潛在結核病灶的防治。 2、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 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出現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如浮腫、低血鉀、高血壓、糖尿、皮膚變薄、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瘡、肌無力和肌萎縮等症狀,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停葯後可自行消退。但肌無力恢復慢且不完全。低鹽、低糖、高蛋白飲食及加用氯化鉀等措施可減輕這些症狀。此外,糖皮質激素由於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可延緩創傷病人的傷口癒合。在兒童可因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負氮平衡,使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3、消化系統並發症 激素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並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誘發或加劇消化性潰瘍,糖皮質激素也能掩蓋潰瘍的初期症狀,以致出現突發出血和穿孔等嚴重並發症,應加以注意。長期使用時可使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加重。在合用其他有胃刺激作用的葯物(如aspirin、indometacin、butazolidin)時更易發生此副作用。對少數患者可誘發胰腺炎或脂肪肝。 4、心血管系統並發症 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由於可導致鈉、水瀦留和血脂升高,可誘發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 5、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 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是各種年齡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中嚴重的合並症。肋骨與及脊椎骨具有高度的樑柱結構,通常受影響最嚴重。這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製成骨細胞活性,增加鈣磷排泄,抑制腸內鈣的吸收以及增加骨細胞對甲狀旁腺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有關。如發生骨質疏鬆症則必須停葯。為防治骨質疏鬆宜補充維生素D(vitamin D),鈣鹽和蛋白同化激素等。 6、神經精神異常 糖皮質激素可引起多種形式的行為異常。如欣快現象常可掩蓋某些疾病的症狀而貽誤診斷。又如神經過敏、激動、失眠、情感改變或甚至出現明顯的精神病症狀。某些病人還有自殺傾向。此外,糖皮質激素也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7、白內障和青光眼 糖皮質激素能誘發白內障,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白內障的產生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制晶狀體上皮Na+-K+泵功能,導致晶體纖維積水和蛋白質凝集有關。糖皮質激素還能使眼內壓升高,誘發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惡化,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眼內壓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糖皮質激素使眼前房角小梁網結構的膠原束腫脹,阻礙房水流通所致。 激素治療甲亢突眼的副作用,通過上面為大家介紹
2、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哪些?
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內分泌因素,由於女性絕經後雌激素缺乏會導致骨質疏鬆症,老年人腎功能不全、維生素D3生成減少、血鈣降低,刺激甲狀旁腺分泌可以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生。營養因素,病人食物中zd缺乏鈣和內源性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D攝入不足時,也會導致骨質疏鬆發生。某些葯物也會導致骨質疏鬆,如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回激素大於2-3個月,或使用肝素大於4個月以上,包括服用部分抗癲癇葯物均可引起本病發生。骨質疏鬆症的典型臨床症狀是疼痛,多以腰、背部答疼痛為主,占疼痛患者的70%-80%左右。仰卧位、坐位時疼痛減輕,久坐時疼痛加劇,彎腰、咳嗽、用力排便時疼痛會加重,嚴重者會導致胸、腰椎的壓縮性骨折,並產生相應的臨床症狀。
3、長時間使用糖皮質激素有什麼壞處
糖皮質激素
長期大量應用引起的不良反應:
1) 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滿月臉、水牛背、高血壓、多毛、糖尿、皮膚變薄等。為GCS使代謝紊亂所致。
2) 誘發或加重感染。主要原因為激素降低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3) 誘發或加重潰瘍病。
4) 誘發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5) 骨質疏鬆、肌肉萎縮、傷口癒合延緩。
6)誘發精神病和癲癇。
7)抑制兒童生長發育。
8)其他:負氮平衡,食慾增加,低血鈣,高血糖傾向,消化性潰爛,欣快。
9)股骨頭壞死(在非典治療中,北京登記在案的有300名患者,因在非典治療中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而從此喪失
勞動能力)。
4、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1.長期大量應用引起的不良反應
(1)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 因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所致,如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膚變薄、痤瘡、多毛、浮腫、低血鉀、高血壓、糖尿等。停葯後可自行消退,必要時採取對症治療,如應用降壓葯、降糖葯、氯化鉀、低鹽、低糖、高蛋白飲食等。
還有:負氮平衡、骨質疏鬆、食慾增加、低血鉀、高血糖傾向、消化性潰瘍
(2)誘發或加重感染 因皮質激素抑制機體防禦功能所致。長期應用常可誘發感染或使體內潛在病灶擴散,特別是在原有疾病已使抵抗力降低如腎病綜合征者更易產生。還可使原來靜止的結核病灶擴散、惡化。故結核病患者必要時應並用抗結核葯。
(3)消化系統並發症 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腸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誘發或加劇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對少數患者可誘發胰腺炎或脂肪肝。
(4)心血管系統並發症 長期應用可引起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
(5)骨質疏鬆、肌肉萎縮、傷口癒合遲緩等與激素促進蛋白質分解、抑制其合成及增加鈣、磷排泄有關。骨質疏鬆多見於兒童、老人和絕經婦女,嚴重者可有自發性骨折。因抑制生長素分泌和造成負氮平衡,還可影響生長發育。對孕婦偶可引起畸胎。
(6)其他 精神失常。有精神病或癲癇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2.停葯反應
(1)長期應用尤其是連日給葯的病人,減量過快或突然停葯時,由於皮質激素的反饋性抑制腦垂體前葉對acth的分泌,可引起腎上腺皮質萎縮和機能不全。多數病人可無表現。腎上腺皮質功能恢復的時間與劑量、用葯期限和個體差異有關。停用激素後垂體分泌acth的功能需經3~5個月才恢復;腎上腺皮質對acth起反應機能的恢復約需6~9個月或更久。因此不可驟然停葯。停葯後也有少數患者遇到嚴重應激情況如感染、創傷、手術時可發生腎上腺危象,如惡心、嘔吐、乏力、低血壓、休克等,需及時搶救。這種皮質功能不全需半年甚至1~2年才能恢復。
(2)反跳現象 因病人對激素產生了依賴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葯或減量過快而致原病復發或惡化。常需加大劑量再行治療,待症狀緩解後再逐漸減量、停葯。
5、簡述長期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
長期用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很多,常見的有水腫、滿月臉、水牛背、骨質疏鬆、電解質紊亂等等。
6、常年使用糖皮質激素,結果引起了骨質疏鬆怎麼辦?
可以使用注射用重組特立帕肽(珍固)治療。糖皮質激素引起的骨質疏鬆最大的特點就是成骨不足,而珍固就是促骨形成葯物,在機制上是最對症的葯物。望採納
7、簡述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表現?
糖皮質激素長期大量應用引起的不良反應
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 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出現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如浮腫、低血鉀、高血壓、糖尿、皮膚變薄、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瘡、肌無力和肌萎縮等症狀,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停葯後可自行消退。但肌無力恢復慢且不完全。低鹽、低糖、高蛋白飲食及加用氯化鉀等措施可減輕這些症狀。此外,糖皮質激素由於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可延緩創傷病人的傷口癒合。在兒童可因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負氮平衡,使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誘發或加重感染 糖皮質激素可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且無抗菌作用,故長期應用常可誘發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體內潛在的感染灶擴散或靜止感染灶復燃,特別是原有抵抗力下降者,如腎病綜合征、肺結核、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等。由於用糖皮質激素時病人往往自我感覺良好,掩蓋感染發展的症狀,故在決定採用長程治療之前應先檢查身體,排除潛在的感染,應用過程中也宜提高警惕,必要時需與有效抗菌葯合用,特別注意對潛在結核病灶的防治。
消化系統並發症 Gucocorticoid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並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誘發或加劇消化性潰瘍,糖皮質激素也能掩蓋潰瘍的初期症狀,以致出現突發出血和穿孔等嚴重並發症,應加以注意。長期使用時可使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加重。在合用其他有胃刺激作用的葯物(如aspirin、indometacin、butazolidin)時更易發生此副作用。對少數患者可誘發胰腺炎或脂肪肝。
心血管系統並發症 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由於可導致鈉、水瀦留和血脂升高,可誘發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
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 骨質疏鬆及椎骨壓迫性骨折是各種年齡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中嚴重的合並症。肋骨與及脊椎骨具有高度的樑柱結構,通常受影響最嚴重。這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製成骨細胞活性,增加鈣磷排泄,抑制腸內鈣的吸收以及增加骨細胞對甲狀旁腺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有關。如發生骨質疏鬆症則必須停葯。為防治骨質疏鬆宜補充維生素D(vitamin D),鈣鹽和蛋白同化激素等。
神經精神異常 糖皮質激素可引起多種形式的行為異常。如欣快現象常可掩蓋某些疾病的症狀而貽誤診斷。又如神經過敏、激動、失眠、情感改變或甚至出現明顯的精神病症狀。某些病人還有自殺傾向。此外,糖皮質激素也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白內障和青光眼 糖皮質激素能誘發白內障,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白內障的產生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抑制晶狀體上皮Na+-K+泵功能,導致晶體纖維積水和蛋白質凝集有關。糖皮質激素還能使眼內壓升高,誘發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惡化,全身或局部給葯均可發生,眼內壓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糖皮質激素使眼前房角小梁網結構的膠原束腫脹,阻礙房水流通所致。
8、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
常見不良反應有以下幾類:
1.長程使用可引起以下副作用:醫源性庫欣綜合征面容和體態、體重增加、下肢浮腫、紫紋、易出血傾向、創口癒合不良、痤瘡、月經紊亂、肱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骨質疏鬆及骨折(包括脊椎壓縮性骨折、長骨病理性骨折)、肌無力、肌萎縮、低血鉀綜合征、胃腸道刺激(惡心、嘔吐)、胰腺炎、消化性潰瘍或穿孔,兒童生長受到抑制、青光眼、白內障、良性顱內壓升高綜合征、糖耐量減退和糖尿病加重。
2.患者可出現精神症狀:欣快感、激動、譫妄、不安、定向力障礙,也可表現為抑制。精神症狀由易發生與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及以往有過精神不正常者。
3.並發感染為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主要不良反應。以真菌、結核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和各種皰疹病毒為主。
4.糖皮質激素停葯綜合征。有時患者在停葯後出現頭暈、昏厥傾向、腹痛或背痛、低熱、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肌肉或關節疼痛、頭疼、乏力、軟弱,經仔細檢查如能排除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和原來疾病的復燃,則可考慮為對糖皮質激素的依賴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