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用食醋會引起骨質疏鬆嗎?
吃醋非但不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反而可起到預防骨質疏鬆的作用。
2、27歲就骨質疏鬆是什麼原因
不知道你平常吃什麼鈣物質,中國是缺鈣的國家。補充點優質鈣吧。人每天不幹活,睡在床上都要消耗800毫克的鈣,沒有鈣吸收,只能從骨質里透支了
3、骨質疏鬆除了是缺鈣引起的,還有哪幾個因素,不得無視?
骨質疏鬆並不一定是缺鈣引起的,在生活里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經常的抽煙、喝酒,同樣能讓人引起骨質疏鬆。
一、不良的生活習慣
人如果在生活里經常有吸煙、喝酒的習慣,這時就會讓自己的體內導致骨頭密度下降,從而會讓自己出現骨質疏鬆的現象。
在生活里過量的喝咖啡,喝茶等行為,都能引起骨質疏鬆,一定要改變這樣的生活習慣。要想讓自己的身體健康,一定要把煙戒掉,酒也盡量少喝,這樣才能讓自己有一個好身體,不會讓鈣流失。
二、運動量很少
每天多運動的人,才會讓自己的骨骼密度增加,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果在生活里運動量非常少的人,這樣就會讓體內骨組織厚度和骨小梁密度質量都會下降,最終都會導致骨質疏鬆。
運動才能讓人健康,才能讓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很好的保障,一定要養成一個好習慣。經常運動的人都不會讓體內的鈣大量流失,同時還能增加骨骼的密度。
三、食鹽過多
鹽雖然是好食物,但也不能吃得過多。鹽吃多的人不僅能讓人得上高血壓,還會導致骨質疏鬆。因為鹽主要的成分含有鈉,經常食用高鹽的飲食,最終都會導致鈣流失加快,直接影響了人的骨質質量。
在平時一定要控制住自己食鹽的分量,這樣才能避免疾病發生。也不會讓體內的鈣流失的過快,身體才會有很好的保障。
4、有人說常喝茶容易引起骨質疏鬆,是真的嗎?
我建議你盡量少喝茶!因為你正在發育階段,不正確的喝茶方式會影響你的鈣吸收!這對你身體發育是很有壞處的!建議你看一下我推薦給你的文章,希望你能健康成長!考入理想的學校!
-------------------------------------------------
科學飲茶才能保健
泡茶有學問
·沏茶的要領
好茶、好水、好茶具,還要掌握好的泡茶技術,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
泡茶技術包括三個要素:茶葉用量、泡茶水溫和沖泡時間。
泡茶時每次茶葉用多少,並無統一的標准,訂書機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為茶壺的1/2-2/3。
對於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度(指水燒開後再冷卻)左右為宜,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度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因茶葉較粗老,必須用100度的滾開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
·一杯茶該泡幾次
茶葉的耐泡程度除與嫩度有關外,主要決定於茶葉加工的方法。初制過程中把茶葉切碎,茶汁就容易沖泡出來,粗、老、完整的茶葉,茶汁沖泡出來的速度就慢。
無論什麼茶,第一次沖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總量的50%~55%;第二次沖泡一般約佔30%;第三次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 3%了。從其營養成分(茶葉中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看,第一次沖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沖泡時約15%,第三次沖泡後,基本全部浸出。茶香氣和滋味,一泡茶香氣濃郁,滋味鮮爽;二泡茶雖濃郁,但味鮮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氣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經沖泡則無滋味。
一般的紅茶、綠茶和花茶,沖泡以3次為宜。烏龍茶在沖泡時投葉量大,茶葉粗老,可以多沖泡幾次。以紅碎茶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適宜於一次性沖泡。一杯茶從早泡到晚的做法不可取。茶葉經過多次沖泡,能使一些難溶的有害物質(如某些極微量的殘留農葯)逐漸浸出,對人體有害。理想的泡飲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鮮感,又有茶香味。
喝茶要喝對
·四季飲茶有區別
飲茶講究四季有別,即: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其道理在於:春季,人飲花茶,可以散發一冬積存在人體內的寒邪,濃郁的香苛,能促進人體陽氣發生。夏季,以飲綠茶為佳。綠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熱、消暑、解毒、止渴、強心。秋季,飲青茶為好。此茶不寒不熱,能消除體內的余熱,恢復津液。冬季,飲紅茶最為理想。紅茶味甘性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助消化,補身體,使人體強壯。
·每日飲茶2~6克
雖然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飲茶對於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飲茶。一般來說,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飲量是比較適當的,對於患有神經衰弱、失眠、甲狀腺機能亢進、結核病、心臟病、胃病、腸潰瘍的病人都不適合飲茶,哺乳期及懷孕婦女和嬰幼兒也不宜飲茶。
·不飲用過濃的茶
濃茶會使人體「興奮性」過度增高,對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造成不利影響。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飲用濃茶後可能出現心跳過速,甚至心律不齊,造成病情反復。
·臨睡前不飲茶
這點對於初期飲茶者更為重要。很多人睡前飲茶後,入睡變得非常困難,甚至嚴重影響次日的精神狀態。有神經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應注意。
·進餐時不大量飲茶
進餐前或進餐中少量飲茶並無大礙,但若大量飲茶或飲用過濃的茶,會影響很多常量元素(如鈣等)和微量元素(如鐵、鋅等)的吸收。應特別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類製品時不要同時飲茶。茶葉中的茶鹼和丹寧酸會和奶類製品中的鈣元素結合成不溶解於水的鈣鹽,並排出體外,使奶類製品的營養價值大為降低。
這樣喝不對
·飲茶過多不利消化
茶中所含大量鞣酸,一旦與肉、蛋、海味中的食物蛋白質合成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會使腸蠕動減慢,不但易造成便秘,還會增加有毒或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
·綠茶和枸杞不可同飲
綠茶和枸杞都可以分別用開水沖泡飲用,對人體很有益處。有不少人乾脆就把它們放在一起沖泡。但是,綠茶里所含的大量鞣酸具有收斂吸附的作用,會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人體難以吸收的物質。因此,專家建議:上午喝綠茶,以開胃、醒神;下午泡飲枸杞,可以改善體質、利安眠。
·酒後茶傷身
飲酒後,酒中乙醇通過胃腸道進入血液,在肝臟中轉化為乙醛,乙醛再轉化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後飲茶,茶中的茶鹼可迅速對腎起利尿作用,從而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乙醛對腎有較大刺激作用,所以會影響腎功能,經常酒後喝濃茶的人易發生腎病。不僅如此,酒中的乙醇對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樣具有興奮心臟的作用,兩者合而為一,更增強了對心臟的刺激,所以心臟病患者酒後喝茶危害更大。
·品茶不是越新鮮越好
從營養學角度來講最新鮮的茶葉其營養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為所謂新茶是指採摘下來不足一個月的茶葉,這些茶葉因為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置,有些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物質,如多酚類物質、醇類物質、醛類物質,還沒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長時間喝新茶,有可能出現腹瀉、腹脹等不舒服的反應。太新鮮的茶葉對病人來說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潰瘍的老年患者,這些人更不適合喝新茶。新茶會刺激他們的胃黏膜,產生腸胃不適,甚至會加重病情。
※※※
飲茶也有不宜時
·便秘時
因為茶葉的兒茶多酚類物質對腸胃類粘膜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因而影響了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大便干結,引起便秘或加重。
·神經衰弱或失眠時
由於茶葉中的咖啡鹼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有著明顯的興奮作用,飲茶尤其是飲濃茶,會使人腦處於一種過度興奮狀態而得不到休息。
·患胃潰瘍時
飯前飯後大量飲茶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大量飲茶,胃酸分泌會大量增加,影響潰瘍面的癒合,加重病情。潰瘍病患者應少飲茶,尤其不能大量飲濃茶。
·患心臟病或高血壓病時
過量飲茶,會加重心臟負擔,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對心臟病及高血壓患者極為不利。
·患動脈粥樣硬化時
茶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咖啡因、茶鹼、可可鹼等,可加快大腦皮質的興奮性,引起腦血管收縮、供血不足、血流速緩慢,促使腦血栓發生。還可引起心臟冠狀動脈收縮痙攣,造成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心悸、胸悶及心律失常等。
·女性經期
經血會帶走部份鐵質,所以女性此時宜多補充含鐵量豐富的食品,如菠菜、蘋果、葡萄等,然而自茶葉中含有高達三十%至五十%的鞣酸,會妨礙腸粘膜對鐵質的吸收利用,在腸道中極易與食糜中的鐵或補血葯中的鐵結石,產生沉澱。
·女性臨產期
臨產前喝太多濃茶會因咖啡鹼的興奮作用引起失眠,如果在產前睡眠不足,往往會導致分娩時筋疲力盡,陣痛無力,甚至造成難產。
·更年期
在步入更年期時,除了頭暈、乏力,有時還會出現心動過速,易感情沖動,出現睡眠不足,女性還會有月經功能紊亂等症狀,如過量飲茶會加重這些症狀,不利於舒暢度過更年期。
·貧血時
茶中鞣酸可使飲食中鐵元素發生沉澱而不易吸收。鐵是製造紅細胞的重要原料,機體缺鐵會使紅細胞生成受阻,發生缺鐵性貧血。長期飲茶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缺鐵,對體弱血虧及失血者影響最大。
·缺鈣或骨折時
因為茶葉中的生物鹼類物質會抑制十二指腸對鈣質的吸收。同時還能促使尿中鈣的排出,使人體鈣質少進多出,導致缺鈣和骨質疏鬆,使骨折難以康復。
·患痛風病時
因為茶水中的鞣酸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因而不宜飲茶,更不宜飲泡得過久的茶。
·患骨質疏鬆時
最新研究發現,嗜飲濃茶是造成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之一。經常飲濃茶會導致鈣的缺乏,因一方面濃茶中咖啡因會促進尿中鈣的排出;另一方面是咖啡因可抑制腸鈣的吸收,以致鈣的吸收不完全。
·高熱時
對發熱病人以多給白開水、礦泉水或淡茶水為好,但不宜飲濃茶,茶鹼有提高體溫的作用,使發熱加重,茶鹼的利尿作用還會降低解熱葯的功效。
·服用某些葯物時
茶內鞣酸常會造成洋地黃、鐵劑、中成葯補品的有效成分發生沉澱不易被吸收;服用胃蛋白酶或多?鈣
5、上了50歲,是不是真的特別容易骨質疏鬆?
中年人每天需要補鈣800毫克,如果達不到就已經處在缺鈣,有的人感覺很到哪裡不舒服,到了老年後身體的各方面免疫力低下,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比如睡眠不好,關節疼痛,有的人全身上下都痛,到了老年每天需要補鈣1200毫克.正常需求量是1000毫克 因為年齡大了吸收不好,所以有一部分是被浪費掉了。
6、骨質疏鬆是怎樣引起的?
7、患有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哪些?
參考一下
1.營養不良,尤其是缺鈣導致骨質疏鬆。2.特發性,老年性及絕經後,激素分泌的減少,導致骨質疏鬆。。3廢用性骨質疏鬆。外傷後制動、癱瘓在床、不經常使用的肢體多會出現廢用性骨質疏鬆。
8、骨質疏鬆會引起哪些疾病?
很多疾病都會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生。
第一大類容易引起骨質疏鬆的疾病包括內分泌疾病,比如說甲狀旁腺功能亢zd進,一型糖尿病或者是生長激素的缺乏等等。
第二大類疾病內是腎臟疾病,比如說各種腎炎,慢性的腎功能衰竭或者是腎小管酸中毒等等,當腎功能不全的時候會引起鈣元素的大量流失,從而導致骨質疏鬆。
第三大類的疾病是風濕性疾病,比如說類風濕關節炎等等。這些疾病本身就會引起骨密度的降低,同時有些疾病又常常需要用激素治療,加重了骨質疏鬆的發生。
第四大類疾病,胃腸道疾病或者是常說容的消化系統疾病。
9、為什麼中國每12秒就有1次骨質疏鬆性骨折?
因為我們國家的老年人多啊,所以才會這樣,還有年輕人不鍛煉。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的代謝性骨病變,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骨質疏鬆症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於中老年群體。以骨骼疼痛、容易骨折為主要特徵。
骨質疏鬆素有「沉默的疾病」之稱,是導致疼痛、行動不便、造成骨折並危及生命的潛在因素。據中國疾控中心2018年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骨質疏鬆患者最多的國家,2018年年底已達1.6億人。相關專家預測,到2020年人數將增加至2.8億。據央視新聞報道,2015年中國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260萬人次,相當於每12秒就發生一次骨質疏鬆性骨折!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聯合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2018年發布的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19.2%,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達32%。50歲以後低骨量率和骨質疏鬆症患病率開始增高,主要與年齡增大所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關,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尤為明顯,因此女性患病率顯著高於男性。
三高的發病群體也是骨折的高風險人群,而且一旦發生骨折,恢復也比普通人難度更大,因此公眾應當同時關注「三高一低」所帶來的危害。夏維波教授提醒公眾,預防骨質疏鬆要注意營養、運動和光照三個方面。即保持均衡膳食,攝入足夠的鈣等微量元素,每天進行30分鍾以上的運動,並接受20分鍾左右戶外太陽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