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腺癌化療結束一年半後出現了腰疼,骨質疏鬆怎麼回事?骨轉移後有什麼比較好的治療方法嗎?謝謝
骨轉移在什麼部位呢?一般會轉移到腰椎,那隻能去做放療,大劑量的,同時每月注射唑萊磷酸,在身體條件許可的條件下,放療療程結束後做4個療程化療,然後看中醫
2、乳腺癌術後內分泌治療能否引起骨質疏鬆?
會的
3、給病人一個正確用葯的☆☆醫生☆☆有嗎?乳腺癌術後骨質疏鬆怎麼辦?
主要還是因為用葯物之後的原因其次,還有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這個補鈣,可以適當用一些,牡蠣碳酸鈣,還是有比較好的效果。
4、乳腺癌怎麼治療好的呢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腫瘤的現狀和趨勢》報告顯示,乳腺癌發病率位列女性惡性腫瘤之首。2000年至2013年,我國乳腺癌年平均增長率約3.5%,而美國同期下降了0.4%。而同時國際癌症研究所預計,在2030年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數可達到23.4萬例,因乳腺癌死亡7.0萬例。
盡管在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的今天,我們依然無法有效的控制乳腺癌。目前治療乳腺癌的手段依舊是以手術、放療和化療為主,而化學葯物是其中的重要手段。盡管乳腺癌放化療的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乳腺癌多葯耐葯難題以及放療射線的嚴重副作用導致每年有大量患者復發、轉移和死亡。
單一的葯物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嚴重影響了葯物的療效,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尋求有效的聯合用葯以減少葯物的毒副作用至關重要。
乳腺癌IFN-β/RA療法
干擾素-β(interferon-β,IFN-β)聯合維甲酸(retinoicacid,RA)是目前已知的能夠抑制乳腺癌細胞生長的葯物。
IFN-β屬於I型干擾素,是一種由成纖維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抑制和殺傷腫瘤細胞、抑制細胞生長、免疫調節等多種生物學功能,目前已成功用於治療惡性腫瘤、病毒性感染和多發性硬化症。IFN-β是第一個在臨床上用於惡性腫瘤治療的細胞因子,在目前的許多動物模型和臨床研究中,都顯示IFN-β能夠明顯的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美國克里夫蘭臨床基金會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CaseWestern研究人員的最新體外研究顯示IFN-β可以直接靶向癌症幹細胞並阻止其遷移。在實驗中,他們發現即使在解除IFN-β暴露的兩天後,癌症幹細胞的數量依然減半。研究還表明,暴露於IFN-β中可抑制癌幹細胞標志物的產生,同時可以減少腫瘤的非貼壁生長,抑制腫瘤球的形成。研究同時還表明IFN-β水平升高可使三陰性乳腺癌(TNBC)復發的可能性降低約25%。在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預後中IFN-β起著積極且關鍵的作用。
RA是維生素A在體內代謝的活性產物或衍生物,在胚胎發育、器官形成、細胞增殖和分化等許多基本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RA是臨床上常用的誘導分化劑,是目前臨床上用於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的首選葯物。此外,RA也已成功用於乳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等實體腫瘤的臨床治療。
IFN-β與RA的聯合用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單葯IFN-β對實體腫瘤的治療效果。比單葯能更有效地抑制細胞生長,而且這種協同抗腫瘤效應在人類乳腺癌細胞及乳腺癌裸鼠移植瘤中也得到了證實。
但隨著乳腺癌發病率的提高以及年輕化,乳腺癌對於IFN-β/RA也逐漸出現了「耐葯現象」,抵抗性逐漸增強,敏感性逐漸下降,治療效果越來越不理想,因此積極尋求新的治療方案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質量就顯得十分迫切。
姜黃素聯合IFN-β/RA的協同效應
姜黃素是從天然植物姜黃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多酚類化合物,是植物界少有的二酮類化合物。姜黃自古以來就被用作葯物。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腫瘤等廣譜的生物學作用,且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毒副作用小,對正常細胞幾乎無影響,因此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
近年來,由於惡性腫瘤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等疾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嚴重威脅了人類的健康,因此姜黃素的抗腫瘤作用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們重視,在抗腫瘤領域研究探索表明,姜黃素聯合用葯的協同作用,有效抑制乳腺腫瘤細胞增殖,改善患者預後,減輕乳腺癌化療後反應,已成為研究的焦點。
為了證實姜黃素和IFN-β/RA單一葯物與聯合用葯兩者的治療效果,研究人員利用MTT法(一種檢測細胞存活和生長的方法)檢測姜黃素和IFN-β/RA單葯及聯合用葯對乳腺癌細胞活性的影響的實驗。
MTT結果顯示,相對於姜黃素和IFN-β/RA單一葯物治療,姜黃素和IFN-β/RA的聯合用葯能更明顯地抑制MCF-7細胞活性,且促進細胞凋亡。而且,在姜黃素與IFN-β/RA聯合用葯時,IFN-β/RA的葯物濃度比單獨用IFN-β/RA時葯量減少,從而減少IFN-β/RA高濃度時的毒副作用。
由此可見,姜黃素能協同性地增強IFN-β/RA對人類對人類乳腺癌MCF-7細胞的抗腫瘤作用,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這種協同效應可以在提高IFN-β/RA葯物療效的情況下減少其葯物用量,增強葯物敏感性,降低抵抗性,從而控制單一葯物的副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為乳腺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一種新的選擇。
將姜黃素應用於癌症化學預防葯物研究的產品艾易克(姜黃素復合片)是以多種天然植物化合物復配組合而成,可以試試。
5、骨質疏鬆有什麼好的療法?
骨質疏鬆症是常見的代謝性骨病,多見於絕經期婦女,男子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僅為婦女的1/6。在一般外力作用下,骨質疏鬆者即可發生骨折。絕經後婦女發生骨質疏鬆症與內源性雌激素有關,雌激素的減少,對破骨細胞的抑製作用減弱,破骨細胞相對加強,破骨與成骨明顯失衡,出現骨的吸收增加,骨的形成減少,導致骨質逐漸丟失。為了改善和提高更年期婦女的生活質量,近年來替代療法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就有關葯物治療進展作一概述,以供正確選擇和應用。激素替代療法有兩種,即單純雌激素給葯法和雌、孕激素聯合給葯方法。根據雌、孕激素聯合方式不同,又可分周期用葯和連續用葯兩種。前者系指在雌激素用葯基礎上,周期性加用孕激素10-14天,停葯後將有撤退性出血。後者是採用小劑量雌、孕激素連續用葯,陰道出血率低,是目前廣泛使用的療法。主要葯物制劑有:
(1)結合型雌激素:主要成分之一是馬烯雌酮,對絕經前期的婦女能迅速緩解因女性激素不足引起的各種症狀。據報道,該葯可使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和殘廢率降低41%和29%。對絕經後的婦女可預防骨質疏鬆症,使骨折減少60%。
(2)結合型雌激素/醋酸甲羥孕酮:該制劑的效用與上相同,其特點是把雌激素和孕激素合在一起包裝,以方便用葯和提高病人的依從性。
(3)戊酸雌二醇/醋酸環丙孕酮:是一種高效的雌、孕激素復方制劑,能迅速緩解婦女更年期症狀,對骨質疏鬆症有良好預防作用。
(4)替勃龍:是一個仿生育期孵巢激素的甾體激素,對絕經後的各種症狀具有綜合治療作用。
(5)尼爾雌醇:為長效緩釋制劑,口服一次,葯效可維持20-25天,主要用於更年期綜合征、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萎縮性陰道炎等。
(6)蓋福潤:是由炔雌醇、甲基睾丸素、磷酸氫鈣、維生素D、肌醇、重酒石酸膽鹼和人參皂苷所組成,主要用於更綜合征、骨質疏鬆症等。
雖然激素替代療法應用很廣,效果確切,但長期應用可能會導致子宮出血,使用不當也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生率。因此人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既安全又有效的葯物與雌激素互補治療。早在70年代,就有人開始使用磷酸鹽來治療骨質疏鬆症,80年代已經系統地應用於臨床,逐漸成為一類重要的防治骨質疏鬆症的葯物。二磷酸鹽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機理主要是作用於破骨細胞,它能特異性聚集在破骨細胞表面,破壞其細胞膜,使之不再具有吸收骨質的活性,從而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轉換,並通過改變使破骨細胞活化的骨基質性質抑制新生破骨細胞形成。目前已被臨床應用的二磷酸鹽有十餘種。阿侖磷酸鈉是第三代二磷酸鹽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葯物,為一種新型高效的骨吸收抑制劑,可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減少骨吸收,而不直接抑製成骨細胞活性,骨的形成過程不受抑制,可有效的抑制與內源性雌激素減少相關的骨質丟失,是一種可供選擇的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方法。據報道,用阿侖磷酸鈉治療32例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病人,服葯半年後,各年齡組的尺橈骨密度均有明顯上升,對骨痛的治療總有效率也提高。
【自我治療小妙方】
【骨質疏鬆症】
1.以運動強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礦物質含量。
2.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
3.熬骨頭湯時加些醋,可幫助溶解骨頭中的鈣。
4.服用鈣質補充物,可將鈣質補充物置一錠於醋中,若裂成數塊
,則較易溶於胃裏,若無,應更換其他品牌。
5.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以幫助吸收鈣質。
6.節制使用酒精。
7.戒煙。
8.限制咖啡因用量。
9.不要吃太多的肉,以免蛋白質促使鈣質排出,而導致鈣質流失。
10.減少鹽量,以免愈多的鈣質隨著鈉在尿液中被排出。
11.注意磷酸的攝取量,理想的攝取量鈣質與磷酸應是1:1,因鈣質較
不易被吸收,所以應增加鈣質的吸收量。
12.有骨骼疾病的家族病歷、白種人、膚色白皙、骨架較小、體脂肪
較少、四十歲以上、已切除卵巢、未生過小 孩、停經期提早來、
對乳品過敏的人較容易得到骨質疏鬆症。
6、最近老媽體檢查出骨質疏鬆,想咨詢一下,骨質疏鬆怎麼辦?有什麼治療方法?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幾種。
1.運動
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於骨量的維持。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增加。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動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
2.營養
良好的營養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從兒童時期起,日常飲食應有足夠的鈣攝入,鈣影響骨峰值的獲得。歐美學者們主張鈣攝入量成人為800~1,000mg,絕經後婦女每天1,000~1,500mg,65歲以後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鈣的攝入量為1500mg/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400~800U/天。
3.預防摔跤
應盡量減少骨質疏鬆症患者摔倒幾率,以減少髖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葯物治療
有效的葯物治療能阻止和治療骨質疏鬆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療法、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以及二磷酸鹽,這些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對骨形成的作用特別小。用於治療和阻止骨質疏鬆症發展的葯物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抑制骨吸收葯,包括鈣劑、維生素D及活性維生素D、降鈣素、二磷酸鹽、雌激素以及異黃酮;第二類為促進骨性成葯,包括氟化物、合成類固醇、甲狀旁腺激素以及異黃酮。
(1)激素代替療法 激素代替療法被認為是治療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最佳選擇,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存在的問題是激素代替療法可能帶來其他系統的不良反應。激素代替療法避免用於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①雌二醇建議絕經後即開始服用,在耐受的情況下終身服用。周期服用,即連用3周,停用1周。過敏、乳腺癌、血栓性靜脈炎及診斷不清的陰道出血禁用。另有炔雌醇和炔諾酮屬於孕激素,用來治療中到重度的與絕經期有關的血管舒縮症狀。②雄激素研究表明對於性激素嚴重缺乏所致的骨質疏鬆症男性患者,給予睾酮替代治療能增加脊柱的BMD,但對髖骨似乎無效,因此雄激素可視為一種抗骨吸收葯。③睾酮肌內注射,每2~4周1次,可用於治療性腺功能減退的BMD下降患者。腎功能受損以及老年患者慎用睾酮,以免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危險;睾酮可以增加亞臨床的前列腺癌的生長,故用葯需監測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還需監測肝功能、血常規以及膽固醇;如出現水腫以及黃疸應停葯。用葯期間應保證鈣和維生素D的供應。另有外用睾酮可供選擇。
(2)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該類葯物在某些器官具有弱的雌激素樣作用,而在另一些器官可起雌激素的拮抗作用。SERMs能防止骨質疏鬆、還能減少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這類葯物有雷洛昔芬,為非類固醇的苯駢噻吩是雌激素的激動葯,能抑制骨吸收、增加脊柱和髖部的BMD,能使椎體骨折的危險性下降40%~50%,但療效較雌激素差。絕經前婦女禁用。
(3)二磷酸鹽類二磷酸鹽類是骨骼中與羥基磷灰石相結合的焦磷酸鹽的人工合成類似物,能特異性抑制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並增加骨密度,具體機制仍未完全清楚,考慮與調節破骨細胞的功能以及活性有關。禁用於孕婦以及計劃懷孕的婦女。第一代命名為羥乙基膦酸鈉稱依替膦酸鈉,治療劑量有抑制骨礦化的不良反應,因此主張間歇性、周期性給葯,每周期開始時連續服用羥乙基膦酸鈉2周,停用10周,每12周為一個周期。服用羥乙基膦酸鈉需同時服用鈣劑。
近年來不斷有新一代的磷酸鹽應用於臨床,如氨基二磷酸鹽、利塞膦酸、氯瞵酸(氯甲二磷酸鹽)以及帕米膦酸納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特強,治療劑量下並不影響骨礦化。阿侖膦酸鈉證實能減輕骨吸收,降低脊柱、髖骨以及腕部骨折發生率達50%,在絕經前使用可以阻止糖皮質激素相關的骨質疏鬆症。
(4)降鈣素降鈣素為一種肽類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緩慢作用可以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動功能和改善鈣平衡的功能,對於骨折的患者具有止痛的作用,適用於二磷酸鹽和雌激素有禁忌證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國內常用的制劑有降鈣素和依降鈣素。降鈣素有腸道外給葯和鼻內給葯2種方式,胃腸外給葯的作用時間可持續達20個月。
(5)維生素D和鈣維生素D及其代謝產物可以促進小腸鈣的吸收和骨的礦化,活性維生素D可以促進骨形成,增加骨鈣素的生成和鹼性磷酸酶的活性。服用活性維生素D較單純服用鈣劑更能降低骨質疏鬆症患者椎體和椎體外骨折的發生率。另有維生素D和鈣的聯合制劑可供選擇,治療效果比較可靠。
(6)氟化物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椎體和髖部骨密度,降低椎體骨折發生率。每天小劑量氟,即能有效地刺激骨形成且副作用小。
對於接受治療的骨質減少和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建議每1~2年復查BMD一次。如檢測骨的更新指標很高,葯物應減量。為長期預防骨量丟失,建議婦女在絕經後即開始雌激素替代治療,至少維持5年,以10~15年為佳。如患者確診疾病已知會導致骨質疏鬆,或使用明確會導致骨質疏鬆的葯物,建議同時給予鈣、維生素D以及二磷酸鹽治療。
5.外科治療只有在因骨質疏鬆症發生骨折以後,才需外科治療。
7、骨質疏鬆的治療方
治療方針。採用運動,營養及葯物治療。骨質疏鬆症發生骨折需外科治療。
手術治療。只有在因骨質疏鬆症發生骨折以後,才需外科治療。
其它治療。1.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於骨量的維持。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運動,總體鈣增加。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功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2.良好的營養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從兒童時期起,日常飲食有足夠的鈣攝入,鈣影響骨峰值的獲得。歐美學者主張鈣攝入量成人800~1000mg,絕經後婦女每天1000~1500mg,65歲以後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鬆症危險者,推薦鈣攝入量1500㎎/d。維生素D攝入量400~800㎎/d。3.應盡量減少骨質疏鬆症患者摔倒機率,以減少髖骨骨折以及應盡量減少骨質疏鬆症患者摔倒機率,以減少髖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8、請問乳腺癌化療後的骨質疏鬆應如何治療?
吃鈣片加維生素D。補鈣一般不會引起或加重膽結石。在治療期間為預防腎結石可以多喝水。
9、治療骨質疏鬆的葯物或可治乳腺癌嗎?
5月5日電 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董辰方教授課題組最新發現,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唑來膦酸」,能有效抑制基底細胞樣乳腺癌的擴散和轉移,有望成為治療這種惡性腫瘤的靶向葯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實驗醫學雜志》上。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的數據顯示,乳腺癌已成為全世界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在乳腺癌的四種臨床亞型中,基底細胞樣乳腺癌侵襲性很強,且腫瘤細胞缺少雌激素、孕激素受體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這些治療靶點,預後效果比其他乳腺癌亞型差。
董辰方課題組通過對5000多個乳腺癌病例分析後發現,基底細胞樣乳腺癌細胞中,一種代謝酶「尿苷二磷酸糖基轉移酶8」(UGT8)異常活躍,並可產生大量硫苷脂,而硫苷脂激活了癌細胞存活和轉移的信號通路。小鼠實驗表明,唑來膦酸處理腫瘤細胞的效果與直接敲除UGT8效果接近,兩者具有類似的機制調控細胞代謝和功能。
董辰方表示,唑來膦酸此前一直用於治療骨質疏鬆,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有關,現在發現它是UGT8的直接抑制劑,可抑制腫瘤細胞的侵襲和轉移。它作為一種安全的上市葯物,有望成為治療基底細胞樣乳腺癌的靶向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