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羅圈腿是不是病
佝僂病俗稱軟骨病,為骨關節畸形常見的病因,臨床上有多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一般多發生於小兒,發生在16~17歲的青少年為遲發性佝僂病,發生在成人者為骨軟化病,主要由於食物中維生素D不足或不能得到充分陽光,影響鈣磷吸收而致。維生素D具有調節體內鈣磷代謝平衡的功能。當維生素D缺乏時,腸道吸收鈣磷功能降低,腎小管再吸收磷的功能也下降,使正常的成骨過程不能充分進行,新形成的骨樣組織不能正常骨化,結果已形成的骨組織逐漸被骨化不足的骨樣組織所代替,骨骺板處骨樣組織不能充分鈣化,使負重力的下肢發生畸形,其中膝內翻較膝外翻多見。
晚發性佝僂病常引起青春期膝內、外翻。而且於青年女性多見。本病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由於發育過速引起,青春發育期是機體的第二發育高峰,此時如果產生鈣代謝的負平衡,導致骨質疏鬆,甚至軟化而產生膝內、外翻畸形。本病的發生男女之比為1:9左右。可能和女性初期月經時的激素代謝水平不平衡有關。過多的生長激素可刺激代謝水平生長過速,但未成熟的膠原組織交錯結構容易受到損傷,因而影響正常骨的形成。女孩的發育突增期在10~13歲,骨骼發育生長迅速,性腺也逐漸成熟,發病高峰、身高生長高峰和月經初期平均年齡一致,說明晚發性佝僂病和激素代謝紊亂有密切關系。
此外,還有少數佝僂病屬於其他原因所致,如腎性佝僂病、腸性佝僂病、葯物性佝僂病等,也可能出現膝部畸形。
O、X型腿,夏天不敢穿短裙,不敢穿緊身褲,已經不是影響問題了,一些O型腿患者可能會遭到用人單位歧視,妨礙社會交往,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對自己沒有自信,甚至影響到戀愛、家庭及事業,失去本該擁有的幸福生活。
專家提示:無論哪種膝內翻的矯正操、矯正儀、小針刀技術或是用什麼綁帶之類的東東等,都只能使膝關節側副韌帶變得鬆弛,使膝關節變得更為不穩定,加重膝關節的退變,有害無益!
O、X型腿可以採用微創穿針孟氏架外固定矯正治療,切口小,下地早,恢復快,矯形確切。 矯正治療費用35000元左右。
2、有點羅圈腿怎麼辦能治嗎
你好,羅圈腿在醫學上稱為膝外翻,其中大多數與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僂病(俗稱軟骨病)有關,還有一種是嚴重缺鈣引起骨質疏鬆,建議最好及時檢查微量元素,明確後建議最好及時補鈣的。
3、什麼叫羅圈腿?是怎樣產生的?
圈腿也叫做O型腿或八字腳,在醫學上稱為膝外翻.其中大多數與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僂病(俗稱軟骨病)有關.還有一種是嚴重缺鈣引起骨質疏鬆,甚至軟化而產生膝內、外翻.絕大多數發生在兒童期.
初生嬰兒普遍都有羅圈腿的情況.是因為在子宮里的生長環境造成的.多數在一歲左右就恢復正常了.也有很多BB到兩三歲.
而且,膝內、外翻是一種繼發性疾病.也就是說,雋有一天不外八了,也有可能會內八.
嬰幼兒在發育的過程中伴隨年齡的增長,先是生理性地歷經從發生膝內翻,到正常,再轉變為膝外翻,再到正常的過程。如果是生理性而且較輕微的,不必進行任何醫療干預,更不必因此而憂心忡忡。
兒童下肢發育的一般規律是:新生兒是膝內翻,至2歲時接近正常;2歲後逐漸成外翻,至10歲再恢復正常。10歲以後絕大多數人會保持正常或略呈5~10度的膝內翻,這都在生理范圍之內,無需治療。
若10歲以後仍有較嚴重的膝關節"XO",則往往是由於佝僂病、骨骺損傷、小兒麻痹後遺症、關節炎,或者發育障礙所引起的,應該盡早去醫院矯治。
4、什麼是羅圈腿,羅圈腿是什麼樣子的,好糾正嗎?
羅圈腿,是對「o型腿」的一種形象說法,也就是醫學所稱為膝內翻。患者一般無自覺症狀,外觀很容易辨別,兩腳並攏後兩腿之間呈現「O」形空隙,症狀越明顯,兩腿之間呈現空隙越大。膝外翻與此相反。 在佝僂病時骨骼變化有兩大類: 1.骨發育不成熟,骨樣組織在局部堆集; 2.已成骨骨質疏鬆軟化變形。這些變化具體表現為以下症狀: 骨樣組織堆集──四方頭(雙側額、頂骨骨化中心突起,使頭呈方形),肋骨串珠(前胸雙側肋骨近端膨出成小珠狀)、手或腳鐲(手腕和腳踝部骨端圈狀隆起,狀似戴鐲)。 骨軟化──頭顱骨軟化,按之像乒乓球樣可凹陷(見於3~6月大患兒);前胸下部肋骨外翹,與上部肋骨間產生凹溝,稱肋膈溝;胸骨前突,即雞胸;胸骨向內凹陷,即漏斗胸;雙下肢彎曲成"O"形或"Ⅹ"形(見於1歲以後)。此外還可有脊柱和骨盆變形。 矯正方法 基本方法 羅圈腿,又叫O型腿。可以矯正,方法如下: 「O」型腿的矯正方法具體如下: (1)直立,兩腳並攏,兩手扶膝做兩膝向正前方的下蹲 起立運動,做 20~3O次。 (2)彎腰,兩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繞環運動,做20 ~30次。 (3)兩腳開立稍大,彎腰,兩手扶膝做兩膝向內相靠停 耗練習,每次停耗10秒鍾,做5~10次。 (4)兩腳平行站立。先以腳跟為軸,做腳尖外展和內旋 運動;再以腳尖為軸,做腳跟外展和內旋運動,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盡力用小腿夾住書,堅持一定時間。如果用橡皮帶將兩膝捆住做,效果更加顯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兩腳慢慢向外向前移動,腰部隨之也逐漸直起來。做 15~20次。 如何矯正O型腿 稍微改變一下站立姿態,便可運用腿部肌肉不同的部位,這是下蹲運動的最大特點。下蹲時膝蓋和大腿靠攏,對於矯正 O型腿很有效。盡可能的下腰深蹲效果會更好。 方法:雙手叉腰,上身保持直立,雙腿張開 15— 20厘米,腳尖略微向外,吸氣時兩膝靠攏慢慢下蹲,盡可能深蹲並停留片刻,感到腿部肌肉緊綳。呼氣時慢慢打開雙膝,伸直站立,重復 10次。 簡易運動矯正 1.弓步側壓腿,一腿壓30次,交替各進行2次。 2.杠鈴夾腿深蹲。肩負中等重量的杠鈴,兩腿分開約同肩寬,慢慢下蹲至全蹲(膝角小於90度),然後快速夾腿直立,1組做8~10次,共做4~6組。 3.並腿蹲起。兩腳及兩腿並攏,俯身站立,雙手扶膝,做往裡推夾的動作(兩腿不要分開),接著做下蹲與起立動作1次,再做向左與向右轉動膝蓋的練習1次,如此反復,每15次為1組,共做3組。 4.兩腿做外擺和內夾練習,每15次為1組,共做4組。 5.兩腿夾書本,坐在椅子上,兩腿伸直、夾緊,在踝關節上部(小腿下部)夾一本厚薄適宜的書,堅持在數分鍾內不讓書本落下。練習時可在膝關節下部扎一根繩子,效果更好。 6.兩人對抗腿屈伸練習,8次為1組,共做4組。 . 外固定治療 膝內翻畸形(D、O形腿)是常見的下肢畸形,患者多為青少年,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下肢,致病原因包括佝僂病(分兒童型和少年型)、骨骺壞死或骨骺發育異常。膝內翻不僅影響外觀,且造成下肢負重力線的轉移,日久可繼發張力側的韌帶鬆弛、壓力側的韌帶攣縮、退化性關節炎、髕骨脫位及髕骨軟化等症,並可引起相應的各類症狀。診斷雖不難,但尋找原因明確畸形部位、方向和嚴重程度,選擇適當的治療是骨科醫生一項重要的臨床工作。 年齡較大和畸形嚴重的病例,常需矯形外科治療,滿意的矯形效果有賴於術前的精心設計手術方案。膝內翻均伴有脛骨內旋畸形,單側可致肢體短縮,雙側可致身材矮小。手術時應同時予以矯正。對特殊病因引起的膝內翻(如低磷抗D的腎形佝僂病),常需內科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可行截骨矯形手術。 傳統的膝內翻治療,常採用小腿外側切口,行脛骨上端楔形截骨,腓骨在不同平面做斜形截骨,再以L型釘板或克氏針交叉內固定,並附以石膏管型外固定。 微創截骨孟和架外固定術矯正治療O型腿等畸形,下地早(術後7-10天)、痛苦小、恢復快,孟和架的可調整性,使矯形效果確切,療程短,比傳統術式縮短1/3——1/2,技術在國內外領先,深受廣大患者贊譽。
希望採納
5、羅圈腿內八和外八都是什麼樣的?最好有圖片說明。
羅圈腿也就是「o型腿」,醫學上稱為膝內翻,外八字腿又稱「x型腿」,醫學上稱之為膝外翻,是國內常見的畸形。尤以青少年發病率較高。男女青年如果得了這種下肢畸形,不僅失去了體型美,行走不利,有時還會影響參軍、工作以致影響戀愛,有些入精神壓抑,甚至悲觀厭世。
羅圈腿,是對「o型腿」的一種形象說法,也就是醫學所稱為膝內翻。患者一般無自覺症狀,外觀很容易辨別,兩腳並攏後兩腿之間呈現「O」形空隙,症狀越明顯,兩腿之間呈現空隙越大。膝外翻與此相反。 在佝僂病時骨骼變化有兩大類: 1.骨發育不成熟,骨樣組織在局部堆集; 2.已成骨骨質疏鬆軟化變形。這些變化具體表現為以下症狀: 骨樣組織堆集——四方頭(雙側額、頂骨骨化中心突起,使頭呈方形),肋骨串珠(前胸雙側肋骨近端膨出成小珠狀)、手或腳鐲(手腕和腳踝部骨端圈狀隆起,狀似戴鐲)。 骨軟化——頭顱骨軟化,按之像乒乓球樣可凹陷(見於3~6月大患兒);前胸下部肋骨外翹,與上部肋骨間產生凹溝,稱肋膈溝;胸骨前突,即雞胸;胸骨向內凹陷,即漏斗胸;雙下肢彎曲成"O"形或"Ⅹ"形(見於1歲以後)。此外還可有脊柱和骨盆變形。
編輯本段病因病理
形成羅圈腿一般有兩種原因: 一是幼兒時患佝僂病;形形色色的佝僂病骨骼變形 小兒佝僂病主要原因是缺乏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一方面是小腸吸收鈣磷不足和腎臟排出鈣磷增加,造成體內鈣磷不足;另一方面是新骨生成障礙,不能鈣化和已長成的骨骼脫鈣。 二是骨骼生長發育階段受特殊的生活習慣影響。佝僂病一般是由維生素D缺乏所引起的。維生素D缺乏時,鈣、磷在腸內吸收減少,鈣、磷減少,一方面機體在甲狀旁腺調節下使已長成的舊骨脫鈣(舊骨硬度降低),以彌補血中鈣、磷不足;另一方面新骨由於缺鈣而使骨質鈣化不足而質地松軟,肌肉關節鬆弛,直立行走時在重力作用下就會變形。 一般1歲以上兒童兩足跟並攏,兩膝關節距離在3厘米以下為輕度,3厘米以上為重度。幼兒和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骨骼就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生長鈣化的。當青少年和幼兒由於一些特殊習慣,骨骼受某種方向的肌肉拉力,長期持續作用就會使骨骼變形。例如雙腿長期持續夾持物品,像騎馬等活動,也會形成羅圈腿。要預防羅圈腿,從幼兒時就應注意預防佝僂病和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6、踢足球為什麼就會有羅圈腿,羅圈腿是怎麼造成的
護球造成的
7、羅圈腿是不是只有走路才能看出來?什麼樣的是羅圈腿?
走路,和站立都能看出來。二郎腿,踢足球,走外八字步,最容易成O型腿。
如果准確測雙小腿的間距,標准方法是腳踝並攏,然後在放鬆狀態下測雙膝蓋和雙小腿之間最大的間距,如果在,5到,8公分左右就是輕,中度O型腿。從你描述的來的看你的大腿中間也有縫隙,可能與你從小不正確的姿勢有關,因此如果不影響你生活,你可以不用管它,如果很愛美的話,就可以用綁腿這個土方法糾正
正常人雙腳並攏時,小腿中間是能合攏的,當然有些人也不能合攏,好看的腿型對一些職業是很重要的,比如模特,舞蹈演員,空姐,飛行員,軍人等,比如國旗班戰士,09年閱兵戰士的要求就更高了,他們的要求是,雙小腿中間能夾住一張朴克牌。也就是要求戰士們站立時雙腿筆直,雙腿中間幾無縫隙。
網上賣的糾正帶,可以不用考慮了,是根本不會有效果的,我親身體會,至今家裡還有二根,因為它根本不能綁緊,所以不要花這個冤枉錢了。
以下適用於,14歲以上的O腿患者。
糾正帶,網上賣的那種就不需要再考慮了,沒有用處的,因為不可能綁緊,
現在用得最多的是,軍用背包的帆布肩帶,自家皮包肩帶,帆布皮帶,沒有彈性的布帶,等等,很多,能綁緊,沒有彈性的最好。見效也最快。
綁腿的關建是要用力綁緊,並且位置不能錯,當然如果綁上你能堅持靠嗇而站,那麼效果更好,坐著也是一樣有效果的。
(希望你能仔細看完,我說得非常詳細了,關於綁腿,和手術,怎麼綁,如何綁,用什麼材料綁,你仔細看完,答案全在裡面)
。
據體方法是皮帶,肩帶,布帶,皮包帶子,紗布帶,等其它一定能綁緊的材料(網上賣的千萬不要買,因為綁不緊,不會有任何作用),或是其它能綁緊的材料捆膝蓋以下的小腿先站立然後雙腿並攏後皮帶,肩帶,布帶捆緊,固定住,也可以雙腿並攏,取坐位,用力綁緊小腿並固定住,如果大腿中間有空隙也可以綁上一根,注意力度一定要大,用力綁緊後可以使雙小腿中間縫隙變小,甚至閉合,雙小腿會有一種往內拉的感覺, 時間一般為2到,3小時,中間可休息一下。有時間的,想短期見效的晚上睡覺也可以綁。同時注意 走,坐,站的正確姿勢
你先看一下你是不是O型腿。
。
效果最好的還是坐著綁,晚上睡覺綁需要更強大的毅力。
每天用力綁腿,3小時,不會出任何問題,我綁了一年多,
醫院的骨折病人,骨折後打石膏,紗布綁緊,半年,也不會出任何問題,因此不用擔心,和手術相比,綁腿是最安全可靠的。
本人綁腿親身經歷告訴你,綁腿三個關健,1,綁對位置,一般是小腿最變彎處,大多選擇,雙膝蓋下面一點點,2,綁腿力度一定要大,沒有力度,不可能成功,用力綁緊後固定住,雙小腿骨頭會有綳直的感覺,3,堅持的時間一定要長,每天至少三小時以上,最好堅持半年以後,半年後一雙直腿會讓你幸福得掉眼淚。
你仔細看完,一定會有收獲。
最好建議不要做手術,首先光是巴痕就讓你嚇一跳,X型腿和O腿原理差不多,大部分是小腿彎,因此只要不重,綁小腿,是非常安全和有效。
關於手術治療O型腿,
腓骨要在中部截斷,恢復後也不可能完全長上了,不過理論上不影響活動。脛骨做一個三角形切口,整個弄斷,把脛骨重新對位弄直。理論就是這樣。手術後你一定要用鎮痛泵,不然疼死你,疼的你抽搐,還要插尿管,真不是人過日子,術後那一個星期是最難過的了。 術後2年內不能劇烈運動,並且以後能否劇烈運動,還要看你的恢復和手術效果,有無並發症等。
如何綁成直腿,骨骼可以通過外力重新塑形,,因此通過綁腿是能收到一副相當好看的直腿的,
首先你可注意看不是O型腿的人,即便他放鬆站著,也不會呈現O腿的形態,而一些輕度O型腿,站著如果故意用力並攏,也會減輕很多,很多輕度O型腿,坐著,雙小腿一樣能並攏,但在步行或放鬆站立時,O腿又顯現出來,
如果你是輕度O型腿,可以通過綁腿的這種土方法來改變自己的腿型。
而綁腿則不同,綁腿可以通過綁腳踝,小腿,大腿,特別是對輕中度,會收到非常明顯,而且對身體沒有什麼不適的一種土方法,國旗班,閱兵戰士很多都用了綁腿這個土方法,
。
知道 水滴石穿嗎?
我一個親戚的朋友50歲學習打乒乓球 打了1年 天天打,最後近視300度 居然好了
還有聽別人說的 幾十歲了 練習翻腰的,堅持下來都練出來了
只要毅力 沒什麼練不出來的
綁腿成功的例那就更多了,關健是有沒有這個毅力,國旗班,閱兵村的戰士要想站穩腳跟,直腿是第一要素。
O型腿成因很復雜,有後天和先天的原因,絕大部分與小時候缺鈣,不良的姿勢,踢足球絕對算O型腿的高危因素,有文章報道,足球運動員的O腿是正常人的,20倍,你可以觀察足球運動員,基本上都是O腿。
關於鍛煉目前稍微有作用的就是多種壓腿動作,除此之外,基本上作用不大。,
如果你要糾正,就只有綁腿這個土方法,要不就是做手術。
你仔細看完,相信會對你有幫助的
著先你要確定你是小腿變還是大腿,不過大多數都是小腿彎,因此大部分是綁小腿,一般是坐著綁,可以坐在沙發上或板凳上,雙小腿並攏,然後,用皮包帶,肩帶或皮帶等能綁緊,彈性差的材料綁住,用力綁緊雙膝蓋下面一點的部位,用力綁緊後,可以發現雙小腿能拼得非常直,堅持長一些的時間,同時將不正確的姿勢改掉。
綁緊後,可以伸直或彎曲,時間一般為每天,4小時左右。
如果小腿彎得較厲害可以適當的增加皮帶數量。
程度較輕的O掉,一般是,2月左右會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首先O得程度比較輕,如果你綁腿的時間足夠的話,比如每天,在4小時以上,並且綁腿力夠大,綁得夠緊,那麼一個月就會有效果,為了防止反彈,你可以綁的時間更長一些,把不正確的姿勢改掉,如走路,等等什麼的,只要綁的時間夠長,只會越來越好。
,
,舞蹈演員,跳水運動員比如黃豆豆,陶虹等,先天有O型腿的大部分都是通過後期的綁腿矯正的,因此通過堅持綁腿是會收到明顯效果的。
如果O得較重,綁直後還會有一些增高的效果。
99年閱兵戰士綁腿二月矯正O形腿
綁腿兩月糾正「羅圈腿」
「每天訓練回來,衣服都濕透了,一天要換洗三套。 」在盛夏季節,站軍姿訓練中,汗水順著手套不斷滴落。腳一挪開,便能看到地下一灘水。吳曉峰說,這些別人難以想像的場面,在當時都是很普通的。
對於訓練中的點點滴滴,吳曉峰至今記憶猶新,可在談笑間,卻不經意「暴露」了一個「缺陷」:有顆門牙缺了一半。原來,吳曉峰當年在一次站軍姿訓練中,由於過於勞累,眼前一黑,昏倒了,重重摔倒在地,大門牙被磕掉一半。「當時為了形象,補好了,後來吃東西又磕掉了,也就算了。 」
為了完成使命,沒有人計較得失和辛苦。由於愛好踢球,吳曉峰曾經有些「羅圈腿」。這在受閱官兵中可是一大忌。按照標准,雙腿之間能夠夾住一張撲克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吳曉峰每晚上床前,都用背包帶用力緊緊捆住雙腿睡覺。每天早上,要比別人提前半個多小時起床。「因為剛起來,雙腿都是麻的,小腿紅腫,不能立即下床,要緩和一會兒才行。」這一捆,就是兩個多月,羅圈腿就這樣硬被糾正了過來。
相信上述能讓你滿意,如果滿意請給個好評喲,謝謝
8、羅圈腿形成的原因?
佝僂病為常見的病因,一般多發生於小兒;發生在16—17歲的青少年為遲發性佝僂病,發生在成人者為骨軟化病,主要由於食物中維生素D不足或不能得到充分陽光,影響鈣磷吸收而致,其中以膝內翻為膝外翻多見。
晚發性佝僂病常引起青春期膝內、外翻。而且於青年女性多見。本病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由於發育過速引起,青春發育期是機體的第二發育高峰,此時如果產生鈣代謝的負平衡,導致骨質疏鬆,甚至軟化而產生膝內、外翻畸形。本病的發生男女之比為1:9左右。女孩的發育突增期在10~13歲,骨骼發育生長迅速,性腺也逐漸成熟,發病高峰、身高生長高峰和月經初期平均年齡一致,說明晚發性佝僂病和激素代謝紊亂有密切關系。
外傷是膝內、外翻畸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下肢骨關節創傷,如膝關節附近的骨骺損傷,關節內骨折,或股骨遠端脛骨近端骨折治療不當等原因造成畸形。
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骨骺損傷,特別是劈裂和擠壓損傷,更易引起骨骺的延緩生長和早閉。當內髁或外髁部損傷重於對側或單獨一側損傷,均可造成骨骺生長緩慢或早閉,但對側生長發育受影響小或正常,兩側骨骺發育不平衡,引起關節面傾斜,導致膝關節的內、外翻畸形。
進入膝關節內的骨折,如股骨髁骨折、脛骨平台骨折,由於復位因難,或過早下地負重引起關節面不平,也可導致膝內、外翻畸形及骨性關節炎。
在股骨遠端或脛骨近端骨折,由於復位不滿意,固定不牢靠常引起膝內、外翻畸形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