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人容易患骨質疏鬆?
概括起來,骨質疏鬆危險因素為:年齡50歲以上(尤其是女性);有家族史和成年後骨折史;身材較矮小;平日有不良嗜好(吸煙、嗜酒、過量飲用咖啡);性激素缺乏(圍絕經期);長期營養不良;鈣攝入不足;長期缺乏運動;長期卧床;長期使用糖皮質類固醇葯物、鋁劑、鋰劑、甲狀腺素等。其中,圍絕經期婦女、65歲以上中老年人,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者,被列為高危人群。
3.骨質疏鬆症對健康的危害。骨質疏鬆對中老年人的軀體、心理、社會適應力都造成嚴重損害。最常見和最輕微的損害,只是經常腰酸背痛、工作效率降低、身高變矮和心理負面效應。最值得關注的是,骨質疏鬆極易導致骨折。由於骨頭礦物質含量降低,骨量減少到一定程度,便難以承擔重力或沖擊,輕輕一碰就可能折斷。比如,走路時不小心踩著果皮或被雜物絆了一下就會跌倒。前撲易致前臂骨折;後跌易致大腿髖部骨折;臀部著地易致脊柱壓縮骨折;乘車受擠易致肋骨骨折;個別高危中老年人甚至在推窗子、舉重物、打噴嚏時,也會不可思議地發生骨折。中老年人一旦骨折,生活難自理,痛苦可想而知。因此,骨質疏鬆最大危害莫過於骨折。
2、骨質疏鬆不僅僅是缺鈣,哪些因素都會造成骨質疏鬆?
哪些因素會引起骨質疏鬆?
(1)低體質量(體重)。
身材瘦小的人較容易受到骨質疏鬆的「光顧」。因為骨骼重力負荷可刺激鈣在骨骼的沉積,而體質量(體重)較低的人對骨骼承重的刺激較小,所以體質量(體重)較輕的人其峰值骨密度相對較低。另外,對於女性來說,雌激素是影響骨密度的重要物質,而雌激素的轉換與儲存都是在脂肪組織中進行的,體質量(體重)較輕的女性體內脂肪相對較少,而雌激素的含量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更易發生骨質疏鬆。
(2)性激素低下。
女性月經初潮延遲、月經稀發或過早停經(40歲以前)都標志著卵巢功能的低下,而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場所,卵巢功能不好則表明體內雌激素的水平可能低於正常,這會使骨骼礦化不良,使女性易於發生骨質疏鬆。
(3)生活習慣。
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嗜煙、酗酒、過度飲用咖啡及碳酸飲料都會影響鈣在骨骼的沉積及保持,所以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的人更易發生骨質疏鬆。不良飲食方式如鈣攝入量過低,攝入蛋白過多或過少,過多攝入咖啡因、鈉等都是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
(4)光照。
長時間生活在光照不足的環境中,會造成維生素D的缺乏,從而導致骨質疏鬆的易發。
(5)體力活動缺乏。
運動與負重一樣,是刺激鈣及其他礦物質沉積在骨骼中的重要因素,長期不運動,會導致骨質疏鬆。
(6)葯物。
有些影響內分泌或干擾鈣吸收及沉積的葯物如,皮質醇、抗癲癇葯(魯米那、苯妥英鈉)、甲狀腺素、肝素等都是誘發骨質疏鬆的因素。
(7)疾病。
多發性骨髓瘤、甲亢、甲旁亢、皮質醇增多症(庫欣綜合征)、胃切除術後等也是骨質疏鬆的易感因素。
(8)飲食。
飲食中長期缺乏鈣和/或維生素D(光照和攝入都不足)是造成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
以上8條告訴我們,引起骨質疏鬆的因素。當我們知道後,就應該積極去改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無論如何,抽出30分鍾到太陽下去曬曬。
3、患有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哪些?
參考一下
1.營養不良,尤其是缺鈣導致骨質疏鬆。2.特發性,老年性及絕經後,激素分泌的減少,導致骨質疏鬆。。3廢用性骨質疏鬆。外傷後制動、癱瘓在床、不經常使用的肢體多會出現廢用性骨質疏鬆。
4、骨質疏鬆症發病的原因是什麼?
1.內分泌因素女性病人由於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質疏鬆,男性則為性功能減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質疏鬆症在絕經後婦女特別多見,卵巢早衰則使骨質疏鬆提前出現,提示雌激素減少是發生骨質疏鬆重要因素絕經後5年內會有一個突然顯著的骨量丟失加速階段,每年骨量丟失2%~5%是常見的,約20%~30%的絕經早期婦女骨量丟失>3%/年,稱為快速骨量丟失者,而70%~80%婦女骨量丟失
5、導致骨質疏鬆有哪些因素?
6、年輕人怎麼會得骨質疏鬆,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現在有不少年輕人,因為缺鈣也會患上骨質疏鬆。骨質疏鬆主要是由於缺鈣造成的,其中缺少維生素D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關鍵物質,另外還有其它因素,像運動量等都會影響骨質疏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補充鈣物質是很重要的。祝你健康
7、骨質疏鬆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8、青年人骨質疏鬆的原因
新泰洪強醫院專家指出,「少運動,亂減肥,怕日曬」是導致年輕人骨質疏鬆高發的主要原因。
現代都市人運動少得可憐,他們上下班以車代步,上下樓以電梯代樓梯,以電話聯絡代替登門造訪,每天不是拚命忙於事業,就是以酒池肉林為陣地,夜生活過後又要補覺,這些佔去了大量體育鍛煉的時間。而都市中的中青年女性常因早上化妝,晚上洗碗刷鍋,節假日逛街購物而放棄了鍛煉的機會。據統計,約有73%的都市女性可能因「習慣性缺乏運動」而導致日後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
很多年輕女性都有減肥的習慣,約有98%的女性在減肥過程中,打亂了正常的飲食結構和飲食平衡。她們只食用蔬菜水果,將一切與脂肪有關的飲食都拒之門外。孰不知,脂肪是身體攝取鈣質等營養素的重要橋梁,而蔬菜水果等粗纖維及鈉鹽攝取過多會造成鈣質吸收障礙。通過節食來減肥,在減去脂肪的同時,也會把骨骼減弱了,為日後的骨質疏鬆埋下隱患。
研究表明,在日照不足的國家,骨科病的發病率也較高。紫外線具有促進維生素D合成的作用,皮膚在接受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便可合成維生素D。若維生素D合成不足,戶外活動又少,骨質疏鬆就會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你的身體。
新泰洪強醫院專家同時指出,其實預防骨質疏鬆也不難。對於熱衷減肥的女性,只要合理控制飲食,適當增加鈣及維生素D的攝入即可;對於怕曬的女性,應選擇正確的防曬方法,如以面部曬太陽等,在懷孕和哺乳期要常在太陽下走走;至於運動過少的女性,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如快步走、爬樓梯、游泳、去健身房跳操等方法,適當增加運動量,以預防骨質疏鬆的侵襲。 如果你還有疑問,請繼續咨詢或者加我QQ,如果你對答案滿意,請你選擇為答案,有問必答祝你健康!
9、哪些人容易患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分原發性、繼發性和特發性三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又分絕經後骨質疏鬆症(Ⅰ型)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Ⅱ型)。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是指因某些疾病或因素等引起的骨質疏鬆。特發性骨質疏鬆症是一類原因不明的骨質疏鬆症。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主要發生於臨近絕經期或絕經後的婦女,約占總的骨質疏鬆症80%。其發病主要原因是處於絕經期的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破骨細胞功能活躍,使骨量喪失,特別是絕經後開始頭五年內。男性的骨質疏鬆發生較遲,多在65歲以後,但也有個體差異,有的發生較早,統稱為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國外把女性70歲以後也歸入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老年性骨質疏鬆發病主要與性激素水平下降,鈣攝入不足,戶外活動少及某些內分泌激素水平下降等有關。
繼發性骨質疏鬆主要發生在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糖尿病、慢性腎病、多發性骨髓瘤、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及長期卧床的對象中,其發病主要與破骨細胞功能增強、鈣磷代謝紊亂,或腫瘤直接影響,或長期卧床廢用等因素有關。
特發性骨質疏鬆症較為少見,多發生於青少年,也有發生在成人的。
上述人群稱易患人群,應定期進行骨礦質含量及骨密度檢測,以及時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