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患者的護理診斷

骨質疏鬆患者的護理診斷

發布時間:2020-03-24 16:51:36

1、腰椎骨折病人的護理措施?

1、工作中注意勞逸結合,姿勢正確,避免超負荷搬運東西。
2、宜選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彎曲。
3、避寒保暖,戒煙控酒。
4、平時應加強腰背肌鍛煉,加強腰椎穩定性
5、治療期間,決不能通霄打撲克打麻將,不能長途開車,長途旅遊需坐卧鋪等。
注意做到「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負重,不彎腰(急性期),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不低頭,不坐矮板凳,不勞累,不著涼(腰部).兩護,即:護腰(醫用腰圍),護背(穿毛背心和棉背心等).

2、老年人骨質疏鬆症之護理要點

一、 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使骨骼脆弱、並容易折斷的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在病人發生骨折時才會發現。

二、 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脊椎、髖部、手腕。

三、 我國65 歲以上的婦女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率約有 19.8%;男性則為 12.5%。大約 1/3 的台灣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髖部或手腕之骨折;男性約為 1/5。

四、 危險因子:

(一)無法改變的因子:老年、女性、遺傳、白種人、亞洲人、體型瘦小者、女性賀爾蒙。

(二)可改變的因子:吸煙、喝酒、體重、體能活動(卧床或長期使用輪椅)、飲食中鈣質和維他命 D 的缺乏。

五、 哪些葯物會加速骨質流失:

(一)類固醇(黑葯丸有此成分)

(二)治療癲癇的葯物(癲能停、癲通等)

(三)甲狀腺葯物

(四)某些利尿劑

(五)某些免疫抑制劑(環孢素等)

六、 診斷骨質疏鬆的依據:骨質密度 T 值(健保規定首次做骨密度檢查需自費 600 元。若檢查結果未達骨質疏鬆,則以後仍要自費;若達骨松標准,健保局每人一生最多給付 3 次。)

七、 照護原則:飲食、運動、葯物及跌倒預防

(一) 鈣質:每天建議攝取量 1000-1200 毫克

1. 含鈣豐富的食品:杏仁、青菜、綠花椰菜、加鈣豆漿、罐裝帶骨沙丁魚、鮭魚、牛奶、乳酪、冰淇淋、布丁、蚝、芝麻、大豆、豆腐、豆乾等。

2. 一份乳製品(一杯牛奶或優格、或 50g 乳酪)約含鈣 300mg。

3. 避免使用含有牡蠣殼、骨粉等成分的補充劑,因可能混雜其他重金屬成分。

4. 挺立:每顆含 600mg 鈣 + 200 單位維他命 D。

5. 銀寶善存:每顆含 200mg 鈣 + 400 單位維他命 D。

6. 碳酸鈣片:每顆含 500mg 鈣,於飯中嚼碎服用最易吸收。

(二) 維他命 D:每天需補充 800-1000 國際單位

1. 維他命 D 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並預防跌倒、預防骨折、對肌肉力量有幫助。

2. 使用維他命補充劑。

(三) 葯物:雙磷酸鹽類(如福善美、骨力強、骨維壯)、抗體類(如保骼麗)、荷爾蒙(鈣穩)、副甲狀腺素(骨穩)等。

(四) 規律負重式及肌力運動(如行走)的好處:增加骨質密度、減輕疼痛、增進平衡感及肌肉力量、減少跌倒和骨折的機會。

(五) 預防跌倒與骨折:以改善視力、平衡感、肌肉強度、行動能力及居家環境安全為主。

(六) 若有使用鎮靜安眠葯劑或會造成低血壓、低血糖、頭暈、下肢無力等副作用的葯物需特別注意。

(七) 有需要時,使用拐杖、助行器及髖部保護墊等輔具。

(八) 減少危險因子:類固醇、過量的甲狀腺素、煙、酒、過輕的體重等。

(九) 只要有發生骨折,就應該要檢測骨質密度及治療骨質疏鬆。

(十)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都應該要服用鈣片及維他命 D 補充劑,並更積極的避免其他會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原因。

※所有婦女或男性都應都應增加飲食中鈣質及維他命 D 攝取、保持適當體重、避免煙酒、規律運動、避免跌倒。

資料來源於養老信息網《老年骨質疏鬆症之護理指導》

3、呼吸困難病案分析——護理診斷

應該是慢阻肺了伴有肺動脈高壓!身體缺氧嚴重!有一定的遺傳但無傳染性! COPD—慢阻肺,主要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慢性的支氣管炎多緩慢性起病,病症較長,反復急性發作而加重,呈進行性破壞性發展。主要症狀有,咳嗽,咳痰,喘息,氣短等,有50%的人在疾病變嚴重前都不知道自己患病;如不及時治療容易導致慢阻肺三步曲: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最後死於呼吸衰竭。 及時家庭氧療

4、中國醫科大學考研護理綜合題型都有哪些?

一、護理綜合考試科目包括: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及外科護理學。
二、考試比例:護理學基礎佔30%(其中護理學導論佔10%,基礎護理學佔20%)、內科護理學佔40%、外科護理學佔30%。
三、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佔60%,180分,每題1.5分,120道題,其中護理學基礎36道、內科護理學48道、外科護理學36道)
多項選擇題(佔20%,60分,每題2分,30道題,其中護理學基礎9道、內科護理學12道、外科護理學9道)
問答題(病例分析)(佔20%, 60分,每題20分,3道題,護理學基礎1道、內科護理學1道、外科護理學1道)
總分300分。
五、參考教材: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的本科教材《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及《外科護理學》。
備註:復試時各學校可根據考生報考的方向重點考核各相關的專科領域,如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等。
護理學基礎
一、考查目標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包括兩部分內容:護理學導論與基礎護理學。護理學導論考核內容包括護理學基本概念、常用相關理論、護理程序、常用護理理論、護患關系與溝通等;基礎護理學主要考核的內容包括滿足患者基本需要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考試內容
(一)護理學導論
1.護理學基本概念
(1)人、環境、健康、護理的概念及相互關系
(2)整體護理的概念
(3)專業護士的角色
2.護理程序
(1)護理程序的概念、步驟
(2)護理診斷的定義、分類、陳述方式
(3)護理目標的陳述方式
3.護患關系與溝通
(1)溝通的概念、要素
(2)常用的溝通技巧
(3)不恰當的溝通方式
4.護理學相關理論
(1)一般系統論
(2)人類基本需要層次論
(3)成長與發展的理論
(4)應激與適應
5.護理理論
(1)Orem自理理論
(2)Roy適應模式
(二)基礎護理學
1.醫院環境
(1)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2)醫院環境的調控
2.舒適與安全
(1)各種卧位
(2)運送患者法
(3)醫院常見的不安全因素及防範
3.清潔衛生
(1)口腔護理
(2)皮膚護理
4.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
(1)醫院感染:概念、分類、防控
(2)清潔、消毒、滅菌:概念、方法
(3)無菌技術:概念、操作原則、操作方法
(4)隔離技術:概念、原則、種類
5.生命體征
(1)體溫:生理變化、影響因素、測量與記錄、異常及護理
(2)血壓:生理變化、影響因素、測量與記錄、異常及護理
(3)脈搏:生理變化及異常、測量與記錄
(4)呼吸:生理變化及異常、測量與記錄
6.冷熱療法
(1)冷療法:概念、因素、方法
(2)熱療法:概念、因素、方法
7.飲食與營養
(1)人體對營養的需要
(2)醫院飲食:基本飲食、治療飲食、試驗飲食
(3)特殊飲食:管喂飲食、要素飲食
8.排泄
(1)排尿護理:影響正常排尿的因素、排尿活動的觀察、排尿異常的表現及護理、導尿法及留置導尿病人的護理
(2)排便護理:影響正常排便的因素、排便活動的觀察、排便異常的護理、灌腸法
9.給葯
(1)概述:給葯的目的、葯物的基本知識、葯物的保管;給葯原則;影響葯物療效的因素。
(2)口服給葯法
(3)吸入給葯法:氧氣霧化吸入法、超聲波霧化吸入法
(4)注射給葯法:注射原則、各種注射法的操作方法、葯物過敏試驗結果的判斷方法、青黴素過敏反應的預防、臨床表現及處治原則。
10.靜脈輸液與輸血
(1)靜脈輸液:適應證、目的、常用溶液的種類、輸液部位與方法、各種故障的處理、輸液反應與防治
(2)靜脈輸血:血液製品的種類;輸血的目的、原則、適應證、禁忌證、方法、輸血反應與防治
11.危重患者的搶救與護理
(1)心肺復甦:概念、心臟驟停的原因、心臟驟停的表現及其診斷、心肺復甦的過程及主要內容
(2)氧氣吸入法:缺氧的分類;氧療法的適應證、操作要點、並發症及預防
(3)吸痰法:注意事項、操作要點
(4)洗胃法:常用洗胃溶液、適應證、禁忌證、操作要點、注意事項
12.臨終護理
(1)臨終關懷的概念
(2)臨終患者各階段的心理、生理反應及護理
(3)瀕死患者的臨床表現及死亡的診斷
(4)臨終患者家屬的護理
(5)死亡後的護理
13.醫療和護理文件記錄
(1)醫療和護理文件記錄的原則
(2)體溫單的繪制
(3)醫囑的種類及處理

內科護理學
一、考查目標
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考查目標主要包括內科常見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等知識,運用護理程序對內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的能力,以及內科常見診療技術、護理技術操作、病情監護、機械通氣和主要急救措施等臨床技能的掌握情況。

二、考試內容
1.緒論
(1)護理學專業特色在內科護理學中的體現、內科護理學與相關學科的發展
(2)健康的有關概念、成年人的主要健康問題
2.呼吸系統疾病的護理
(1)呼吸系統的結構、功能、護理評估
(2)呼吸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概述、葡萄球菌肺炎、肺炎球菌肺炎)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肺膿腫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支氣管擴張症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肺結核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9)支氣管哮喘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0)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1)肺血栓栓塞症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2)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4)機械通氣 呼吸機的基本構造、工作原理和種類,機械通氣的適應症和禁忌證、實施、通氣參數、機械通氣對生理功能的影響、並發症、撤離、護理
(15)呼吸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包括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術、胸腔穿刺術、
3.循環系統疾病的護理
(1)循環系統的結構、功能、護理評估
(2)循環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
(4)心律失常 分類、發病機制、竇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區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臟傳導阻滯、心律失常病人的護理
(5)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處理、復甦後處理、預後
(6)心臟瓣膜病(二尖瓣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狹窄、心臟瓣膜病的護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治療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病因、臨床分型,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病因與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高血壓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9)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0)心包疾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1)循環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包括心臟起搏治療、心臟電復律、心導管檢查術、心導管射頻消融術、冠狀動脈介入性診斷及治療

4.消化系統疾病的護理
(1)消化系統的結構、功能、護理評估
(2)消化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消化性潰瘍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肝硬化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肝性腦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急性胰腺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9)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因、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0)消化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包括腹腔穿刺術、十二指腸引流術、上消化道內鏡檢查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內鏡下止血術、結腸鏡檢查術

5.泌尿系統疾病的護理
(1)泌尿系統
(2)泌尿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腎小球疾病發病機制、分類
(4)急性腎小球腎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慢性腎小球腎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腎病綜合征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尿路感染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急性腎功能衰竭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9)慢性腎功能衰竭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0)血液凈化療法的護理 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6.血液系統疾病的護理
(1)血液系統結構、功能、護理評估
(2)血液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貧血分類、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鐵的代謝、缺鐵性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出血性疾病 正常止血、凝血、抗凝與纖維蛋白溶解機制,出血性疾病的分類、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治療要點,常見出血性疾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友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白血病分類、病因及發病機制,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的分類、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護理 分類、適應證、方法、護理
(7)骨髓穿刺術 適應證、禁忌證、方法、護理

7.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護理
(1)內分泌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營養和代謝、護理評估
(2)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甲狀腺疾病(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糖尿病 分型、病因、發病機制、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血脂異常的分類、血脂異常和脂蛋白異常血症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肥胖症 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肥胖的判斷指標與分級、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痛風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骨質疏鬆症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風濕性疾病的護理
(1)風濕性疾病的分類、臨床特點、護理評估
(2)風濕性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系統性紅斑狼瘡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類風濕關節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9.傳染病病人的護理
(1)感染與免疫、傳染病的基本特徵和臨床特點、流行過程和影響因素、預防、標准預防、護理評估
(2)傳染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性肝炎、腎綜合征出血熱、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狂犬病)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改變、臨床表現、並發症、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隔離措施、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細菌感染性疾病(傷寒、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霍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與病理改變、臨床表現、並發症、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隔離措施、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瘧疾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與病理改變、臨床表現、並發症、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0.神經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1)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護理評估
(2)神經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周圍神經疾病(三叉神經痛、面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炎、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腦血管病分類、腦的血液供應、腦血液循環的生理和病理,腦血管疾病的病因、危險因素機三級預防,常見腦血管疾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梗死、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多發性硬化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帕金森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癲癇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重症肌無力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9)神經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包括腰椎穿刺術、腦血管介入治療、高壓氧艙治療

外科護理學
一、考查目標
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課程之一,以研究外科病人身心康復的護理方法及預防保健為目的。考查目標是外科常見疾病的病因病理及診治方法,應用護理程序護理外科常見疾病病人,並在護理的過程中,體現以人為中心,提供個體化的整體護理。

二、考試內容和要求
1.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
(1)正常人體內體液與酸鹼平衡調節。
(2)等滲性缺水、高滲性缺水、低滲性缺水和水中毒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鉀代謝異常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4)酸鹼平衡失調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外科休克病人的護理
休克的的病因與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麻醉病人的護理
(1)麻醉的概念和分類。
(2)全麻的概念、方法、並發症及處理。
(3)椎管內麻醉的概念方法、並發症及處理。
(4)局麻的概念、方法、常見毒性反應的預防及處理。
(5)麻醉前准備,麻醉期間及恢復期的觀察、監測和護理。
4.手術室管理和工作
(1)手術室的布局、環境和人員配備。
(2)手術室物品管理及無菌處理。
(3)手術室的無菌操作技術。
(4)手術人員及病人的准備。
5.手術前後病人的護理
(1)術前主客觀評估內容,術前准備內容。
(2)術後一般護理,常見不適的觀察與護理以及常見術後並發症的預防、觀察及處理。
6.外科營養支持病人的護理
(1)外科病人營養狀況的評估,外科營養支持的適應證。
(2)腸內營養的概念、營養劑的類型、輸注途徑及方法、護理。
(3)腸外營養支持概念、營養液的配製及輸入、護理。
7.外科感染病人的護理
(1)外科感染的特點、分類、臨床表現和處理原則。
(2)淺部軟組織的化膿性感染、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全身性感染的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及護理。
(3)破傷風、氣性壞疽的病因、病生理、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及護理。
8.燒傷病人的護理
燒傷的概念、病理生理、面積、深度的評估,臨床表現及病程演變規律、處理原則及護理。
9.甲狀腺疾病病人的護理
(1)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病因、臨床表現及處理。
(2)甲狀腺腫瘤的臨床表現及處理原則。
(3)甲亢的分類、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
(4)甲狀腺大部切除手術前後護理。
10.乳房疾病病人的護理
(1)急性乳腺炎的病因、臨床表現、處理原則。
(2)乳腺腫瘤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
(3)乳癌根治術的手術前後護理。
11.急性化膿性腹膜炎病人的護理
腹膜炎病因與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護理。
12.腹外疝病人的護理
(1)腹外疝的概念、解剖結構、病因、病理。
(2)腹股溝疝、股疝的臨床表現、處理原則。
(3)疝修補手術前後護理。
13.腹部損傷病人的護理
腹部損傷的病因、分類、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護理。
14.胃十二直腸疾病病人的護理
(1)潰瘍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護理。
(2)胃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護理
15.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
(1)腸梗阻的概念、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腸瘺的概念、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16.闌尾炎病人的護理
(1)急性闌尾炎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手術前後護理。
(2)幾種特殊類型闌尾炎的特點。
17.大腸、肛管疾病病人的護理
(1)痔、肛瘺、肛裂、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大腸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18.原發性肝癌病人的護理
(1)原發性肝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及處理原則。
(2)肝葉切除術術前後護理。
(3)肝動脈化療栓塞前後的護理。
19.膽道感染、膽石症病人的護理
(1)膽道感染及膽石症的發病和相互關系。
(2)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膽總管結石、膽管炎、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
(3)膽囊切除術、膽總管探查術手術前後護理。
20.胰腺疾病病人的護理
胰腺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1.周圍血管疾病病人的護理
(1)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下肢靜脈曲張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2.顱內壓增高病人的護理
顱內壓增高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3.顱腦損傷病人的護理
(1)頭皮損傷的分類、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顱骨損傷的分類、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腦損傷的常見類型、、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4.胸部損傷病人的護理
(1)肋骨骨折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氣胸的類型、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血胸的類型、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5.肺癌病人的護理
肺癌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6.食管癌病人的護理
食管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7.泌尿系損傷病人的護理
(1)腎損傷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膀胱損傷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尿道損傷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8.尿石症病人的護理
尿石症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和護理。
29.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的護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和護理。
30.泌尿系腫瘤病人的護理
(1)腎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膀胱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1.骨折病人護理
(1)骨折的定義、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常見四肢骨折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脊柱骨折及脊髓損傷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2.關節脫位病人的護理
(1)關節脫位的定義、病因、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肩關節脫位、肘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的病因、分類、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3.頸肩痛和腰腿痛病人的護理
(1)頸椎病的病因、病理分型、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及護理。
(2)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及護理。
34.骨與關節感染病人的護理
(1)化膿性骨髓炎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和護理。
(2)化膿性關節炎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和護理。
(3)骨與關節結核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和護理。
35.骨腫瘤病人的護理
(1)骨腫瘤的分類、臨床表現。
(2)常見骨腫瘤的臨床特點。
(3)骨腫瘤病人的護理。

5、腎病綜合征的護理診斷及措施(7個以上)

1.嚴重水腫和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至水腫消退,一般情況好轉後可起床活動。

2.飲食宜給正常量1.0g/(kg·d)、優質蛋白質、熱量充分(30~35)kcal/(kg·d)。水腫時宜低鹽飲食。高血脂症時,宜少食動物油、多吃植物油及維生素豐富的飲食。

3.遵醫囑給予利尿消腫、減少尿蛋白的對症治療和抑制免疫與炎症反應的治療,注意其副作用,及時監測肝腎功能。利尿治療原則是不宜過快過猛,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誘發栓塞並發症。激素治療者應遵循使用原則,切忌隨意撤減葯物,注意其副作用如易出現感染、葯物性糖尿、骨質疏鬆等。細胞毒葯副作用有骨髓抑制及中毒性肝損害等。

4.及時評估病情變化,防止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腎衰竭、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等並發症。

5.做好皮膚護理,衣著宜寬松,避免局部長時間受壓及拖、拉等動作,保持皮膚的完整性。

6.給予心裡支持和鼓勵,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減輕或消除悲觀消極等不良情緒。

6、2015老年護理學復習資料

老年護理學
1,老化: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產生的一系列人體結構和功能上的進行性、衰退性的變化。
2,人口老齡化:簡稱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齡結構的老齡化,它是老年人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的一種動態過程。
3,健康老齡化: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夠保持軀體、心理和社會生活的完好狀態,將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遲到生命的最後階段。
4,積極老齡化:是在健康老齡化基礎上提出的新概念,它強調老年人不僅在機體、社會、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狀態,而且要積極地面對晚年生活,作為家庭和社會的重要資源,繼續為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
5,老年護理學:是以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研究老年期的身心健康和疾病護理特點與預防保健的學科,也是研究、診斷和處理老年人對自身現存和潛在健康問題的反應學科。
6,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衛生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力、物力,以維護和促進老年人健康為目的,發展老年保健事業,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等服務。
7,流體智力:指獲得新概念、洞察復雜關系的能力,如知覺速度、機械記憶、識別圖形關系等,主要與人的神經系統生理結構和功能有關。
8,晶體智力:指對詞彙、常識等的理解能力,與後天的知識、文化和經驗的積累有關。
9,離退休綜合征:指老年人退休後不能適應新的社會角色及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而出現焦慮、抑鬱、悲哀、恐懼等消極情緒,或因此產生偏離常態行為的一種適應性心理障礙,往往還會引發其他生理疾病,影響身體健康。
10,空巢家庭:是指家中無子女或者子女成人後相繼分離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獨自生活的家庭。
10,空巢綜合征: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常由於人際疏遠、缺乏精神慰籍而產生被疏遠、舍棄的感覺,出現孤獨、空虛、寂寞、傷感、精神萎靡、情緒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調症狀。
11,葯物不良反應(ADR):指在常規劑量情況下,由於葯物或葯物相互作用而發生與防治目的無關的、不利或有害的反應,包括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變態反應、繼發反應和特異性遺傳素質有關的反應等。
12,尿失禁:指由於膀胱括約肌的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而喪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受主觀控制而自尿道口溢出或流出的狀態。
13,便秘:指排便困難或排便次數減少,且糞便干結,便後無舒暢感。
14,骨質疏鬆症(OP):是一種以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徵,導致骨質脆性增加和易於骨折的代謝性疾病。
15,居家養老模式: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由專業人員或家人及社區志願者對老年人提供服務和照顧的一種新型社會化養老模式,而不是指我國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
16,老年期痴呆:指發生在老年期由於大腦退行性病變、腦血管性病變、感染、外傷、腫瘤、營養代謝障礙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認知功能缺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綜合征。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評估
1,老年人的健康評估內容包括:身體、心理健康狀況及社會角色功能等方面。
2,老年人健康評估注意事項:@1提供適宜的環境@2安排充分的時間@3選擇適當的方法@4運用溝通的技巧@5獲得客觀的資料。
3,評估老年人血壓:高血壓和直立性低血壓在老年人中比較多見,一次建議老年人平卧10分鍾後測量血壓,再於直立1分鍾、3分鍾、5分鍾後各測定血壓一次,如直立時任何一次收縮壓比卧位降低》20mmHg或舒張壓降低》10mmHg,則為直立性低血壓。
4,老年人白細胞參考值為(3.0~8.9)×10^9/L。 尿常規中其尿沉渣中的白細胞大於20個/HP才有病理意義。老年人中段尿培養污染率高,可靠性低,老年男性中段尿培養菌落計數》10^3/ml、女性》10^4/ml為判斷真性菌尿的界限。 血沉超過65mm/h,應考慮感染、腫瘤及結締組織病。
5,衰老的特徵性改變為:皮膚的改變
第四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和養老照顧
1,老年保健的重點人群:高齡老人、獨居老人、喪偶老人、患病的老年人、新近出院的老年人、精神障礙的老年人。
2,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則:全面性原則、區域性原則、費用分擔原則、功能分化原則、聯合國老年政策原則
3,聯合國老年政策原則又包括:(獨立性原則、參與性原則、保健與照顧原則、自我實現或自我成就原則、尊嚴性原則)
4,老年保健任務:醫院內的保健護理、中間服務機構中的保健護理、社區家庭中的醫療保健護理。
5,我國「」六個」「有所」老年保健策略: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教。
6,養老照顧模式:居家養老照顧模式、機構養老照顧模式、其他養老照顧模式。

第五章 老年人的心理衛生和精神護理
1,老年人的心理特點:@1感知覺的變化@2記憶的變化@3智力的變化@4思維的變化@5人格的變化@6情感和意志的變化。
2,老年人心理變化的影響因素:@1各種生理功能減退 @2社會地位的變化@3家庭人際關系@4營養狀況@5體力或腦力過勞@6疾病。
3,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焦慮、孤獨、抑鬱、自卑、離退休綜合症、空巢綜合症。
4,老年抑鬱症的臨床表現:疑病性、激越性、隱匿性、遲滯性、妄想性、自殺傾向、抑鬱症性假性痴呆、季節性。
5,老年人精神障礙 (嚴防自殺):@1識別自殺動向 如近期有過自殺行為、情緒突然好轉或極度情緒低落。 @2環境布置 患者住處應光線明亮,空氣流通、整潔舒適,以利於調動患者積極良好情緒。@3專人看守 對於有強烈自殺企圖的患者要24小時專人看守,不離視線,必要時給予約束,以防意外。尤其是夜間、凌晨、節假日等人少的情況下,應特別注意防範。@4工具及葯物管理 凡能成為患者自殺的工具都應該管理起來,妥善保管好葯物,以免一次性大量吞服造成急性葯物中毒。
5,老年抑鬱症的心理護理:@1阻斷負向的思考@2鼓勵患者抒發自己的想法@3懷舊治療@4學習新的應對技巧。
6,老年性痴呆(AD)分為三期:遺忘期,早期、 混亂期,中期、 極度痴呆期,晚期。
7,老年期痴呆的護理診斷:@1記憶功能障礙 與記憶進行性減退有關@2自理缺陷 與認知行為障礙有關@3睡眠形態紊亂 與白天活動減少有關@4語言溝通障礙 與思維障礙有關@5照顧者角色緊張 與老人病情嚴重和病程的不可預測及照顧者資料知識欠缺、身心疲憊有關。
8,AD(老年痴呆)的安全護理:@1提供較為固定的生活環境 盡可能避免搬家。@2佩戴標志 患者外出時最好有人陪同或佩戴寫有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的卡片,以助於迷路時被人帶回。@3防止意外發生 應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其看得見找得到的地方,減少室內物品位置的變動,地面防滑,以防跌倒骨折。患者洗澡喝水時注意水溫不能太高,熱水瓶應該放在不易碰撞之處,以防燙傷。不要讓患者單獨承擔家務,以免發生煤氣中毒。有毒有害的物品應該放入加鎖的櫃子,以免誤服中毒。盡量減少患者的單獨行動,銳器、利器應放在隱蔽處,以防痴呆老人因不願給家人增加負擔或在抑鬱,妄想的支配下發生自我傷害或傷人。@4正確處理患者的激動情緒 當患者不願意配合治療時不要強迫患者,可稍等片刻,等患者情緒穩定後再進行。
9,早期預防老年痴呆:@1老年期痴呆的預防要從中年開始做起。@2積極合理用腦、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3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和開朗性格@4培養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多吃富含鋅、錳、硒類的健腦食物,如海產品、魚類、豆類、堅果類等,適當補充維生素E。@5戒煙限酒@6盡量不用鋁制飲具,過酸過鹼的食物在鋁制飲具中存放過久,就會使得鋁深入食物被吸收。@7積極防治高血壓、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8按摩或灸任脈的神闕、氣海、關元、督脈的命門、大椎、腎俞,胃經的足三里,均有補腎填精助陽、防止衰老和預防痴呆的效果。@9許多葯物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包括神經錯亂和倦怠,盡可能避免使用鎮靜劑,如苯二氮罩類葯物,抗膽鹼能葯物,如某些三環類抗抑鬱劑、抗組氨制劑。

第六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1,日常生活護理的注意事項:@1鼓勵老年人充分發揮其自理能力@2注意保護老年人的安全@3尊重老年人的個性和隱私。
1,非語言溝通——觸摸的注意事項:@1尊重老年人的尊嚴與其社會文化背景@2漸進地開始觸摸,並持續觀察老年人的反應@3確定適宜的觸摸位置@4事先確定老年人知道觸摸者的存在@5注意保護老年人易脆破的皮膚@6對老年人的觸摸予以正確的反應。
1,老年人皮膚瘙癢的原因:@1局部皮膚病變:最常見的是皮膚乾燥,因老年人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減退而引起,常見的加重誘因包括氣溫變化、毛衣刺激等。除此之外皮膚瘙癢還可見於多數皮疹、牛皮癬、重力性皮炎及皮膚感染等病症。@2全身性病變:慢性腎衰竭和腎功能障礙者80~90%伴有瘙癢。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及葯物過敏均可引起全身瘙癢@3心理因素:較少見,如有恐蟎症或抗拒入住養老院的老人可能出現。
2,老年人瘙癢護理措施:@1一般護理:洗澡過頻者應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水不宜過熱;忌用鹼性肥皂;適當使用潤膚用品;飲食宜清淡,特別是冬季應多吃養血潤燥的,如芝麻、花生。忌煙酒、濃茶及咖啡。@2對因處理:根據瘙癢的病因逐一檢查篩選,並做出對因治療。@3對症處理:可使用低濃度類固醇霜劑擦皮膚,適當應用組胺類葯物及溫和的鎮靜劑亦可減輕瘙癢,防止皮膚繼發性損害。@4心理護理:找出可能的心理原因加以疏導,或針對瘙癢而引起的心理異常進行開導。
3,老年人的飲食原則:平衡膳食、飲食易於消化吸收、食物溫度適宜、良好的飲食習慣。(三定:定時、定量、定質)、三低:(低脂肪、低熱量、低鹽)、三高:(高蛋白、高維生素、高不飽和脂肪酸)、兩戒:戒煙、限酒。
4,老年人活動的注意事項:@1正確選擇 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場地條件選擇適當的運動項目。@2循序漸進 機體對運動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所以應先選擇相對易開展的活動項目,再逐漸增加運動的量、時間、頻率。@3持之以恆 通過鍛煉增強體質、防治疾病,要有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且取得療效以後,仍需堅持鍛煉,才能保持和加強效果。@4運動時間 老年人運動的時間以每天1~2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一天運動時間不超過2小時為宜。運動時間可選擇在天亮見光以後1~2小時。@5 運動場地與氣候 運動場地盡可能選擇空氣新鮮、安靜清幽的公園,庭院,等地。注意氣候變化,夏季戶外運動要防止中暑,冬季則要防止跌倒和感冒。@6其他 患有急性疾病、出現心絞痛或呼吸困難、情緒激動等情況下應暫停鍛煉。

第七章老年人安全用葯與護理
1老年人常見葯物不良反應:精神症狀、直立性低血壓、耳毒性、尿瀦留、葯物中毒。
2,老年人的用葯原則:@1受益原則@25種葯物原則@3小劑量原則@4擇時原則@5暫停用葯原則。

第八章老年人常見健康問題與護理
1,老年人常見健康問題:跌倒、噎嗆、便秘、尿失禁、疼痛、營養缺乏消瘦、口腔乾燥、視覺障礙、老年性耳聾。
2,跌倒的常見護理診斷: @1有受傷害的危險 與跌倒有關@2急性疼痛 與跌倒後損傷有關@3恐懼 與害怕再跌倒有關@4移動能力障礙 與跌倒後損傷有關@5如廁自理缺陷 與跌倒後損傷有關@6健康維護能力低下 與相關知識缺乏有關。
3跌倒緊急處理:@1檢查確認傷情@2正確搬運 保證平穩,盡量保持平卧姿勢@3有外傷、出血者,立即止血包紮並進一步觀察處理。@4如果老年人試圖自行站起,可協助其緩慢站立,做起或卧位休息,確認無礙後方可放手,並繼續觀察。@5查找跌倒危險因素,評估跌倒風險,制定防治措施及方案。@6對跌倒後意識不清的老年人,應特別注意:#1有嘔吐者,將頭偏向一側,並清理口腔、鼻腔嘔吐物,保證呼吸通暢#2有抽搐者,移至平整軟地面或身體下墊軟物,防止碰、擦傷,必要時使用牙間墊等,防止舌咬傷。#3如發生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口對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4,噎嗆的緊急處理:一,清醒狀態下噎嗆的急救 通常採用Heimlich急救法,步驟如下:@1護士幫助患者站立並站在患者背後,用雙手臂由腋下環繞患者的腰部。@2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患者的胸廓下段與臍上的腹部部分。@3用另外一手抓住拳頭,肘部張開,用快速向上的沖擊力擠壓患者腹部。@4反復重復弟(@3)步,直至異物吐出。 二,無意識狀態下噎嗆的急救 將患者置平卧位,肩胛下方墊高,頸部伸直,摸清環狀軟骨下緣和環狀軟骨上緣的中間部位,即環甲韌帶,穩準的刺入一個針頭(12~18#)於氣管後,以暫時緩解缺氧狀態,以爭取時間進行搶救,必要時配合醫師進行氣管切開術。
5,尿失禁的護理診斷:@1壓力性尿失禁 與老年退行性變化、手術、肥胖等因素有關@2急迫性尿失禁 與老年退行性變化、創傷、腹部手術帕金森等疾病有關@3反射性尿失禁 與老年退行性變化、脊髓損傷等有關@4知識缺乏 缺乏尿失禁治療、護理及預防等知識@5社會交往障礙 與尿頻、異味引起的不適等有關。
6,尿失禁的用具選擇和護理:@1失禁護墊、紙尿褲 最為普遍且安全的方法,可以有效處理尿失禁的問題,注意每次更換時用溫水清洗會陰和臀部,防止尿濕疹及壓瘡的發生@2高級透氣接尿器 適合於老弱病殘、骨折及卧床不起不能自理的患者。@3避孕套式接尿器 其優點是不影響患者翻身及外出。@4保鮮膜袋接尿器 透氣性好,適合於男性尿失禁患者。
7,盆底肌肉訓練:可分別在不同卧位時進行訓練@1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盡量收縮骨盆底肌肉並保持10秒鍾,然後放鬆10秒鍾,重復收縮與放鬆15次@2坐位:雙腳平放於地面,雙膝微微分開,於肩同寬,雙手放於大腿上,身體微微前傾,盡量收縮盆底肌肉並保持10秒鍾,然後放鬆10秒鍾,重復收縮和放鬆15次。@3仰卧位:雙膝微屈越45°,盡量收縮盆底肌肉並保持10秒鍾,然後放鬆10秒鍾,重復15次。
7,膀胱訓練 可增加膀胱容量,以應對急迫性的感覺,並延長排尿間隔時間。具體步驟如下:@1讓患者白天每小時飲水150~200ml,並記錄飲水量及飲入時間。 @2根據患者平常的排尿間隔,鼓勵患者在急迫性尿意感發生之前如廁排尿。@3若能自行控制排尿,2小時沒有尿失禁現象,則可將排尿間隔延長30分鍾。直到將排尿時間逐漸延長至3~4小時。
8,便秘的一般護理:@1調整飲食結構:是治療的基礎#1多飲水 每天飲水量在2000~2500ml左右#2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如麵粉,玉米粉,豆製品#3多食產氣食物及維生素B豐富的食物 如白薯,香蕉,生蔥,木耳#4增加潤滑腸道食物 可清晨空腹飲一杯蜂蜜水#5少飲濃茶或含咖啡因的飲料,禁食生冷、辛辣食物。@2調整生活方式 改變靜止生活方式,每天保持30~60分鍾活動時間,養成固定排便的習慣@3滿足老年人私人空間需求 房間內居住兩人以上者,可在床單位間設置屏風或窗簾,便於老年人排泄的需要。
9,跌倒的內在、外在因素 書本124頁、125頁

第九章老年人常見疾病與護理
1,不同器官老年病共同特徵:@1起病隱匿,發展緩慢@2症狀及體征不典型@3多種疾病同時存在@4易出現水、電解質紊亂@5易出現意識障礙@6易存在並發症和後遺症@7伴發各種心理反應@8預後不良,治癒率低,死亡率高。
2,老年高血壓表現:@1以ISH多見@2血壓波動性大@3症狀少而並發症多@4多種疾病並存。
3,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指導:@1減輕體重:可通過減少總熱量攝入和增加體力鍛煉的方法減重。減重速度因人而異,首次減重最好能達到5kg以增加信心@2膳食調節:減少膳食脂肪,補充優質蛋白,增加含鉀多、含鈣多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提倡戒酒@3精神調適:保持樂觀心態,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避免情緒過分激動@4勞逸結合: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腦力勞動和體力負荷。
4,老年高血壓康復運動:適當的運動不但有利於血壓下降,而且可提高其心肺功能。@1適當的形式@2.適當的運動強度@3適當的運動時間@4適當的運動目標。運動方式一定要選擇有氧運動,強調中小強度、較長時間、大肌群的動力性運動,如步行、慢節奏交誼舞、重心不太低的太極拳等比較適合老年人。
5,老年糖尿病的臨床特點:@1起病隱匿且症狀不典型@2並發症多 @3多種老年病並存@4易發生低血糖。
5,老年糖尿病的護理診斷:@1營養失調:低於機體需要量 與胰島素抵抗或活性下降所致的三大物質代謝紊亂有關。@2潛在並發症:低血糖、高滲性昏迷、大血管或微血管病變。
6,老年糖尿病的用葯護理:@1磺脲類 第一代葯物氯磺丙脲因不良反應多、作用時間持久,不宜老年患者;第二代葯物格列吡嗪適合於老年糖尿病並發輕度腎功能不全者。 @2雙胍類 適用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葯過程中注意觀察有無胃腸道反應,尤其是腹瀉的發生率可達30%。@3胰島素 對老年糖尿病患者主張積極、盡早應用胰島素,推薦白天給予口服葯降糖,睡前注射胰島素。空腹血糖宜控制在9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在12.2mmol/L以下即可。@4a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該葯適用於老年糖尿病患者,單獨使用不會發生低血糖,且通過降低餐後高血糖使用胰島素的需要量降低。主要副反應為腸脹氣,伴有腸道感染者不宜使用。@5噻唑烷二酮類 此種葯物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胰島素增敏劑,且沒有發生低血糖的危險,還可同時降低血脂、糖化血紅蛋白。可單獨使用或與雙胍類、磺脲類、胰島素聯合使用,與胰島素合用可減少胰島素的用量。
7,老年骨質疏鬆症的身體評估:@1骨痛和肌無力 是OP較早出現的症狀,表現為要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為彌漫性,無固定部位,於勞累或活動後加重,負重能力下降或不能負重。 @2身體縮短 骨折疏鬆非常嚴重時,可因椎體骨密度減少導致脊椎椎體壓縮變形,身體平均縮短3~150px,嚴重者伴駝背 @3骨折 為導致老年骨質疏鬆症患者活動受限、壽命縮短的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常因輕微活動或創傷誘發,如打噴嚏、彎腰、負重,擠壓等。
8,老年骨質疏鬆的「營養與飲食」護理:與骨營養有關的每日營養素的供應量為:蛋白質60~70g,膽固醇<300mg,蔬菜350~500g,維生素A800ug,維生素D10ug,維生素E15mg,維生素C60mg,鈣800mg(鈣、磷的比例為1:1.5),食鹽小於5g,鐵12mg,鋅15mg。特別要鼓勵老人多輸入含鈣和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含鈣高的食品有牛奶、大豆、豆製品、海帶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有蛋、肝、魚肝油。
9,老年骨質疏鬆的康復訓練:康復訓練要盡早實施,在急性期應注意卧、坐、立姿勢,卧位時應平卧、低枕、背部盡量伸直,堅持睡硬板床;坐位或立位時應伸直腰背,收縮腰肌和臀肌,增加腹壓。在慢性期應選擇性地對骨質疏鬆症好發部位的相關肌群進行運動訓練,如採取仰卧位抬腿動作做腹肌訓練,採用膝手卧位做背肌訓練等。同時可配合有氧運動增強體質,通過翻身、起坐、單腿跪位等動作訓練維持和增加老人的功能水平。
10,口服降壓用葯的順序:1)治療前檢查有無直立性低血壓;2)選擇對合並症的葯物,具體選擇的原則是:無並發症者選用噻嗪類利尿劑與保鉀利尿劑;如需第二種葯,則用鈣劑拮抗劑;除非有強適應症,不宜應用ß受體阻滯劑;3)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4)應用長效型,每日一次;5)避免葯物間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諸如非甾體抗炎葯等非處方葯;6)觀察不明顯的葯物副作用:如儒弱、眩暈、抑鬱等;7)為防止血壓過低,應隨時監測血壓

7、癱瘓的71歲老年痴呆患者護理診斷有外傷的危險與什麼有關?

如果老年痴呆發現有外傷,根據受傷的部位,首先應該考慮是不是他本人煩躁的時候。能動的部分肢體由於自身亂動不小心碰傷的,這個屬於自己造成的外傷。其二還是他不能動的部位由別人進行護理操作時的不當行為造成的外傷。原因是長期卧床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由於不小心搬動翻身護理。可以造成某一個部位的骨折,如脊椎。或者四肢的骨折。

8、骨質疏鬆的"標准差"是什麼?

很多,你自己找吧~~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低、骨強度低、骨折危險性大為特徵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目前,美國近1000萬人患有骨質疏鬆症;1800萬人患有骨質缺乏症(低骨量),存在發展為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表明,在美國骨質疏鬆症每年導致約150萬例骨折。事實上,約1/2的女性和1/8的男性在一生中可能患骨質疏鬆相關的骨折。就住院治療費、急症護理和長期護理而言,每年治療骨質疏鬆性骨折花費達100到150億美元。
骨質疏鬆是由於骨組織逐漸減少造成的,通常是無症狀的過程。因此如果沒有適當的風險評估手段,可能直到骨骼變脆,即使最輕微的外傷都會造成骨折時才會發現患骨質疏鬆症。盡管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可能骨折,但最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是脊椎。65歲以上婦女中,有三分之一患有脊椎骨折,導致體重下降、駝背(上背彎曲)以及慢性背痛。
有幸的是,這些都可以避免。有關專家一致認為,如果患者一生中營養達到骨健康所需的量,就可以降低與年齡相關的骨丟失的嚴重性。事實上,食品葯品管理局(FDA)總結道:「一生中保持足夠的鈣吸收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骨骼發育期峰值骨量,有助於降低生命後期骨丟失的速率,而且還有助於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

存在哪些風險因素?
影響骨質疏鬆症風險的兩大因素是骨骼發育期的骨量水平(峰值骨量)和生命後期骨丟失的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骨丟失發生前骨量越高,發生骨折的可能性就越小。
各項研究報告指出,許多風險因素對峰值骨量和骨丟失速率有重大影響,並導致骨質疏鬆症(表1)。其中包括:營養不足、缺乏體育鍛煉、吸煙、攝入過量酒精和咖啡因以及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或抗酸劑等葯物。
除飲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外,遺傳因素和種族因素對鈣和骨骼新陳代謝的許多方面都有重要影響。高加索和亞洲婦女的骨密度通常比非洲和西班牙裔婦女低,因此更易患骨質疏鬆性骨折。身體纖瘦、骨骼小的婦女亦是如此。
可以肯定,經常性鍛煉、長期保持吸收足夠的鈣和其它對骨健康至關重要的營養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獲取最大峰值骨量和最大程度降低與年齡有關的骨丟失速率所必需的,從而降低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表1.婦女患骨質疏鬆症的主要風險因素:
·家族骨質疏鬆症的歷史
·白人或亞洲人
·體型小
·絕經後
·子宮切除
·鈣、維他命D 及其它營養吸收不足
·飲食中含過量蛋白質
·吸煙
·攝入過量酒精
·攝入大量咖啡因、碳酸飲料和鹽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療法
·長期使用抗痙攣葯物、抗酸劑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功能亢進
·庫欣綜合症、Ⅰ型糖尿病

骨密度評估
患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取決於骨礦物質密度(BMD),即指單位面積或體積內骨骼所含礦物質的克數。骨礦物質密度取決於診斷篩查,如X射線或超聲。世界衛生組織已確定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准為低於平均值2.5個標准差,骨量減少症則為低於平均值1.0至2.5的分值。此項統計分析僅指高加索婦女的骨礦物質密度;因此如何將此項標准應用於兒童、男性及各種族,存在爭議。

骨質疏鬆症:預防是關鍵
專家一致認為,預防可能仍然是處理骨質疏鬆症最有效的方法。預防的兩種方法是獲取骨骼發育期的最大峰值骨量和降低與年齡有關的骨丟失速率:

·使骨骼發育期獲得最大峰值骨量
骨骼的大小和強度在一生的前三十年持續不斷發展,通常在30-35歲時達到峰值。各項研究表明,兒童期和25-30歲的最佳鈣攝入量對個人的峰值骨量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兒童和年輕人如果沒有攝入足夠的鈣量,到35歲時就不能達到最佳骨密度。年輕時期如果未能積累足夠的骨量,隨著與年齡有關的骨丟失的出現,在生命的後期易骨折。
根據印第安那州立大學醫學院對單卵雙胎兒進行的一項研究,每天補充1000毫克鈣可明顯提高青春期前兒童BMD增加的速率。研究人員指出:「如果鈣攝入量不斷增加,很可能會提高峰值骨量,從而降低生命後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另一項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進行的研究表明,與對照組相比,一組12歲女孩每天補充500毫克的鈣可以大大提高全身和脊椎的骨密度。
持續性骨重建通過骨吸收和骨形成過程得以實現,該過程取決於甲狀旁腺素(PTH)和降鈣素的水平。重建過程依靠兩類細胞交互發揮作用:吸收舊骨的破骨細胞和形成新骨的成骨細胞。骨重建即骨轉換,通常處於平衡狀態,但到生命的第四個十年,吸收會稍大於形成,便會持續發生輕微的骨量丟失。

·降低與年齡有關的骨丟失速率
隨著年齡的增長,兩性都會發生骨丟失:但是男性與女性的骨丟失方式大相徑庭。婦女骨丟失通常始於絕經期前(35-45歲),絕經期後約5-10年間骨丟失明顯加速。婦女一生丟失約35%的皮質骨量和50%的松質骨量,而男性則會丟失三分之二。皮質骨主要集中於長骨的骨幹,而松質骨則主要集中於椎骨、骨盆和其它扁骨以及長骨的末端。
研究還表明,鈣補充物可以降低絕經後的婦女骨丟失的速率。Reid et al 撰寫的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上的一份研究表明,絕經後的婦女在兩年的正常飲食中每日補充1000毫克鈣與服用安慰劑的絕經後的婦女相比,骨丟失降低43%。此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早期一項兩年鈣補充的研究結果。早期的這項研究也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上,它指出健康的絕經後婦女每天鈣攝入量至少達到800毫克時,可以大大減少骨丟失。

鈣--建議的量是多少?
每日參考攝入量(RDI)形成後即取代了每日建議攝取量(RDA),它是每日營養攝入量的准則,在美國被認為足以滿足達到最佳健康狀態的需要。RDI水平以4歲以上總人口的最新平均RDA為基礎。RDI並不為任何具體年齡組或性別提供建議。
目前,鈣的RDI水平是1000毫克--遠遠低於許多專家所建議的攝入量水平。一篇鈣補充干預試驗評論的作者提出兒童青春期每日建議攝入量應為1450毫克,而其他人則建議鈣攝入量達1800毫克/天。青春期鈣攝入量增加,可對峰值骨量的最大化發揮重要作用。關於老年人的鈣攝入量,許多專家都建議攝入量為1500到2000毫克/天,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骨丟失。
國家衛生研究院關於最佳鈣攝入量共識大會建議,11-24歲鈣攝入量為1200到1500毫克/天,25-30歲為1000毫克,65歲以上為1500毫克。此外,國家衛生研究院還建議,超過50歲的婦女如果沒有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鈣攝入量應為1500毫克/天。
雖然鈣的RDI水平可能會成為爭論的焦點,但真正的問題是大部分人甚至沒有達到建議的每日攝入量。根據美國農業部1994-96年個人食物攝入的持續調查所獲得的數據,約65%美國人口所攝入的鈣低於RDI。婦女的數據更加令人擔憂:60歲,近80%的婦女沒有達到建議的每日要求攝入量。此外,12-29歲,由於骨骼的快速生長,要求的鈣攝入量達到峰值,然而近85%的婦女甚至沒有達到鈣的RDI。因此,醫療保健專業人士所面臨的挑戰是教育患者認識到一生持續攝入足夠的鈣的重要性。

鈣吸收
男性和女性腸道的鈣吸收功能都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此外身體更加不能適應鈣供應不足。因而,有必要解決影響鈣吸收的各種因素,對老年人而言,尤其如此。例如,大量膳食纖維會影響鈣吸收,正如利尿劑、酒精、碳酸飲料、皮質類固醇和抗酸劑類的某些葯物以及維他命D缺乏會影響鈣吸收一樣。胃酸過少是一種胃酸分泌較少的情況,同樣能夠阻礙鈣吸收,這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有這些因素的患者更要注意營養。

維他命D
維他命D在保持健康的礦化骨骼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維他命D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把血清鈣和磷濃度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從而維持重要的細胞功能並促進骨骼礦化。維他命D的主要作用在於促進腸吸收進而增加血清鈣。
維他命D不足會導致鈣吸收降低、循環中PTH增加以及骨吸收增加。維他命D不足症常見於老年人,這是因為皮膚合成維他命D和腸吸收減少,缺乏陽光照射以及維他命D攝入量不足。許多項研究都表明,每天補充維他命D 400-800IU,可以有效地消除老年人維他命D缺乏症。
維他命D缺乏會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這會加速骨吸收並促進骨質疏鬆症。維他命D缺乏還會增加髖骨骨折的風險。數項研究都表明,鈣攝入量為800-1000毫克/天,並補充維他命D 400-800IU/天,可以降低脊椎和非脊椎骨折,還可提高骨密度。


盡管低骨量是骨質疏鬆症的特徵,骨基質也會發生質變,導致骨脆或易破碎,更易於骨折。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鎂可能是決定骨脆性的骨基質質量改變的一個重要因素。鎂通過激素和控制骨骼與礦物質代謝的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及對骨骼本身的直接作用,可以影響骨基質和骨礦物質代謝。鎂耗盡會對骨骼代謝的所有階段產生有害影響,導致骨骼停止生長、破骨和成骨活動減少、骨量減少症和骨脆性增加。
鎂在鈣代謝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貫穿於其參與控制鈣利用的激素(即PTH、降鈣素)正常活動的全過程。足夠的血清鎂水平對於正常的鈣代謝來說是必要的,低鎂血症會導致低鈣血症,並對維他命D的作用產生外周阻力。如此以來,如果鎂狀態異常,足夠的鈣攝入可能無法保證正常的骨健康。由於鎂不足對鈣代謝所產生的影響,也可能在為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因素。
許多個人都存在鎂不足的風險。各項膳食營養攝入研究一致表明,在許多年齡組,鎂的攝入都低於RDI。各項調查已表明,39%的15到50歲的美國婦女所獲得的RDI均低於70%。由於鈣攝入量高會加劇鎂不足,如果攝入鈣補充物的患者的鈣鎂比大大超過2:1,很可能會患有相對或絕對的鎂不足。不含鎂的鈣補充可以降低飲食中的鎂吸收的效率,進一步惡化雌激素減少的後果,從而造成骨骼攝入鎂減少,PTH去礦物質活動加劇。

微量礦物質
微量礦物質,尤其是鋅、銅、錳、氟化物、硼和硅,在骨健康中的作用正被廣泛研究。鋅為成骨活動、膠原合成和鹼性磷酸酶所必需;銅為膠原蛋白交聯和彈性蛋白所必需;錳為骨基質形成中糖胺多糖的生物合成所必需;氟化物為成骨活動所必需;硼和硅為健康骨形成所必需。
各項研究表明,微量礦物質不足會削弱骨形成和吸收。例如,在一例為期兩年的臨床研究中,絕經後的婦女攝入含鋅、銅和錳的鈣補充物,其骨密度提高;而婦女僅攝入鈣、微量礦物質或安慰劑,其骨密度明顯日益降低。

異丙黃酮
異丙黃酮(7-異丙氧基異黃酮)是自然生成的異黃酮的衍化物,在骨代謝中非常活躍。盡管異丙黃酮在結構上與植物雌激素相似,但已表明它缺乏雌激素活動。無數項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表明,異丙黃酮在減少骨礦物質丟失和提高骨密度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患有骨質缺乏症或確定性骨質疏鬆症的絕經後婦女,每天服用一劑600毫克異丙黃酮,可以減少骨礦物質丟失,並提高骨密度。在這些研究中,所有的患者除異丙黃酮或安慰劑外,每天還服用1克口服鈣補充物。作為其中的一位研究人員,Donato Agnusdei博士指出:「長期採用異丙黃酮進行治療可以認為是安全的,可以提高骨密度,還可能預防老年骨質疏鬆患者骨折。」另一項評估異丙黃酮和維他命D共同作用效果的研究表明,在降低骨丟失方面,綜合療法比此二者的任何單一療法或對照性療法都更有效。
不同實驗模型的活體內研究和活體外研究都表明,異丙黃酮在破骨更新及其活動(骨吸收)中具有抑製作用。各項人體研究確認了在高骨轉換(如變形性骨炎)的情況下異丙黃酮在骨吸收方面有抑制性作用。在此項為期一年的研究中,高骨轉換和低骨質的絕經後婦女攝入異丙黃酮600毫克/天與攝入乳酸鈣800毫克的效果進行比較,這些結果也得到了證實。腰椎骨密度和骨代謝標記在此項研究之前及完成之後都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與乳酸鈣相比,異丙黃酮治療大大降低了預期腰椎骨密度的丟失。骨代謝中的生化標記評估表明,異丙黃酮可抑制骨吸收系統。

全方位的骨骼營養:MCHC
微晶羥磷灰石濃縮物(MCHC)是一種通常在健康骨骼中同一生理部位含所有礦物質和有機因素的完整的骨提取物。它是生物活性鈣和骨形成所必需的其它營養物的極好來源,含磷、鎂、氟化物、鋅、硅、錳和其它微量礦物質。
MCHC還含骨蛋白質,其中包括各種生長因子。近來,科學家分外關注這些因素作為骨重建調節器的作用,包括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和Ⅱ(IGF-Ⅰ和 IGF-Ⅱ)及轉化生長因子 (TGF-)。這些生長因子已表明可以促進增殖和成骨活動,同時還可以抑制和調節體外破骨細胞的前體。因此,可以促進骨形成,提高骨量。研究人員理論上證明這些生長因子的存在可以成為解釋MCHC如此有效的一個原因。
刊載於《國際骨質疏鬆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評估了MCHC和碳酸鈣兩種形式的鈣補充物在防止絕經後的婦女進一步的骨丟失方面的有效性。在此研究中,患者採用碳酸鈣治療,其骨丟失速率減少了一半,而採用MCHC,則表現為骨丟失停止。另一項研究以拒絕採用激素替代療法的絕經後婦女為研究對象,旨在對比MCHC和碳酸鈣的療效。此項研究表明,兩年間持續使用MCHC可大大減少骨丟失;相反,使用碳酸鈣或安慰劑則大大減少了骨量。此外,數例臨床試驗表明,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患者往往骨丟失較快,而MCHC大大減緩了骨丟失。
MCHC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骨丟失,而且還可對骨密度產生積極影響。一項研究以患骨質疏鬆症的絕經後婦女為對象,這些婦女同時有鈣吸收不良(一種嚴重的鈣吸收不良)的並發症。此項研究表明,補充MCHC可以將皮質骨的厚度提高6.1%。相反,葡萄糖酸鈣雖然可以抑制骨丟失但不能恢復骨量,沒有補充MCHC組的骨丟失仍然較快。
另一項研究對MCHC在治療兔骨缺損中的其骨癒合作用進行了評估,並將其與對照組和另外兩種鈣補充物:骨礦物質(不含有機因素的MCHC)和碳酸鈣進行比較。結果表明,MCHC治療對骨癒合的形態和質量有明顯的改進作用,而不是另外兩種鈣補充物。這些結果表明,MCHC對骨癒合的過程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如果化合物的有機成分被破壞,或者如果用碳酸鈣治療來替代,這種作用就不存在了。

確定MCHC純度的准則
MCHC產品的質量和純度存在很大的差異。骨提取物的來源及加工程序對於確定MCHC的質量至關重要。某些MCHC來源可能包含大量的鉛和其它污染物,或者包含軟骨和肌腱。如果加工程序採用高溫和過度研磨,可使原料產品變成骨粉,但這些產品缺少足夠的礦物質補充物、有機物,以及作為真正MCHC特徵的微晶結構。
如何確保向患者提供高純度、真正的MCHC?下列確定MCHC產品真偽和純度的原則可以幫助臨床醫師向患者提供優質的產品。
1、認證結果的分析能從供應商處獲得。該分析表明MCHC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真正的MCHC的分析應列有骨中通常所見的同一成分的各項比率:蛋白質(主要為膠原蛋白)22-28%,鈣離子 22-28%,磷9-13%,其餘為脂肪和其它礦物質。
2、膠原蛋白分析的結果表明MCHC的純度和無雜質性。Ⅰ型膠原蛋白是骨中所發現的膠原蛋白的主要類型。加工得當的MCHC約含20%膠原蛋白,大多為Ⅰ型。加工不當的骨(如骨粉)所產生的產品僅含0-7%的Ⅰ型膠原蛋白。其它類型的膠原蛋白的含量表明用於生產MCHC的原材料含軟骨、肌腱、肌、骨髓或韌帶。
3、X射線衍射分析的結果可以確定MCHC的微晶結構。
4、一份經批准適合人食用的認證書非常重要。MCHC根據質量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等級。可靠而純凈的MCHC從紐西蘭進口,那裡的牛在無殺蟲劑的環境中自由放養。從紐西蘭進口的MCHC附有農業部頒發的原產地和健康衛生證明。該證明是進口到美國所必需的,它還提供了高等級MCHC的保證。
5、由第三方實驗室所進行的重金屬分析的結果可以獲得。對於某些形式的鈣補充物來說,被重金屬鉛、砷、鋁、汞、鍶和其它金屬所污染是一大問題,MCHC也不例外。在高質量的MCHC中,每克產品中的鉛含量不應超過1微克。
大量關於美國麥金妮斯骨營養素(MCHC)的國外文獻,因為篇幅所限難於一一刊載,如有需求,可向奧林之星公司索取,或登陸麥金妮斯網站。

離子交換軟水器單元

去砷濾水器單元

去氟濾水器單元

活性無機濾料凈水器單元

與骨質疏鬆患者的護理診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