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可以曬太陽嗎
建議咨詢醫師或者葯師,一般來說是缺礦物元素,曬太陽只是促進吸收,並不能減緩元素缺乏。
2、老年人曬太陽有哪些好處
改善情緒,遠離抑鬱症。冬季光照強度及時間相對減少,老年人如果不常出門曬太陽,大腦內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就會增多,會抑制能喚起細胞活躍和振奮精神的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容易出現情緒低落、萎靡不振、精神疲憊等,因此,老人可選擇天朗氣清的日子和老夥伴們一起在戶外曬曬太陽、聊聊天,讓心情愉快起來。
強健骨骼,預防骨質疏鬆症等的發生。研究發現,那些不愛出門,經常呆在室內的老人,會嚴重缺乏維生素D,就算是坐在窗戶前曬太陽,也不一定就完全攝入了維生素D,這是由於窗戶玻璃濾掉了部分紫外線,而這些紫外線對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是必不可少的。專家認為,老年人冬季多去戶外曬曬太陽,活動一下肌體,將有助於預防老年骨質疏鬆症等的發生。
維護心血管健康。曬曬冬陽,會感到渾身暖和。這是因為在陽光中紅外線的作用下,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快的緣故。更重要的是,曬太陽可通過抑制體內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活性來調節血壓,防止其過高或過低。紫外線的作用可以使黑色素氧化,皮膚中維生素D和組胺增高,胃酸分泌增加。還會使血液中血紅蛋白、鈣、磷、鎂等含量上升等等。
3、老年人骨質疏鬆症多曬太陽有好處嗎
那是肯定有的,上午十點以後曬!
4、骨骼疏鬆要多曬太陽?
患有骨質疏鬆的患者,確實需要多曬太陽,因為此時可以在皮膚內部產生活性維生素D。在人體曬太陽的過程中,皮膚會接受到紫外線的照射,此時就會在其內部合成活性維生素D。這種營養物質對於人體內部的鈣質的吸收和利用都是有著重要促進作用的。
這類營養物質,可以促進人的腸道加大對於食物當中的鈣質的吸收,並可以促進血液當中的鈣質向骨內部沉積。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促進骨質疏鬆患者的恢復。所以說骨質疏鬆的患者在進行規范治療的同時,要適當的多做一些室外的活動。在此時,可以通過曬太陽的方式合成活性維生素D,並且通過適當的體育鍛煉來促進此類患者的恢復。
5、骨質疏鬆最好是否曬太陽
出現骨質疏鬆主要是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和日曬減少造成的。」骨科專家介紹,相對來說,前兩個原因,人們或多或少都知道,但對曬太陽少會導致骨質疏鬆卻不太明白,有人甚至認為曬太陽多了會誘發皮膚疾病,其實,人體吸收鈣,需要維生素D的參與,如果維生素D缺乏,補再多的鈣也沒用。而維生素D,10%來源於食物,90%由皮膚日照轉化而成,所以曬太陽很重要。
骨科專家解釋說,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生成前維生素D3,再依靠皮膚溫度轉為維生素D3,由淋巴等轉運吸收入血,再經肝和腎中羥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維生素D,而活性維生素D 可促進腸道對鈣、磷吸收,促進骨的形成,有防治骨質疏鬆的作用。
「若體內活性維生素D的量不足,即使吃了鈣片,也不能起到補鈣的效果。」骨科專家說,冬季曬太陽既可以減少骨質流失,又能夠增加人體對鈣質的吸收,還能夠增強骨細胞的活性。
很多人都選擇在室內曬太陽,殊不知室內曬太陽只得到了陽光的溫度,卻拒絕了陽光的「營養」。
骨科專家解釋說,普通玻璃窗戶可以阻擋紫外線,玻璃吸收了紫外線之後,人體只能接收到日光中的紅外線,所以只會感覺到溫度,不會起到補鈣的作用。
「冬季外出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是上午9點至10點,下午2點到4點。這個時間段的紫外線對鈣質吸收作用更大,而且正是氣溫比較高的時候。」骨科專家說,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特別是老年人喜歡長時間曬太陽,認為曬得時間越久,補充的鈣質越多,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每天堅持曬太陽30~60分鍾即可,「無論哪個季節,尤其是中午12點至下午2點,最忌長時間曬太陽,因為此時的紫外線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骨科專家提醒,曬太陽時,要多曬手腳、腿和背部,怕臉曬黑的人可以伸出手腳直曬,也可以曬後背,不論身體哪部分皮膚,只要太陽能直接曬著就可起到同樣作用,「曬手腳還可以去寒氣,利關節;曬後背,能驅除脾胃寒氣,有助改善消化功能,還能疏通背部經絡,有利心肺」。
很多人認為吃飽飯後曬太陽可促營養吸收,這也是不可取的做法。骨科專家說,曬太陽前不要吃芥菜、萵苣、螺、蝦、蟹、蚌等光敏性食物,以免引起光敏性葯疹或日光性皮炎。此外,曬太陽後一定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補充維生素C,這樣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防止曬斑。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