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小梁不清楚骨質疏鬆

骨小梁不清楚骨質疏鬆

發布時間:2020-09-19 20:19:34

1、醫學類 病理生理 骨髓水腫的原因? 骨搓傷和骨質疏鬆都會引起骨髓水腫,是否骨小梁受到破壞就會引起

在MR顯示中,骨挫傷就可以出現骨髓水腫,骨質疏鬆一般也是在超過骨小梁負擔外力後產生骨小梁骨折後出現的,一般骨質疏鬆也不會有骨髓水腫。

2、人的骨頭就像一座房子,裡面有很多的骨小梁支撐,如果骨頭

里鈣質流失了,就好像「豆腐渣工程」的建築,無法承受相應的重量,骨骼的質和量發生改變,科學地說就是骨的生物力學特性發生改變。

骨質疏鬆症就是一種骨吸收(丟失)超過骨形成,而導致骨質鬆脆容易折斷的病理狀態。它的原義為充滿空洞的骨骼。從某種意義上說,骨質疏鬆是一種自然的中老年退行性疾病,任何人都會存在,因為一個人50 歲的骨頭當然比不上40 歲時硬。不過,有些人骨量丟失得特別快,處於不正常的狀態,就會出現骨頭疼痛、身長縮短、駝背、非暴力性骨折等較為嚴重的骨質疏鬆症臨床表現。

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40 歲以後,由於胃腸和肝腎功能逐漸減退,鈣的吸收減少而流失增加,體內的鈣呈負平衡。

45 歲以後,每10 年骨骼脫鈣率為3%。一般骨量丟失20% 以上時即有可能發生骨折,椎骨、髖骨和前臂骨是骨質疏鬆症患者最易骨折的部位。而其中髖部骨折對於老年人的危害最大,有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據統計,我國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為6.3% ~ 24.4%,尤以高齡(80 歲以上)女性老人為甚。

婦女進入更年期(平均年齡是49 歲左右)後,最大的生理變化就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絕經。雌激素減少帶來後果之一就是婦女骨骼中鈣質的大量流失,我國女性運動量相對較少,牛奶喝得不多,食物中鈣攝入和吸收量不足,絕經後3 ~ 5 年,平均每年會丟失2.5% 的鈣,從而引發骨質疏鬆。據調查顯示,我國60 歲以上女性骨質疏鬆率高達40%。

與女性相比,男性骨質疏鬆發生較早,往往自中年期(40 歲左右)

就開始出現骨量減少,如果在這之後的十年內未能給予重視和防治,那麼自50 歲後骨量丟失就更為明顯,速度加快,易引起老年骨質疏鬆症發生。男性的骨架較女性大,橫斷面積也比女性大25% ~ 30%左右,因此男性因骨質疏鬆症發生骨折的概率要低於女性。但不容忽視的是骨質疏鬆症所致的疼痛、乏力卻比女性明顯,大大降低了生活質量。所以,男性也要預防骨質疏鬆症。

據了解,不同國家人們日常鈣攝入推薦劑量是不一樣的,我國的推薦劑量是成人每天800mg,很多人可以在日常飲食中通過吃富含鈣質的食物而獲得,不一定額外補充鈣劑。但對於更年期婦女、孕婦、青春期孩子、老年人、服用激素類葯物、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鈣劑。

市場上各種鈣劑很多,最好選擇那些鈣含量高一些的制劑,相對而言,合成鈣安全性較高,離子狀態的鈣更容易吸收。因為在有胃酸分泌的環境,鈣吸收較佳,所以鈣片最好與食物一起吃。

對於骨質疏鬆症患者的治療,一般採取三個手段,一是補充「原材料」—鈣和維生素D;二是服用抑制骨吸收、促進骨重建的葯物;三是中西醫結合,喝些補腎密骨湯,服用一些促進骨再生的中成葯。

激素替代治療目前仍存爭議。醫生特別強調,傳統的骨頭湯里由於富含脂肪,對骨質疏鬆尤其是新鮮骨折患者,並沒多大益處。

人在35 歲以前,骨代謝非常旺盛,攝入的鈣很快吸收進入骨骼中沉澱,骨骼生成迅速,骨鈣含量高,骨骼最為強壯。由於成骨細胞的作用,此時骨形成大於骨丟失。35 歲以後,骨丟失將逐漸大於骨形成,體內含鈣量將逐年減少。如果在35 歲以前讓骨骼最大限度地儲存更多的鈣,可以為中年後減緩骨量丟失速度打下良好基礎。

儲存鈣的有效手段是均衡飲食,在飲食中持續補充鈣質;同時堅持室外運動。而對於中老年人最值得推薦的運動是太極拳。

從兒童期開始,就要注意飲食中鈣質的攝入,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比如牛奶、豆腐、蝦皮、紫菜等。在嬰兒期、青春期適當補充鈣劑。鈣在體內吸收必需維生素D 的參與,有些兒童明明在不斷補鈣,一檢查,還是缺鈣,主要原因是補鈣的同時,沒有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 可以通過日曬在體內激活,也可通過適當補充魚肝油來獲得。

最好每天堅持有規律的室外體育鍛煉,例如走路、慢跑和有氧運動。既可促進體內維生素D 的生成,促進鈣的吸收,又可增加肌肉的負荷,增強肌肉對骨、關節的保護作用。

最後,醫生提醒大家,骨質疏鬆的前期往往是靜悄悄的過程,出現骨折時,已是嚴重階段。當您有下列症狀時,應立刻到醫院檢查診治:開步走或身體移動時,腰部感到疼痛;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覺無力、疼痛,漸漸地成為慢性痛楚,偶爾會突發劇痛;駝背、背部漸漸彎曲即所謂的後凸畸形;身高變矮。

//降血壓葯有助治療骨質疏鬆症嗎?

3、怎樣從X線片上鑒別骨質疏鬆與骨質軟化?

收藏推薦 骨質疏鬆與骨質軟化既是描寫術語,又代表兩種不同的特定病理合義,前者是指單位體積內骨盒的減少,骨的有機成分與無機成分同時成比例的減少;而後者是單位體積內骨的鈣化不足。兩者的共同x線表現均有骨質密度減低,骨皮質變薄,稱體均可有雙凹變形,所不同者是:前者骨小梁數目減少,小梁清晰,個別骨小梁(特別是承重處的骨小梁)相大,椎體上呈柵狀排列,牙硬板消失,無骨骼的變形和骨折線,後者骨小梁減少不明顯,小梁明顯模糊,系因類骨質增多而鈣化不足所致,承茲的長骨有彎曲變形,髓臼內陷,骨盤有三角形趨勢,多處有對稱的假骨折線Looser氏帶),在兀盜則可有先期鈣化帶因鈣化不足而模糊,千胎端增寬,中心凹陷呈杯口狀,其邊緣呈毛刷狀,這是兩種之不同。..硬,口..叮板,..口目.如~~..『二卜..J目,....,,.口甘..r..吧白.皿.L..,沙巴................,目.門,口...,勿叭.的目,.喇硬.殉陽叭曰..口困....州.曰.,J.目,.」,,...『.幼.曰..口口.巾..,州.助翎日.口州月.洲.r甲口....甘喇嘴月臼甲......,網.J..日.怎樣從......(本文共計1頁) 如何獲取本文>>

4、骨質疏鬆症是指各種原因所引起的全身性骨數量減少,骨小梁

間隙增大,骨基質減少和重量降低,骨的機械強度減低導致非外傷性骨折,或輕微外力即可發生某些部位骨折的一種臨床綜合征。

骨質疏鬆症的病因與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比較公認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內分泌紊亂。眾所周知,本病多見於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以後的女性患者尤為多見。這表明。性激素對骨質的代謝有直接關系。當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時可引起骨質疏鬆,不僅是庫欣綜合征的主要特徵,而且在臨床治療上長期向患者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亦可同樣引起這一後果。這表明: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加速骨質疏鬆的過程。而性激素能抑制垂體前葉素,間接抑制腎上腺皮質激素。

所以,老年人性激素分泌減少,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性,則更易出現骨質疏鬆。

(2)鈣代謝失調。毫無疑問,鈣缺乏是成年人骨質疏鬆症的原因之一。正常人每日攝入鈣量約為10mg/kg 體重,其中少量為人體所利用,大部分隨尿及大便排出,以維持鈣的代謝平衡。如果攝入的鈣量減少,或是腸吸收功能障礙,或是從尿及大便中排泄量增加,則易引起由於缺鈣所造成的骨質疏鬆。此時,如果再加上內分泌紊亂因素的影響,則更易引起骨質疏鬆。

(3)失用因素。正常情況下,由於肌肉的舒張收縮及各種壓力而刺激骨骼組織保持正常的鈣代謝平衡。但當肢體或全身一旦失去生理性活動及體力勞動或鍛煉,則容易引起骨組織內的一系列改變,而引發脫鈣及尿鈣排出量增加,導致骨質疏鬆。長期卧床者表現為全身性骨質疏鬆,而肢體石膏夾板固定或神經過敏性失用,則表現為局部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多見於老年人,尤其以60 歲以上女性多見。患者多訴全身疲乏,喜卧床或仰坐位而不願活動;全身酸痛,尤以腰部為明顯,可由腰向臀部和下肢放散,亦可由背部向肋骨和腹部放散。

患者自己感覺身高逐漸變矮,除因椎間盤退變原因外,與椎體骨質疏鬆易引起壓縮骨折有關。同樣原因可使駝背畸形逐漸加重。

X 線表現:脊柱骨質疏鬆,骨小梁減少,椎體中間凹陷呈魚尾巴狀。

骨質疏鬆症所引起疼痛的程度遠不如腰椎間盤突出症嚴重,且X 線表現截然不同,應用性激素、高蛋白、高鈣治療後,腰痛症狀可減輕。

//骨質增生、骨關節炎與骨質疏鬆是怎麼回事?

與骨小梁不清楚骨質疏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