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已經從推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和惡化的治
療,進展到積極地恢復骨骼健康的治療,使「從骨壽命而言可以使人的預期壽命延長10 ~ 20 年」的預想成為可能。針對骨質疏鬆症患者骨吸收與骨形成偶聯失調,葯物治療分為三大類。
(1)骨吸收抑制劑,以減少骨量的進一步丟失,雌激素、降鈣素、二膦酸鹽、異丙氧黃酮都屬於這一類。
(2)骨形成促進劑,以增加骨量,包括氟化物、維生素K、甲狀旁腺素、雄激素、生長激素等。
(3)骨礦化促進劑,促進骨鈣沉著,增加骨量,這類葯物有維生素D 與鈣劑。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既往HRT(激素替代療法)曾作為治療女性絕經後骨質疏鬆首選,但新的研究表明,在HRT(激素替代療法)
作為骨質疏鬆的一線用葯方面,風險/ 受益比值不理想。骨質疏鬆症的防治方面,在歐洲范圍內HRT 不再作為骨質疏鬆症的一線療法。
2003 年國際骨質疏鬆大會學術委員會推薦:不建議使用HRT 預防慢性疾病;HRT 應該用於絕經症狀明顯的患者,以減輕症狀;如果使用HRT 使用劑量應該最低,使用時間應該控制在最短;對使用HRT的患者應該定期檢查;對有泌尿生殖器症狀的患者,應考慮局部用葯;對於骨質疏鬆症的防治,僅作為抗吸收治療的備選用葯。
中醫學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的功能健全,消化吸收能力就強,成為生化氣血之源;「腎為先天之本」,其主要功能是藏精,主骨、生髓,人的生長發育與生殖主要依賴腎的功能健全。若脾病日久,運化失職,飲食得不到消化吸收,無力滋養先天之腎,則腎精虛衰,最終使脾腎兩虧,可表現為腰膝無力、腰背酸痛等。因此,健脾補腎乃是中醫治療骨質疏鬆的根本原則。
//老年性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2、絕經後骨質疏鬆症與雌激素有關系么?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postmenopausal osteooporosis,PMO)是指絕經後婦女由於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降鈣素分泌不足,從而導致骨吸收大於骨形成,以低骨量和骨組織的顯微結構退行性變為其特徵,臨床表現為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種代謝性疾病。發病率可高達25%~50%,並隨著年齡增大發病率增高,絕經20年以上者可達53.62%~57.89%,平均為56.76%。由於絕經後女性骨量的急劇變化,骨質疏鬆好發於絕經後女性,為維護老年女性的健康,提高她們的生命質量,防治骨質疏鬆是非常迫切的。
雌激素是女性的主要生殖激素,對骨代謝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雌激素水平降低,對成骨細胞的刺激減弱,使骨吸收平衡失調,是絕經後骨質疏鬆發病的最重要的原因。而外源性雌激素抑制骨吸收,降低骨的重建率,可阻止絕經後婦女骨量丟失已得到證實。雌激素補充療法還可以保持腰椎、髖部、前臂等的骨量,減少全身各部位骨折發生危險約50%。雌激素替代療法(ERT)雖療效確定,但是長期應用雌激素的安全性(乳癌發生率及已患癌症復發率的影響,子宮癌、膽結石及深部靜脈血栓的可能性)、可耐受性(因子宮出血停葯)等問題仍在研究之中,使患者感到不安。
百愛科技 全國招商 歡迎在線溝通。
3、骨質疏鬆跟交通事故有關連嗎
骨質疏鬆是導致骨折的原因,但推斷骨折導致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長期積累的原因,屬於慢性病。不能作為車禍引起住院理由。但骨折住院是可以的。
4、女性絕經後的骨質疏鬆要怎樣預防?
骨骼中鈣質的沉積與雌激素有關,絕經後的女性由於體內雌激素減少,很多人會由此而發生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絕經後骨質疏鬆發生的嚴重程度取決於本人的骨峰值密度和絕經後骨骼中鈣質的丟失速率。
如果女性35歲左右時骨密度值已達到很高的程度,那麼停經之後,她就有更多的「骨的本錢」來對抗骨質疏鬆,但前提條件是這位女性必須從年輕時開始,就從膳食中攝取了足夠的鈣質及其他營養素。此外,體質瘦弱、吸煙、過度飲酒、服用類固醇葯物、攝入食物量不足等都是導致缺鈣的危險因素。因此,絕經期預防骨質疏鬆首先要去除上述這些危險因素,建立運動加營養的健康生活方式。研究發現,每天戶外運動不少於1小時的女性,骨質疏鬆發生率很低;若每天堅持長跑,則可使骨骼年輕20年。美國科學家最近研究認為跳躍運動是預防骨質疏鬆最好的方法,因為跳躍時地面的沖擊力可激發骨質的形成。
此外,絕經後的女性應注意多攝入鈣質,同時也要進行適量的運動,以盡量降低骨中鈣質的流失速度。在營養方面,我們建議大家多食用低脂牛奶、乳酪以及豆漿、豆腐和其他豆製品。
5、絕經後骨質疏鬆症與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有何區別
兩者都屬於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只是其中的類型不同而己。(1)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也稱為I型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發生於絕經後 的女性。(2) 老年性骨質疏鬆症:也稱為n型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
6、椎體骨折多見於絕經後骨質疏鬆是正確還是錯誤
脆性骨折是指無外傷或輕微外傷情況下引起的骨折。所謂輕微外傷,一般指在平地或身體重心高度跌倒所引起損傷。脆性骨折多發生在老年人,是骨質疏鬆症的最嚴重後果,所以又稱骨質疏鬆性骨折。
脆性骨折的危害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大於50歲人群中,骨質疏鬆發病率女性為30%,男性為20%;45歲以上骨折患者中,75%的骨折與骨質疏鬆症有關。 脆性骨折主要發生於胸椎、腰椎、髖部及前臂。發生椎體壓縮性骨折,不僅影響身高而且還會腰疼,但有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以為是人老了就「縮」了。髖部骨折後果最為嚴重,一年內有20%的病人因並發症死亡,30%有永久殘疾,40%的人不能獨立行走,80%的人至少有一項日常活動不能獨立完成。
7、(1)絕經後和老年性骨質疏鬆
(2)遺傳性骨質疏鬆①成骨不全。
②高胱氨酸尿症。
(3)內分泌疾患所致骨質疏鬆①性腺功能減退。
②甲狀腺功能亢進。
③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④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4)與飲食有關的骨質疏鬆①缺鈣。
②缺維生素D。
③缺維生素C。
④慢性酒精中毒。
(5)葯物所致骨質疏鬆①長期使用肝素。
②長期應用甲氨蝶呤。
(6)失用性骨質疏鬆(7)其他疾病所致骨質疏鬆①各種慢性病。
②各種髓內腫瘤、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
(8)特發性骨質疏鬆①特發性少年骨質疏鬆症。
②特發性成年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8、絕經後婦女為什麼容易患骨質疏鬆?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是一種與衰老有關的常見病,主要發生在絕經後婦女,由於雌激素缺乏導致骨量減少及骨組織結構變化,使骨脆性增多易於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變形、出現合並症,乃至死亡等問題。所以,絕經後婦女一定要多關注自己的骨密度,可以去一樣做個檢查,一旦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可使用促骨形成類葯物,促進骨吸收,提升骨密度,從而減小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