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中山二院絕經期女性骨質疏鬆

中山二院絕經期女性骨質疏鬆

發布時間:2020-09-18 13:15:53

1、女性更年期綜合症有哪些表現?

更年期綜合症狀主要有:
1、月經紊亂。更年期綜合症最普遍同時也最為突出的一個症狀表現就是月經紊亂。女性朋友在到了更年期之後,月經經常延遲,甚至幾個月才來潮一次,經量也逐漸減少。當雌激素越來越少,已不能引起子宮內膜變化時,月經就停止了,稱為絕經。
2、神經、精神障礙。有一些女性朋友在到了更年期以後,血壓會出現較為明顯的上下波動情況;絕大部分更年期女性可能有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性格變化、記憶力減退等更年期綜合症症狀表現。
3、心血管及脂代謝障礙。許多女性朋友在更年期還往往會產生心血管症狀以及脂代謝障礙的情況,甚至還有可能會引起冠心病、糖尿病等嚴重疾病。
以上太原中山生殖醫學醫院婦科專家介紹了更年期綜合症的症狀表現,希望能為你帶來幫助,專家建議,更年期綜合症的症狀較為復雜,而且每個人的情況也不一樣,所以需要醫生的正確診斷,女性朋友不要自己胡亂用葯。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聯系我們專家。祝你早日康復!

2、我才44歲更年期怎麼就提前了

更年期是絕經前後的一段時間,所以也稱圍絕經期。一般在45歲-55歲之間。此期婦女發生一些生理變化,部分婦女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1)月經紊亂:是更年期婦女最普遍、最突出的表現。月經經常延遲,甚至幾個月才來潮一次,經量也逐漸減少。當雌激素越來越少,已不能引起子宮內膜變化時,月經就停止了,稱為絕經。
(2)陣熱潮紅:是更年期主要特徵之一,部分婦女在更年期內由於雌激素的水平下降,血中鈣水平也有所下降,會有一陣陣地發熱、臉紅、出汗,伴有頭暈、心慌,持續時間為一兩分鍾或12分鍾-15分鍾不等。
(3)神經、精神障礙:有的婦女,血壓上下波動較明顯,可能有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性格變化、記憶力減退等。
(4)心血管及脂代謝障礙:可能會出現冠心病、糖尿病。
(5)運動系統退化:出現腰、背四肢疼痛,部分婦女出現肩周炎頸椎病。

婦女的更年期中常出現一些症狀,它們既不是器質性疾病,也不是不可克服的或一 旦出現就永久存在的病理狀態。更年期是一個內分泌改變的轉折期,不同人對此自 然有不同的反應。有人認識到更年期的一些變化,特別是絕經,是必然的過程,會 處之泰然,將它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來接受,不感到任何負擔或憂慮,亦不產生任何 症狀,很安危地進入老年期。

據英國的1000例更年期婦女調查報告,15.8%的人毫 無症狀,62.5%公有輕度潮熱感;84.7%的婦女變為更年期的不適症狀不影響她們的 工作或日常生活。我國廣東亦曾調查3302例自然絕經的婦女,年齡均在40歲以上, 有9.9%元任何自覺症狀,多數人雖有一些生活和行為的改變,但通過自動調節適應,也能順利安全地度過更年期。

但確實有一部分人,特別是因種種原因,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比較快速或突然,或同 時有一些較強烈的外因,與雌激素水平的變化共起作用,超過了機體物植物神經能 很承受的程度,便會出現一些症狀,構成稱為更年期綜合征的一種心身醫學問題。 據全國圍絕經期婦女健康調查協作組報告,調查中文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婦女,更年 期症狀的發生率較高。這也許間接說明對更年期綜合征顧慮越多,症關越明顯,或 者體力勞動可以協助消除一些不適症狀,這是值和進一步證明的問題。

更年期最明顯的症狀,也是最早出現的關頭,是潮熱、出汗和心慌。這是血管舒張和收縮失調 的一系列表現。更年期綜合征中潮熱是頗具牲性的。在我國調查中,潮熱發生率為 更年期婦女的28.6%在國外有的62.5~80%.患者常不自覺地突然出現強烈的發熱感, 由軀幹上部,特別頸面部,向上擴展到頭頂,然後自然消失.隨之出汗,皮膚有刺激或輕 度寒冷感.白天黑夜任何時候都可以發生,每次持續數秒鍾至數分鍾不等.有的人偶然 發作1次;有的人每在活動、進食或情緒不穩時即發作,甚至頻繁到每天花30~50次 之多,經常在睡夢中熱醒、大汗且影響睡眠,以致頭昏、頭痛,非常苦惱。

但這種 症狀屬自限性,少則一年半載,多則4年5年就自行消失。 其次是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症狀,如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抑鬱、緊張情緒不穩、 易激動、失眠、多疑、健忘、肢體感覺異常(有蟻走感、麻木、沉重、痙攣)、頭 暈、耳鳴等。這些症狀不一定都出現,每種症狀的輕重程度及發作頻度各不相同, 可以多樣化。約75%更年期婦女可有上述一類症狀及不適,但多數會逐漸減輕以至完 全復原,不留永久改變。其中有些症狀如健忘、疲乏等,可能更多的原因是與老年 性變化有關,但發生在更年期,使婦女不易區分清楚。

其它症狀如骨骼關節痛、骨質疏鬆症、冠心病、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各種代謝及 營養病,以及泌尿系和生殖道不適症狀。在臨床上雖然不如血管舒縮和植物神經功 能失調症狀那樣困擾病人,但這些改變卻多半是不可逆的病理狀態,常持續到老年 期,或加重,或引起其它合並症,影響到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更應給予充分注意。

根據中國流行病學調查,中國婦女的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表現與白種人有明顯不同,廣州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楊冬梓教授參加在廣州舉行的一項醫學研討會時介紹。

楊冬梓教授介紹,華人婦女在更年期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骨與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和易疲勞(三種症狀的表現率均高於50%)等;西方婦女則一般表現為潮熱、盜汗(心血管舒縮症狀)等所謂更年期綜合征典型症狀。此外,中國婦女在「情緒抑鬱、煩躁、失眠、易怒」等神經、精神症狀的發病率也較西方婦女高。

進入更年期的廣州婦女近八成出現上述症狀,其中2-3成症狀嚴重,需到醫院診療。這歸因於婦女於更年期間體內雌激素的下降,因此醫學專家普遍傾向於認定,「合身度量」的葯物治療往往是這個病患群體重享健康必要的及唯一的有效途徑。

中國的許多婦女在經歷更年期時,對於自身表現出的一些症狀的認識存在著囿於傳統的誤解,大多沒有求醫,即便是少數求醫的婦女,只有31%的婦女直接去婦科就診,而更多的則習慣於去內科和泌尿外科、骨科等其它科室,其中求診於骨科的病人比例最高。

近期醫學界對激素替代療法的爭議,也暴露了國內婦女對葯物治療方法認識的盲點。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婦產科的伊葛特教授介紹,具有組織選擇性的葯物治療突破了傳統激素替代療法的許多局限,是目前歐洲醫葯界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主流葯物,在需要雌激素的組織器官(如大腦、骨骼和陰道上皮等)有雌激素樣作用,因此能夠改善潮熱、盜汗等症狀,治療泌尿生殖道感染,預防骨質疏鬆,而對不需要雌激素的子宮和乳腺等組織器官幾乎沒有刺激作用,其安全性15年來已被各種大量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所證明。

楊冬梓教授還表示,許多醫生的臨床經驗顯示,知識型婦女和經歷巨大家庭或社會人際關系變更的華人更年期婦女是罹患更年期綜合征的高危群,而華人的社會結構更凸顯治療的必要性,應該引起人們的足夠認識。

根據香港和新加坡的研究顯示,50歲左右的婦女正是處於「家庭生活和事業轉型期」,而華人注重家庭和人際關系的社會結構使得婦女更容易受到孩子獨立生活、親朋好友的逝去,生活環境的變化等影響。安全有效的葯物治療,配合適應中國婦女的心理治療,以及創造一個和諧友愛的親情環境,可以幫助深受更年期症狀困擾的婦女盡快度過這一段最需要「健康身體和健康心理」的特殊階段。

如何利用醫學科技幫助更年婦女達到最佳身心健康狀態,是前天利維愛學術研討會上公眾關心的熱門問題。

3、這些症狀是更年期綜合症嗎?

多大年紀啊,看症狀還有點糖尿病引起的低血糖症狀,出冷汗,飢餓,如果是血糖高要治療,不要和更年期綜合症混淆了,容易掩蓋病情出事的

4、婦女忍受更年期痛苦,如不補充激素會不會對身體有其他損害?

更年期主要症狀表現

月經周期紊亂,忽來忽隱,經量不一,並逐漸減少;情緒急躁,易於激動,心慌意亂,思想不集中,喜怒無常;面部潮紅,經常出汗,頭痛;血壓升高,關節酸痛,體形發胖等等。但不一定一個人每中都出現,有的只出現其中幾種現象。

1更年期是絕經前後的一段時間,所以也稱圍絕經期。一般在45歲-55歲之間。此期婦女發生一些生理變化,部分婦女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1)月經紊亂:是更年期婦女最普遍、最突出的表現。月經經常延遲,甚至幾個月才來潮一次,經量也逐漸減少。當雌激素越來越少,已不能引起子宮內膜變化時,月經就停止了,稱為絕經。
(2)陣熱潮紅:是更年期主要特徵之一,部分婦女在更年期內由於雌激素的水平下降,血中鈣水平也有所下降,會有一陣陣地發熱、臉紅、出汗,伴有頭暈、心慌,持續時間為一兩分鍾或12分鍾-15分鍾不等。
(3)神經、精神障礙:有的婦女,血壓上下波動較明顯,可能有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性格變化、記憶力減退等。
(4)心血管及脂代謝障礙:可能會出現冠心病、糖尿病。
(5)運動系統退化:出現腰、背四肢疼痛,部分婦女出現肩周炎、頸椎病。

婦女的更年期中常出現一些症狀,它們既不是器質性疾病,也不是不可克服的或一 旦出現就永久存在的病理狀態。更年期是一個內分泌改變的轉折期,不同人對此自 然有不同的反應。有人認識到更年期的一些變化,特別是絕經,是必然的過程,會 處之泰然,將它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來接受,不感到任何負擔或憂慮,亦不產生任何 症狀,很安危地進入老年期。

更年期最明顯的症狀,也是最早出現的關頭,是潮熱、出汗和心慌。這是血管舒張和收縮失調 的一系列表現。更年期綜合征中潮熱是頗具牲性的。在我國調查中,潮熱發生率為 更年期婦女的28.6%在國外有的62.5~80%.患者常不自覺地突然出現強烈的發熱感, 由軀幹上部,特別頸面部,向上擴展到頭頂,然後自然消失.隨之出汗,皮膚有刺激或輕 度寒冷感.白天黑夜任何時候都可以發生,每次持續數秒鍾至數分鍾不等.有的人偶然 發作1次;有的人每在活動、進食或情緒不穩時即發作,甚至頻繁到每天花30~50次 之多,經常在睡夢中熱醒、大汗且影響睡眠,以致頭昏、頭痛,非常苦惱。

但這種 症狀屬自限性,少則一年半載,多則4年5年就自行消失。 其次是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症狀,如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抑鬱、緊張情緒不穩、 易激動、失眠、多疑、健忘、肢體感覺異常(有蟻走感、麻木、沉重、痙攣)、頭 暈、耳鳴等。這些症狀不一定都出現,每種症狀的輕重程度及發作頻度各不相同, 可以多樣化。約75%更年期婦女可有上述一類症狀及不適,但多數會逐漸減輕以至完 全復原,不留永久改變。其中有些症狀如健忘、疲乏等,可能更多的原因是與老年 性變化有關,但發生在更年期,使婦女不易區分清楚。

其它症狀如骨骼關節痛、骨質疏鬆症、冠心病、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各種代謝及 營養病,以及泌尿系和生殖道不適症狀。在臨床上雖然不如血管舒縮和植物神經功 能失調症狀那樣困擾病人,但這些改變卻多半是不可逆的病理狀態,常持續到老年 期,或加重,或引起其它合並症,影響到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更應給予充分注意。

根據中國流行病學調查,中國婦女的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表現與白種人有明顯不同,廣州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楊冬梓教授參加在廣州舉行的一項醫學研討會時介紹。

楊冬梓教授介紹,華人婦女在更年期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骨與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和易疲勞(三種症狀的表現率均高於50%)等;西方婦女則一般表現為潮熱、盜汗(心血管舒縮症狀)等所謂更年期綜合征典型症狀。此外,中國婦女在「情緒抑鬱、煩躁、失眠、易怒」等神經、精神症狀的發病率也較西方婦女高。

女性更年期預測指標

女性更年期的先兆或早期症狀比較明顯,可通過下述指標預測更年期。

1通過家族遺傳進行預測:由於進入更年期的年齡與遺傳因素有一定關系,所以,祖母、母親、同胞姐姐出現更年期的年齡可以作為孫女、女兒、妹妹進入更年期年齡的預測指標。但此指標並不是絕對的,易受後天生活條件、環境、氣候、社會因素、葯物、疾病等因素的影響,使更年期提前或推遲。

2從初潮年齡預測更年期年齡:多數人觀察確認,月經初潮年齡與更年期年齡是負相關,即初潮年齡愈早,更年期(絕經)年齡愈晚;相反,初潮年齡愈晚,更年期年齡則愈早。

3月經紊亂現象:月經紊亂為最終絕經前的月經表現形式。月經改變的表現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月經間隔時間長,行經時間短,經量減少,然後慢慢停經;二是月經不規則,有人行經時間長,經量多,甚至表現為陰道大出血;也有人表現為淋漓不斷,然後逐漸減少直至停經;三是突然停經。絕經是進入更年期的重要指標之一。

4更年期的先兆:婦女進入更年期之前一般都有某些症狀。如患者感到胸部、頸部及臉部突然有一陣熱浪向上擴展的感覺,同時上述部位的皮膚發紅,並往往伴有出汗。又如平時月經較准,經前也無特殊不適,而突然在某次月經前發生乳房脹痛、情緒不穩定、失眠多夢、頭痛、腹脹、肢體浮腫等經前期緊張癥候群;另外,出現煩躁、焦慮、多疑等情緒精神方面的改變,也是步入更年期的先兆。

通過以上預測方法和自己身心的具體感受,大多數婦女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已進入了更年期。

5、關於更年期

更年期主要症狀表現

1更年期是絕經前後的一段時間,所以也稱圍絕經期。一般在45歲-55歲之間。此期婦女發生一些生理變化,部分婦女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1)月經紊亂:是更年期婦女最普遍、最突出的表現。月經經常延遲,甚至幾個月才來潮一次,經量也逐漸減少。當雌激素越來越少,已不能引起子宮內膜變化時,月經就停止了,稱為絕經。
(2)陣熱潮紅:是更年期主要特徵之一,部分婦女在更年期內由於雌激素的水平下降,血中鈣水平也有所下降,會有一陣陣地發熱、臉紅、出汗,伴有頭暈、心慌,持續時間為一兩分鍾或12分鍾-15分鍾不等。
(3)神經、精神障礙:有的婦女,血壓上下波動較明顯,可能有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性格變化、記憶力減退等。
(4)心血管及脂代謝障礙:可能會出現冠心病、糖尿病。
(5)運動系統退化:出現腰、背四肢疼痛,部分婦女出現肩周炎、頸椎病。

婦女的更年期中常出現一些症狀,它們既不是器質性疾病,也不是不可克服的或一 旦出現就永久存在的病理狀態。更年期是一個內分泌改變的轉折期,不同人對此自 然有不同的反應。有人認識到更年期的一些變化,特別是絕經,是必然的過程,會 處之泰然,將它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來接受,不感到任何負擔或憂慮,亦不產生任何 症狀,很安危地進入老年期。

據英國的1000例更年期婦女調查報告,15.8%的人毫 無症狀,62.5%公有輕度潮熱感;84.7%的婦女變為更年期的不適症狀不影響她們的 工作或日常生活。我國廣東亦曾調查3302例自然絕經的婦女,年齡均在40歲以上, 有9.9%元任何自覺症狀,多數人雖有一些生活和行為的改變,但通過自動調節適應,也能順利安全地度過更年期。

但確實有一部分人,特別是因種種原因,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比較快速或突然,或同 時有一些較強烈的外因,與雌激素水平的變化共起作用,超過了機體物植物神經能 很承受的程度,便會出現一些症狀,構成稱為更年期綜合征的一種心身醫學問題。 據全國圍絕經期婦女健康調查協作組報告,調查中文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婦女,更年 期症狀的發生率較高。這也許間接說明對更年期綜合征顧慮越多,症關越明顯,或 者體力勞動可以協助消除一些不適症狀,這是值和進一步證明的問題。

更年期最明顯的症狀,也是最早出現的關頭,是潮熱、出汗和心慌。這是血管舒張和收縮失調 的一系列表現。更年期綜合征中潮熱是頗具牲性的。在我國調查中,潮熱發生率為 更年期婦女的28.6%在國外有的62.5~80%.患者常不自覺地突然出現強烈的發熱感, 由軀幹上部,特別頸面部,向上擴展到頭頂,然後自然消失.隨之出汗,皮膚有刺激或輕 度寒冷感.白天黑夜任何時候都可以發生,每次持續數秒鍾至數分鍾不等.有的人偶然 發作1次;有的人每在活動、進食或情緒不穩時即發作,甚至頻繁到每天花30~50次 之多,經常在睡夢中熱醒、大汗且影響睡眠,以致頭昏、頭痛,非常苦惱。

但這種 症狀屬自限性,少則一年半載,多則4年5年就自行消失。 其次是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症狀,如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抑鬱、緊張情緒不穩、 易激動、失眠、多疑、健忘、肢體感覺異常(有蟻走感、麻木、沉重、痙攣)、頭 暈、耳鳴等。這些症狀不一定都出現,每種症狀的輕重程度及發作頻度各不相同, 可以多樣化。約75%更年期婦女可有上述一類症狀及不適,但多數會逐漸減輕以至完 全復原,不留永久改變。其中有些症狀如健忘、疲乏等,可能更多的原因是與老年 性變化有關,但發生在更年期,使婦女不易區分清楚。

其它症狀如骨骼關節痛、骨質疏鬆症、冠心病、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各種代謝及 營養病,以及泌尿系和生殖道不適症狀。在臨床上雖然不如血管舒縮和植物神經功 能失調症狀那樣困擾病人,但這些改變卻多半是不可逆的病理狀態,常持續到老年 期,或加重,或引起其它合並症,影響到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更應給予充分注意。

根據中國流行病學調查,中國婦女的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表現與白種人有明顯不同,廣州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楊冬梓教授參加在廣州舉行的一項醫學研討會時介紹。

楊冬梓教授介紹,華人婦女在更年期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骨與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和易疲勞(三種症狀的表現率均高於50%)等;西方婦女則一般表現為潮熱、盜汗(心血管舒縮症狀)等所謂更年期綜合征典型症狀。此外,中國婦女在「情緒抑鬱、煩躁、失眠、易怒」等神經、精神症狀的發病率也較西方婦女高。

進入更年期的廣州婦女近八成出現上述症狀,其中2-3成症狀嚴重,需到醫院診療。這歸因於婦女於更年期間體內雌激素的下降,因此醫學專家普遍傾向於認定,「合身度量」的葯物治療往往是這個病患群體重享健康必要的及唯一的有效途徑。

中國的許多婦女在經歷更年期時,對於自身表現出的一些症狀的認識存在著囿於傳統的誤解,大多沒有求醫,即便是少數求醫的婦女,只有31%的婦女直接去婦科就診,而更多的則習慣於去內科和泌尿外科、骨科等其它科室,其中求診於骨科的病人比例最高。

近期醫學界對激素替代療法的爭議,也暴露了國內婦女對葯物治療方法認識的盲點。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婦產科的伊葛特教授介紹,具有組織選擇性的葯物治療突破了傳統激素替代療法的許多局限,是目前歐洲醫葯界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主流葯物,在需要雌激素的組織器官(如大腦、骨骼和陰道上皮等)有雌激素樣作用,因此能夠改善潮熱、盜汗等症狀,治療泌尿生殖道感染,預防骨質疏鬆,而對不需要雌激素的子宮和乳腺等組織器官幾乎沒有刺激作用,其安全性15年來已被各種大量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所證明。

楊冬梓教授還表示,許多醫生的臨床經驗顯示,知識型婦女和經歷巨大家庭或社會人際關系變更的華人更年期婦女是罹患更年期綜合征的高危群,而華人的社會結構更凸顯治療的必要性,應該引起人們的足夠認識。

根據香港和新加坡的研究顯示,50歲左右的婦女正是處於「家庭生活和事業轉型期」,而華人注重家庭和人際關系的社會結構使得婦女更容易受到孩子獨立生活、親朋好友的逝去,生活環境的變化等影響。安全有效的葯物治療,配合適應中國婦女的心理治療,以及創造一個和諧友愛的親情環境,可以幫助深受更年期症狀困擾的婦女盡快度過這一段最需要「健康身體和健康心理」的特殊階段。

如何利用醫學科技幫助更年婦女達到最佳身心健康狀態,是前天利維愛學術研討會上公眾關心的熱門問題。

6、女人更年期後身體有何異樣

進入更年期以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有易怒,煩躁不安,情緒不穩定,覺得委屈,失眠多夢,嚴重的還會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
建議更年期的女性平時精神壓力不要過大,多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養成良成的生活習慣,不要暴飲暴食,保持心情愉悅。
同時建議服用金巢安進行調理,可緩解更年期症狀,每天2袋,沒有副作用的,長期吃還可滋養卵巢,延緩衰老。

7、我爸爸我媽媽他們都步入更年期了,心情以及行為十分焦躁;愛生氣,我該咋辦?

我認為你還是要多理解他們。在養育你的過程中,他們一定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無論身體和精神上都有相當的消耗,再加上到了更年期,脾氣和性格會產生較大的變化。所以給你一下幾點建議:

理解、理解、再理解!

1、最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的遷就他們,這時候他們會很「不講理」不要和他們過分計較,堅信他們是愛你的!陪他們度過這段時間,我們都清楚的知道更年期是一個人必須經歷的人生階段,他們自己也不想亂發脾氣的。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錯都道歉吧!

2、無微不至的關心他們,更年期開始了說明他們開始衰老了,有許多身體機能已經遠不如以前了,而且會越來越不好,所以給他們各方面的關心是很重要的,心靈和生活上的。

3、盡可能多的贊美他們,更年期標志著什麼大家都知道,所以尤其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他們來說從心理就是個打擊!所以要有來自家人、子女的贊美,他們會很有自信,會很平穩的度過更年期。

4、全面照顧好自己,他們到了更年期的時候,孩子也該長大了,起碼不能讓他們再為我們操心了吧,讓他們能精力多一點放在自己身上。
總之,孝和順兩個字!更多的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愛!愛自己的父母,父母是最偉大的人!

祝你全家開心、快樂,幸福美滿!

8、為什麼中老年婦女容易骨質疏鬆

。近幾年來像魏女士這樣,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是越來越多了,60歲以上老人中,發病率約為60%,且女性遠遠超過男性。骨質疏鬆症好發於老年人或停經後婦女,尤其是在停經後五年,吸煙、酗酒與缺乏運動者更屬於危險因子,此外常吃類固醇的葯物也會誘導此症的發生。由於骨質緩慢的流失,使骨的密度減少,而易產生骨折,老年人往往只要輕輕跌一跤就可能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疾病,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又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防止骨質疏鬆,蘇大附二院專家言湛軍講到應該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多鍛煉鍛煉身體,同時,也要注意飲食營養補充,多補充鈣,防止鈣缺。

9、更年期綜合征怎麼治療

如果嚴重還是去醫院問醫生,我覺得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中醫更好,當然得是好中醫,辯證開葯調理。輕點的話,自己看對照症狀吃點逍遙丸,坤寶丸試試。沒有更年期綜合征的平時吃點逍遙丸也有好處的。

與中山二院絕經期女性骨質疏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