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骨質疏鬆的中醫治療方法
骨質疏鬆中醫專家認為骨質疏鬆的發生是由於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時間一久則脾胃功能衰弱,影響食物消化,因而營養不能充盈經脈,從而發生骨質疏鬆。即使脾胃不虛,但如果腎陰不足,也可造成骨質疏鬆。因為腎主骨、藏精,脾胃消化的營養不能充樣於骨,所以根據發病機理又將骨質疏鬆分為脾氣虛型及腎陰虛型。骨質疏鬆的中醫治療方法:
1. 川烏、草烏通絡止痛、溫經散寒當歸、川芎養血活血、化瘀止痛四者合用止痛以急治其標故為佐葯。
2. 由淫羊藿、仙茅、知母、黃柏、巴戟天、川芎、當歸、制川烏、制草烏、炙甘草等中草葯組成骨松康膠囊方中淫羊藿辛甘溫歸肝腎經可補腎壯陽、通絡止痛黃柏苦寒亦歸腎經可堅陰治療骨蒸潮熱二葯合用陰陽雙補相輔相成以治根本共為君葯;仙茅、巴戟天均為溫歸腎經以助淫羊藿補腎壯陽、知母苦寒堅陰可助黃柏堅陰降虛熱三葯方中為臣葯。
3. 炙甘草既可健脾以補腎又能緩解二烏之毒,為使葯縱觀全方諸葯合用,陰陽雙補標本同治溫而不燥使用後不僅可較快地緩解疼痛,而且能逐漸改善骨質疏鬆症其症狀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詳情可登錄骨質疏鬆疾病專題
2、這個治療骨質疏鬆的方子是北京衛視養生堂哪期節目?高分求助
治療骨質疏鬆,這個方子可能有幫助,但補鈣首先要增加可吸收的鈣劑。
3、中醫學把骨質疏鬆症歸屬「骨痿、骨枯、骨痹」范疇,認為其
發病機制為腎虛及脾虛,故針對病機而採用補腎壯骨、益氣健脾的治療法則。
(1)補腎壯骨法。根據「腎主骨」的中醫學理論,腎虛是骨質疏鬆的發病關鍵,故治療宜補腎壯骨,若腎精充足,則筋骨堅硬有力。
楊氏等選擇退化期骨質疏鬆症患者11 例,按臨床表現分成腎陰虛和腎陽虛型,分別用左歸丸及右歸丸加減治療,連服2 個月,結果9例腰背痛症狀明顯減輕或消失,用X 線顯示骨密度明顯增高者6 例。
王氏等用補腎益骨膏(熟地、淫羊藿、紫河車、澤瀉、龍骨等)治療更年期婦女骨質疏鬆症,服葯3 個月後,患者橈骨、尺骨骨礦含量均較治療前增加。梁氏等以續斷、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補、熟地等治療58 例,腎虛症狀明顯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骨、橈骨礦物質含量較治療前明顯增加,而對照組呈進行性減少。
由以上臨床案例表明,從腎論治骨質疏鬆症不但使腎虛症狀明顯改善,且骨礦含量、骨密度等指標的檢測亦可得到改善,證實了補腎中葯對治療骨質疏鬆症效果優良。
(2)益氣健脾,活血調肝。脾虛則腎精虧虛,骨骼失養,骨骼脆弱無力,以致發生骨質疏鬆症。故治療宜補氣活血、健脾調肝。
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歸脾湯治療骨質疏鬆症,顯示對骨鹽量增加明顯,可使貧血及更年期指數改善。張氏等發現丹參能使骨折過程中膠原纖維絲形成增多,鈣鹽沉積豐富,證明了丹參可以從鄰近骨折骨組織中調動鈣,以滿足新骨形成對鈣的需要,這說明丹參具有直接調節鈣代謝的作用。
//如何標本兼治骨質疏鬆?
4、我患有骨質疏鬆症,治療選西醫還是中醫好呢?
答: 骨質疏鬆症普通的治療方法就是吃西葯,西葯一般是消炎止痛,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大。而中醫中葯標本兼治, 副作用少.特別是—仙靈骨葆,它由淫羊藿,丹參,續斷,知母,地黃,補骨脂組方,能滋補肝腎,活血通絡,強筋壯骨用於肝腎不足,瘀血阻絡所致骨質疏鬆症,症見腰脊疼痛,足膝酸軟,乏力。療效確切,患者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