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查個血鈣可以看骨質疏鬆嗎

查個血鈣可以看骨質疏鬆嗎

發布時間:2020-09-17 10:09:40

1、查血鈣查什麼病呢?

 臨床意義:

(1)血清鈣升高:高血鈣症比較少見,引起血鈣增加的原因有溶骨作用增強,小腸吸收作用增加以及腎對鈣的吸收增加等。可見於下述情況。

1)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產生過多的甲狀旁腺素,多見於甲狀旁腺腺瘤,x線檢查可見骨質疏鬆等情況。

2)甲狀旁腺素異位分泌:某些惡性腫瘤可以分泌甲狀旁腺素,如腎癌、支氣管癌等,但此種情況如未發現原發癌瘤,則很難診斷。

3)惡性腫瘤骨轉移是引起血鈣升高最常見的原因。多發性骨髓瘤,乳腺癌、肺癌等伴有骨轉移時有大量骨質破壞,而腎和腸又不能及時清除過多的鈣,遂引起高血鈣。

4)維生素D中毒,多因治療甲狀旁腺功能低下或預防佝僂病,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D時而引起,但此種情況是可以避免的。

5)其他:此外高血鈣還可見於類肉瘤病、腎上腺功能不全、急性腎功能不全、酸中毒、脫水等情況。

(2)血清鈣減低;低血鈣症臨床上較多見,尤多見於嬰幼兒。

1)甲狀旁腺功能低下:可見於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甲狀腺切除手術後、放射性治療甲狀腺癌時傷及甲狀旁腺等情況。血清鈣可降到1.75
mmol/L以下,血磷可增高。

2)維生素缺D缺乏:常見原因有食物中維生素D缺乏,陽光照射少,消化系統疾患導致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缺乏時,鈣、磷經腸道吸收少,導致血鈣、血磷降低。而血鈣降叉引起甲狀旁腺功能繼發性亢進,這樣雖能使血鈣維持在近於正常水平,但磷大量從腎排出,引起血磷下降,使得鈣、磷乘積下降。嬰幼兒缺乏維生素D可引起佝僂病,成人引起軟骨病。

3)新生兒低血鈣症:是新生兒時期常見驚厥原因之一。多發生於生後一周內。

4)長期低鈣飲食或吸收不良:嚴重乳糜瀉時,食物中的鈣與未吸收的脂肪酸結合,生成鈣皂,排出體外,造成低鈣。

5)嚴重肝病、慢性腎病、尿毒症、遠曲小管性酸中毒等時血清鈣可下降,血漿蛋白減低時可使非擴散性鈣降低。

6)血pH可影響血清游離鈣濃度,鹼中毒pH升高時血清游離鈣和性成分結合加強,雖然總鈣不變但離子鈣下降是鹼中毒時產生手足抽溺的主要原因。如有酸中毒,pH下降,游離鈣濃度可相對增加。

2、骨質疏鬆能檢查出來嗎?

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是有必要的。骨密度測定有助於協助診斷骨質疏鬆症,骨骼問題,不容小覷!除了骨密度檢查,還要定期給骨骼關節做個全面精準的掃描,我今年在廣州全景影像中心檢查的,提早預知關節軟骨的退化水平,做到提早預防。

3、血液生化檢查中鈣含量是血鈣還是骨鈣

32歲怎麼會骨質疏鬆?腎臟有問題?有什麼基礎疾病?
測血鈣沒什麼意義的,骨質疏鬆的診斷和血鈣沒關系的。
建議你去正規的三甲醫院好好看,別被人忽悠了。

4、請問血鈣正常,為什麼還會得骨質疏鬆症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於骨骼中。當人體中血鈣濃度下降時,機體就會動員骨骼中的鈣進入血液(這個過程醫學上叫做骨吸收),這時血鈣增加,以維持正常生理需要。當血鈣下降時,人體會出現低鈣血症,導致高血磷,表現為:心慌、盜汗、手足抽搐、肌肉疼痛等,低血鈣、高血磷這樣的結果往往會引起骨質軟化。因此有骨質疏鬆的人,血鈣可以基本正常;血鈣正常的人,不一定沒有骨質疏鬆。
骨頭和人體一樣,每天都在進行新陳代謝,就是說每天都在進行新骨替代舊骨,如果一些原因導致舊骨的丟失要大於新骨的生成,就是骨量丟失,這個過程是無聲無息的,自己是感覺不到的,等到骨量丟失到一定程度發生了骨痛或者骨折的時候往往才被發現,這個時候骨質疏鬆症就很重了,所以說,在人們還沒有注意的時候骨質疏鬆症就已經存在了,等到出現症狀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很多人稱骨質疏鬆症為「靜悄悄的疾病」、「靜悄悄的流行病」。
骨痛是骨質疏鬆最常見的症狀,骨痛可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嚴重的後果。
骨質疏鬆骨折的好發部位為胸腰椎椎體、股骨上端、橈骨遠端、踝關節等,並且,這種骨折,患者在扭轉身體、持物、開窗等室內日常活動中即可發生。
建議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髖關節脊柱)測量,以便採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就能有效地延緩和預防老年性骨質疏鬆的發生。
有的人認為骨質疏鬆症是缺鈣,只要補鈣譬如高鈣飲食—喝牛奶或者吃些鈣片就行啦。其實這是遠遠不夠的。鈣攝入可減緩骨的丟失,改善骨密度。維生素D有利於鈣在胃腸道的吸收。維生素D缺乏可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加骨的吸收,從而引起或加重骨質疏鬆。但是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表明單純補鈣和維生素D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質疏鬆葯物治療,它只能作為葯物治療的一種補充療法。所以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的抗骨代謝的葯物治療。
骨質疏鬆需要重視長期治療,長期
治療可以鞏固手術療效
,逆轉急性制動後的骨丟失、增加骨折處的骨密度,避免假體松動的發生,降低手術失敗率,長期治療骨質疏鬆還能減少再發生骨折的危險。老年性骨質疏鬆患者,在積極進行葯物治療的同時還應進行適當的身體鍛煉和加強防摔、防絆、防碰、防顛等措施,以減少骨折的發生。

5、判斷骨質疏鬆是看血鈣高低還看骨密度的高低?

當然看骨密度了,因為直接反映你的骨質問題。而血鈣測出來的只是一個表象。

6、血鈣正常為何還骨質疏鬆?

許多兒童家長搞不明白,孩子有缺鈣的症狀,如煩躁、睡眠不寧、出汗、雞胸、肋骨外翻,為什麼化驗血鈣往往正常,而進行骨鹼性磷酸酶和骨密度檢查時卻發現有骨質疏鬆和缺鈣呢? 正常情況下,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於骨骼中。通俗地講,骨骼中的鈣是「儲存鈣」,血液中的鈣為「流通鈣」。人體往往為了保證血鈣在正常水平,經常進行著「宏觀調控」,不惜動用骨鈣,以丟骨(鈣)保血(鈣)。實際情況是:當人體血鈣剛剛下降時,孩子會出現短暫的低鈣血症的症狀,如煩躁、睡眠不寧、出汗、肌肉疼痛等,這時機體就開始調控,激活破骨細胞,使骨鈣進入血液,血鈣得以補充,就可以維持在正常水平。這時如果能及時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和鈣,「儲存鈣」就會得到補充;如果不注意維生素D和鈣的攝入,人體經常丟骨(鈣)保血(鈣),就會發生骨質疏鬆。兒童骨質疏鬆時,常常表現為骨骼畸形,如囟門閉合延遲、雞胸駝背、肋骨外翻、「O」型或「X」型腿。所以說兒童血鈣正常,不一定沒有骨質疏鬆。

7、骨質疏鬆到底該怎麼查

、 經常有患者來了就問骨質疏鬆該怎麼治,我經常習慣的對患者說:「您怎麼知道有骨質疏鬆的」,有些患者會說查過骨密度,但也有不少患者從沒做過任何檢查,只是憑感覺認為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科學地講,骨質疏鬆的檢測方法很多,醫院在做、社區也在做,甚至我也見到某些商場裡面也有櫃台掛著「免費檢測骨密度」的牌子。 那麼骨質疏鬆到底怎麼檢查?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骨質疏鬆診斷常用方法: 1、X線照相法:用X線拍片的方法觀察不同部位骨骼的密度、形態,尤其是骨小梁的數量和形態。最常拍攝的部位主要是人體的髖部、腕部和脊柱,通過光密度的差別來評價骨骼情況,其缺點為,當X線照相法顯示明確骨質疏鬆時,骨量丟失已經至少30%了。 2、X線吸收法:包括單能X線吸收法、雙能X線吸收法、定量CT和周圍骨定量CT。目前在醫院最常應用的是雙能X線吸收法,而在商場、或是社區檢查儀器多為單能X線吸收法,其數值欠精確。 3、光子吸收法:目前已經被X線吸收法代替。 4、骨病理檢測法:將骨組織樣品製成病理切片,在特殊的圖像分析儀上觀察計算骨小梁的形態和數量,對骨質疏鬆做出直觀的診斷,但由於本檢測方法屬於有創性檢測,故僅用於動物實驗和臨床鑒別診斷。 5、超聲檢測法:超聲診斷是一種新型無創傷骨質疏鬆診斷技術,其優點是早期可以顯示出骨量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X線吸收法,超聲法在數值方面不一定十分精確,但由於其無放射線,對於鑒別兒童骨質疏鬆具有優點。 6、生化指標:臨床上經常通過測定血液或者尿液中骨礦含量來間接的了解骨代謝的情況,有助於對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和分型,以及原發性與繼發性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的的鑒別診斷。

與查個血鈣可以看骨質疏鬆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