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個月寶寶缺乏維生素a,及時補充上就沒關系了嗎
寶寶的誕生,牽動著全家人的心,對於這個新到來的小生命,所有親人都用心呵護,送上最多、最溫馨的關愛和最豐富的營養。那麼究竟哪些該吃?哪些不該吃?哪些該補?哪些不該補?其中是否進補維生素A的爭議很大。
對於很多新爸爸媽媽來說,維生素A應該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營養素,也正是由於對寶寶身體健康的極度敏感,一些家長被互聯網上的錯誤信息混淆視聽,傳揚一些關於「外國孩子都不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A補充過量會中毒」等信息。專家解釋,所謂物極必反,即如果嚴重過量飲水也會引發生命危險,所以維生素A也不會例外。
維生素A需不需要補?
維生素A到底需不需要給寶寶補充呢?市婦兒醫院兒科主任蘇艷芳介紹,臨床上,兒童維生素A缺乏與嬰兒時期營養狀況密切相關,一項全國范圍內大規模營養狀況調查顯示,維生素A臨床缺乏和亞臨床缺乏率在0——6歲兒童中高達50%以上,而在6個月以下小嬰兒發生率則更高,達到了80%。我國屬於維生素A中度缺乏國家,嬰兒維生素A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孕婦維生素A攝入不足、食物獲取途徑有限等,而學齡前兒童主要是由於挑食、偏食和膳食結構不合理。家長們可以帶寶寶到市婦兒醫院取血檢測體內維生素A、D、E水平,及時發現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症。
「補充適量維生素A對人體是有很多好處的。」蘇艷芳介紹,適當補充維生素A可以促進寶寶視覺發育,增強暗視覺功能;並維護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完整性,增強防禦功能,減少腹瀉和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貧血的發生;促進骨骼發育。而對於國外提倡不需要補充維生素A的觀點,蘇艷芳提醒,海外嬰幼兒食品、營養品並不完全符合中國寶寶的身體狀況。例如日本奶粉中含碘量低,不適合中國嬰兒食用。日本的嬰兒配方奶粉含碘量低的原因是日本國民平日比較多地進食海產品、海鹽,不怎麼缺碘。但對於中國內陸地區和缺碘地區就不合適。同樣,一些西方國家的飲食習慣、生活環境以及人種都與我國差別較大,因此國外的理論在我國並不適宜。
維生素A應該怎麼補?
對於國內嬰幼兒維生素A缺乏的問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對嬰幼兒維生素A的推薦攝入量,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中國處方集(兒童版)》、《亞臨床狀態維生素A缺乏的防治方案》中對維生素A補充的規定和建議,我國嬰幼兒每日維生素A補充劑量應在1500——2000國際單位比較適宜。一些專業的兒童制葯企業也正是參照了這些依據設計了相關的營養補充劑,最常用的就是維生素AD滴劑,供寶寶們服用。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維生素D在嬰幼兒人群中缺乏率高。維生素AD協同作用,可以促進寶寶視力發育,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並有助於巨噬細胞、T細胞和抗體的產生,增強嬰幼兒抗禦瘧疾的能力,對增強機體抵抗力、降低成年期骨質疏鬆發病率、降低糖尿病、癌症等發病風險等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維生素AD還可促進腸道內鈣的吸收,對嬰幼兒骨骼系統的生長意義重大。對於亞臨床狀態維生素A缺乏兒童的維生素A補充干預,推薦每日口服維生素A1500IU——2000IU,維生素D400IU——800IU。
對於一些家長格外關注維生素A過量問題,蘇艷芳解釋,首先要說明的是,維生素AD制劑不是治療性葯品,含量為預防性劑量,目的是預防佝僂病和維生素A缺乏症,在安全性方面是很高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每日需要量及中毒劑量中間是一個很寬的范圍。在國際上,對於維生素中毒是這樣定義的:嬰幼兒一次攝入劑量100000微克(約33萬IU)可能發生急性中毒,而慢性中毒的劑量為每日攝入維生素A15000——30000微克(約5至10萬IU),連續服用6個月以上。而這兩種情況在正常的生活中是不會出現的,因此家長們可以放心給寶寶服用。
2、原發性骨質疏鬆的病因未明,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內分泌功能失常①性激素缺乏。雌激素和(或)雄激素缺乏與比例失調,導致:
蛋白質合成減少,骨基質生成不足;成骨細胞功能下降;甲狀旁腺激素(PTH)對骨作用的敏感性增加;糖皮質激素對骨作用強度相對增高;腸鈣吸收和腎小管鈣重吸收降低,絕經期、老年性和卵巢早衰等引起的骨質疏鬆都可能與此有關,雌激素缺乏可能是絕經期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
② PTH 分泌增多。一些原發性骨質疏鬆(骨高轉換率性骨質疏鬆)
者的血PTH 輕度增高,這在老年性腎功能減退和糖耐量異常的患者中較明顯;加上性激素缺乏、PTH 與性激素比例失常等原因,可導致骨質疏鬆。
③降鈣素(CT)缺乏。絕經期後CT 水平降低,可能因抑制骨吸收因素減弱而促成骨質疏鬆的發生。
④其他激素的作用。一些資料表明,原發性骨質疏鬆患者存在甲狀腺激素、糖皮質激素、生長激素、生活因子(尤其是生長介素C)、胃泌素的分泌異常,但其病因意義並未闡明。
成骨細胞(OB)與破骨細胞(OC)組成骨重建單位。在健康成人體內破骨與成骨過程保持平衡,這有賴於OB 與OC 彼此之間有良好的互相調節。
破骨細胞屬單核細胞/ 巨噬細胞譜系的細胞,在維持骨重建平衡及體內鈣平衡中起關鍵作用。OC 的活化和受抑制又受OB 及其他因素所調節。骨的基質細胞、成骨細胞和活性T 淋巴細胞對OC 的活化起支持作用,被稱為「支持細胞」(SC/OB)。
「支持細胞」分泌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刺激多能單核細胞/ 巨噬細胞譜系發育為OC 前體。「支持細胞」分泌的RANKL[ 細胞核因子-κB(NF-κB)受體活化因子配基,又稱護骨素配基(OPGL),OC 分化因子] 與OC 膜上的RANK[(NF-κB)
受體活化因子] 結合,將信號傳入破骨細胞前體,使OC 分化成熟。
「支持細胞」又分泌OPG(護骨素),與OPGL 爭奪RANK 的結合,從而抑制OC 的分化成熟。
各種上游激素[ 如PTH,17β-E2,糖皮質激素,l,25 -(OH)2D3,PGE2 等] 或細胞因子(如TGF-β,IL-1,IL-11,IL-17 及TNF 等)
作用於SC/OB 的受體,刺激或抑制SC/OB 表達RANKL 或OPG,從而調節OC 的活性。如OC 持續地過於活躍則發生骨質疏鬆。
(2)營養障礙由於各種原因,老年人、青春發育期及妊娠哺乳期可發生營養障礙。蛋白質供給不足可能引起骨生成障礙,但攝入過多的蛋白質亦使尿鈣排出增加,導致鈣負平衡。鈣的攝入不足與骨質疏鬆的關系密切,低鈣飲食可能通過繼發性PTH 分泌增多導致骨吸收加速。
飲酒使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尿鈣增加,腸鈣吸收減少;長期飲酒者性腺功能減退,如並發肝硬化還將影響25-(OH)D3 的生成;故酒精中毒性骨質疏鬆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綜合作用的結果。
老年人的活動減少、日照缺乏、胃腸吸收功能和腎小管重吸收能力逐年減退等因素,均可能與骨質疏鬆的形成有一定關系。
(3)遺傳因素身材、肥瘦、肌肉發達程度和胃腸功能均與遺傳有關。白種人(亞洲人亦近似白種人)易發生骨質疏鬆,而南非班圖人、黑人不易發生骨質疏鬆,瘦長身材者骨質疏鬆發生率比矮胖者高得多。
(4)免疫因素破骨細胞來源於大單核細胞,有潛在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紊亂時通過各種途徑加速骨吸收,延緩骨生長,導致骨質疏鬆。
(5)骨骼重量與骨密度(BMC)峰值的水平男女一般在30 歲達到BMC 峰值,峰值BMC 是成年以後BMC逐年下降的起始值。資料表明,峰值BMC 高者在進入絕經期或老年期後不易發生骨質疏鬆,而峰值BMC 較低者可迅速到達「臨界危險值」,這在女性更為突出。
//骨質疏鬆症的發病機制有哪些?
3、硅元素對身體有危害么?
硅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引起矽肺。由於長期大劑量吸入二氧化硅(Si02)粉塵所致。硅塵進入呼吸道,被肺巨噬細胞吞噬,釋放出活性因子,刺激成纖維細胞合成更多的膠原。硅塵還可刺激巨噬細胞釋放溶酶體酶,破壞Si02表面被覆的蛋白質而暴露受損的細胞膜,還可啟動脂質過氧化,產生自由基,損傷甚至殺死巨噬細胞,死亡的細胞可刺激臨近成纖維細胞合成膠原。硅塵重新被釋放出來,又被其它的巨噬細胞吞噬,而產生更多的膠原纖維,隨著時間的延續,病程進展引起矽肺。各類金屬礦山的采礦工、隧道工、耐火材料工業中的隨石工、玻璃製品和石英磨粉工、清沙工都較易接觸硅塵而發生矽肺。由於防塵工作的大力開展,矽肺發病率己有明顯降低,但尚未被完全控制,仍是我國目前最主要的職業病之一。
懷孕的話要盡可能不接觸,對胎兒有好處。
補充:
認識硅對生物界的重要性歷史並不長久。1972年發現硅是雞和大鼠生長和發育必不可缺的元素。爾後,硅對人體健康與疾病的關系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繼而被認為是人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硅的分布與功能,硅主要集中於骨骼、肺、淋巴結、胰腺、腎上腺、指甲和頭發。在主動脈、氣管、肌鍵、骨骼和皮膚的結綈組織中含量最高。小動脈、角膜、鞏膜也有相當高的含量。每百克的組織可含數百微克。腦組織中含量極低,可能由於血腦屏障阻止硅進入腦內。硅還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硅是膠原、彈力纖維和細胞外無定形連接物質的組成成分。硅也存在於亞細胞結構中的各種酶結構中。近十餘年證明,硅與維持機體的正常生長和骨骼的形成有關。硅是成骨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參與骨的鈣化過程。骨質疏鬆、指甲脆弱、肺部疾患、生長緩慢者,組織內硅的含量與正常者比可減少到50%。
硅與冠心病的關系己引起人們的重視。硅能增強血管的彈力纖維,特別是內膜彈力層,可構成一道屏障以阻礙脂質內侵。因此,硅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可能就是由於硅能起到保持彈力纖維和間質完整性而防止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
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組織中的硅含量逐漸減少。隨著動脈壁的硬化組織內硅的含量也減少。因而,硅含量的減少程度可作為老化的參考指標,用以提醒老年人加強保健延緩衰老。硅的抗衰老作用可能與它與黏多糖的變化有關。
硅與腫瘤的關系沒有什麼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便有引起癌症的作用,也不是食物中硅的作用,而是硅粉塵的作用所致。
4、應用激素類葯物的利與弊
由於糖皮質激素在臨床應用的葯理學基礎主要是抗炎、免疫抑製作用,而炎症與免疫性疾病種類繁多,所以激素在臨床皮膚病中應用極其廣泛,如嚴重感染、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性疾病、休克、血液皮膚病以及局部皮膚外用等,但激素不是病因性治療,對許多皮膚病僅能緩解症狀,不能根治,且易復發,切忌濫用。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往往是很嚴重的。不良反應的發生不僅與病人的生理與病理狀況有關,重要的是取決於用量及用葯時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主要表現肌無力、肌萎縮、皮膚變薄、滿月臉、水牛背、痤瘡、多毛、浮腫、高血壓、低血鉀、糖尿、骨質疏鬆等,所以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水腫、心與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骨質疏鬆患者應慎用激素。
(2)誘發或加重感染 由於糖皮質激素能降低機體防禦能力,且無抗菌作用,故長期應用可誘發感染或使體內潛在病灶擴散,如病毒、黴菌、結核病灶擴散惡化。所以對活動性結核病、合並慢性感染病灶的患者應禁用。
(3)誘發或加重潰瘍 由於糖皮質激素刺激胃壁細胞增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減少胃粘液的產生,阻礙組織修復,故可誘發或加重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出血或穿孔,故潰瘍患者應禁用、慎用激素。
(4)反跳現象與停葯症狀 長期用葯因減量太快或突然停葯所致原病復發或加重,是激素的嚴重的反跳現象,其原因可能是病人對激素產生了依賴性或病情未充分控制所致。此外停葯後還可出現些原來疾病沒有的停葯症狀,如肌痛、肌強直關節病、疲乏無力、情緒消沉、發熱等。
5、醋酸潑尼松片停葯後有什麼反應??
你的問題是說:醋酸潑尼松片(就是糖皮質激素)停葯後有什麼反應。
假如患者需要用激素治療疾病,需要停葯,但不主張馬上停葯,一但馬上停葯,,原先要治療的疾病的症狀可能會再出現,甚至更嚴重。這就是醫學上說的反跳現象……
建議要停葯的話,逐漸減量,到停葯。比如說,你現在是吃2片(打比方),減到吃1片,再過段時間到半片,再停葯……
必要時,尊醫囑……
6、破骨細胞的高低對人體的影響
好像破骨細胞太多了不好,我幾天前去檢測的我的破骨細胞有214,上極限值是180,我膝關節痛的。問了我們一個以前做護士的同事,說破骨細胞過多是因為血鈣不足,所以破骨細胞顧名思義就是破壞骨組織(其實是吸收,它的前身是巨噬細胞)。從而滿足血中的鈣量,所以關節會痛。相對應的成骨細胞就對骨關節有修復作用。像我這種情況就需要補鈣,但是也不能補太多,否則會導致骨刺,骨質增生。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物體內存在分解骨質的破骨細胞和形成骨骼的成骨細胞,正常情況下兩種細胞的作用保持著良好的平衡。破骨細胞分布在骨骼表面,它們分泌出鹽酸等物質,分解骨組織。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骨質在不停的形成(成骨)和破壞(破骨),維持著一種動態平衡如果平衡被打破、破骨細胞過於活躍,就會導致骨質疏鬆.
7、白蘿卜營養價值
功效
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主要用於腹脹停食、腹痛、咳嗽、痰多等症。
禁忌人群
蘿卜性偏寒,脾虛泄瀉者慎食或少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先兆流產、子宮脫垂等患者忌吃。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白蘿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帶辛辣味。
中醫認為,白蘿卜可「利五臟、令人白凈肌肉」。白蘿卜之所以具有這種功能,是由於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為抗氧化劑,能抑制黑色素合成,阻止脂肪氧化,防止脂褐質沉積。因此,常食白蘿卜可使皮膚白凈細膩。「冬吃蘿卜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蘿卜很早就被中國人認為是重要的保健食品,在民間有「小人參」之美稱。醫學家李時珍對蘿卜也極力推崇,主張每餐必食,他在《本草綱目》中提到:蘿卜能「大下氣、消谷和中、去邪熱氣」,更稱之為「蔬中最有利者」。
白蘿卜
白蘿卜的營養價值
第1步白蘿卜的營養價值概述
白蘿卜的營養比較豐富。據分析,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6克、蛋白質0.6克、鈣49毫克、磷34毫克、鐵0.5毫克、無機鹽0.8克、維生素C30毫克。
第2步白蘿卜含維生素C
白蘿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第3步白蘿卜含芥子油
白蘿卜中的芥子油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慾,幫助消化。
第4步白蘿卜含澱粉酶
白蘿卜中含有的INDOL及酶物質,能分解治癌物質「亞硝酸氨」更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其中的澱粉酶,能夠阻止澱粉過多、消除胃炎及胃潰瘍,其抗氧化性及抑制細胞老化的效果也非常明顯;能防止骨質疏鬆,另外還有很強的解毒功能,可用於治療食積不消、支氣管炎、醒酒利尿等。
第5步白蘿卜含木質素
白蘿卜含有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吞噬癌細胞。此外,蘿卜所含的多種酶,能分解致癌的亞硝酸胺,具有防癌作用。
第6步白蘿卜的熱量
平均每100克白蘿卜的可食用部分含有的熱量約為21大卡,白蘿卜的熱量非常低,非常適合在減肥的時候食用,同時還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對身體很有好處。但在減肥期間也要注意營養攝入的均衡,不能只考慮熱量。
白蘿卜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白蘿卜味甘、辛,性涼,入肺、胃、肺、大腸經;
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
主要用於腹脹停食、腹痛、咳嗽、痰多等症。
第1步白蘿卜的名家論述
《隨息居飲食譜》:「治咳嗽失音、咽喉諸病,解煤毒、茄毒。熟者下氣和中,補脾運食,生津液,御風寒,止帶濁,澤胎養血。」
《本草綱目》:「主吞酸,化積滯,解酒毒,散瘀血,甚效。」
第2步白蘿卜的作用
(1)美容護膚
將白蘿卜切碎搗爛取汁,加入適量清水用來洗臉,長期堅持,可使皮膚清爽潤滑。
(2)食用白蘿卜減肥的優勢
白蘿卜的營養價值是豐富高的,其鈣質的含量是菠菜的4倍,維生素C的含量與檸檬相近,而鐵的含量又是鰻魚和肝臟類食物的3倍,維生素 B1的含量也要比豆漿中的含量多60%,白蘿卜中的維生素B2含量又是牛肉的2倍,並且還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白蘿卜的辛辣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和增強新陳 代謝,並且還具有利尿、排毒、改善便秘問題的作用。
(3) 多吃白蘿卜,能幫助消化
蘿卜有很好的下氣消滯作用。消滯就是消除飲食的「積滯」,幫助消化。當你吃得太多時或進食肉類後出現腹痛腹脹等消化不良症狀時,別急著找葯,先吃幾塊蘿卜試試看。
(4)便秘者多吃蘿卜
吃到「積滯」的人,通常表現為腹脹、大便不通、放屁較臭(多數是肉食吃太多)等,應吃幾頓蘿卜,以幫助消化。吃了蘿卜後,不少人會出現頻頻放屁的現象,這就是蘿卜的「下氣」功效了。所謂「下氣」,就是加強胃腸道的運動,使胃腸道的氣體從肛門排出,有進有出,這樣就能很好地緩解因脹氣引起的胃脹及腹脹等不適。同時,由於蘿卜能加強胃腸的運動,因此,它對功能性便秘也有一定的作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用蘿卜治療便秘的記載。在現代研究里也發現,蘿卜含有可以幫助消化的澱粉酶,以及可以促進胃腸運動的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因此,對於便秘的人群,吃蘿卜可以起到通便、降脂的作用。
8、硅是否對人體有害?
硅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引起矽肺。由於長期大劑量吸入二氧化硅(Si02)粉塵所致。硅塵進入呼吸道,被肺巨噬細胞吞噬,釋放出活性因子,刺激成纖維細胞合成更多的膠原。硅塵還可刺激巨噬細胞釋放溶酶體酶,破壞Si02表面被覆的蛋白質而暴露受損的細胞膜,還可啟動脂質過氧化,產生自由基,損傷甚至殺死巨噬細胞,死亡的細胞可刺激臨近成纖維細胞合成膠原。硅塵重新被釋放出來,又被其它的巨噬細胞吞噬,而產生更多的膠原纖維,隨著時間的延續,病程進展引起矽肺。各類金屬礦山的采礦工、隧道工、耐火材料工業中的隨石工、玻璃製品和石英磨粉工、清沙工都較易接觸硅塵而發生矽肺。由於防塵工作的大力開展,矽肺發病率己有明顯降低,但尚未被完全控制,仍是我國目前最主要的職業病之一。
懷孕的話要盡可能不接觸,對胎兒有好處。
補充:
認識硅對生物界的重要性歷史並不長久。1972年發現硅是雞和大鼠生長和發育必不可缺的元素。爾後,硅對人體健康與疾病的關系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繼而被認為是人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硅的分布與功能,硅主要集中於骨骼、肺、淋巴結、胰腺、腎上腺、指甲和頭發。在主動脈、氣管、肌鍵、骨骼和皮膚的結綈組織中含量最高。小動脈、角膜、鞏膜也有相當高的含量。每百克的組織可含數百微克。腦組織中含量極低,可能由於血腦屏障阻止硅進入腦內。硅還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硅是膠原、彈力纖維和細胞外無定形連接物質的組成成分。硅也存在於亞細胞結構中的各種酶結構中。近十餘年證明,硅與維持機體的正常生長和骨骼的形成有關。硅是成骨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參與骨的鈣化過程。骨質疏鬆、指甲脆弱、肺部疾患、生長緩慢者,組織內硅的含量與正常者比可減少到50%。
硅與冠心病的關系己引起人們的重視。硅能增強血管的彈力纖維,特別是內膜彈力層,可構成一道屏障以阻礙脂質內侵。因此,硅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可能就是由於硅能起到保持彈力纖維和間質完整性而防止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
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組織中的硅含量逐漸減少。隨著動脈壁的硬化組織內硅的含量也減少。因而,硅含量的減少程度可作為老化的參考指標,用以提醒老年人加強保健延緩衰老。硅的抗衰老作用可能與它與黏多糖的變化有關。
硅與腫瘤的關系沒有什麼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便有引起癌症的作用,也不是食物中硅的作用,而是硅粉塵的作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