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遺傳因素

骨質疏鬆遺傳因素

發布時間:2020-09-16 09:56:23

1、我爸爸骨質疏鬆,主要是什麼原因呢??

病因分類

(一)特發性(原發性)

幼年型、成年型、經絕期、老年性。

(二)繼發性

1.內分泌性 皮質醇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2.妊娠一哺乳。

3.營養性 蛋白質缺乏、維生素C、D缺乏、低鈣飲食、酒精中毒等。

4.遺傳性 成骨不全、染色體異常。

5.肝臟病

6.腎臟病 慢性腎炎、血液透析。

7.葯物 皮質類固醇、抗癲痛葯、抗腫瘤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8.廢用性 全身性骨質疏鬆見於長期卧床、截癱、太空飛行等;局部性的見於骨折後。Sudecks肌萎汐傷後肌萎縮)等。

9.胃腸性 吸收不良、胃切除。

10.類風濕關節炎

11.腫瘤 多發性骨髓瘤、轉移癌、單核細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

12.其他原因 吸煙、骨質減少、短暫性或遷徙性骨質疏鬆。

機 理

一、老年性和經絕期後骨質疏鬆

男性55歲後,女性見於絕經期後。老年性骨質疏鬆可能與性激e799bee5baa631333262383039素水平低下,蛋白質合成性代謝刺激減弱,以及成骨細胞功能減退,骨質形成減少等有關。雌激素有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少骨吸收和促進成骨細胞活性及骨質形成作用,並有桔抗皮質醇和甲狀腺激素的作用。絕經期後雌激素減低,故骨吸收加速而逐漸發生骨質疏鬆。雌激素還有刺激l-a-羥化酶產生1.25-(OH)2-D3的作用。更年期後缺乏性激素,1-a一羥化酶對甲狀旁腺激素(PTH)低血磷等刺激生成的敏感性減低,1.25-(OH)2-D3生物合成低下,也參與發生骨質疏鬆。隨著年齡的增長,骨母細胞逐漸死亡,骨基質在量與質方面都在改變。因此老年性骨質疏鬆實際上是機體老化過程的表現,特別是骨組織表現最突出。

二、營養性骨質疏鬆

蛋白質缺乏,骨有機基質生成不良,維生素C缺乏影響基質形成,並使膠原組織的成熟發生障礙;飲食中長期缺鈣(每日不足400mg)者可發生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促進骨質吸收也可致病。

三、廢用性骨質疏鬆

各種原因的廢用,少動、不負重等,對骨骼的機械刺激減弱,可造成肌肉萎縮、骨形成作用減少,骨吸收作用增強,形成骨質疏鬆。

四、青年特發性骨質疏鬆

原因不明,多見於青年人,故又稱青年型骨質疏鬆。

五、內分泌性骨質疏鬆

(一)皮質醇增多症

由於糖皮質激素抑製成骨細胞活動,影響骨基質的形成,抑制腸鈣吸收,增加尿鈣排出量,同時蛋白質合成抑制,分解增加,導致負鈣及負氮平衡,使骨質生成障礙,但主要是骨質吸收增加。

(二)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大量甲狀腺激素對骨骼有直接作用,使骨吸收和骨形成同時加強,但以骨的吸收更為突出,致骨量減少。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全身代謝亢進,骨骼中蛋白基質不足,鈣鹽沉積障礙,也是發生骨密度減低的原因。 1.25-(OH)2-D3是維生素D活性激素,它能增加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刺激骨的生長和骨礦物化。由於大量甲狀腺激素影響腎1-a-羥酶活性,干擾了1.25-(OH)2-D3分解代謝。甲狀腺功能亢進時1.25-(OH)2-D3水平降低,而使腸道吸收鈣減少,糞鈣排出增多,腎回吸收鈣減少,腎排出鈣增加。膠原組織分解加強,尿羥脯氨酸排出增加,造成負鈣平衡。因此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骨密度降低與1.25-(OH)2-D3下降可能也有一定關系。

(三)糖尿病

由於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導致蛋白質合成障礙,體內呈負氮平衡,骨有機基質生成不良,骨氨基酸減少,膠原組織合成障礙,腸鈣吸收減少,骨質鈣化減少。糖尿病患者因高尿糖滲透性利尿,導致尿鈣、磷排出增多及腎小管對鈣、磷回吸收障礙,導致體內負鈣平衡,引起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進而PITll分泌增加,骨質脫鈣。當糖尿病控制不良時,常伴有肝性營養不良和腎臟病變,致使活性維生素D減少,a羥化酶活性降低,加重了骨質脫鈣。

(四)肢端肥大症

此症常有腎上腺增大,皮質肥厚,甲狀腺功能相對亢進,與此同時性腺功能減退受抑制。生長激素、皮質醇、甲狀腺激素可增加尿鈣排出,降低血鈣,血磷增高,從而刺激PTH分泌,增加骨吸收。

(五)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性骨質疏鬆

PTH對組織各種細胞,:如間質細胞、原始骨細胞、前破骨細胞、破骨細胞、前成骨細胞、成骨細胞及骨細胞均有影響。急性實驗證明,地首先使大量骨細胞活躍,發揮其溶骨吸收作用,同時促進少數無活性的前破骨細胞變為有活性的破骨細胞,加快溶骨吸收作用,此時從破骨細胞到前成骨細胞和成骨細胞的轉變過程,由於胞質中無機磷水平下降而受到抑制,成骨細胞既小又少,致骨鈣鹽外流,血清鈣上升。慢性實驗證明,PTH除促進已經存在的骨細胞和破骨細胞溶骨吸收作用外,還促使間質細胞經過原始骨細胞,前破骨細胞轉變為破骨細胞,從而使破骨細胞在數量上大為增多,溶骨吸收過程進一步加強。其骨骼改變程度因病期而異,有者可發生囊腫樣改變,但骨皮質的骨膜下吸收為其特徵性改變。

(六)性腺功能減退如前述。

(七)遺傳性結統組織病

1.成骨不全症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體病,由於成骨細胞產生骨基質較少,猶如骨質疏鬆。

2.半脫氨酸尿症主要由於眈氨酸合成酶缺乏所致。

(八)其他

類風濕性關節炎伴骨質疏鬆,同時伴結締組織萎縮,包括骨骼膠原組織在內,重者尚有廢用因素存在,艦質激素治療也促進骨質疏鬆。長期肝素治療影響膠原結構可致骨質疏鬆。

2、骨質疏鬆主要有哪些原因?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極為常見的現象,而且可以導致各種嚴重後果,特別是易發生各部位骨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維生素D不足,導致一系列代謝失調所致。

老年人所以缺乏維生素D,主要是由於老年人閑居家中,日光中紫外線照射減少,引起內源性維生素D經光合作用合成下降。此外,老年人飲食中維生素D隨著年齡增長而吸收不良。當長期嚴重的維生素D缺乏時,可以引起骨質疏鬆、骨軟化症。導致各種骨折發生。所以老年人補充維生素D是必要的。

3、骨質疏鬆會遺傳嗎?

骨質疏鬆症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目前盡管人們尚未明確遺傳因素在骨骼發育的哪些時期起作用及如何發揮作用,但有事實已被證明,遺傳因素確實明顯影響骨量峰值。目前較為普遍的看法為,人群骨量峰值80%由基因即遺傳因素所控制。

4、骨質疏鬆跟哪些因素有關?

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很多,大家對於骨質疏鬆症都了解了哪些呢?其實骨質疏鬆症是骨骼代謝異常的疾病,雖然導致它的產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確,但醫學界普遍認為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與以下方面都有關系。 1、衰老:人體老化的自然現象之一。 2、雌激素下降:雌激素會刺激骨質的形成及抑制骨質的分解。婦女若因卵巢切除或更年期,便雌激素停止或減少分泌,就會加速骨質疏鬆,這是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之一。 3、營養失調節:鈣攝取不足或常吃高蛋白、高鹽的食物或嗜煙、嗜酒,這是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之一。 4、生活不正常:缺少運動、少曬太陽陽。 5、疾病:罹患腎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或某些癌症,這是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之一。 6、葯物: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癌葯、利尿劑、抗凝血劑、胃葯或止痛葯者。 7、遺傳: 骨質疏鬆有一定的遺傳性,這也是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之一。 以上就是專家對於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的介紹。大家對於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大家能更好的認識這種疾病。

5、遺傳因素是否影響骨質疏鬆的發生?能預防嗎?

遺傳因素確實能夠影響骨質疏鬆的發生。但是骨質疏鬆並不是一種遺傳病。骨質疏鬆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骨質鈣化疾病,這種疾病導致骨質比較脆,容易骨折。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遺傳因素,人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等。之所以說遺傳因素能夠影響骨質疏鬆的發生,是因為人的骨質與遺傳因素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如果父母的骨質比較疏鬆,其子女患有骨質疏鬆疾病的幾率就會高一些,但是我們不能把骨質疏鬆作為一種遺傳病。還有一個影響骨質疏鬆的很大因素是年齡,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骨質會逐漸疏鬆,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骨質結構會逐漸退化,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年人摔倒後就容易骨折,因為他們的骨質密度降低了,骨頭就容易斷裂。骨質疏鬆是可以預防的。但是我們單純的通過一個方面不足以預防骨質疏鬆,需要從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出發,從多個方面預防骨質疏鬆。可行的措施一是補充鈣劑,比如吃鈣片,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等等,說到這里就是要合理飲食,補鈣不是要到了老年才開始的,無論是小孩還是老年人,都要注意鈣質的補充。從自己日常的飲食出發,注意鈣質的補充,多吃一些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少吃垃圾食品,少喝一些可樂等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的飲料,最好不要飲酒,飲酒不利於身體內鈣的吸收,這些對我們的骨質保護是極不利的。還有就是加強體育鍛煉。有條件的話,每天進行適量的體育運動,促進骨盆的血液循環,也能減少骨質的流失。多曬一曬太陽,促進身體內鈣質的吸收。

6、骨質疏鬆一般有哪些病因,會遺傳嗎?

1、遺傳
2、營養不良,缺少鈣
3、缺少運動鍛煉
骨質疏鬆會遺傳,遺傳因素在不同人種間或不同個體間存在差別,另外從遺傳學研究最多的是母親與女兒, 母親有骨質疏鬆症,則其女兒的骨密度比正常人低,脆性骨折的風險要增加。

7、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有哪些?

1、增齡、老化:老年人更易患本病;
2、性激素水平降低:女性絕經後或中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男性性腺功能減退,均可導致骨量丟失、骨量發育不良;
3、疾病因素:不同器官、系統疾病均可影響骨健康,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胃炎、慢性肝臟疾病、糖尿病、甲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影響骨健康。

8、導致骨質疏鬆有哪些因素?

與骨質疏鬆遺傳因素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