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射科攝影體位PA=後前位,AP=前後位。那LL、RL、RLD、LLD、RLO、LLO是什麼意思,求大神解釋下,謝謝啊。
LL左側位,RL右側位
RLO右前側位,LLO左前側位,標記顯示RAP,RPO,LAO.LPO
LLD左側卧位,RLD右側卧位,標記顯示DEC
L:left
R:right
L:lateral
O:oblique
D:decubitus
(1)骨質疏鬆最佳攝影體位擴展資料
X線之所以能使人體組織在熒屏上或膠片上形成影像,一方面是基於X線的穿透性、熒光效應和感光效應;另一方面是基於人體組織之間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別。
當X線透過人體不同組織結構時,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達熒屏或膠片上的X線量即有差異。這樣,在熒屏或X線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對比不同的影像。
X線影像的形成,是基於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首先,X線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穿透人體的組織結構;第二,被穿透的組織結構,存在這密度和厚度的差異,X線在穿透過程中被吸收的量不同,以致剩餘下來的X線量有差別;第三,這個有差別的剩餘X線,是不可見的,經過顯像過程,就能獲得具有黑白對比、層次差異的X線圖像。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放射攝影
2、第37頸椎正位及頸椎側位x線攝影體位設計
你好,請問你是想咨詢什麼情況
3、某患者發熱,咳嗽,咳痰到醫院就診。該患者首選何種x線檢查?首選的攝影體位是哪些?
拍X光,站著來拍胸脯就可以了。
4、X線攝影下頜骨側位片體位怎麼擺
搜下X線攝片技術學。
當當上面有賣的。
我們科室就有本,中國知網裡面有期刊也可以看看。
1.患者體位。患者坐於牙科椅上,頭部向患側傾斜並將下頜向前伸,X線中心線從對側下頜角射入,從患側下頜骨頰側穿出。根據檢查目的不同,本片位的投照角度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調整。如需觀察尖牙區下頜骨體(單尖牙位)時,可令患者頭部稍旋轉,使尖牙區緊貼暗盒,使對側下頜體影像向上、向前移開,X線中心線通過下頜骨體的尖牙區。如需觀察下頜角前後的骨質變化,可使患者下頜骨體緊貼暗盒,X線中心線通過患側下頜骨體,稱為下頜骨體位。如果需要觀察髁突,可使患者轉動頭部,將下頜支緊貼暗盒,頭矢狀面與暗盒平行,X線中心線通過下頜升支中部,稱為下頜升支側位。
2.使用12.5cm×17.5cm膠片。
3.焦點膠片距離40cm。
5、骨質疏鬆時有哪些臨床表現?
有骨質疏鬆的患者通常zd有骨疼痛的表現,一般為局限性,嚴重者可伴有全身性骨疼痛,其中以腰背痛最為常見,伴有疲乏、無力;疼痛發生時間不定,一般為間歇性發作,多為中度或重度疼痛,持續性站立或負重過度時疼痛顯著,休息後可緩解;如果不注意正常體位的保持亦可以出現駝背。這些均可以作為骨質疏鬆的典型表現,但臨床上往往不被注意,多在發生骨折後才被發現骨質疏鬆的存在。所以提醒大家,如果你經常有不明原因的骨疼痛,尤其是老年婦女,應該到醫院檢查是否有骨質疏鬆存在。特別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有脊柱、髖部、肋骨、股骨、腕骨等部位。另外骨折後的合並症是對這類患者的又一大威脅,專如肺炎等。因此在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要適宜地計劃及調節生活,以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如果已經發生,更要積極治療。
骨痛,如全身性骨痛,以腰背痛更為常見;勞累後疼痛明顯,休息後減輕,一般表現為疲
乏,站久疼痛加重;負重及走長路後疼痛加重;如不注意保持正常體位,致脊柱變形而成駝背
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容易發生的情況,骨折常發生在腰部、髖屬部、腕部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