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臨床診斷依據

骨質疏鬆臨床診斷依據

發布時間:2020-09-14 14:37:33

1、嚴重骨質疏鬆的標準是什麼?

嚴重骨質疏鬆主要通過以下標准給予評估和診斷:
1、骨密度檢測值(T值):如果患者髖部、股骨頸、腰椎等任一部位骨密度T值低於-2.5,則可能引發嚴重骨質疏鬆;
2、脆性骨折:既往發生過腕部、髖部、腰椎等脆性骨折,則意味著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將明顯增加。
臨床上只有符合以上兩種因素,才可診斷為嚴重骨質疏鬆。

2、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2011年版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治指南2011》,診斷標准如下:

1.發生脆性骨折

2.基於骨密度的診斷:骨密度(BMD):T-Score≤-2.5SD者為骨質疏鬆

3、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准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玻骨質疏鬆症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4、骨質疏鬆時有哪些臨床表現?

有骨質疏鬆的患者通常zd有骨疼痛的表現,一般為局限性,嚴重者可伴有全身性骨疼痛,其中以腰背痛最為常見,伴有疲乏、無力;疼痛發生時間不定,一般為間歇性發作,多為中度或重度疼痛,持續性站立或負重過度時疼痛顯著,休息後可緩解;如果不注意正常體位的保持亦可以出現駝背。這些均可以作為骨質疏鬆的典型表現,但臨床上往往不被注意,多在發生骨折後才被發現骨質疏鬆的存在。所以提醒大家,如果你經常有不明原因的骨疼痛,尤其是老年婦女,應該到醫院檢查是否有骨質疏鬆存在。特別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有脊柱、髖部、肋骨、股骨、腕骨等部位。另外骨折後的合並症是對這類患者的又一大威脅,專如肺炎等。因此在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要適宜地計劃及調節生活,以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如果已經發生,更要積極治療。

骨痛,如全身性骨痛,以腰背痛更為常見;勞累後疼痛明顯,休息後減輕,一般表現為疲

乏,站久疼痛加重;負重及走長路後疼痛加重;如不注意保持正常體位,致脊柱變形而成駝背

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容易發生的情況,骨折常發生在腰部、髖屬部、腕部等部位。

5、骨質疏鬆到底該怎麼查

、 經常有患者來了就問骨質疏鬆該怎麼治,我經常習慣的對患者說:「您怎麼知道有骨質疏鬆的」,有些患者會說查過骨密度,但也有不少患者從沒做過任何檢查,只是憑感覺認為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科學地講,骨質疏鬆的檢測方法很多,醫院在做、社區也在做,甚至我也見到某些商場裡面也有櫃台掛著「免費檢測骨密度」的牌子。 那麼骨質疏鬆到底怎麼檢查?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骨質疏鬆診斷常用方法: 1、X線照相法:用X線拍片的方法觀察不同部位骨骼的密度、形態,尤其是骨小梁的數量和形態。最常拍攝的部位主要是人體的髖部、腕部和脊柱,通過光密度的差別來評價骨骼情況,其缺點為,當X線照相法顯示明確骨質疏鬆時,骨量丟失已經至少30%了。 2、X線吸收法:包括單能X線吸收法、雙能X線吸收法、定量CT和周圍骨定量CT。目前在醫院最常應用的是雙能X線吸收法,而在商場、或是社區檢查儀器多為單能X線吸收法,其數值欠精確。 3、光子吸收法:目前已經被X線吸收法代替。 4、骨病理檢測法:將骨組織樣品製成病理切片,在特殊的圖像分析儀上觀察計算骨小梁的形態和數量,對骨質疏鬆做出直觀的診斷,但由於本檢測方法屬於有創性檢測,故僅用於動物實驗和臨床鑒別診斷。 5、超聲檢測法:超聲診斷是一種新型無創傷骨質疏鬆診斷技術,其優點是早期可以顯示出骨量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X線吸收法,超聲法在數值方面不一定十分精確,但由於其無放射線,對於鑒別兒童骨質疏鬆具有優點。 6、生化指標:臨床上經常通過測定血液或者尿液中骨礦含量來間接的了解骨代謝的情況,有助於對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和分型,以及原發性與繼發性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的的鑒別診斷。

6、骨質疏鬆指的僅僅是一種病理狀態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因此,

在確立存在骨質疏鬆後,應認真查找引起骨質疏鬆的病因,必要時應行骨活檢進行組織病理學和組織計量學檢查。

骨質疏鬆可單獨存在,亦可與骨質軟化並存,此時應尤其注意繼發性骨質疏鬆的可能。只有在詳盡調查,排除了繼發性病因後,才能做出原發性骨質疏鬆之診斷。

首先,骨質疏鬆應與骨質軟化和纖維囊性骨炎相鑒別。

三種常見代謝性骨病變的鑒別

其次,骨質疏鬆應著重與多發性骨髓瘤、成骨不全、骨腫瘤等所致的繼發性骨量減少鑒別。多發性骨髓瘤的典型X 線表現是周邊清晰的局限性脫鈣灶,部分患者為彌漫性脫鈣,需和骨質疏鬆鑒別。

多發性骨髓瘤的生化改變為血鈣升高或正常,血磷變化不定,ALP正常,尿本周蛋白陽性,血漿出現M 球蛋白等。成骨不全時由於成骨細胞產生的骨基質減少,X 線上表現的骨質疏鬆與多次骨折固定有關,骨皮質薄而毛糙,骨質有囊性變,常伴有藍色鞏膜和耳聾等先天性畸形。

老年人骨質疏鬆應警惕骨轉移性腫瘤之可能,臨床上有原發腫瘤表現,患者血鈣和尿鈣升高,常伴尿路結石,X 線上骨皮質多有侵蝕,甚至可發現轉移性缺損灶。

最後,還應對原發性骨質疏鬆進行分型,特發性青壯年骨質疏鬆和絕經期骨質疏鬆在臨床上較多見。

特發性青壯年骨質疏鬆與絕經期骨質疏鬆的鑒別項目特發性青壯年骨質疏鬆絕經期骨質疏鬆

//測量骨質疏鬆的方法有哪些?

7、骨質疏鬆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骨質疏鬆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進行性全身骨鈣量減少,骨皮質變薄,骨小梁減少,從而易於骨折的一種疾病,多見於老年婦女。

臨床表現:骨質疏鬆症發病隱襲而緩慢,如無骨折等並發症時多無症狀,部分病人周身骨痛,以腰背部為主,呈持續性,活動時痛甚從而導致活動受限,日久則有下肢等處肌肉萎縮。

骨折以脊椎常見,並可導致駝背、身長縮短。

8、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疼痛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鬆症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背部肌肉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症)若壓迫脊髓馬尾還會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出現疼痛後發生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拘縮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cm~6cm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它不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經濟負擔,而且嚴重限制患者活動,甚至縮短壽命據我國統計,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為6.3%~24.4%,尤以高齡(80歲以上)女性老人為甚骨質疏鬆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橈骨遠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見,老年期以後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見一般骨量丟失20%以上時即發生骨折BMD每減少1.0DS,脊椎骨折發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壓縮性骨折約有20%~50%的病人無明顯症狀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發生後,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造成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肺上葉前區小葉型肺氣腫發生率可高達40%老年人多數有不同程度肺氣腫,肺功能隨著增齡而下降,若再加骨質疏鬆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一旦骨質疏鬆症症狀產生,造成體型改變,對愛美的人是一種打擊,加上疼痛行動不便骨折手術的醫療費支付等,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都是極大的負擔目前醫學界還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幫助已疏鬆的骨骼恢復原狀,因此,預防保健很重要,從年輕時就應該開始「護骨」

與骨質疏鬆臨床診斷依據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