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缺乏哪種礦物質

骨質疏鬆缺乏哪種礦物質

發布時間:2020-09-13 04:46:26

1、缺少礦物質有哪些危害?

(1)缺鈣:兒時會造成骨骼、牙齒發育不正常。成人的骨骼關節病、肌肉抽搐等很多疾病與缺鈣有關。綠色蔬菜的含鈣量很高,如100克蘿卜葉含鈣190毫克,100克菠菜含鈣120毫克,每天吃500克這類蔬菜,便可以補足人體所需的鈣。

(2)缺磷:則會造成骨質疏鬆、軟骨病、食慾不振等。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含磷,特別是谷類和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3)缺鐵:會貧血,容易疲勞等等。膳食中鐵的良好來源主要有肝臟、動物血、牛腎、魚子醬、雞內臟、可可粉、魚類、馬鈴薯、精白米、黃豆、菠菜、萵苣、韭菜等。

(4)缺碘:直接影響甲狀腺素的分泌等。碘的食物來源主要有干海藻、碘化食鹽、海水魚、海產品、蔬菜、乳類及乳製品、蛋、全小麥等。

(5)缺鋅:食慾減退,生長發育遲緩,皮膚粗糙、乾裂,味覺失去靈敏度,毛發色素變淡,指甲上有白斑,創傷癒合較慢等;孕婦缺鋅甚至可能出現胎兒畸形。鋅的主要食物來源有:肉類、肝、調味品、糙米、小米、雞蛋黃、豆類、芹菜、海產品等。

(6)缺硒:引起克山病的一個重要病因。缺硒會誘發肝壞死及心血管疾病。人輕度或中度缺硒,徵兆和症狀不明顯。攝入過量的硒將引起中毒。硒的主要食物來源:魚粉、龍蝦、啤酒、蘋果醋、螃蟹、小麥、糙米、玉米、動物肝、腎等。

2、骨質疏鬆症主要是身體缺乏哪種礦物質?

引起骨質疏鬆的病因有多種,不單純是缺乏某些礦物質,例如低體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煙、過度飲酒、咖啡及碳酸飲料等、體力活動缺乏、制動、飲食中營養失衡、蛋白質攝入過多或不足、高鈉飲食、鈣和(或)維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攝入少)、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或應用影響骨代謝葯物(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肝素、抗驚厥葯、抗癌葯、含鋁抗酸劑、甲狀腺激素、GnRH-a或透析液等)都能引起骨質疏鬆。但一般來說,鈣和(或)維生素D缺乏是常見原因。

3、人體缺少各種礦物質的具體表現?(不要太多,常見的就好!)

我們的身體 ,需要多種礦物質來協助各種生理功能。缺少了任何一種 ,都會使健康出現問題。專家們列出了人體所需的最重要的礦物質 ,並指出從何種食物中可以攝取得到。鈣質 含有富鈣的食物 ,包括牛奶、乳酪、蜜糖、乳酸、杏、肝臟、蘿卜及椰花菜等。
每日消耗需要補充

礦物質是一類無機營養物質,雖然不提供熱能,卻是構成機體組織和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物質。礦物質能夠被吸收入血,在體內能夠進行自由轉運,也能夠通過腎臟排出體外。其生物利用率與功能發揮不僅受食物、飲水、環境、健康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各種礦物質之間或與其他營養素之間也存在著協同、拮抗,或既協同又拮抗的復雜的作用關系。一旦缺乏、過量或不平衡,會導致其他營養素不能被人體正常利用。在人體每日的新陳代謝過程中都要消耗一定的礦物質,因此必須通過膳食及時補充。

礦物質也稱無機鹽,主要由無機化學元素組成,是生物體內除碳、氫、氧、氮以外所有化學元素的統稱。
如缺鐵可能貧血,缺鈣可能得佝僂病,缺鋅可導致神經系統發育不良,缺碘可能得呆小症或甲狀腺腫大......總之要看情況 。人會逐漸變得虛弱、視力減退、睡眠不好、認知能力衰減、身體抵抗力也跟著逐步下降!至於時間多久會得病,就是專家也不敢肯定,是看你身體缺乏到啥程度

4、骨質疏鬆缺什麼?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其主要表現是全身骨骼變得又薄又脆,強度及韌性下降,不少患者不僅腰酸背痛、容易疲倦,而且容易骨折。有些人稍不注意跌倒在地或旋轉彎腰、輕微外傷均可引起骨折。大家知道,引起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是缺鈣,因為支撐人體骨骼的主要物質是由富含膠原的有機質和以鈣、磷為主的礦物質組成。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於胃酸分泌減少,鈣的吸收利用率降低,鈣的丟去率日趨增加。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女性50歲、男性60歲以後。當人體鈣的攝入量過少時,為維持其生理功能,骨組織里的鈣就會游離出來加以補償,即所謂"鈣遷徙"。這種人不敷出的狀態長期延續,骨質就會變得疏鬆多孔而易於骨折。
健康良好生活習慣中非常重要的是運動,運動對骨骼的重要性,在宇航員身上體現得最突出。宇航員在宇航期間骨骼重量會急速減少,骨量減少速度是在地面時的10倍以上。正常情況下骨骼新陳代謝處於動態平衡中,一旦骨骼流失速度大於骨骼生成速度,骨骼量就會減少。增加骨骼量需攝取充分的鈣,加上適量的負重運動。最近研究發現,在骨骼上加諸壓力,能刺激骨骼生長,要刺激骨骼生長,需增加肌力訓練。實驗證實更年期後女性做劃船運動,脊椎骨重量增加4.5%,背部肌肉強度增加20%。實驗還發現溫和的舉重次數再多也不足刺激骨骼生長,只有增加重量才有刺激骨骼生長的效果。

5、與骨質疏鬆有關的礦物質成分是什麼

與骨質疏鬆有關的礦物質元素是鈣 你可以通過曬太陽幫助鈣的生成,也可以多喝牛奶加速鈣的吸收。

6、骨質疏鬆症主要是身體缺乏哪種礦物質?

是鈣吧,出去多曬曬太陽就好了

7、骨質疏鬆症主要是身體缺乏哪種礦物質

骨質疏鬆往往是由於缺鈣所致。

從發病機理來看,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的人群由於缺乏運動、吸煙、飲酒、或飲食不均衡等導致鈣攝入減少,骨密度的降低,從而引發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額特徵性表現如下: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彎腰、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骨折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

(7)骨質疏鬆缺乏哪種礦物質擴展資料

日常生活中,應注重鈣的補充,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從而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1、多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

2、適當戶外活動和日照,有助於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

3、避免嗜煙、酗酒,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葯物。

4、採取防止跌倒的措施,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險。

5、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包括各種關節保護器)等。

8、骨質疏鬆患者缺乏哪些營養素

骨質疏鬆缺乏營養:

1.蛋白質

蛋白質能促進鈣質與骨細胞結合,強化骨骼,提高骨密度,防止骨質疏鬆症,但是攝入大量蛋白質又可能會增加尿鈣的丟失。

因此,對蛋白質的攝入量最好使用推薦值。理論上成人攝入蛋白質0.8 克/(千克·天)為宜。我國由於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所以成人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1.16 克/(千克·天)。

蛋白質廣泛存在於動植物性食物中,動物性蛋白質質量好、利用率高,但同時也富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而植物性蛋白質利用率較低。因此,需注意蛋白質互補,適當進行搭配。大豆及其製品、牛奶都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食物來源,提倡食用。

2.礦物質

礦物質與骨健康具有密切的關系,其中,鈣攝入不足可引起骨質疏鬆。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無機元素,其中約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中。鈣的攝入量增加可以提高骨量的峰值,增加骨密度。因此,攝入足量的鈣是人體骨健康保證。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鈣適宜攝入量為800 ~ 1200 毫克/ 天。

奶和奶製品含鈣豐富且吸收率高,是鈣的良好來源。鈣含量在小蝦皮、海帶、豆類、芝麻醬和綠色蔬菜中也較豐富。

鉀的主要作用在於維持鈣的動態平衡,尤其是尿鈣的重吸收和排泄。低鉀飲食會增加尿鈣損失,高鉀飲食可減少尿鈣損失。豆類、瘦肉、乳、蛋、馬鈴薯等含鉀都很豐富。

鈉攝入量增加,可使尿鈣排出量增加,骨密度降低,因此預防骨質疏鬆還應減少鈉的攝入量。含鈉高的食物有食鹽、味精、雞精、醬油、松花蛋、腌製品等。

3.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機體生命活動過程所需的一類微量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

維生素D 是膽固醇的衍生物,是一種類固醇激素。人體內的維生素D3 主要由皮膚經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轉化而來,也可從動物性食物中獲取。血漿中維生素D3 直接刺激骨細胞,對骨形成和骨礦化有促進作用,高濃度可增加破骨細胞的數量和活性,促進骨吸收。

臨床研究的結果表明,補充維生素D 可使老年人的骨密度增高,骨折發生率明顯下降。維生素K 是骨骼基質蛋白,骨鈣素的羥化所需,為維持骨骼中骨鈣素的最佳羥化,每天最好有≥ 100 微克的維生素K 攝入。

維生素K 在綠葉蔬菜中含量高,其次是奶及肉類,水果及谷類中含量低。

9、骨質疏鬆是骨骼的有機物質和礦物質等比例什麼?

骨質疏鬆通常是因為缺鈣導致的。
骨質疏鬆即骨質疏鬆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鬆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於骨質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於骨折為特徵。

與骨質疏鬆缺乏哪種礦物質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