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雙膦酸鹽,降鈣素丶雌激素丶鍶鹽,哪個是屬於抗骨質疏鬆症的葯物
上述葯物中除了鍶鹽意外,其他幾種都是骨質疏鬆中特殊治療方面提到的特殊葯物。
2、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葯物有哪些?
1.荷爾蒙補充療法雌激素加上黃體素,可以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如果沒有子宮,則不需要黃體素
2.阿倫膦酸鹽(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抑制破骨細胞的作用,同時具有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效果
3.降鈣素(calcitonin)借著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對於停經五年以上的骨質疏鬆症婦女有效副作用包括食慾減退,臉潮紅起疹子惡心與頭昏
只要停止葯物治療,骨質流失速度就會加快,因此必須長期治療
4.鈣劑和維生素D聯合用葯效果較好
5.骨肽制劑,是目前臨床新出現的用來治療風濕類風濕的葯品,對骨質疏鬆有特效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是絕經後婦女的高發病症,國外有統計資料表明,在60歲以上婦女發生的危險率為58%它與卵巢合成的激素水平降低有關,由此造成骨痛骨折,嚴重地影響了婦女的生活質量,增加了婦女的殘疾率和死亡率由於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因而葯物的治療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長期服用西葯容易給患者帶來許多副作用
一項中老年人保健針灸的科研成果發現,艾灸可以提高健康老年人血清中雌激素的含量受此啟發,研究人員根據祖國傳統醫學理論,並結合現代醫學對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研究成果,認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根本原因是「腎虛」,再加上後天失調等原因而發生骨質疏鬆,治療以補腎為主,結合健脾法採用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儀(DEXA)和有關生化檢測指標觀察臨床效果,並設葯物對照組進行療效對比經治療,病人骨痛等症首先得到了緩解或消失,生化指標明顯改善,6個月後骨密度檢測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第2至第4腰椎及股骨上端骨密度明顯增加
3、雙磷酸鹽是什麼葯
雙膦酸鹽(bisphosphonates,BPs)是用於各類骨疾患及鈣代謝性疾病的一類新葯物。能特異的與骨質中的羥膦灰石結合,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從而抑制骨質吸收。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變形性骨炎,惡性腫瘤骨轉移引起的高鈣血症和骨痛症等。
4、雙磷酸鹽類抗骨松葯是什麼葯 請仔細講解,謝謝!
你好,二磷酸鹽由於其優秀的骨組織親和力及顯著的骨吸收抑制能力目前正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各個方面,包括骨質疏鬆症、轉移性骨腫瘤、Paget病、成骨不全、高鈣血症等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等。1 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由於雌激素缺乏、制動、骨重建功能減退、鈣及維生素D缺乏等原因,成骨與破骨細胞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導致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進而導致骨折風險度增加。根據其骨代謝狀況和誘發因素的不同又可將其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老年性骨質疏鬆和繼發性骨質疏鬆。2 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預防
3 Paget病的治療
Paget病又稱為畸形性骨炎(osteitis deformans),是骨骼代謝的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局灶性病變。其病變特點是病灶處所有骨重建過程(吸收、形成和礦化)增加,由於過高的破骨細胞活性及破骨細胞數量增加引起高速的骨溶解,並導致成骨細胞增多和骨形成過多,形成的新骨常常是交織狀而非板狀,結構脆弱,骨鹽及膠原的轉換率增加,骨髓纖維化和血管過多使骨局限性膨大。由於骨形成與骨吸收之間失衡導致骨面積的增大和骨變形加重。所有的二磷酸鹽制劑均對Paget病有效。4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的治療
5 異位骨化
進行性骨化性纖維發育異常(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又稱為骨化性肌炎,它是以對稱性先天骨畸形與進行性的結締組織骨化為特徵的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它通常被認為是由於BMP基因突變所導致。研究發現使用依替磷酸鹽可以明顯減少已存在的骨化灶,並且可以有效預防新的骨化灶的產生。另外兩組研究顯示使用依替磷酸鹽治療小兒創傷性腦損傷後的異位骨化可以明顯降低其發生率。6 肝、腎移植術後骨質疏鬆的預防與治療
5、哪些葯物可以有效治療骨質疏鬆呢?
骨質疏鬆症可以通過葯物治療,一是補充鈣和維生素D,但骨質疏鬆症的治療遠遠不夠,只能補充鈣,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添加葯物。目前常用的葯物包括一類抗骨吸收葯物,主要是雙膦酸鹽類葯物,如唑來膦酸鈉、利塞膦酸鈉、阿侖膦酸鈉鹽等。第二種是降鈣素。降鈣素適用於有疼痛症狀的骨質疏鬆症患者,但不適合長期使用。1、抑制骨吸收葯。這類葯包括鈣劑、維生素D及活性維生素D、降鈣素、二磷酸鹽、雌激素以及異黃酮;二磷酸鹽類能特異性抑制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並增加骨密度,「阿侖膦酸鈉」就是其中一種,可治療絕經後婦女的骨質疏鬆症以預防髖部和脊柱骨折;治療男性骨質疏鬆症以預防骨折。2、促進骨形成葯。包括氟化物、合成類固醇、甲狀旁腺激素以及異黃酮。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椎體和髖部骨密度,降低椎體骨折發生率。此外,活性維生素D,如:羅蓋全、阿法骨化醇等,可以促進骨形成,增加骨鈣素的生成和鹼性磷酸酶的活性。
6、治療骨質疏鬆的有效葯物是什麼
你好!治療骨質疏鬆症葯物根據疾病發生的情況,主要有基本補充劑,抑制骨吸收葯物和促骨形成葯物。葯物治療的基礎葯物主要有鈣劑和維生素D。臨床上,抑制破骨細胞的骨吸收是主要的治療措施,葯物主要是雙磷酸鹽、雌激素及其受體調節劑、降鈣素等,希望對你有幫助
7、我奶奶骨質疏鬆,應該怎麼辦?
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我國骨質疏鬆症的病人正迅猛增加。骨質疏鬆對人體最大的威脅就是造成骨折,尤其是髖部骨折對60歲以上老年人的危害最大。據統計,15%-20%髖部骨折的患者會因此而死亡。此外,65歲以上婦女,髖部骨折的發生率不僅是乳腺癌和子宮頸癌發病率的十多倍,顯示骨松症已是老年女性的心腹大患。
骨質疏鬆被稱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這是因為骨質流失難以察覺,通常要到非常嚴重時才有症狀。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有否患骨質疏鬆症呢?專家認為,一般年齡在45歲以上,不論男性或女性,都應每年定期檢測骨質總量。若發現骨密度過低,應及早利用飲食、運動迎頭趕上;而女性到65歲時,在骨密度輕微偏低時就應該開始看醫生和服葯。總之,定期檢測骨密度,及時發現問題和詢問醫生,預防骨質繼續流失,千萬不要等到骨折發生後才意識到骨質疏鬆。
中山大學附屬一院骨科副主任廖威明介紹,現在人們一提到骨質疏鬆就想到補鈣,認為骨質疏鬆就是由於缺鈣引起的,所以補鈣就能預防骨質疏鬆,補鈣骨質疏鬆就好了。實際上,這種說法只說對了一部分,並不完全正確。
原因有兩點:其一,我國的飲食含鈣往往偏低,不像歐美等國家的人習慣喝牛奶,肉食、豆類很豐富,而我國人的奶製品、肉類等消費少,所以從食物中攝取的鈣偏低。人體中骨頭的主要成分是鈣,而人體中鈣主要是從飲食中來,所以飲食中的鈣來源要充分,才能保證有鈣的源泉。其二,補充足夠的鈣才是基礎治療,但是對於發生了骨質疏鬆的人來講,光補鈣是不夠的。因為發生骨質疏鬆,不是完全由於缺鈣引起的,比如絕經後的婦女,隨著雌激素的減少,骨質流失增加,骨質形成減少。即使一邊在補鈣,卻一邊在流失,形成一個漏洞。預防骨質疏鬆關鍵就是要堵住這個漏洞。
補漏洞的方法
目前認為激素替代療法、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雙膦酸鹽和降鈣素等四類骨吸收抑制劑對預防或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有效。
激素替代療法(HRT)——適用於絕經婦女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已經公認雌激素對骨具有保護作用。
降鈣素——它是身體中的一種激素,有利於鈣的吸收,同時把鈣轉移到骨里。對於疼痛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但是需要注射,所以不方便。另外還有一種是鼻噴劑。
雙膦酸鹽類——近30年來,雙膦酸鹽類葯物已發展成為最有效的骨吸收抑制劑。由於它能減少各種原因引起的骨吸收,因此被用來預防和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老年人由於各種器官功能衰退,腸道功能也下降,在治療骨質疏鬆時應補鈣+維生素D。
市面上有三種維生素D:
沒有活性的維生素D(鈣爾奇),進到體內需要經過肝、腎的代謝,才會轉化成活性的維生素D。
有活性的維生素D——αD3,它是單羥的維生素D,不需要在肝腎轉化直接發生作用,但只有一個活性。
完全有活性維生素D,是雙羥的維生素D,不需要在肝腎代謝,有顯著的生物活性,能直接發揮調節血鈣和促進骨形成的作用。
從療效上講,當然是有活性的維生素D的好,但是如果是肝腎功能正常的人群,則不需要羥化的維生素D。另外,建議服鈣片的時候連同維生素D一起服用。還要提醒的是,即使購買鈣片,都需要咨詢醫生。
什麼情況需要服葯治療
骨質疏鬆最嚴重的危害就是疼痛和骨折,最常見的是腕部骨折、脊柱骨折、髖部骨折。如有骨質疏鬆,輕微外力就可引起這三大部位骨折。以下四點是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
(1)曾經有過骨折史。這種骨折不是外界的暴力引起,而僅僅是輕微的外力作用(如摔倒)引起的骨折。或者是父母有過骨折史,尤其是母親有過骨折史,其子女會成為高危人群。
(2)身材偏瘦。臨床中發現有趣的現象,比較肥胖強壯的人不太容易發生骨質疏鬆,而身材瘦小的人卻容易發病。
(3)有不良生活習慣。
(4)需要服用皮質激素葯物治病的人。
有兩個以上的危險因素,再結合醫院檢測骨密度,檢測結果顯示骨質疏鬆達到嚴重或中度的程度時,通常醫生會建議患者使用葯物進行治療。服用葯物一般要服用半年到一年才能發揮改善骨質量的作用。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葯物治療骨質疏鬆只是一個方面,而預防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骨質儲備得越多,到了年老時發生骨質疏鬆的程度才會減慢或者減輕,所以,在青年時就應關注自己的骨骼,儲備更多的骨量。
★營養要均衡。現在雖然食品種類豐富,但很多人還是沒有合理地進食,比如有些人為了減肥,不吃肉類,其實骨中很需要蛋白質,過度減肥對骨骼不利。
★適量的運動。無論哪一種運動,跑步、打球、登山都會鍛煉骨骼。因為運動會刺激骨骼,骨頭受到應力的作用後會變得更加堅硬。
這兩點對於預防骨質疏鬆是最重要的,當然也有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容易破壞鈣的吸收。
●喝酒。從流行病學統計顯示,喝酒的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
●吸煙。絕大多數吸煙者是從青少年開始,那時正是骨量獲得的關鍵時期,吸煙可能影響最佳骨峰值的獲得,增加了老年後的骨質疏鬆症和骨折的發生率。
●葯物中含有的激素。比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等葯物中使用的激素能引起骨質疏鬆。所以醫生在用葯時需要注意。
●偏食或者是過度減肥。
8、簡述骨質疏鬆葯物的分類及合理補鈣的原則
人體的骨骼主要是承擔人的體重和保證人的運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結構,因此必須要足夠的堅強。骨本身是由很多很密的網狀組織構成的,包含蛋白質、礦物質(鈣)等。如果某些原因導致骨含有的礦物質逐漸減少到一定程度,這樣骨頭就會變得很軟弱,就沒有足夠力量去承擔身體活動產生的力量,骨頭也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折斷。這個過程是無聲無息的,自己是感覺不到的,等到骨質丟失到一定程度發生了骨折的時候往往才被發現。
骨質疏鬆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所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主要是由於年齡的原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而繼發性的骨質疏鬆主要是由於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代謝性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更主要的應該是關注原發性的骨質疏鬆。
治療骨質疏鬆症葯物按其作用主要分為三類。
(1)骨吸收抑制劑。①激素替代療法。用於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已有70多年歷史,國際上普遍接受該法。為防治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首選療法。常見葯物有:尼爾雌醇、雌二醇、雌三醇、利維愛(替勃龍)等。②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是人工合成的類似雌激素的化合物,它與雌激素作用非常相似,但可完全拮抗雌激素對子宮和乳腺的刺激,不引起子宮內膜和乳腺細胞增生,不增加致癌危險。常見葯物有雷洛昔芬。③二膦酸鹽。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應用於臨床的新型骨吸收抑制劑,二膦酸鹽與雌激素作用相似,但後者僅用於女性,而二膦酸鹽男女均可使用。該類葯物可分為3代:第一代有依替膦酸二鈉、氯屈膦酸二鈉;第二代有替魯膦酸鈉、帕米膦酸鈉;第三代有阿侖膦酸鈉、利塞膦酸鈉、依本膦酸鈉等。④降鈣素。是人體調節骨鈣代謝的一種內源性激素,是治療伴有骨痛、高鈣血症骨質疏鬆的首選葯物,目前能夠人工合成的有4種,即鮭魚降鈣素、鰻魚降鈣素、人降鈣索和豬降鈣素,前兩種更為常用。常用葯物有:密鈣息和益鈣寧。
(2)骨形成促進劑。①甲狀旁腺素。它是體內鈣平衡的主要調節者,對骨骼有合成作用,增加成骨細胞數量,減少其程序性死亡,促進骨形成,並顯著減少松質骨的丟失及骨小梁厚度的減少。目前已有重組甲狀旁腺激素上市。②氟制劑。 氟化物是一種強有力的骨形成刺激劑,有穩定骨鹽晶體結構的作用,抑制骨質吸收,促成骨細胞分裂,顯著增加中軸骨的骨質量。常見葯物有氟化鈉、單氟磷酸鈣(特樂寶)。
(3)骨礦化葯品。①鈣劑。足量鈣的攝人對正常骨的發育和維持是必要的,鈣人量不足可降低骨量峰值和隨衰老所致的骨量丟失。目前臨床應用的鈣劑很多,常見葯物有碳酸鈣、氯化鈣、葡萄糖酸鈣、乳酸鈣、枸櫞酸鈣、氨基酸鰲合鈣、蓋天力、龍牡壯骨沖劑、鈣爾奇D、凱思立D和樂力膠囊等。②維生素D及其衍生物。維生素D是促進人體鈣吸收的重要元素,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患者都存在維生素D的生成和代謝障礙,導致活性維生素D的減少,因此必須加以補充。常見葯物有阿法D3、活性維生素D3、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等。
治療骨質疏鬆症葯物按其作用主要分為上述三類,其他如骨生長因子制劑及中葯也可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治療骨質疏鬆症不僅需要用骨吸收抑制劑,防止骨量繼續降低,而且需同時使用刺激骨形成的葯物以增加骨量,可採用聯合用葯。骨吸收抑制劑只能維持骨量和暫時骨形成增加,骨形成刺激劑才能有效地提高骨量,這是目前世界治療骨質疏鬆症新葯研究的主要方向。
2. 骨質疏鬆患者怎樣科學合地補鈣?
鈣是人體內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全身99%的鈣貯存在骨骼與牙齒中,組成身體最堅硬的部分。鈣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並且促進骨礦化,而骨骼作為貯鈣的主要場所又承擔著維持血鈣濃度穩定的重任。所以,鈣與骨骼健康的密切關系不言而喻。
嚴重缺鈣可導致動物與人類骨質疏鬆的模型早已公認為不可質疑的科學事實。大量觀察性研究和隨機的臨床試驗的數據表明,補充鈣和(或)維生素D能減少絕經後婦女骨量丟失和發生摔倒的危險。目前對於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在防治骨質疏鬆症中的地位基本達到國際共識,即對攝鈣不足的人群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是有益的,是防治骨質疏鬆症的「基礎措施」。
鈣補充劑是防治骨質疏鬆症的「基礎措施」,這充分說明其重要性。鈣對骨骼健康雖然是有益的,但降低骨折危險的作用是微弱的,因此單純補鈣不是防治骨質疏鬆症的唯一和全部措施,而是基礎措施之一,同時還應當注重營養、鍛煉、接觸陽光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有明確危險因素的骨質疏鬆症高危人群或已經是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除補鈣外,需要與其他抗骨質疏鬆症的葯物及治療措施聯合應用。
總之,鈣不僅是維持骨健康的基本元素,也是參與全身多系統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盡管單純補充鈣劑不是防治骨質疏鬆的全部措施,但的確是重要的基礎措施。因此,鈣不能不補,也不能濫補。科學合理地選擇鈣劑和補充鈣劑,才能
真正地做到既安全又受益。
3. 目前市場上常用補鈣制劑有哪些?
鈣是人體終生所需的元素,人體總鈣量的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是骨骼正常生長和達到峰值骨量的物質基礎。缺鈣可引發幾十種疾病,包括軟骨症、抽搐症、腎結石和高血壓、骨質疏鬆症等。
鈣制劑是防治鈣缺乏症的重要葯物。目前市場上的口服補鈣制劑種類繁多,為臨床醫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鈣制劑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
(1)根據成鹽的性質分成三類即無機鈣制劑類、有機鈣制劑類、天然生物鈣制劑類。無機鈣如碳酸鈣、氯化鈣、葡萄糖酸鈣等;有機鈣如乳酸鈣、枸櫞酸鈣、氨基酸鰲合鈣等;天然生物鈣如活性鈣、蓋天力、龍牡壯骨沖劑等。
(2)依據鈣制劑的發展過程將其分為三代。第一代有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制劑及中葯龍骨、牡蠣等,其特點是溶解度較低、吸收較差,吸收率均在30% ~40% ;第二代為活性鈣及以活性鈣為主要原料的制劑,其特點是對胃腸道刺激性大、生物利用度低,且有些生物鈣的制劑中含有對機體的有害的元素,如鎘、鉍、鉛等,長期服用會產生潛在的重金屬中毒的可能;第三代為超微粉化碳酸鈣制劑和氨基酸鈣制劑,如納米鈣、L—天冬酸鈣等,其特點是溶解性好、吸收度好(其吸收率一般為60%~80%,也有達90%以上者)、生物利用度高、對胃腸道刺激小,是目前較理想的補鈣制劑。
(3)按其組分分為單純鈣及復合鈣兩類:單純鈣是以碳酸鈣、氯化鈣、葡萄糖酸鈣等其中的某一鈣鹽作為主體,再與輔料加工而成;復合鈣劑是以2種以上的鈣鹽與酵母及各種維生素組成的(如維丁鈣、巨能鈣等)以增加鈣的吸收,此類制劑是一種很有潛力的制劑。
補鈣原則上應以飲食補鈣為主,增加富含鈣質的食物供給量,一般不應
提倡用鈣劑來補充營養或代替食物補鈣。經常接受日光照射和適量運動,可促進鈣的吸收以增強體內骨鈣的含量。對特殊群體,參考我國鈣的每日供給量標准計算:每日補充鈣量=鈣推薦供給量-每日膳食鈣量。根據情況適當補充不同劑型的鈣劑,對兒童、孕婦、產婦、哺乳期婦女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的治療補鈣,應同時注意必須予以適量維生素D。
4. 雌激素治療骨質疏鬆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骨質疏鬆症是一個世界范圍的、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的健康問題。目前全世界約2億人患有骨質疏鬆症。其發病率已躍居常見病、多發病的第七位。它是指以骨量降低、骨組織結構退變、骨強度下降、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險性增大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目前,骨質疏鬆症治療常用雌激素(激素替代治療)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
雌激素在全身多個部位均可發揮作用,具有多方面的效應,其中的某些副作用是絕經後婦女不需要、或者是有害的。長期單獨使用雌激素可使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增加,而聯合應用雌激素與孕激素則可以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發生。乳腺癌與激素替代治療的關系各文獻報道不完全一致,多數認為連續使用5年以上時,乳腺癌的發生率升高。
因此在使用激素替代治療時應注意掌握以下原則:①絕經後婦女如有絕經症狀,又有骨質疏鬆症高危因素,應選用雌激素(子宮已切除)或雌、孕激素(子宮完整者)。②對適應證范圍婦女進行利弊評估,只要益處超過風險,就有應用價值。③絕經早期應用激素替代治療不僅可緩解症狀,預防骨丟失,還因避免老齡化的影響,可能對心血管及腦起保護作用。④絕經後連續應用激素替代治療 5年是安全的,如需應用5年以上,經權衡利弊、在病人知道潛在風險的情況下,可以繼續應用。⑤應用的最低有效劑量、葯物種類及使用途徑應個體化。⑥評估利弊,一般一年一次,以決定是否需要或可以繼續應用。
5. 二膦酸鹽類葯物是什麼?
二膦酸鹽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應用於臨床的新型骨吸收抑制劑,近年來,二膦酸鹽類葯物已發展成為最有效的骨吸收抑制劑。由於它能減少各種原因引起的骨吸收,因此被用來預防和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老齡和絕經後)、制動引起的骨質疏鬆、骨腫瘤、成骨不全、骨纖維發育不良、炎性骨病等。還可用於糖皮質激素、甲狀腺素及肝素等引起的繼發性骨質疏鬆。另外,雙膦酸鹽還是惡性腫瘤及佩吉特骨病引起的高鈣血症的一線治療葯物。
二膦酸鹽與雌激素作用相似,但後者僅用於女性,而二膦酸鹽男女均可用。二膦酸鹽能抑制骨的吸收,防止骨質丟失,增加鈣的利用。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骨密度能較快增加,能明顯改善骨質疏鬆引起的骨痛症狀。二膦酸鹽主要通過以下途徑抑制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①抑制破骨前體細胞的分化和募集,從而抑制破骨細胞的形成;②破骨細胞吞噬二膦酸鹽,導致破骨細胞凋亡;③附著於骨表面,影響破骨細胞活性;④干擾破骨細胞從基質接受骨吸收信號;⑤通過成骨細胞介導,降低破骨細胞活性。
二膦酸鹽類葯物迄今已開發出十幾個品種,按葯效學分為3代,第一代有依替膦酸二鈉、氯屈膦酸二鈉,除抑制骨吸收外,還有抑制正常礦化過程的不良反應,因此主張間歇性、周期性治療,同時持續服鈣劑。第二代有替魯膦酸鈉、帕米膦酸鈉,治療量不阻滯礦化;第三代有阿侖膦酸鈉、利塞膦酸鈉、依本膦酸鈉等,不但消除了抑制正常骨礦化作用,而且抗骨吸收療效增強。
二膦酸鹽的不良反應主要是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這可能是因為葯物中所含氨基對消化道的刺激引起。因此,對食管炎、食管潰瘍、糜爛、吞咽困難等患者禁用。不良反應除胃腸道反應外,還有注射局部刺激反應,故不宜靜注和肌注,應緩慢靜滴。
9、骨質疏鬆的幾種療法?
骨質疏鬆的幾種療法,這個應該有一種是吃葯療法,再就是自己鍛煉,再就是吃點兒增加骨質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