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的患者適合進行什麼運動?
骨質疏鬆的患者多為老年人,運動項目的選擇要慎重,應該根據自己身體狀況的不同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最新研究成果顯示,負重有氧運動對骨骼發展很重要,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最好運動方式。一般選擇散步、慢跑、踏車、登台階、太極拳等運動,動作的速度和幅度相對較緩慢,既又能刺激骨骼,增加或維持骨量,防止骨量過多丟失,又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有效地防止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
一些強度或負荷較大、屏氣用力,以及對抗性或技巧性較強的運動,均不適合於骨質疏鬆患者。這些運動容易發生運動性損傷,甚至骨折。如仰卧起坐、坐位體前屈等動作,不適合骨質疏鬆患者。這些動作都需要彎曲脊柱,使脊柱承受很大的張力,很容易引發嚴重的背痛,甚至脊柱骨折。
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應因人而異,應該針對個體運動能力的差異、骨密度及是否有骨折來制定運動療法方案。每次運動訓練時應有準備活動和整理運動(10~15分),運動持續時間一般20~30分。骨質疏鬆症患者應進行低強度較長時間的運動。在運動開始的第1周,要進行低、中等強度運動20~30分,運動2~4周後出現正常的運動反應且無並發症時,運動時間可以從20分逐漸增加。嚴重骨質疏鬆患者也可進行間歇運動。運動頻度通常為每周3次。
此外,每天堅持1小時日曬,能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的發生。曬太陽應在上午6~9時,這時的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為主,是一天中曬太陽的第一個黃金時段。而上午9~10時、下午4~7時,這兩個時間段陽光中的紫外線A光束增多,是儲備體內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如果老人缺鈣或者骨質疏鬆,應該在這兩個時間段好好曬曬太陽。
2、骨質疏鬆患者該注意什麼
1、適當的補鈣,可以有效的緩解這種疾病,但是一定不可過量,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人體衰老的表現。過量補鈣並不能變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症,並會引起並發症,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危害老人健康。2、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組成骨基質的原料,可增加鈣的吸收和儲存,對防止和延緩骨質疏鬆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頭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類的白蛋白,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應有充足的蛋白質與維生素C。3、日常生活中,骨質疏鬆患者可以適當的吃一些堅果之類的,堅果和果仁可以從多方面促進骨骼健康。杏仁,開心果,和葵花籽,都屬於高鈣食物。花生,杏仁含有的鉀,有利於減少尿液中鈣的流失。另外,堅果中含有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也對建立強壯的骨骼有益。4、注意多食用維生素D、維生素A豐富的食品,如蛋黃、動物的肝臟、黃、紅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於補充體內維生素A。此外,骨質疏鬆患者需要注意的飲食衛生還包括一些不易食用的東西,比如煙酒,過量飲酒可影響鈣的吸收,所以應限量適度的飲酒。還需要多曬太陽,陽光本質上雖不是食物,但它是一種營養物質的最好的來源,而這種物質在食物中的含量非常稀少——身體接受太陽光照射合成維生素D。
3、中國有多少骨質疏鬆患者?
隨著人口老齡化,在我國,骨質疏鬆患者已達9000萬,占總人口的7.1%。據了解,日本女性有900萬患骨質疏鬆,男性有175萬人,而日本總人口為1.3億,其患病率高達8.269%。日本學者Fujita在1977年指出:「如果我們活得足夠長,不管是男人和女人,我們都將會患骨質疏鬆症。」很多被調查者出現過腰酸背痛的症狀,特別是中老年女性,但他們之中很少有人將這一症狀與骨質疏鬆聯系起來。其實,這很可能就是骨質疏鬆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