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結核與骨壞死如何區分
骨結核與骨壞死是兩種不同的疾病,發病機理不同、症狀不同。兩種疾病都可發生在關節處,也可同時存在,當骨結核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並發骨壞死。
骨結核是由結核桿菌侵入骨或關節而引起的化膿性破壞性病變,可發生在不同的部位,大多是由肺結核繼發,常見於30歲以下年輕人,特別是3-5歲的學齡兒童發病率最高,膝、髖、肘、踝等負重大、活動多、容易發生勞損的骨或關節常發病。
骨壞死則是是指人體骨骼活組織成份壞死,腕骨、月骨、脛骨結節、跖骨、足舟骨、跟骨、股骨都會引起骨壞死,多時由外傷、使用激素類葯物、骨質疏鬆等情況引發骨質缺血,最終發生壞死。壞死後患者會出現疼痛、髖關節受限、跛行等症狀,骨壞死常發部位為股骨頭壞死。
當骨結核發生在關節處時,造成骨小梁模糊、骨質缺失、軟骨損傷等情況,死骨大量形成,關節軟骨被破壞可使關節間隙狹窄,軟骨破壞後不會再生,壞死骨區形成,即並發骨壞死,受到外傷、激素等影響會迅速發生骨壞死。骨結核合並骨壞死,患者結核試驗檢查多為陽性,出現午後低燒、疼有定處、消瘦、盜汗、乏力等。
骨結核與骨壞死也可明顯的區分開,通過X線片觀察最為明顯,骨結核在光片上的會呈斑片狀,骨壞死則沒有該現象症狀。
2、核磁共振,有異常,醫生懷疑是骨結核病
結核是由結核桿菌侵入骨或關節而引起的化膿破壞性病變。現代醫學稱為骨、關節結核。中醫稱為骨癆,因其發病於骨、消耗氣血津液,導致形體虛贏,纏綿難愈而得名。成膿之後,其膿腐狀若敗絮粘痰,且可流竄他處形成寒性膿腫,故又名流痰。
其多生於兒童及青少年,大部分患者年齡在30歲以下,其中10歲以上兒童占第一位。在10歲以下兒童中,又以3---5歲的學齡前兒童為最多。發病部位多數在負重大,活動多,容易發生勞損的骨與關節。其發病率依其順序為:脊柱、膝、髖、肘、踝、腕及手足的短骨幹,四肢的長骨幹,偶可涉及扁骨,如胸骨、肋骨、顱骨等,多為繼發引起,其原發病灶多數在肺和胸膜或在消化道和淋巴結。
其病因多為正氣虛弱,筋骨局部傷損。臨床表現分為全身表現和局部表現。
1、全身表現:初期多見明顯全身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漸感全身不適,倦怠乏力,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繼而午後低熱,夜間盜汗,心煩失眠,咽干口燥,形體日漸消瘦,兩顴發赤,舌紅苔少,脈沉細而數等一派火旺徵象,後期氣血虛弱,可見面色無華,舌淡唇白等,如有高熱惡寒,全身熱毒症狀明顯者,應考慮合並其它化膿菌混合感染。
2、局部表現:
(1)疼痛,呈漸進性;
(2)肌肉痙攣,多為局部肌肉緊張;
(3)腫脹;
(4)患肢肌肉萎縮;
(5)功能障礙;
(6)畸形;
(7)寒性膿腫;
(8)竇道,瘺管形成;
其診斷要點:
(1)有結核病史和病程緩慢,發病隱漸,進行性加重的病變過程。
(2)出現上述全身和局部的症狀,體征。
(3)X線檢查:單純骨結核,骨結核病灶的X線徵象,主要呈不規則的透光破壞區,其邊緣無硬化增密現象,破壞區內有時可見較小的密度增高影。寒性膿腫形成者,在病灶附近出現軟組織腫大陰影。
單純滑膜結核,X線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附近骨骼骨質疏鬆,關節間隙呈雲霧狀模糊不清。如關節腔積液多,可見關節間隙增寬
全關節結核:X線表現主要為關節邊緣局限性破壞跡,或邊緣不規則,關節面破壞,關節間隙狹窄或消失,或發生關節脫位。
3、實驗室檢查。可通過血常規、血沉、結核茵素試驗,細菌學檢查,病理學檢查等確診。
治療:必須整體與局部並重,祛邪與扶正兼顧,內治與外治結合。
3、骨結核的症狀
一、骨結核症狀主要包括全身症狀和局部症狀:
1.全身症狀:輕重不一,一般為慢性發病過程,多為低熱,消瘦等症狀,如合並感染,可有高熱,傷口流膿等。紅血球沉降率多增速。
2.局部症狀:發展緩慢,早期多為偶然的關節疼痛,逐漸加重並轉為經常疼痛,活動時疼痛加重,有壓痛,疼痛可放散至其它部位,如髖關節結核疼痛常放散至膝關節。因活動時疼痛而有肌痙攣,致使關節的自動和被動活動受限,持久性肌痙攣可引起關節攣縮或變形,患肢因廢用而肌肉萎縮。在晚期因骨質破壞,或骨骺生長影響,形成關節畸形、病理脫臼或肢體短縮等。在脊椎結核因骨質破壞椎體塌陷及膿腫、肉芽組織形成,可使脊髓受壓而發生截癱。脊椎結核和其它關節結核常有寒性膿腫,如穿破可合並感染使症狀加重,形成竇道傷口長期不愈。
二、診斷:根據病史、結核接觸史及上述全身和局部症狀進行診斷。因病程緩慢,應注意早期確診。
三、治療:苗寨生骨方膠囊方是由鹿角膠、穿山甲、蜈蚣、蛇蛻、蟬衣、僵蠶、牛黃、乳香、沒葯、熟地黃、甘草、肉桂等苗嶺野生葯材組方而成,使用時只需直接內服,葯效直達病灶,有效調理人體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具有清熱涼血,消腫止痛、抽膿拔毒,化腐生肌骨的療效。
4、骨結核是什麼病
骨結核
骨結核是有肺結核繼發的。
核病首先發生在肺部,在肺部感染後通過血液的傳播可以到全身很多系統去,可以導致骨骼系統結核、泌尿系統結核、消化系統結核等。
骨結核可導致癱瘓
這種細菌傳播到其他部位後,大部分的部位可以由於抵抗力的增強把它消滅掉,但是有一些部位的結核菌可能在局部形成一個小的病灶,如果肌體抵抗力很強,可能潛伏在那裡,當肌體抵抗力減弱的時候,這些潛伏的病灶就可以發展起來,導致骨結核病,因此骨結核是一種繼發的病灶。得了骨結核後人為什麼會導致癱瘓呢?
有一部分骨結核可以引起病人癱瘓,這是由於結核病變對骨頭的侵蝕,大家都知道脊樑骨後面就是脊髓,一旦脊髓受到壓迫或者損傷和牽拉,那麼傳達指令就會出現問題,病人就會出現癱瘓。人體從頸椎、胸椎到腰椎都可以得結核,如果生病的位置比較高,危害就越大,如果頸椎得了結核,雙上肢以下就會不能動,如果是胸椎得了結核,那麼胸部以下就不能動了,腰椎如果得了結核就主要是雙下肢的問題。
有沒有可能在四肢的部位得結核?
實際上人體任何部位的骨頭都可以得結核,脊柱部位的結核大約佔到50%,其他的比如膝關節、髖關節等很多關節也都可以得結核。
根據病變部位和發展情況可分為單純性骨結核,單純性滑膜結核和全關節結核。 關節結核發展緩慢,早期多為偶然的關節疼痛,逐漸加重並轉為經常疼痛,活動時疼痛加重,有壓痛,疼痛可放散至其它部位,如髖關節結核疼痛常放散至膝關節。因活動時疼痛而有肌痙攣,致使關節的自動和被動活動受限,持久性肌痙攣可引起關節攣縮或變形,患肢因廢用而肌肉萎縮。在晚期因骨質破壞,或骨骺生長影響,形成關節畸形、病理脫臼或肢體短縮等
骨結核病的腰疼、麻木有什麼特點?
脊柱結核尤其是腰椎的結核最早的症狀常常是腰疼,但是很多別的疾病都可以產生腰疼,比如椎間盤病、腰部勞損等都可以導致腰疼。結核病的腰疼和其他疾病導致的腰疼還是有一些區別的,結核病的腰疼是一種持續的腰疼,尤其是在晚上睡著以後疼,小孩或者年輕人經常疼醒了,疼痛不會因為休息、吃葯等有好轉。在臨床醫生看來脊柱結核和別的疾病導致的疼痛區別在於,脊柱結核導致疼痛的病人的腰都是僵直的,很難自己彎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區別。 (央視)
骨結核的治療有哪些方法?
骨結核包括脊柱結核有它一般的結核治療原則,首先是支持療法,要有充分的營養比如蛋白質、維生素,熱量要夠,充足的休息等。另外就是抗結核治療,也就是化療,給予各種抗結核的葯物,需要堅持的時間比較長。但是有些病發展到嚴重的程度了,膿腫、癱瘓等,就要進行手術治療了。手術要把那些已經被結核病破壞掉的骨頭清除干凈,在基本切除後的基礎上再用其他部位的骨頭,比如髂骨植入進去,目的是讓植入的骨頭和原來即將正常的骨頭慢慢長在一起,融為一體。手術的另一方面需要臨時進行固定,半年後植入骨頭就已經融合了。然後加上葯物治療就可以了。脊柱結核病手術的風險問題要從幾個方面考慮,首先要看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還要看醫院的技術力量,特別是手術醫生以及麻醉的情況,最後要看設備情況。目前看來我國進行結核手術的保險系數還是比較高的。
1)驗方:治骨關節結核、未潰而腫痛
生甘草、生川草烏、生白芨各8兩,藤黃12兩,冰片5錢。
用法:共研細末,用時以滾熱開水調如糊狀,外敷患處,用量按病灶大小而定,每周換葯一次。
(2)驗方:治骨結核皮肉潰爛、面積較大。
龍骨、廣丹、寒水石各1兩,梅片3錢。
用法:共研末撒瘡上。如久不收口,再加黃連研末撒瘡上。
5、營養不良可導致骨結核,是真的嗎?中老年人應該怎樣平衡營養?
營養不良的人,確實有可能會導致骨結核,中老年人應該平衡營養,這樣才能夠使自己身體更加健康,同時遠離疾病的困擾。
身患骨結核的人,對於飲食搭配,一定要格外注意,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設計一些維生素,這對於自己健康恢復是相當有幫助的,其實維生素和無機鹽這兩種東西,對於骨結核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維生素的食物,比如桔子裡面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那麼我們可以多食用一些,因為它可以促進代謝,當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食用一些南瓜和菠菜,這兩種食物,對於骨結核的恢復也是有非常大的幫助。
當然,我們還保持一顆愉悅的心,這樣才能夠恢復得更快,如果我們終日無精打采。那麼對於骨結核的恢復也是非常不利的,平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自己愛好的事情,比如說下象棋或者是聽收音機,這些都是不錯的放鬆方式,對於病情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只是食物療法,恢復效果可能會慢一些,但是我們身心愉悅的時候,再配合食物療法,將會事倍功半。
當然患有骨結核的人,要避免辛辣食物,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將這些注意事項,記在本子上面,免得時間久了就會忘卻。當我們做好以上這些,病情就會有所恢復。
6、如何面對骨結核,骨結核有哪些危害
任何疾病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都會導致並發症的出現,甚至連感冒,都會引起急性肺炎的發生,肺結核這種嚴重的疾病必然也不會例外,可是,骨結核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
骨結核的危害之一、當病變在頸椎部者,患者常以手托下頜而呈頸縮俯形之態,其膿腫多出現於頸部,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難。
骨結核的危害之二、當病變在胸椎部者,背脊骨外突,狀如龜背,走路時常以兩手支撐腰脅,其膿腫多出現於腎俞附近。
骨結核的危害之三、當病變在腰椎部者,脊骨突出不明顯,腰部挺起如板狀,行動不便;小兒如患此症,腰部僵直,失去正常生理前凸曲線;其膿腫大多出現於少腹、胯間或大腿內側。
骨結核的危害之四、當病變在髖關節部者,患肢關節伸屈困難,大腿、臀部肌肉萎縮,兩臀部肌肉不對稱,可有跛行,患處不痛,痛反在膝部。膿腫可出現在髖關節附近或大腿外側較遠處。
骨結核的危害之五、當病變在膝關節部,可出現大小腿肌肉萎縮,尤以大腿肌肉為甚,關節腫脹明顯,狀如鶴膝,患肢漸漸不能屈伸。膿腫發生在膝關節周圍,日久形成脫位或膝內翻或外翻畸形,患肢較正常為短。
骨結核的危害之六、當病變在踝部,踝關節前後外側先腫脹,繼而流竄向內側,小腿肌肉萎縮,並呈內翻畸形,膿腫出現在原發病灶附近。
可以看出,骨結核疾病的患發會給機體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傷害,這些危害有的能夠足以讓人失去健康的身體,甚至是有著生命安全的威脅。為避免骨結核危害傷及到身體,建議人們,在發現患上骨結核病之後,抓緊時間到骨病醫院進行骨結核的臨床性科學治療,以避免骨結核危害的發生。
7、骨結核與骨壞死是同一種疾病嗎?
骨結核與骨壞死是兩種不同的疾病,發病機理不同、症狀不同。骨結核是由結核桿菌侵入骨或關節而引起的化膿性破壞性病變,可發生在不同的部位,大多是由肺結核繼發;而骨壞死則是是指人體骨骼活組織成份壞死,腕骨、月骨、脛骨結節、跖骨、足舟骨、跟骨、股骨都會引起骨壞死,多時由外傷、使用激素類葯物、骨質疏鬆等情況引發骨質缺血,最終發生壞死。但兩種疾病都可發生在關節處,也可同時存在,當骨結核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並發骨壞死。
8、骨結核的症狀有哪些?骨結核的疼痛是什麼樣的?
典型症狀
1.一般症狀 起病多較緩慢,全身症狀隱蔽,患者可有低熱、倦怠、盜汗、食慾減退和消瘦等症狀。
2.局部症狀
(1)功能障礙:通常患者的關節功能障礙比患部疼痛出現更早。
(2)腫脹:四肢關節結核局部腫脹易於發現,皮膚顏色通常表現正常,局部稍有熱感。關節腫脹逐漸增大,肢體的肌肉萎縮,患病關節多呈梭形。
脊柱結核因解剖關系,早期體表可無異常發現,隨著病變發展,椎旁膿腫增大並沿肌肉間隙移行至體表,寒性膿腫可出現於頸部、背部、腰三角、髂窩和腹股溝部等。如膿腫移行至體表,皮膚受累,可見表皮潮紅,局部溫度也可增高,有的甚至穿破皮膚形成竇道。同時患者多出現低熱,局部疼痛加重。寒性膿腫出現時有助於骨關節結核的診斷。
(3)疼痛:初期局部疼痛多不明顯,待病變發展刺激或壓迫其鄰近的神經根,如胸椎結核的出現肋間神經痛;腰椎結核刺激或壓迫腰叢神經引起腰腿痛;單純骨結核或滑膜結核發展為全關節結核時疼痛加重,往往這時才引起患者的注意。
(4)畸形:脊柱結核多出現成角後凸畸形。隨著病變發展,骨關節和脊椎骨質破壞,出現角狀後凸畸形上述特有的姿勢持續不變且進一步發展,關節活動進一步受限而出現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