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宜靜不宜動嗎

骨質疏鬆宜靜不宜動嗎

發布時間:2020-09-11 15:59:17

1、人類對骨質疏鬆的認識有哪些誤區

■誤區一,補鈣等於治療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因骨骼流失速度超過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治療不是單純補鈣,而是提高骨量、增強骨強度和預防骨折的綜合治療。雙膦酸鹽是目前治療骨質疏鬆最好的葯。
■誤區二,喝骨頭湯能夠防骨質疏鬆。實驗證明,牛奶中鈣含量遠遠高於骨頭湯。同時,骨頭湯里含有大量脂肪,不適合老人。老人壯骨應注意飲食多樣化,少吃高脂、高蛋白質的食物。
■誤區三,骨質疏鬆為老人特有。人體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在30多歲達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相當於人體中的「骨礦銀行」儲備越多,到老發生骨質疏鬆的時間越推遲,程度也越輕。
■誤區四,老人治療骨質疏鬆為時已晚。老人不能放棄治療骨質疏鬆,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誤區五,靠自我感覺發現骨質疏鬆症。多數骨質疏鬆症感覺不明顯,想發現該症,應定期去有雙能X線吸收儀的醫院做檢查。
■誤區六,骨質疏鬆是小病,無須小題大做。骨質疏鬆不只是腰酸背痛,還會導致骨折的發生。
■誤區七,得骨質疏鬆自己吃葯就可以。對已確診的患者,應及早接受正規、綜合治療。
■誤區八,防骨折,宜靜不宜動。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需要不斷地運動刺激,缺乏運動會造成骨量丟失,影響關節靈活性,容易跌倒致骨折。
■誤區九,骨折手術後骨骼就正常了。骨折手術只是針對局部病變的治療方式,而全身骨骼發生骨折的風險並未得到改善。

2、骨質疏鬆可以多運動嗎

從人體的氨糖量來講,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3、骨質疏鬆都有什麼表現?

典型症狀
腰背疼、身長縮短、駝背、易骨折等。

常見症狀
1.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4、老年人宜靜不宜動?老年人真的不能運動嗎?

不是不能運動,只是不能劇烈運動,這樣身體會消耗不了,適當的運動還是可以的。

5、宜靜不宜動什麼意思?

意思是說,人未來的人生應該以靜為主,比如做安靜的工作、保持清靜的心態、做閑靜的活動。不宜動就是不發做激烈的工作、活動等。這些還是有點道理的,可能時還是注意些為好。祝你好運。

6、骨質疏鬆的患者適合進行什麼運動?

骨質疏鬆的患者多為老年人,運動項目的選擇要慎重,應該根據自己身體狀況的不同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最新研究成果顯示,負重有氧運動對骨骼發展很重要,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最好運動方式。一般選擇散步、慢跑、踏車、登台階、太極拳等運動,動作的速度和幅度相對較緩慢,既又能刺激骨骼,增加或維持骨量,防止骨量過多丟失,又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有效地防止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

一些強度或負荷較大、屏氣用力,以及對抗性或技巧性較強的運動,均不適合於骨質疏鬆患者。這些運動容易發生運動性損傷,甚至骨折。如仰卧起坐、坐位體前屈等動作,不適合骨質疏鬆患者。這些動作都需要彎曲脊柱,使脊柱承受很大的張力,很容易引發嚴重的背痛,甚至脊柱骨折。

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應因人而異,應該針對個體運動能力的差異、骨密度及是否有骨折來制定運動療法方案。每次運動訓練時應有準備活動和整理運動(10~15分),運動持續時間一般20~30分。骨質疏鬆症患者應進行低強度較長時間的運動。在運動開始的第1周,要進行低、中等強度運動20~30分,運動2~4周後出現正常的運動反應且無並發症時,運動時間可以從20分逐漸增加。嚴重骨質疏鬆患者也可進行間歇運動。運動頻度通常為每周3次。

此外,每天堅持1小時日曬,能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的發生。曬太陽應在上午6~9時,這時的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為主,是一天中曬太陽的第一個黃金時段。而上午9~10時、下午4~7時,這兩個時間段陽光中的紫外線A光束增多,是儲備體內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如果老人缺鈣或者骨質疏鬆,應該在這兩個時間段好好曬曬太陽。

與骨質疏鬆宜靜不宜動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