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問問大家經常吃鈣片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嗎?
可以的,但是除了吃鈣片還有其他預防的方式。之前我在常笑健康公眾號上看到一篇關於骨質疏鬆的文章,平時也可以補充維生素D,可改善平衡、降低跌倒及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而且骨質疏鬆的防治跟平時的生活方式也息息相關,加強營養、均衡膳食、規律運動、忌煙酒等也是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的。
2、補鈣能治療骨質疏鬆嗎?
當然了,補鈣從食補和葯補雙管齊下,效果最佳,平時飲食補鈣 宜多吃花生、菠菜、大豆、魚、海帶、骨頭湯、核桃、蝦、海藻等食物。
鈣之緣,含鈣高含維生素D,易吸收,口感好,見效快,且安全無胃腸剌激。補鈣時同時一起補充第三代蛋白鋅,單一補鈣容易導致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障礙,反而影響鈣的吸收不全面。和蛋白鋅一起就非常有利於鈣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第三代鋅硒寶蛋白鋅:生物態鋅,以蛋白鋅為代表。蛋白鋅,從蛋白提取,鋅的含量很低,幾乎和食物的含鋅量相當,絕對安全,對人體無任何副作用,可飯前服用。它的活性高,可有效促進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且不會拮抗鈣鐵等營養素的吸收,從而最終達到使人體從膳食來補充各種營養素的效果。
睡前喝杯牛奶更加有利鈣吸收鞏固.「食補葯補」雙管齊下,最終形成食物補充的良性循環,徹底改善缺鈣症狀。
3、補鈣就能治療骨質疏鬆嗎
不能。 沒有治療作用。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幾種。
1.運動
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於骨量的維持。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增加。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動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勵骨質疏鬆症患者盡可能的多活動。
2.營養
良好的營養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從兒童時期起,日常飲食應有足夠的鈣攝入,鈣影響骨峰值的獲得。歐美學者們主張鈣攝入量成人為800~1,000mg,絕經後婦女每天 1,000~1,500mg,65歲以後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鈣的攝入量為1500mg/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400~800U/天。
3.預防摔跤
應盡量減少骨質疏鬆症患者摔倒幾率,以減少髖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葯物治療
有效的葯物治療能阻止和治療骨質疏鬆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療法、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以及二磷酸鹽,這些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對骨形成的作用特別小。用於治療和阻止骨質疏鬆症發展的葯物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抑制骨吸收葯,包括鈣劑、維生素D及活性維生素D、降鈣素、二磷酸鹽、雌激素以及異黃酮;第二類為促進骨性成葯,包括氟化物、合成類固醇、甲狀旁腺激素以及異黃酮。
(1)激素代替療法 激素代替療法被認為是治療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最佳選擇,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存在的問題是激素代替療法可能帶來其他系統的不良反應。激素代替療法避免用於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①雌二醇 建議絕經後即開始服用,在耐受的情況下終身服用。周期服用,即連用3周,停用1周。過敏、乳腺癌、血栓性靜脈炎及診斷不清的陰道出血禁用。另有炔雌醇和炔諾酮屬於孕激素,用來治療中到重度的與絕經期有關的血管舒縮症狀。②雄激素 研究表明對於性激素嚴重缺乏所致的骨質疏鬆症男性患者,給予睾酮替代治療能增加脊柱的BMD,但對髖骨似乎無效,因此雄激素可視為一種抗骨吸收葯。③睾酮 肌內注射,每2~4周1次,可用於治療性腺功能減退的BMD下降患者。腎功能受損以及老年患者慎用睾酮,以免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危險;睾酮可以增加亞臨床的前列腺癌的生長,故用葯需監測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還需監測肝功能、血常規以及膽固醇;如出現水腫以及黃疸應停葯。用葯期間應保證鈣和維生素D的供應。另有外用睾酮可供選擇。
(2)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 該類葯物在某些器官具有弱的雌激素樣作用,而在另一些器官可起雌激素的拮抗作用。SERMs能防止骨質疏鬆、還能減少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這類葯物有雷洛昔芬,為非類固醇的苯駢噻吩是雌激素的激動葯,能抑制骨吸收、增加脊柱和髖部的BMD,能使椎體骨折的危險性下降40%~50%,但療效較雌激素差。絕經前婦女禁用。
(3)二磷酸鹽類 二磷酸鹽類是骨骼中與羥基磷灰石相結合的焦磷酸鹽的人工合成類似物,能特異性抑制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並增加骨密度,具體機制仍未完全清楚,考慮與調節破骨細胞的功能以及活性有關。禁用於孕婦以及計劃懷孕的婦女。第一代命名為羥乙基膦酸鈉稱依替膦酸鈉,治療劑量有抑制骨礦化的不良反應,因此主張間歇性、周期性給葯,每周期開始時連續服用羥乙基膦酸鈉2周,停用10周,每12周為一個周期。服用羥乙基膦酸鈉需同時服用鈣劑。
近年來不斷有新一代的磷酸鹽應用於臨床,如氨基二磷酸鹽(阿侖屈酯)、利塞膦酸(利塞膦酸鈉)、氯瞵酸(氯甲二磷酸鹽)(商品名骨膦)以及帕米膦酸納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特強,治療劑量下並不影響骨礦化。阿侖膦酸鈉(商品名福善美)證實能減輕骨吸收,降低脊柱、髖骨以及腕部骨折發生率達50%,在絕經前使用可以阻止糖皮質激素相關的骨質疏鬆症。
(4)降鈣素 降鈣素為一種肽類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緩慢作用可以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動功能和改善鈣平衡的功能,對於骨折的患者具有止痛的作用,適用於二磷酸鹽和雌激素有禁忌證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國內常用的制劑有降鈣素(Miacalcin,鮭魚降鈣素)和依降鈣素(益鈣寧)。降鈣素有腸道外給葯和鼻內給葯2種方式,胃腸外給葯的作用時間可持續達20個月。
(5)維生素D和鈣 維生素D及其代謝產物可以促進小腸鈣的吸收和骨的礦化,活性維生素D(如羅蓋全、阿法骨化醇)可以促進骨形成,增加骨鈣素的生成和鹼性磷酸酶的活性。服用活性維生素D較單純服用鈣劑更能降低骨質疏鬆症患者椎體和椎體外骨折的發生率。另有維生素D和鈣的聯合制劑可供選擇,治療效果比較可靠。
(6)氟化物 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椎體和髖部骨密度,降低椎體骨折發生率。每天小劑量氟,即能有效地刺激骨形成且副作用小。特樂定(Tridin)的有效成分為單氟磷酸谷氨醯胺和葡萄糖酸鈣,與進餐時嚼服。本葯兒童及發育時期禁用。
對於接受治療的骨質減少和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建議每1~2年復查BMD一次。如檢測骨的更新指標很高,葯物應減量。為長期預防骨量丟失,建議婦女在絕經後即開始雌激素替代治療,至少維持5年,以10~15年為佳。如患者確診疾病已知會導致骨質疏鬆,或使用明確會導致骨質疏鬆的葯物,建議同時給予鈣、維生素D以及二磷酸鹽治療。
5.外科治療 只有在因骨質疏鬆症發生骨折以後,才需外科治療。
4、補鈣就可以防範骨質疏鬆病嗎
補充鈣劑就可以防範骨質疏鬆病症了嗎? 提起骨質疏鬆的防範,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補鈣,但是骨松的防範絕不僅僅只是補充鈣劑這么簡單。 首先:在飲食中添加含有充分的鈣質、維生素D以及其他養分,鈣和維生素D是增加和維持骨質量不可或缺的基本營養成分。而蛋白質及其他養分如:磷、鈉、鎂等礦物質也在維持骨骼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 提高鈣的吸收量就要選擇含鈣豐富的食物,關於成年人來說,每天建議的鈣攝取量是800毫克。可以在三餐中有意識地多加牛奶及其他乳製品。還可多吃海產類、蝦米、西蘭花、綠葉蔬菜、果仁及乾果類等,也可從豬肉、雞蛋、豆類、魚等攝取養分,要避免太多肉類和鹽,因為過多蛋白質和鹽會加速鈣的流失。 其次,如果你沒有從飲食中得到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便可以適量服用鈣劑及補充維生素D,特別是停經後的婦女。在補鈣產品中,使用最多的是碳酸鈣,但碳酸鈣不適合於胃酸缺乏的病人服用。而枸櫞酸鈣等有機酸鈣,無論鈣含量較低,但比碳酸鈣易融解,適於胃酸缺乏的病人。磷酸鈣不易融解,不適於慢性腎衰的病人。關於腎功能不全或需要限止某種營養素攝入的人選擇時更要謹慎。 最後,運動可使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環明顯加快,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對骨骼有直截刺激作用,這些都能制止和減慢骨質疏鬆的進程。輕度骨質疏鬆病人可選擇跑步、打拳、游泳及球類運動等。較嚴重的人可選擇活動量小,以身體上下運動為主的項目,如原地踏步、行走、慢跑等。病情嚴重者做適當的肌肉收縮活動,如活動肩、肘、腕、手指、踝及膝部等關節抗阻力的伸屈運動,也能達到運動的目的。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路,發布本文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 東東 )
5、吃什麼鈣片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牛奶復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但牛奶的含鈣量畢竟太低,遠遠達不到正常人體所需的攝入量。
大豆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高達500毫克。但豆腐是不可與某些蔬菜同吃的,蔬菜中含有草酸會與鈣相結合生成草酸鈣結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
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25克,就可制以補鈣300毫克。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蔬菜
蔬菜中也有許多高鈣的品種。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香菜、芹菜等每100克鈣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近日,康乃健鈣片以高含量、吸收好的獨特產品功效,一經上市就掀起了市場的補鈣熱潮,深受中老年人群體喜愛,成為中老年補鈣首選。據悉,康乃健優選雙重天然鈣源——碳酸鈣和檸檬鈣,單片含量340mg。特別添加CPP,是鈣的超強吸收劑,能快速促進人體鈣鐵鋅等同步吸收,高含量、實效性強
6、光靠吃鈣片就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嗎?
骨質疏鬆症帶來的嚴重後果有疼痛,並容易引發骨質疏鬆性骨折,從而致殘甚至致死。正因為老人們對骨質疏鬆心存恐懼,再加上廣告上對補鈣作用的誇大宣傳,使許多老年人開始盲目補鈣。老年人補鈣過量,不但無益反而有害,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在認識上誤區。
誤區一補鈣能治好骨質疏鬆
許多老年人錯誤地以為,人老了,骨頭脆了,所以要吃鈣片,來防治骨質疏鬆,其實不是這么回事。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人體衰老的表現。女性在絕經以後5—10年,男性在65—70歲一般都會出現骨質疏鬆。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一般在30—35歲左右達到一生中所獲得的最高骨量,稱為峰值骨量。此後,就開始骨丟失,特別是絕經後的女性,在絕經後1—10年,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丟失期。由此可見,要想老來骨頭硬朗,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補鈣並不能逆轉骨量減少的趨勢,也不可能治癒骨質疏鬆。
誤區二:治骨質疏鬆不辨病因
骨質疏鬆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和繼發性的骨質疏鬆。女性絕經期後出現的骨質疏鬆,老年男性出現的骨質疏鬆都屬於原發性的骨質疏鬆;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誘因(如葯物)而引起的骨質疏鬆則屬於繼發性的骨質疏鬆。不同類型的骨質疏鬆,治療手段不一樣,千萬不能不加區分,一律補鈣,否則會出現並發症。
繼發性的骨質疏鬆,如鈣營養不良等引起的骨質疏鬆,補充鈣劑就非常有效;而對於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就不能依靠補鈣來治療。絕大多數老年人發生的骨質疏鬆屬於原發性骨質疏鬆,這類老年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比如絕經期女性可補充雌激素等,盲目補鈣沒什麼作用。
目前國際上還沒有什麼有效手段能治癒骨質疏鬆,現在能做到的只是預防和減緩。像某些廣告上宣傳的那樣,吃了某種補鈣制劑,就能治療骨質疏鬆,是沒有道理的。
7、老年人服用鈣片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嗎?
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的病因很復雜,與內分泌功能紊亂、肌肉萎縮、蛋白質代謝障礙以及長期缺鈣等因素都有關系,單一的缺鈣並非是直接原因。
一般百說,正常飲食情況下,人體是不會缺鈣的,骨質疏鬆症造成的骨骼缺鈣現象,並非是人體一定缺鈣,而是鈣在骨質中沉著減少,血液或其他組度織內鈣的含量並不減少。骨骼內鈣的減少又與內分泌紊亂、維生素D不足、蛋白質代謝障礙等有聯系。
因此,如果飲食情況正常,單純性服用鈣版片並不能預防骨質疏鬆權症,只有長期低鈣膳食的人才需採用鈣片預防本病。其實,唯一可取而又十分簡便的預防方法是堅持體育鍛煉,推遲衰老的發生。
8、天天吃鈣片,為什麼還會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很多老年人會遇到的一個問題,俗話說,人老腿先老,確實是這樣的,人到了年紀之後,會覺得自己的腿部沒有了力量。這是因為骨頭內的鈣質大量流失導致的,引起了骨質疏鬆。很多老年人每天都會吃鈣片,就是為了預防骨質疏鬆的出現,但是一些人會發現,即使自己每天補鈣,但是還是骨質疏鬆,這是為什麼呢?
骨質疏鬆主要是因為缺鈣引起的,但是補鈣不一定能吸收,鈣質要被身體吸收,還需要有維生素D,所以老年人在補鈣的時候,還需要一起服用維生素D。在太陽不是很大的時候,可以多到戶外曬曬太陽,這是補充維生素D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也是一種健康的方式。
如果老年人想要避免出現骨質疏鬆的話,除了需要補鈣以外,還需要調整飲食,在飲食方面也有很多食物可以補鈣的,比如豬骨湯,鯽魚湯,豆腐湯等等。另外,要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很多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鈣質。另外注意放鬆自己,一個豁達的心理對於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只有這樣,身體才能越來越好。
老年人也需要多運動,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還能促進鈣質的吸收,老年人的運動方式有很多,比如打太極,快走,慢跑等等。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運動強度不要太大。如果可以的話,跟自己的伴侶或者是自己的朋友一起走,這樣可以長期堅持。
9、補鈣是不是就可以防治骨質疏鬆?
,而且由此所致的病死率已超過乳腺癌、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的總和。骨質疏鬆是嚴重威脅老年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人口壽命的不斷增長,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骨質疏鬆的發病率有明顯增高趨勢,骨質疏鬆的預防及治療就顯得越來越重要。現在很多中老年人受廣告宣傳影響,自行服用一些鈣片,以為就能預防甚至治療骨質疏鬆。其實各種補鈣的方法,包括服用各類鈣產品對防治骨質疏鬆只是基礎的措施。首先,人體在不同時期小腸對鈣的吸收率是不同的:通常成人對膳食鈣的腸道吸收率為40%左右;兒童及孕婦吸收率可高達50%或60%;老年人則只有20%~30%或更少。維生素D促進腸鈣吸收,其主要來源為皮膚接受光照後自身合成,但老年人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僅為青年人的30%,又缺乏光照,維生素D不能滿足生理需要。其次,骨形態和力學特性的維持依賴於骨形成和骨破壞之間的動態平衡。到了老年,骨質的破壞大於形成,骨鈣流失導致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