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老年性骨質疏鬆綜述

老年性骨質疏鬆綜述

發布時間:2020-09-11 11:38:25

1、老年人為什麼易患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代謝性骨病,65 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為15% ~ 50%,絕經後婦女每3 人中即有1 例,在80 歲以前,女性的發病率約為男性的4 倍。

老年人為什麼易患骨質疏鬆呢? 其病因有如下幾點。

(1)年齡。40 ~ 50 歲以後,隨年齡增長,骨實體逐漸減少,骨質消失率,在男子每年為0.5%,女子每年為1%。

(2)飲食鈣不足。導致凈鈣吸收呈負平衡,為了維持血鈣恆定,就必須從骨骼中動員鈣進入血液,鈣攝入不足對絕經後骨質疏鬆的發生已得到臨床證實。

(3)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多。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尤為顯著,此激素水平增高使骨質吸收活動增強,骨質消失增快。

(4)維生素D 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低。維生素D 可促進腸黏膜上皮細胞合成鈣結合蛋白,使腸黏膜對鈣的主動吸收增加。維生素D 不足,影響鈣的吸收。

(5)雌激素缺乏。婦女在絕經後的負鈣平衡是絕經前的2 倍或更多,因此,雌激素對骨質吸收可能有一種張力性抑製作用,雌激素缺乏則導致骨質吸收增加。許多研究證明,絕經後婦女用雌激素治療可減少骨質消失,停葯則復如故。

(6)活動減少。老人長期卧床不動,室外活動減少,骨內的鈣、磷大量流入血中,經腎排出體外,鈣、磷大量丟失使老年人的全身或不活動部分出現嚴重的骨質疏鬆。

老年人常於椎體或長骨骨折時發現此病。最常見的症狀是腰痛,疼痛沿脊柱向外擴散,夜間和清晨醒來時明顯,日間減輕。彎腰,肌肉運動,咳嗽,打噴嚏和大便用力時疼痛加重。

診斷方法:當X 片陽性或骨活檢證實,再加上無吸收功能障礙,患者能活動,血清中的鈣、磷正常,鹼性磷酸酶正常時,可確診為原發性骨質疏鬆,即老年骨質疏鬆。但如果鹼性磷酸酶升高,低血磷,血中甲狀腺素增多,血清蛋白電泳異常,高尿鈣,或皮質素水平升高時則可排除此症。

治療措施有如下幾點。

(1)如果骨質疏鬆是由於繼發性原因所致,治療原發性疾病可使病變進展得到控制。骨質疏鬆的病因目前並不十分明確,缺乏有效的針對病因的治療手段。因此,採用多種葯物聯合的治療方案,以期既能阻止骨質丟失,又能增加新骨合成,從而達到逆轉骨質疏鬆過程的目的。

(2)糾正不適當的飲食習慣,如增加蛋白質與維生素,最主要的是補充鈣質,一般每日需要元素鈣1000mg。如碳酸鈣3g 含元素鈣1200mg,相當於乳酸鈣9.3g,葡萄糖酸鈣13.3g。

(3)維生素D 和鈣劑聯合應用能抑制甲狀旁腺激素分泌,使骨吸收率降低。如維生素D 用較大劑量,則應每月復查血清鈣一次,以免發生高血鈣。降鈣素、氟化鈉也可用於骨質疏鬆的治療,但副作用較多,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4)多開展室外活動,如慢跑、打太極拳、跳健身舞、練劍、射門球等,以防止因靜止不動而出現的鈣質丟失。

(5)雌激素能抑制破骨細胞活動,抑制骨質吸收,使負鈣平衡轉為正鈣平衡,一般用己烯雌酚。

2、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如果補鈣,就應用含維生素D3的復合制劑,如碳酸鈣D3片效果尚好。另外可以用阿倫磷酸鹽制劑。或是唑來膦酸靜滴每年4毫克,連用三年。效果亦滿意。後者的原理是防止鈣從骨內流失。

3、老年人骨質疏鬆有哪些臨床表現?

頸椎病的前期症狀都有哪些
1、、頸心綜合征: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早搏等心律失常及心電圖ST段改百變,易誤認為冠心病。
2、、視力障礙:頸椎病度患者出現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不等大,甚至視野縮小、視力銳減。也應及時根治頸椎病的病因。
3、吞咽困難: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異物感,是頸椎病變導致食管受到刺激、壓迫而引起的。少數患者還會有惡心、嘔吐、聲音嘶啞、乾咳、問胸悶。
4、猝倒:頸椎病患者在突然扭頭或轉到頸部時,出現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答倒,倒地後能很快的清醒站起,不伴有意識障礙、後遺症。是頸椎病版病變導致椎動脈受到刺激、壓迫而引起的,頸椎病患者,出現猝倒的症狀後,要及時有效的根治頸椎病。
5、高血壓: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壓增高為常見,稱為「頸性高血壓」。由權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人多見,故兩者並存的機會不少。
yu

4、老年骨質疏鬆症主要累及哪些部位

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5、絕經後骨質疏鬆症與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有何區別

兩者都屬於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只是其中的類型不同而己。(1)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也稱為I型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發生於絕經後 的女性。(2) 老年性骨質疏鬆症:也稱為n型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

6、中老年常見病症骨質疏鬆症特徵及治療方法是什麼?

【疾病綜述】骨質疏鬆是老年人腰腿痛的原因之一,60歲以上男性10%、女性40%患有此症,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80歲以上的老人絕大多數有骨質疏鬆,但大約有一半人可以沒有明顯的症狀。
【病症特點及確診】臨床表現是常有周身骨痛、乏力,俗話說。「人老骨頭硬」,事實上正相反,由於骨質疏鬆,骨密度減低,骨頭很不結實,容易發生骨折,尤其是瘦弱的老人,骨折的發生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最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胸腰椎、股骨頸,脊柱椎骨的骨折多是壓縮性骨折,可能引起許多繼發症狀,脊柱變形、向後凸出,腰背部肌肉韌帶容易疲勞,疼痛加重,特別是咳嗽、舉重物、身體前屆時明顯。嚴重時可累及脊髓神經根,可表現為坐骨神經痛,使行動困難。高度變形的脊柱,使病人身高下降,逐漸變得很矮,胸廓產生畸形,肺活量明顯減少,影響心臟功能。
關於骨質疏鬆的原因是因為骨質中鈣的排出增多,吸收減少的緣故。老年人由於易患關節炎或其他疾病,使行動緩慢,活動減少,久坐或久卧都可以造成骨質疏鬆。
【治療原則】年老後由於食慾減退,飲食減少,營養缺乏,鈣的攝入量就會減少,鈣的代謝與維生素D的代謝有很大關系,老年人由於缺乏戶外活動,日光照射的機會少,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因此也影響鈣的吸收。蛋白質與維生素C、維生素A對正常的成骨細胞活力也相當重要,如身體缺乏這些東西,也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絕經期以後的婦女,由於缺乏雌性激素,減低了對抗甲狀旁腺激素的作用,因此使骨質吸收加速,造成骨質疏鬆。
人從40歲以後由於退行性變,骨的生成減少,吸收增多,因此使骨皮質變薄,髓腔增寬,但仍保留它的基本結構,這時的骨頭猶如雞蛋,骨皮質薄似蛋殼,充滿髓腔的脂肪和少量的骨小梁如蛋清、蛋黃,脆弱易碎,這就是老年人為什麼遭受輕微的外傷或用力稍猛就發生骨折的原因所在。
骨質疏鬆的診斷主要依靠X線照片,可看到骨密度減低,骨小梁稀疏,全身骨骼中以海綿狀骨最先發生,例如脊柱的椎骨,當骨質礦物質減少30%~50%以上的時候,X光片上才能見到改變,從骨質開始疏鬆到X光片上出現改變大約要10年。
【預防指導】預防骨質疏鬆的主要方法是鼓勵老年人多作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增加。多做體育鍛煉。食物中應吃含鈣與維生素D較豐富的食品,如牛奶、雞蛋、豆製品、蘿卜纓、雪裡蕻、油菜、香菜和海帶等。是否需服鈣片(葡萄糖酸鈣與乳酸鈣)或魚肝油,由醫生根據情況而定。
用雌激素(如己烯雌酚)與雄激素(如丙酸睾丸酮)合並治療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療效好,副作用少。但如單獨大量用雌激素,對老年婦女有使子宮內膜增厚、子宮出血與乳腺增生等不良副作用,應當注意。

7、中年老人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系統性骨病,臨床上骨質疏鬆症是低骨量或者是骨組織微結構退變的一種全身性代謝骨病。其特徵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細結構破壞,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險性也大為增加,即使是輕微的創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細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病因明確,常由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如性腺功能減退症、甲亢甲旁亢、庫欣綜合征、1型糖尿病等)或各種全身性疾病引起。

骨質疏鬆的症狀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勞累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難等症狀。
2、脊柱變形。骨質疏鬆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3、胸椎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胸廓畸形,影響心肺功能;腰椎壓縮性骨折可能會改變腹部解剖結構,導致便秘,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4、脆性骨折。即在輕微外力作用下就可發生骨折。常見部位為胸、腰椎,髖部,橈、尺骨遠端等。其他部位也可發生骨折。發生過一次脆性骨折後,再發生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加。
骨質疏鬆年輕化的幾個因素
1、精神壓力大:如今中年男人壓力大,工作負荷重,容易促使男性性腺功能過早減退。當睾酮水平下降時,會引起破骨細胞分解速度過快、骨密度減少,由此使骨質疏鬆過早降臨。
2、運動時間少:運動不足,特別是負重運動不足,骨骼缺乏必要的刺激和「承重」,使成骨細胞活性降低,易造成骨質疏鬆。
3、過量飲酒:酒精會抑制新骨的生成,影響維生素D活化,導致男性過早與骨質疏鬆"結緣"。如果嗜酒無度,還可能導致「股骨頭壞死」。
4、抽煙:煙鹼可促使骨吸收增加,使血鈣升高,抑制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使鈣吸收減少。
六種方法可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1、定期檢查骨骼:定期到醫院檢查骨骼健康狀況,請醫生評估骨折風險。已確診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應遵醫囑積極堅持治療。
2、改掉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吸煙、酗酒對骨骼的傷害非常嚴重。要保護骨骼健康,改變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非常重要。
3、不要過度減肥:臨床發現,體重偏低的人比體重正常的人更易發生骨質疏鬆。因此,對於女性而言,最好別過度追求苗條。

4、經常鍛煉:每周應鍛煉3~4次,每次30~40分鍾。鍛煉項目可以多樣化,抗阻訓練和力量訓練相結合。
5、及時補充維D:及時補充維生素D十分關鍵,可以每天曬太陽15分鍾。日常飲食可多吃奶製品、魚類、魚肝油、堅果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或者適當補充維生素D補劑。
6、預防意識在心中:45歲前絕經、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葯物、有骨關節炎或吸收不良綜合症等病史、發生過骨折或有骨質疏鬆症家族史等人群,生活中更應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重視疾病的危害。在出現了類似的症狀以後,應該及早的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有效的治療,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癒疾病。

8、(1)絕經後和老年性骨質疏鬆

(2)遺傳性骨質疏鬆①成骨不全。

②高胱氨酸尿症。

(3)內分泌疾患所致骨質疏鬆①性腺功能減退。

②甲狀腺功能亢進。

③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④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4)與飲食有關的骨質疏鬆①缺鈣。

②缺維生素D。

③缺維生素C。

④慢性酒精中毒。

(5)葯物所致骨質疏鬆①長期使用肝素。

②長期應用甲氨蝶呤。

(6)失用性骨質疏鬆(7)其他疾病所致骨質疏鬆①各種慢性病。

②各種髓內腫瘤、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

(8)特發性骨質疏鬆①特發性少年骨質疏鬆症。

②特發性成年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與老年性骨質疏鬆綜述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