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臨床路徑

骨質疏鬆臨床路徑

發布時間:2020-09-11 02:02:02

1、鼻塞位置下向上轉移是為什麼,我是很多年的過敏性鼻炎,平時鼻塞是在鼻道口的位置,由於堵塞嚴重,一般用

全球喘防治創議、《過敏性鼻炎對哮喘的影響》《過敏性鼻炎的診斷的治療指南》(ARIA2008修訂版update)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實用概念:由於過敏性鼻炎、哮喘(或腺樣體肥大或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通常需要長期治療,所以過敏患者或患兒家長應該和醫生之間建立一個有效的、相對固定的聯系渠道,以便及時溝通治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目前針對單純葯物治療的過敏性鼻炎的不完整,提出了非葯物抗過敏益生菌調整過敏體質平衡免疫功能療法建議多補充由抗過敏益生菌組成的康敏元沖劑,並通過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調整過敏體質從而為以下常見過敏問題的解決打下基礎!
網站小編就過敏性鼻炎患者最常遇到的問題在一些專業的網站上搜索了一些資料,經整理後總結出以下常見的幾個問題,系統答復如下:
1、葯物減量的問題:
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支氣管炎、鼻後滴漏綜合症、腺樣體肥大通常需要病情穩定3-4個月才可以減量治療的,減量是一個緩慢的適應過程,同時也需要有相應的輔助調節過敏的方法,在由葯物控制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及過敏性鼻支氣管炎的同時配合補充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糾正免疫紊亂,調整過敏體質可幫助患者輕松解決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治療中葯物減量問題,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輔助減葯方法:由有葯無症狀狀態到低劑量無症狀狀態,然後到微量無症狀直至無葯無症狀狀態,減量過快會病情復發,前功盡棄的。通常每3個月評價病情一次,咨詢醫生或結合過敏性鼻炎緩解期穩定狀態以決定是否減量,對於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和過敏性鼻支氣管炎患者和患兒不斷減葯和維持治療的時間需要2-3年,單純腺樣體肥大患兒則至少治療4-6個月。而阿司匹林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氣腫、肺心病)、頑固性哮喘和激素抵抗性哮喘則需要更長時間。
2、病情復發或初始療效不佳的問題:
嚴格遵照醫囑用葯和按醫囑緩慢減量病情不會復發的。病情復發通常與接觸過敏原(吸入物或食物)、呼吸道感染(或感冒)、化學氣味或刺激性氣體、溫度(入寒冷)和濕度變化以及霧霾有關。其次是治療不規范或治療脫節,如患者對醫囑的依從性差或某些原因導致用葯劑量不足或減量過快有關。也有可能與免疫治療(非葯物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降IgE免疫療法)或脫敏治療沒有跟上有關。關於病情容易復發,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隨著病情的好轉,患者或患兒的治療方法變得不正規了,葯物吸入不到位和吸入劑量不足了,輔助方案如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的補充見好就停用等是導致哮喘、鼻炎或腺樣體肥大復發的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復發原因。仔細想一想,總共那麼點霧化葯物(微克級的葯物)又吸入不到位,怎麼可以有效而全面地控制住上、下呼吸道的過敏性炎症呢?經鼻吸入時,應在鼻腔通氣時吸入,且在吸入前15分鍾用生理性海水鼻腔沖洗器清理干凈鼻腔,特別有濃鼻涕或粘涕是一定要用生理性海水鼻腔沖洗器沖洗鼻腔,將鼻涕沖洗出來,否則吸入葯物容易粘在鼻涕上而明顯影響葯物接觸粘膜而導致療效不佳。
3、吸入激素的副作用問題:
由於吸入微克級的微量激素是治療過敏性鼻炎及控制過敏性哮喘最快也是最有效的常用方法,且以局部治療為主全身吸收較少,所以吸入激素副作用很少。在推薦治療劑量且正確使用時沒有發現吸入布地奈德對腎上腺皮質功能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抑制,也沒有發現類柯興氏綜合征如水腫性肥胖骨質疏鬆、多毛等副作用,據英國的一項大樣本為期2年的吸入布地奈德的臨床觀察,結果證實不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身高。① 經口吸入後及時漱口(應該吸一撳漱一次口),並將漱口水吐掉是避免經口吸入激素治療哮喘和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的全身副作用的關鍵措施。少數患者可以出現聲嘶現象,應採用咽喉漱口法漱口。極少數兒童可能會偶發鵝口瘡,也與吸入後沒有及時漱口有關② 對於經鼻吸入治療過敏性鼻炎和腺樣體肥大的患者,由於緩慢而深深的吸入時咽喉部也可能有葯物沉積,所以最好也在鼻吸入後及時漱一下口,也最好用棉棒蘸生理鹽水清洗一下鼻前庭(即鼻孔處③ 對於3歲半以下用<面罩式嬰幼兒霧化罐的嬰幼兒,應該在吸入後及時洗臉和漱口。
4、關於抗過敏葯物的副作用問題:
由於撲爾敏、非那根等第一代抗過敏葯物具有較強中樞神經抑製作用,不能長期和大劑量用於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等的治療,而第二代抗過敏葯物(如息斯敏、氯雷他定、特非那定、西替利嗪和酮替芬等)有較明顯的心臟毒性,易導致心臟猝死,在國外已逐漸停用。目前我們採用的是安全性大,副作用少的左旋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等第三代抗組胺葯物,適合長期使用,副作用也是非常小的,是目前國外先進國家最常用的葯物。注意(左西替利嗪不是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不是氯雷他定,雖然一字之差,但副作用卻差很多倍,注意鑒別)
5、治療過程中出現感冒問題:
在治療過程中,假如出現有黃痰或黃濃鼻涕或發燒的,通常是合並呼吸道感染或感冒了,過敏性體質的孩子盡量不要用抗生素的(因為絕大多數感冒是病毒感染,所以不宜首選抗生素,二是過敏性體質的孩子用抗生素副作用更大),黃涕、粘涕或感到有鼻涕而擤不出來時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沖洗器沖洗鼻腔和用左氧氟沙星眼葯水滴鼻子(每側2滴,每天3次。滴鼻子時,平躺床尾,頭伸出床尾呈後仰位,鼻孔朝上經鼻滴入,輕柔鼻子並保持2-5分鍾以免葯物流入口內產生苦味感。發燒38.5度以下可以酒精擦澡,38.5度以上可以服用退燒葯。絕大多數感冒經以上非全身抗生素治療可以在數天內緩解。如果經過治療仍無緩解跡象應該到當地醫院查一下血常規,白細胞(WBC)增高,即通常說的血象高,可能是細菌感染,應該考慮用抗生素(如頭孢類);血象不高而淋巴細胞高可能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則僅僅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其次反復治療不愈的感染還應該考慮支原體感染,如果支原體抗體陽性可以考慮用紅黴素腸溶片治療(阿奇黴素有心臟副作用,注意慎用)。治療呼吸道感染或感冒期間不應隨意停用布地奈德或抗過敏葯物等,但免疫調節劑(如玉屏風、脾肽、胸肽、參芪沖劑等)可以在發燒時暫停。 感冒後的恢復期咳嗽或鼻子的症狀會加重,清鼻涕或乾咳可以加吸布地奈德各一撳,通常一周即可恢復不需要用人太多葯,黃涕或粘涕或黃涕治療同上。
6、關於部分家長詢問腺樣體已經萎縮,但扁桃體仍然大的問題,因為扁桃體是張口呼吸,細菌病毒或過敏原經口吸入導致的慢性肥大,所以需要在腺樣體治療萎縮後,不張口呼吸了一段時間而自行慢慢恢復的,這種慢性扁桃體肥大不同於急性扁桃體炎的肥大,通常葯物療效不佳,而僅僅需要時間即可恢復的。
7、脫敏治療和免疫治療的時間和療效問題:
通常脫敏治療需要2-3年,所以要持之以恆的治療。脫敏治療和免疫治療不能根治過敏性體質,而是一種通過改善過敏性體質來治療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方法,雖然難以根治,但具有治本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病情,脫敏治療有舌下滴葯給葯方法和注射給葯方法。免疫治療多採用口服治療。通常4歲以上,且主要對塵蟎過敏的患者適合脫敏治療。免疫治療(包括中葯免疫治療和生物制劑)適合於2歲以上的兒童和成人,也需要至少3個月或6個月的治療。成人的免疫治療需要更長時間。免疫治療的葯物通常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少。脫敏治療的副作用也很少的。
8、療程問題:
過敏性疾病是過敏性體質導致的,是一種慢性疾病,所以需要長期治療。每個人的療程根據病情不同(嚴重程度和有無並發症)而不同,如有的哮喘合並過敏性鼻炎,有的腺樣體肥大合並過敏性鼻炎或支氣管炎,有的甚至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哮喘、腺樣體肥大和濕疹同時罹患,所以具體幾個療程,每個療程的長短也均不相同。目前國際流行的治療方案都是個體化治療方案,每個療程的長短和幾個療程因人因病情而異,而且這個方案通常都是一個較長的連續過程,所以需要醫生和患者以及患兒家長的密切合作。
9、免疫調節在過敏治療中的特殊意義:
抗過敏益生菌菌株唾液乳桿菌和格氏乳桿菌組合成康敏元益生菌開創非葯物抗過敏微生態免疫新療法。
過敏是摧毀免疫系統的隱形殺手,反復過敏會使人體免疫細胞高度激活,誘發各類炎性反應,像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兒童濕疹、蕁麻疹及葯物、化妝品、食物、花粉過敏引起的過敏性皮炎等都是過敏表現。研究表明:過敏體質人群體內唾液乳桿菌的數量遠低於健康體質,這正是過敏反應發生的先決條件。人體內缺乏唾液乳桿菌會使血清中的IgE抗體升高和脾臟細胞IFN-γ分泌量不足,誘發皮膚、粘膜出現多種過敏反應。台灣東宇生技醫學博士蘇偉志發現:人體腸道內唾液乳桿菌數量充足,持續接觸過敏原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補充唾液乳桿菌直接關系過敏反應的發生及輕重。
台灣四大醫學中心通過對過敏兒童定量補充唾液乳桿菌證實:1、有助於減少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之生成;2、有助於促進脾臟細胞IFN-γ分泌量。補充3個月後,過敏兒童體內唾液桿菌數量基本達到正常值,停止補充跟蹤顯示:3年內過敏兒童沒有發生過敏反應。唾液乳桿菌是健康兒童消化道提取的原生菌株,安全高效,嬰兒孕婦均可補充。台灣研發東宇生技研發的健康食品:以唾液乳桿菌與格氏乳桿菌為主成分的復合菌沖劑【康敏元益生菌】大大縮小了過敏個體差異性,該抗過敏益生菌已在大陸上市,本品不能代替葯物。
10、鍛煉問題:
鍛煉是增加體質和身體抵抗力的重要措施,和免疫或脫敏治療配合對改善過敏性體質可以相得益彰。適合哮喘、過敏性鼻炎患者或兒童的運動包括游泳、晨跑、太極拳、瑜伽、氣功,輕松的羽毛球運動、呼吸體操和廣播體操等。游泳運動相對柔和,既可以鍛煉體質,又可以調整呼吸鍛煉和耐寒鍛煉,但過敏性體質往往對消毒水過敏,而游泳館通常上午消毒,所以最好下午或晚上游泳。瑜伽、氣功和太極拳也可以調整呼吸鍛煉和耐力鍛煉。其他運動如晨跑、羽毛球的運動適度以心率不超過100次/分為宜。
11、飲食問題:
對於輕度過敏的食物不必嚴格忌口,應該遵循少吃、新鮮和加熱後吃的原則。經常少吃(關鍵是控制住食物量)可以產生耐受性(抗體),逐漸就不過敏了,如牛奶過敏可以每天先吃1毫升,第二周可以每天吃2毫升,第三周可以每天吃4毫升……,如果吃到某個劑量過敏了,就降低一個劑量多吃一個階段再加。其他食物也是這樣。海鮮不要吃冰箱內的,吃新鮮的,不要生吃。對於某些可以誘發嚴重過敏且不常吃的的食物就要避免,如芒果、蠶蛹、蕎麥、桃子等。過敏病人均不宜吃太辛辣的食物。咳嗽和哮喘患者不宜吃過甜、過咸和過冷的食物。對於兒童吃冰激凌和冰糕的問題,可以吃,但一開始要少吃,比如第一周每天吃1/8個冰激凌或冰糕,第二周吃1/4個,逐漸讓孩子適應,也可以增加對冷的耐寒性。
12.結語
對孩子的病情變化往往需要家長的耐心和長期細心觀察,而病情嚴重程度的判斷和治療方案中葯物的改變和增減劑量往往需要由醫生來判斷和決定,由家長來實施,這就需要家長和醫生有一個比較有效而固定的聯系渠道。目前大多數醫院的一個病人僅僅看數分鍾時間的病,門診又經常變換醫生的看病模式,對哮喘、過敏性鼻炎和腺樣體肥大等慢性疾病的連續觀察、長期治療和准確減量都是很不利的。有遺傳過敏體質傾向的兒童出現過敏症狀後應開始重視對過敏體質的調整,採用非葯物免疫調節平日可補充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可調整過敏體質,輔助減輕過敏表現的同時可預防過敏,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2、實用臨床葯物的圖書目錄

概論
一、葯物相互作用
(一)葯物制劑的配伍變化
(二)葯動學相互作用
(三)葯效學相互作用
二、葯物不良反應與治療葯物監測
(一)葯物不良反應的分類
(二)治療葯物濃度監測
三、葯源性疾病與葯物流行病學
(一)葯源性疾病
(二)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學
(三)葯源性疾病的防治
四、臨床用葯原則與特殊人群治療
(一)葯物治療的基本原則
(二)特殊人群的治療
五、時間葯理學與治療學
(一)時間葯效動力學
(二)時間葯代動力學
第一章 抗感染葯物
一、青黴素類
青黴素
苄星青黴素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鈉
氨苄西林鈉
阿莫西林
羧苄西林鈉
哌拉西林鈉
氨氯青黴素鈉
阿洛西林鈉
美洛西林鈉
呋苄西林鈉
氟氯西林
二、頭孢菌素類
頭孢噻吩鈉
頭孢唑林鈉
頭孢拉定
頭孢硫脒
頭孢呋辛
頭孢孟多酯鈉
頭孢克洛
頭孢噻肟鈉
頭孢曲松鈉
頭孢哌酮鈉
頭孢他啶
頭孢唑肟鈉
頭孢地秦鈉
頭孢泊肟匹酯
頭孢他美酯
頭孢特侖匹酯
頭孢吡肟
三、其他β一內醯胺類
頭孢西丁
頭孢米諾鈉
氟氧頭孢鈉
氨曲南
亞胺培南一西司他丁鈉
美羅培南
帕尼培南一倍他米隆
厄他培南
氨苄西林一舒巴坦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阿莫西林鈉一舒巴坦鈉
替卡西林克拉維酸鉀
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
哌拉西林一舒巴坦
頭孢哌酮一舒巴坦
頭孢曲松鈉一舒巴坦
頭孢噻肟鈉一舒巴坦鈉
四、氨基糖苷類
鏈黴素
慶大黴素
阿米卡星
異帕米星
妥布黴素
依替米星
奈替米星
大觀黴素
五、四環素類
四環素
土黴素
多西環素
米諾環素
替加環素
六、醯胺醇類
氯黴素
甲碸黴素
七、大環內酯類
紅黴素
琥乙紅黴素
交沙黴素
醋酸麥迪黴素
羅紅黴素
阿奇黴素
克拉黴素
八、林可黴素類
林可黴素
克林黴素
鹽酸克林黴素棕櫚酸酯
九、糖肽類
萬古黴素
去甲萬古黴素
替考拉寧
十、其他抗生素
磷黴素鈉
達托黴素
夫西地酸
利奈唑胺
十一、磺胺類與甲氧苄啶類
復方磺胺甲唑
柳氮磺吡啶
甲氧苄啶
十二、喹諾酮類
諾氟沙星
環丙沙星
氧氟沙星
依諾沙星
洛美沙星
甲磺酸培氟沙星
司帕沙星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加替沙星
氟羅沙星
妥舒沙星
蘆氟沙星
十三、硝眯唑類
甲硝唑
替硝唑
奧硝唑
十四、硝基呋喃類
呋喃唑酮
呋喃妥因
十五、抗結核病
異煙肼
乙胺丁醇
利福平
利福黴素鈉
吡嗪醯胺
十六、抗真菌
兩性黴素B
酮康唑
氟康唑
伏立康唑
伊曲康唑
卡泊芬凈
制黴菌素
特比萘芬
十七、抗病毒葯
阿昔洛韋
更昔洛韋
泛昔洛韋
伐昔洛韋
膦甲酸鈉
利巴韋林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韋酯
恩替卡韋
替比夫定
嗎啉呱
莪術油注射液
聚肌胞
奧司他韋
第二章 抗寄生蟲葯
磷酸氯喹
硫酸羥氯喹
磷酸伯氨喹
表蒿素
青蒿琥酯
蒿甲醚
葡萄糖酸銻鈉
阿苯達唑
卡巴胂
鹽酸左旋咪唑
第三章 神經系統用葯
一、中樞炒興奮葯
尼可剎米
洛貝林
貝美格
多沙普侖
甲氯芬酯
哌甲酯
莫達非尼
士的寧
醋谷胺
二、鎮靜催眼葯
(一)巴比妥類
苯巴比妥
司可巴比妥
異戊巴比妥
(二)苯二氮革類
地西泮
氯氮革
硝西泮
氟西泮
艾司唑侖
阿普唑侖
三唑侖
奧沙西泮
咪達唑侖
(三)其他鎮靜催眠葯
唑吡坦
佐匹克隆
扎來普隆
水合氯醛
三、抗癲癇葯與抗驚厥葯
苯妥英鈉
丙戊酸鈉
卡馬西平
奧卡西平
拉莫三嗪
苯巴比妥
乙琥胺
氯硝西泮
加巴噴丁
托吡酯
噻加賓
左乙拉西坦
四、抗帕金森病與其他運動障礙性疾病葯
(一)抗帕金森病葯
多巴絲肼
卡比多巴一左旋多巴
吡貝地爾
普拉克索
羅匹尼羅
司來吉蘭
恩他卡朋
金剛烷胺
苯海索
(二)抗其他運動障礙性疾病葯
硫必利
匹莫齊特
青黴胺
A型肉毒毒素
巴氯芬
乙哌立松
五、腦血管病用葯及促智葯
尼莫地平
氟桂利嗪
倍他司汀
己酮可可鹼
川芎嗪,
奧扎格雷鈉
長春胺
燈盞花素
銀杏葉提取物
依達拉奉
丁苯酞
吡硫醇
胞磷膽鹼
吡拉西坦
茴拉西坦
雙氫麥角鹼
尼麥角林
阿米三嗪一蘿巴新
石杉鹼甲
多奈哌齊
利斯的明
美金剛
第四章 精神葯物
一、抗精神病葯
氯丙嗪
奮乃靜
癸氟奮乃靜
三氟拉嗪
硫利達嗪
氟哌啶醇
氟哌利多
五氟利多
匹莫齊特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
舒必利
硫必利
氯氮平
奧氮平
喹硫平
利培酮
二、抗抑鬱葯
阿米替林
多塞平
氯米帕明
馬普替林
氟西汀
帕羅西汀
舍曲林
氟伏沙明
西酞普蘭
文拉法辛
曲唑酮
米氮平
噻奈普汀
三抗焦慮葯
勞拉西泮
溴西泮
丁螺環酮
坦度螺酮
四、心境穩定型
碳酸鋰
丙戊酸鈉
卡馬西平
第五章 鎮痛葯
一、麻醉性鎮痛葯
嗎啡
哌替啶
美沙酮
芬太尼
阿芬太尼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丁丙諾啡
丙氧氨酚
噴他佐辛
布桂嗪
曲馬多
……
第六章 麻醉葯及其輔助葯
第七章 循環系統葯
第八章 呼吸系統葯
第九章 消化系統葯
第十章 泌尿系統用葯
第十一章 血液系統用葯
第十二章 抗變態反應葯
第十三章 激素類葯物
第十四章 維生素
第十五章 酶類及其他生化制劑
第十六章 水、電解質、酸鹼平衡葯及營養葯
第十七章 抗腫瘤葯物
第十八章 影響機體免疫功能的葯物
第十九章 減肥葯
第二十章 防治骨質疏鬆葯物
第二十一章 臨床各科外用葯
第二十二章 其他葯物
附錄1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與中文對照表
附錄2 麻醉葯品及精神葯品品種目錄
附錄3 妊娠期使用葯物危險性等級分類表
附錄4 按體表面積計算小兒葯物用量
附錄5 肝、腎功能減退時常用葯物的劑量調整表
附錄6 常用病原微生物的抗菌葯物選擇參考表
附錄7 常見各種中毒症及解救措施表
附錄8 運動員禁忌的葯物
附錄9 常用葯物的葯代動力學參數參考表
漢文索引
英文索引

3、醫學基礎的目錄

<

4、拜讀《我為什麼不體檢》有感

體檢就是挖坑下套 ——拜讀《我為什麼不體檢》有感 低碳醫學創始人 中炁子 最近拜讀了一篇來源於「山舞銀蛇」的博客文章,題目是「我為什麼不體檢」。這是一篇含金量非常之高的醒世妙文,鄙人很有同感,也早就想寫一篇類似的文章,以震醒那些糊塗人。 我除了已全文轉載了「我為什麼不體檢」一文外,現在也來湊個熱鬧,寫一篇「體檢就是挖坑下套」!當然,我們反對的是那些圖謀不軌的濫用體檢,並不否定必要時的疾病檢測,比如食品衛生行業的健康檢查等。 在我的文章開始前,先讓我們再次共同欣賞一下「我為什麼不體檢」一文的一些精彩深刻片段,文章說: 每年體檢顯示我的身體總是有問題。為了不自尋煩惱,我從05年開始就不體檢了。一位老友不理解,說我走極端,萬一得了什麼病沒有體檢出來,後悔就來不及了。她的擔心也有道理,媒體經常報道有關名人英年早逝,大陸笑星侯躍文、台灣導演楊德昌、電影攝影師趙小兵等都過早的走了,更令人不勝噓唏的是,台灣首富郭台銘砸了百億台幣也救不了患白血病的弟弟郭台成。他們個個有錢有名,能找到全世界最權威的醫生和葯物,卻依然回天無術。讀了這些報道,周圍的朋友個個神色黯然,誰不想好好地健康地活著呢? 然而,體檢真的能解決我們的健康問題嗎?其實,更多的時候,體檢的結果給我們帶來的卻是慌亂、恐懼和無謂的勞民傷財。體檢前還是好好的,體檢完了,總有幾個愛擔心的同事憂心忡忡,有子宮肌瘤、有乳腺增生、有高血壓、有貧血……反正很少人是完全正常的。為了健康,為了多活幾年,大家便開始吞葯,維生素、降壓葯、補血葯一一找來,嚴重一點的便要到各大醫院再輪番檢查一次,看看需不需要手術。當得知自己轉氨酶偏高時,許多人被告知不好好服葯的話會發展為肝炎,結果是好好服用西葯後卻真的得了肝炎、肝硬化;當得知自己血糖偏高時,許多人也會很認真地服用降糖葯,結果是傷了肝傷了腎,最後和並發症一起玩完。 經過幾年的體檢和觀察朋友體檢後的遭遇,我變得聰明起來,知道體檢和西方醫學保證不了我的健康。既然如此,我們大活人一個,幹嘛要把自己的健康交給冰冷的儀器?幹嘛要讓那些所謂的「科學數據」牽著鼻子走? 北京一位名中醫任啟松老師曾說過:「體檢行為如同網魚,西醫為了讓所有體檢者都有病,會誘導每個人都定期體檢。」不幸的是,所有的人都很享受這種「誘導」,進而心甘情願地因為「指標或數據不正常」而被西醫套住,而真正的解套之時,往往也就是見上帝之日。 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一位同學,去年體檢的結果是骨質疏鬆,醫生告訴她,她的骨頭疏鬆的程度相當於70歲的老太婆,不小心摔倒的話,就是粉身碎骨了。這還得了,盡管我同學才40歲,但被醫生嚇得雙腿發軟,醫生開了一種治骨質疏鬆的葯,要她服三年,並要定期檢查。同學堅持吃了三個月後,又造成了嚴重的胃病,晚上要用很高的枕頭睡覺,否則胃裡的酸水就往嘴裡涌。同學上網一查,發現這種葯對胃有嚴重副作用。葯不敢再吃了,又擔心骨質疏鬆影響將來的健康,便天天走路曬太陽。第二年復檢,骨質疏鬆的指標正常了。給她開葯的醫生很得意,還以為他開的葯治好了骨質疏鬆。我同學生氣地告訴他,自己只吃3個月的葯,就患上了嚴重胃病,那位醫生若無其事地說,那我現在幫你治胃病。同學這次聰明了,問這種胃葯有什麼副作用,醫生說沒有,她不相信,再三追問之下,醫生無奈地說:「要說副作用的話,就是此葯會引起骨質疏鬆。」我同學聽後差一點暈倒。這個故事如果讓趙本山演小品,絕對比「賣拐」更精彩。 「這個病沒治好又治出另一種病」,這就是現代西醫的化學毒葯所造成的惡果——病人越治越多! 西醫是一種以賺錢為目的商業醫學,所以它就想方設法要在我們身上找疾病,體檢就是最好的手段。 我的22歲的外甥患有肺結核,開始時醫院是免費治療,然而3個月後,醫生就要求他吃護肝葯,又過兩個月後,再要求他吃護腎葯,先不說每月四五百元的護肝護腎葯要自費,更可怕的是經過半年治療後,外甥渾身無力,上樓喘氣,失眠納差,臉色泛黃,肺結核還未治好,肝腎功能又遭到了破壞,這種治療與殺雞取卵有什麼區別?我讓外甥把所有的西葯統統扔到垃圾桶里,馬上找傳統中醫調理,只服中葯,一個半月後,外甥去醫院復檢,所有指標正常。 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的德國風行全民體檢後,醫生們高興的不得了。正當他們慶幸「每家診所只要一年來1000名體檢者,就可多出大約70000馬克收入,若同時再做防癌篩檢,營收空間就更大了,這太好了」的時候,開明的科學家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罪惡:「如此下去,凡是參加體檢的人,就再也不會有健康的人了」!可見,體檢就是利益集團織好的一張張美麗的網,然後以蠱惑人心的說教,讓不明就裡的人去自投羅網。 我及時地醒悟過來,因為我對英國作家赫胥黎的「醫學已進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這句名言感同身受。…… 鄙人認為,「我為什麼不體檢」這篇文章確實是一篇應該讓全球人都知道的好文章,而且大家都應該積極進行深入的學習、研究和踐行。 其實,大聲疾呼「醫學已進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的醒世恆言者,大有人在,只不過長期遭受「有病就上醫院」邪教式洗腦的人們,絕大多數已經「久入駟馬之圈而不聞其臭」了。 早在1980年,美國就有一位名叫羅伯特·曼得爾松的世界級醫學博士,出版了一部醫學巨著,書名是《一個醫學叛逆者的自白》,副標題是:「如何捍衛自己的生命,不受醫生、化學葯物和醫院的坑害」。 羅伯特·曼得爾松不僅是一位大名醫,而且曾經擔任過美國知名大醫院的院長和伊利桑諾州醫師執照局的局長,還是美國醫學會的領袖。他這本書再版過無數次,擁有無數讀者。他在此書中明確無誤地指出:「西醫是一場百年的騙局」、「西醫就是邪教」、「西醫就像教堂,醫生就是牧師,牧師身後尾隨著盲目膜拜的信徒」!他在此書中也重點揭露了「醫院的年度身體檢查是一個陷阱」和「所謂疾病化驗指標和檢驗程序,都是為醫葯財團服務的,檢驗的體系和過程極不合理,簡直是腐敗一團,即使是最好的科學儀器,也是錯誤百出,完全不可信任」。 在2013年3月18日《參考消息》第九版頭條位置上,刊登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對現代醫葯的批判。文章的題目是「市場主導葯研投入,以人為本淪為空談——蓋茨痛批資本主義花大錢治小病」。 比爾·蓋茨具有出類拔萃的智商和高水平的慈善之心,他早已看出醫葯財團的險惡用心了。 他說:「資本主義國家正在調撥更多資源用於治療男性脫發之類的輕微疾病,而不是那些每年奪去數以百萬計人生命的重大疾病!」他說:「如果以人為本,那麼瘧疾疫苗是最迫切的需要,但它幾乎沒有獲得任何研究資金,而研究脫發之類的經費卻高得多。」這是比爾·蓋茨再次猛烈抨擊大型制葯集團只注重研發利潤高的生活方式葯,而忽略進行可以挽救世界上最貧窮者生命的醫葯研究。他的觀點獲得全世界有識之士的贊同和支持。有一個權威機構聲明說,全世界每年花費20億研究脫發,相比之下,研究瘧疾和艾滋病的經費卻少得多。 在2014年的最後一個月,媒體上傳來了中國著名表演藝術家周立波和亞洲首富馬雲強強聯合,對中國醫改發出的驚天一呼!這讓鄙人一度陷入極度亢奮之中,除了奔走相告醫界的朋友,還連續發了「中國醫改早已死,周馬出手成救星」、「這是一場弱肉強食、極不對稱、血淋淋的戰爭——向現代醫學體制開炮」和「立即創建支付寶全球連鎖醫院」等三篇文章。下面是周立波抨擊現代醫院的原文: 周立波說:「當今醫院與強盜的區別,太現實了——強盜通常只在晚上作案,醫院卻全天候搶錢;強盜風里來雨里去四處流竄,醫院冬天暖,夏天涼,環境優雅;你把錢交給強盜是為了活命,你為了活命而把錢交給醫院;強盜只能搶光你身上的財富,醫院卻能搶光你一生的積蓄;強盜只會逼你掏錢,醫院卻能逼你借債;碰上強盜作案可以破財消災,你碰上醫院搶錢卻得傾家盪產;強盜作案膽戰心驚小心翼翼,醫院搶錢理直氣壯無所顧忌;強盜還怕你人多勢眾,而醫院連民工也照搶不誤;你被強盜搶了可以報警,你被醫院搶了只能認命;強盜作案時把自己打扮成魔鬼,醫院搶錢把自己偽裝成天使;強盜搶光你的錢他就逃跑,醫院搶光你的錢讓你滾蛋;強盜錢搶多了叫數額巨大槍斃,醫院錢搶多了貢獻突出表彰;你把強盜殺了叫正當防衛,你在醫院宰了醫生叫違法犯罪;醫院一輩子也許不會被強盜搶,強盜一生中肯定會被醫院搶;醫院上輩子肯定是強盜,強盜下輩子一定想當醫生。」 在周立波的驚天檄文之後,作者緊接著刊發了亞洲首富馬雲的話。 馬雲說:醫院要是能使用支付寶就好了,付款後就診,治好了再確認支付,態度不好就給個差評,這樣醫院的服務態度會好很多,醫生護士跟在屁股後面嬉皮笑臉的:「親,給個好評呀!」要沒治好就TMD申請退款,這樣醫療改革就完善了。親們!同意的舉個手轉一個,一直轉載到醫改決策者舉手贊同為止! 在鄙人看到周立波、馬雲的醫改檄文後第三天,一篇「立即創建支付寶全球連鎖醫院」的博文發到了網上。文中說,目前最重要的應該是馬上付諸行動,這就是立即按照馬雲設計的「先看病後付款」原則,創建「支付寶全球連鎖醫院」,有了它,人類就有救了!這個醫院幾乎不需要什麼投資,只要有房子,馬上就可以開業,除了必須手術的少量急性病以外,幾乎所有急慢性疾病都可以收治。這是一座純中醫的古典醫院,實行的就是「非葯療法當首選」的艾灸、熱敷、按摩、拔罐、導引、吐納、拉筋、拍打、食療、唱歌、中醫中葯等低碳醫學新路徑。本路徑與甘肅醫改的成功經驗和江南奇人秦兆虎歸真園的養生路徑,理念一致,思路相同,如出一轍,主要是以非葯療法為主,只在必要時,才針對不同病人輔之以食療和中葯調理。這條臨床路徑至少可以讓70%的病人,在短時間內達到「遠離醫葯,健康長壽」的目的,徹底恢復醫學本來就是「很簡單」的真實面目。而低碳醫學的臨床診斷無創傷、無痛苦,主要通過中醫「十問歌」、八虛八實點振拍和以痛為俞找經絡等,即可基本確定病人的陰陽寒熱虛實表裡。這樣的醫院絕對不會給病人挖坑、下套、搶錢! 關於儀器檢測陷阱,本人也曾有過多次親身體驗。一次是在一個醫療器械展銷會上,推銷商拉住我檢測了一下,前面的檢測顯示我的身體狀況良好,特別是他說我七十歲的血液狀態像四十歲的人。但在這台儀器最後自動發出的檢測報告中,卻又提出了多項治療建議。我問為什麼身體很好卻也需要治療呢?推銷商悄悄說:「這是為你開業賺錢考慮的」!第二次是體驗電腦熒屏直觀的血細胞免費檢測,排隊時看到病態老人顯示的血細胞形象,都是干癟的、擁擠的、灰暗的,而我的血細胞是分散自由的、圓潤飽滿的、明亮活潑的。然而,檢測醫生最後還是說我有點骨質疏鬆,要吃他的保健品。第三次是參加一個朋友聚會,有位不認識的醫生拿出了他的進口電腦檢測儀,內設21項指標,給我檢測的結果是有九項不太正常。我就毫不客氣地質疑:這些指標是誰確定並裝進了電腦的?這都是圈套啊,都是商人和醫院為了推銷他的器械和葯品而自我編造的虛假神話,朋友,再不要用這種方式欺騙和搶劫那些善良的人們了! 還有一次我借到外地考察的機會,順便去無錫探望了一位80多歲的老同事,見了面我一看便知他已患有前期老年痴呆症,但當地一家健康管理中心卻借用上門服務等,百般勸誘他做CT檢查,以「排除腦瘤嫌疑」。結果一個月內做了8次腦部CT掃描,沒有發現腦瘤,花了一萬多,再無下文。我當時聽完後心裡一驚,但因剛剛見面我不太好說他,離開時我還是如實告訴了他:「以後再不要做這種啥事了,CT就是致癌的,你就是疏於鍛煉、供血不足而造成的老年痴呆嘛!做什麼CT?連續做8次CT,沒有瘤也給你做出瘤來了。」 再如,現在每天有大量的病人,被醫院檢測出患有需要手術的各種各樣的血管堵塞病。其實在這些血管手術中,至少有90%以上是醫生強加的「被手術」!君不見,為什麼有的病人被宣布某條血管已經堵塞了100%,但人還活著?謎底就是人的血管是一個四通八達的網路系統,自從某條血管開始堵塞的那天起,側枝循環的補償功能就已經啟動了。北京一位司局長因心臟病十年中反復住院開刀,花了五十多萬,越治越重,有一條血管已堵塞了100%,最後在拒絕了醫生還要給他做搭橋手術的建議後,他就是參加了一種名叫「312經絡鍛煉法」的溫和運動,病情一天一天好轉,在又是一個十年裡,他越活越健康,再也沒有進過醫院。這就是說http://www.daijianwang.com血管的堵塞是可以逆轉的,大多都可以機化再通。而手術只能是給病人帶來傷害,大多無益於血管疾病的痊癒。醫生之所以熱衷於手術,唯一的解釋就是千方百計地要在病人身上打劫搶錢! 最後簡單地說一下已經西化了的現代中醫吧。無論是從理論上說還是從實踐上說,「治未病」才是中醫的最高境界,但現代中醫幾乎是完全拋棄了它。而近幾年出現的少量打著「治未病」旗號的試點,也基本上與古典中醫以內求自治為主的「治未病」不搭界。其中最典型的挖坑下套檢查模式,就是所謂的「體質辨識」,那是不折不扣的給病人挖的坑啊!!!只要你相信它,肯定逃脫不了被「坑」,因為不管什麼人,包括百分之七八十的不是病人的亞健康者,只要你讓它一「辨識」,「總有一款適合你」,醫生就會按照子虛烏有的「那一款」向你推銷葯品和保健品。 「久入廝馬之圈不聞其臭」的朋友們啊,清醒一點吧——保命靠自己,外求常失敗,自

與骨質疏鬆臨床路徑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