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些人不能吃維生素e
心臟病患者別補維生素E和鉀。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一項為期7年、涉及1萬名心臟病患者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大劑量補充維生素E(每天400國際單位,相當於363毫克),心臟衰竭及發病後住院危險分別會增加13%和20%。過量補鉀(每天超過3500毫克)會增加心悸和心律失常危險。
1、牛皮癬:避免維生素A。牛皮癬常規葯物類視黃醇是維生素A的衍生物,進入體內後會儲存在肝臟內,過量服用(男性每天超過0.7毫克,女性每天超過0.6毫克)會在體內產生毒素,導致結膜炎、脫發和皮膚病惡化。
2、糖尿病:避開維生素B3。糖尿病患者大量補充維生素B3(男女每天分別超過17毫克和13毫克)會導致血糖升高,補充劑量越大,造成的血糖問題就越嚴重。
3、骨質疏鬆症:避免維生素A和磷。血液中磷水平過高(補劑超過1000毫克/天)會導致骨骼鈣質流失,加重骨質疏鬆症危險。每天補磷不超過250毫克。
大劑量補充維生素A與骨骼礦物質密度降低密切相關。每天補充維生素A超過1.5毫克,骨質密度降低危險增加6%—14%。目前男女維生素A日推薦量分別為0.7毫克和0.6毫克。
(1)骨質疏鬆可以吃VE嗎擴展資料:
補充維生素誤區
誤區1、一般的孩子不需要補充維生素
從理論上說,如果能遵照平衡膳食的原則,合理調配食物,那麼就無需在膳食之外再補充維生素。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合理膳食還是有很多困難的,何況人們的膳食往往還會受到食物的市場供應、食品的加工烹調、個人的飲食習慣以及人體的健康狀況等因素影響。
因此機體很容易就會缺乏某種維生素。特別是日常膳食中維生素D的含量很少,所以寶寶從出生以後15天起,就要開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一直要吃到滿2周歲。
誤區2、空腹吃維生素最合適
由於維生素的分子小、吸收快,如果在空腹時吃,其血液濃度升高很快,水溶性維生素便很容易經過腎臟從小便中排出。所以,選擇餐後服用水溶性維生素,不僅不會影響其吸收率,還可以避免從體內流失。
誤區3、凡是水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只有柑橘類水果如檸檬、橙、橘、柑橘、山楂、鮮棗、柚子和草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平時常吃的蘋果、梨、香蕉、桃、西瓜所含的維生素C並不多,每100克中大多在10毫克以下,遠低於苜蓿(102)、香蕉(93)、薺菜(68)、辣椒(50)等蔬菜中的維生素C含量。
誤區4、經常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就不會缺少維生素
新鮮的柑橘類水果和有色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一定數量的β-胡羅卜素,後者在體內可以轉變成維生素A。但是蔬菜和水果中缺少其他種類的維生素,因此單吃蔬菜和水果是遠遠不夠的。要注意讓寶寶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能保證維生素的全面吸收。
誤區5、可以用果汁來代替新鮮水果
果汁飲用方便、口味誘人而且久藏不壞,所以很受歡迎,但其所含的營養素與新鮮水果相比則相去甚遠。因為果汁中只有少部分真正來自於天然水果,其餘大部分是由糖分、香精和色素所組成的,即使添加了少量的維生素C,也因為溶解在水裡而極易被氧化破壞,因此果汁不能代替新鮮水果。
2、鈣與維生素E可同時服用嗎?
鈣與維生素E可同時服用
維生素E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又稱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劑之一。 鈣片和維生素E是可以同時吃的 ,不過維生素對人體有好多好處,不過,需要長期服用的,如果條件潤許最好還是購買提取的天然維生素。 葯補不如食補,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獼猴桃, 堅果(包括杏仁、榛子和胡桃)、向日葵籽、玉米、冷壓的蔬菜油、包括玉米、紅花、大豆、棉籽和小麥胚芽(最豐富的一種)、菠菜和羽衣甘藍、甘薯和山葯。萵苣、捲心菜、菜塞花等是含維生素E比較多的蔬菜。 奶類、蛋類、魚肝油也含有一定的維生素E。
3、如何正確食用維生素
正確食用維生素的方法就是吃自己身體需要的維生素而不是每種都吃。維生素種類很多,但並不是每個人每種都需要吃。只有身體缺乏某種維生素才有必要補充。
一是攝入量少的,比如偏食或者減肥的人;二是需要量大的,比如孕婦、青春期的少年;三是消化吸收差的人群,比如老人、胃腸道疾病患者和特殊疾病群體長期膳食不規律、不能保證一日三餐者;經常處於特殊工作狀態下的人,如總坐在電腦前、神經高度緊張、頻繁坐飛機的人,或是常年在高溫、寒冷的環境中工作的人。
維生素過量進食會出現厭食、乏力、惡心、嗜睡、肌肉疼痛等症狀,因為這些症狀不具有特異性,容易被人們忽略。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醫生、營養師的指導下,來了解自己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
(3)骨質疏鬆可以吃VE嗎擴展資料:
長期適量補充缺乏的維生素,可以使人體達到平衡,有助於補充體力、提升精力、增強抵抗力。但是,維生素的作用主要在於補充膳食中的攝入不足,並不是吃了就能達到治病預防的效果。
目前對於維生素的效果存在著過分誇大的情況。比如抗氧化的食物都有防癌作用,不能單純說是維生素A或者維生素E的作用。如果身體有問題還是應該求醫,不能聽從誇張的說法,盲目選擇和食用。
4、40歲的女人吃ve還是補鈣
建議補鈣和多種維生素片。例如善存片,樂力,迪巧這些都不錯。補鈣更重要,防止骨質疏鬆等。
5、吃什麼能補充維生素e
天然維生素e可以在油料種子、堅果、玉米、大豆油、花生油等等。在肉類、牛奶中也存在維生素e,相對來說,谷類食物和油中的含量比較豐富。
油是人們每天飲食所需的,這也是直接獲取維生素e的方法,其中,胡麻油的含量最高,依次是麻子籽油、豆油、棉籽油、芝麻油、玉米油、色拉油。
植物油是維生素E最好的食物來源,特別是棕果油,富含維生素E,不含膽固醇,能輕易被消化、吸收,促進人體健康成長。棕果油中還含有類胡蘿卜素、三烯生育酚(抗凝血性、抗癌作用)等成分,都是維持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營養成分。
堅果和粗糧等含維生素e的食物可使吸煙者肺癌發病率降低約20%。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包括豆油和其它植物種子榨成的油;堅果類包括杏、扁桃、榛果和榛子、核桃、葵花子等。
(5)骨質疏鬆可以吃VE嗎擴展資料:
缺乏維生素E危害
1、關節疼痛
骨骼健康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有健康的身體,若有骨質疏鬆症、關節炎等骨骼問題,意味著可能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以及微量元素銅、鉻、鋅、鎂、鉬,應多喝牛奶,多吃胡蘿卜等蔬菜。
2、脫發、指甲易開裂
這是身體在警告B族維生素以及蛋白質攝取不夠,可以有意識地多吃點肉、魚、蛋類、豆類以及乳製品。
3、老有疲勞感
老是感覺身體沉重,做事無精打採的話,有可能體內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D以及礦物質鐵、鉀、鎂,可適量吃點土豆、香蕉等富含鎂、鉀的食物。
4、易感冒
平時容易感冒或得流感的人,很可能自身免疫力較差,需要有意識地從飲食中多補充維生素A、C、D、E以及礦物質鎂、鋅以提升免疫力,比如多吃綠葉蔬菜,以及獼猴桃、橙子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5、胃下垂、便秘等胃腸毛病
說明消化功能不好,要有意識地補充維生素B11、B8、B12,及礦物質鋅,有助保護增強胃腸消化器官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能力。富含鋅的食物主要有動物的瘦肉、肝臟、蛋類及牡蠣等。
6、睡不好覺
經常失眠會影響健康,嚴重時會引起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睡不踏實的人應該多補充維生素B11、鈣,可以促進睡眠。
6、維生素e不能與什麼同吃
服用維生素e一般不會跟食物造成很大沖突, 但是會和某些葯物造成沖突,具體如下:
1.阿司匹林
維生素e和阿司匹林都能使血液黏稠度降低。
注意:如果需要將維生素e和阿司匹林同時服用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服用劑量。
2.維生素K
維生素E代謝物具有拮抗維生素K的作用,而且會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使血液凝固性降低。
所以,要避免與雙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同服,在做外科手術之前,不要和維生素E同時服用。
注意:特別是服用維生素K類抗凝劑葯物的患者,更要注意。
3.雌激素
長期大劑量(每天用量超過400mg)服用維生素e,會導致血小板聚集和形成。
特別是與雌激素合用,會誘發血栓性靜脈炎。
注意:維生素e不能跟避孕葯一起吃,服用緊急避孕葯2小時內禁止飲食,否則會影響避孕效果。
4.洋地黃
維生素e會增強洋地黃的強心作用,服用此類葯物時,一定要慎用維生素e,以免發生洋地黃中毒的現象。
注意:維生素e可增強洋地黃的強心作用和華法令等抗凝作用。
5.新黴素
新黴素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e的吸收,同時服用可能會使這兩者的葯物作用降低,達不到什麼效果。
7、吃維生素E真的可以防老嗎
弊大於利
拉特克利夫說,對健康人而言,服用維生素片劑不但不會帶來多大好處,反而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
美國研究人員去年分析67項研究後得出結論:維生素A和維生素E並不能延緩衰老,反而會使人壽命縮短。另有研究顯示,這兩種維生素可能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人在短期內攝入過量維生素A會產生惡心、頭痛等症狀,長期則會導致骨密度下降。例如,同時服用魚油和復合維生素片的人患骨質疏鬆的可能性會增大,因為魚油和維生素片中都含有維生素A,同時服用容易造成過量。
服用過量維生素C雖然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但四分之三都因無法被身體吸收而白白流失。
不僅如此,不少人過去認為服用維生素C片可以預防感冒,但最近一項研究表明,維生素C並不能預防流鼻涕的症狀,只能有限地縮短症狀出現的時間。
眾說不一
拉特克利夫說,人們其實只需通過一日三餐就可以基本滿足各種維生素需求。只有一些特殊人群才需要服用葯物來補充營養。如老年人需要補充維生素D,孕婦需要補充葉酸等。 他認為,健康的飲食搭配可以幫助人們增加維生素攝入量。
但一些制葯企業說,官方數據表明,四分之三英國成年人達不到「每天吃五種以上蔬菜水果」的標准,因此可能缺乏某些關鍵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英國保健品信息中心營養學家卡里-魯克斯頓說,改善飲食習慣是個長期過程。在此期間,服用保健品可以有效幫助人們提高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