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三高在飲食方面應注意什麼?
(1)老年人生理特點
①身體變化。表現在皺紋增多、發須變白、脂褐斑、老年疣、步態不穩、動作遲緩、變矮變胖等。②身體成分變化。代謝組織的總量隨年齡而減少,老年期有代謝功能的組織占總體組織的比例(30%)僅為青春期(60%)的一半;總細胞量下降、肌肉萎縮、水分減少、骨密度降低、脂肪增加。③代謝降低。合成代謝下降,分解代謝增強,基礎代謝下降;糖耐量降低,血脂增高。④器官功能衰退,消化、循環、泌尿、內分泌、生殖、關節、運動、神經各系統功能衰退。
(2)老年人膳食原則
老年人除了要嚴格執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原則外,還要按照以下《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中的原則執行:①食物要粗細搭配,易於消化。②積極參加適度的體力活動,保持能量平衡。
(3)膳食具體措施
①多吃粗糧、大豆、蔬菜、水果,特別注意以植物性食品為主,因為粗糧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E和礦物質。後三類食物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E、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鋅、硒、銅、錳、多酚類、多糖類、異黃酮等,這些食物對延緩衰老有利。②堅持一天一杯牛奶、一個雞蛋,適量吃魚、禽、瘦肉和海產品,因為這些食物可提供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牛奶是優質鈣源,海產品富含碘,對調節機體代謝有重要作用。③少吃或不吃葷油、肥肉、油炸食品、甜點心、內臟、魚卵等食品,因為這些食品中含能量、膽固醇、飽和脂肪酸高,可促進衰老,造成機體損害。④注意色、香、味、形,以促進食慾,並適合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餐次和能量在各餐中的比例可因人而異,能量攝入不要太多,每餐吃到七成飽、體重適宜即可。⑤中老年人尤其是在應激狀態時,比如熬夜、遭受精神刺激、生病等,要特別注意均衡飲食。
(4)中老年人常見營養問題
①微量營養素缺乏。鈣缺乏,中老年人很容易引起鈣缺乏,出現骨質疏鬆和骨折、牙齒疏鬆和失牙等問題;鐵缺乏,中老年人維生素C、鐵攝入不足和利用不好,其貧血發生率較成人明顯增高;高鈉低鉀,老年人味覺降低,攝入鈉鹽較多,易出現水鈉儲溜,容易引起高血壓。②能量失衡。表現為體重增加或減少過多,即肥胖或消瘦。③營養性疾病。隨著年齡增大,抵抗力下降,中老年人出現的營養性疾病也增多,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便秘、胃腸功能紊亂等。
2、到底是瘦好還是胖好至今無法理解,年輕人瘦了又說老了會骨質疏鬆,胖起來又說怕三高,還要不要讓人活
你們也不用管其他人怎麼說,你就自己想干什麼干什麼就行了,胖瘦也不是你說了算的。其他人說他們就說吧,反正胖了也好,瘦了也好,只要不是太胖或者太瘦都是沒關系的,對身體應該都是沒有太大損傷的。
3、三高人群應該怎麼吃?
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須發早白、脫發、腰膝酸軟、四肢乏力、步履艱難、五臟虛損、皮燥發枯、腸燥便秘等病症,在烏發養顏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4、老年人三高在飲食方面應注意什麼
(1)老年人生理特點
①身體變化。表現在皺紋增多、發須變白、脂褐斑、老年疣、步態不穩、動作遲緩、變矮變胖等。②身體成分變化。代謝組織的總量隨年齡而減少,老年期有代謝功能的組織占總體組織的比例(30%)僅為青春期(60%)的一半;總細胞量下降、肌肉萎縮、水分減少、骨密度降低、脂肪增加。③代謝降低。合成代謝下降,分解代謝增強,基礎代謝下降;糖耐量降低,血脂增高。④器官功能衰退,消化、循環、泌尿、內分泌、生殖、關節、運動、神經各系統功能衰退。
(2)老年人膳食原則
老年人除了要嚴格執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原則外,還要按照以下《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中的原則執行:①食物要粗細搭配,易於消化。②積極參加適度的體力活動,保持能量平衡。
(3)膳食具體措施
①多吃粗糧、大豆、蔬菜、水果,特別注意以植物性食品為主,因為粗糧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E和礦物質。後三類食物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E、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鋅、硒、銅、錳、多酚類、多糖類、異黃酮等,這些食物對延緩衰老有利。②堅持一天一杯牛奶、一個雞蛋,適量吃魚、禽、瘦肉和海產品,因為這些食物可提供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牛奶是優質鈣源,海產品富含碘,對調節機體代謝有重要作用。③少吃或不吃葷油、肥肉、油炸食品、甜點心、內臟、魚卵等食品,因為這些食品中含能量、膽固醇、飽和脂肪酸高,可促進衰老,造成機體損害。④注意色、香、味、形,以促進食慾,並適合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餐次和能量在各餐中的比例可因人而異,能量攝入不要太多,每餐吃到七成飽、體重適宜即可。⑤中老年人尤其是在應激狀態時,比如熬夜、遭受精神刺激、生病等,要特別注意均衡飲食。
(4)中老年人常見營養問題
①微量營養素缺乏。鈣缺乏,中老年人很容易引起鈣缺乏,出現骨質疏鬆和骨折、牙齒疏鬆和失牙等問題;鐵缺乏,中老年人維生素C、鐵攝入不足和利用不好,其貧血發生率較成人明顯增高;高鈉低鉀,老年人味覺降低,攝入鈉鹽較多,易出現水鈉儲溜,容易引起高血壓。②能量失衡。表現為體重增加或減少過多,即肥胖或消瘦。③營養性疾病。隨著年齡增大,抵抗力下降,中老年人出現的營養性疾病也增多,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便秘、胃腸功能紊亂等。
5、為什麼中國每12秒就有1次骨質疏鬆性骨折?
因為我們國家的老年人多啊,所以才會這樣,還有年輕人不鍛煉。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的代謝性骨病變,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骨質疏鬆症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於中老年群體。以骨骼疼痛、容易骨折為主要特徵。
骨質疏鬆素有「沉默的疾病」之稱,是導致疼痛、行動不便、造成骨折並危及生命的潛在因素。據中國疾控中心2018年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骨質疏鬆患者最多的國家,2018年年底已達1.6億人。相關專家預測,到2020年人數將增加至2.8億。據央視新聞報道,2015年中國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260萬人次,相當於每12秒就發生一次骨質疏鬆性骨折!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聯合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2018年發布的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19.2%,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達32%。50歲以後低骨量率和骨質疏鬆症患病率開始增高,主要與年齡增大所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關,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尤為明顯,因此女性患病率顯著高於男性。
三高的發病群體也是骨折的高風險人群,而且一旦發生骨折,恢復也比普通人難度更大,因此公眾應當同時關注「三高一低」所帶來的危害。夏維波教授提醒公眾,預防骨質疏鬆要注意營養、運動和光照三個方面。即保持均衡膳食,攝入足夠的鈣等微量元素,每天進行30分鍾以上的運動,並接受20分鍾左右戶外太陽光照射。
6、家裡老人有點骨質疏鬆,還有三高, 這該怎麼補充營養?
買老年人奶粉補補鈣。三高就要在飲食習慣上做調整了。老年人盡量不要吃油膩的菜 和海鮮。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
7、老年人身體虛弱三高骨質疏鬆風濕病
??
8、三高各會引起什麼病呢?
1、高血脂:
高血脂症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脂質在真皮內沉積所引起的黃色瘤和脂質在血管內皮沉積所引起的動脈硬化。
盡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黃色瘤,但其發生率並不很高;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又是一種緩慢漸進的過程。
2、高血壓:
緩進型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症狀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
當血壓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甚至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症狀,嚴重時會發生神志不清、抽搐,這就屬於急進型高血壓和高血壓危重症,多會在短期內發生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如中風、心梗、腎衰等。症狀與血壓升高的水平並無一致的關系。
繼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有關原發病的症狀和體征,高血壓僅是其症狀之一。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可具有其自身特點,如主動脈縮窄所致的高血壓可僅限於上肢;嗜鉻細胞瘤引起的血壓增高呈陣發性。
3、高血脂:
高血糖可引發滲透性利尿,從而引起多尿的症狀;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丟失,血滲透壓也會相應升高,高血滲可刺激下丘腦的口渴中樞,從而引起口渴、多飲的症狀。
由於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的缺乏,導致體內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質和脂肪消耗增多,從而引起乏力、體重減輕;為了補償損失的糖分,維持機體活動,需要多進食;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
糖尿病患者的多飲、多尿症狀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比。
(8)三高人群會骨質疏鬆嗎擴展資料:
調理方法:
1、減少食鹽多吃健康食品。適當的減少鈉鹽的攝入可以減少體內的水鈉瀦留,有助於降低血壓。日常中,要注意減少隱性鹽的攝入,如腌制食品、臘味、醬油、海產品、火鍋蘸料、快餐等都是重鹽的食品。平時多喝蕎子茶、多吃芹菜幫助降三高。
2.、營養均衡。過分節制飲食只會導致機體的營養失衡。寒熱搭配、葷素搭配、總量控制才是正確的飲食方式。避免肥胖、控制體重是預防高血壓的關鍵。
3、戒煙限酒。吸煙、喝酒可使降壓葯的療效降低,需加大用葯劑量。長期吸煙的患者遠期預後差。適量飲酒有益,但長期過量飲酒是高血壓、心血管病發生的危險因素。
9、我有三高和骨質疏鬆症應吃什麼食物最好
降脂六寶
1.蘋果 蘋果中富含果膠,這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能與膽汁酸相結合,吸取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並將其排出體外。
2.洋蔥 含有一種洋蔥精油,不但能降低膽固醇,還能升高高密度膽固醇。洋蔥中的前列腺素A,能擴張和軟化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
3.綠豆 芽所含的膳食纖維,能結合血液內的膽固醇,將其變為膽酸排出體外。綠豆發芽過程中,維生素C 含量會增加6~7 倍,大量維生素C 可促進膽固醇的排出。
4.香菇 含有嘌呤、膽鹼、絡氨酸、核酸等,能明顯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並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
5.芹菜 義大利米蘭的研究人員發現,芹菜含有能加速脂肪分解和消失的物質,可降脂、減肥。
6.茄子 紫色茄子皮中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P 及皂草甙,可擴張、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降壓九味
1.雞蛋清 吉林大學於志鵬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完成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吃雞蛋清可以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可以適當吃水煮蛋,但每天不宜超過兩個。
2.橙汁 橙汁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提高人體免疫力、降低血壓等功效。科學家發現,中年男性連續一個月每天喝半升橙汁(大約2 杯),其血壓水平明顯下降。
3.紅茶 西澳大利亞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喝3杯紅茶可以顯著降低血壓。
4.紫薯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大學科學家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吃兩次紫薯可以降低血壓,且不會導致身體發胖。
5.海藻 愛爾蘭農業部食品研究中心通過對100 項相關研究進行的數據分析發現,常吃海藻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心臟病。
6.辣椒 辣椒中的辣椒素有助於降低血壓和血脂,進而降低罹患心臟病的危險。
7.獼猴桃 挪威奧斯陸大學附屬醫院一項新研究宣稱,每天吃3個獼猴桃可以降低血壓,其效果比吃蘋果更顯著。
8.無醇紅葡萄酒 科學家分析指出,普通紅葡萄酒中的酒精會妨礙降壓功效,因此,只有飲用酒精含量不超過0.5%的無醇葡萄酒,才能起到一定的降壓效果。
9.甜菜根汁 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常喝甜菜根汁有助於降低血壓。但需注意甜菜根中的糖分很高,喝太多會升高血糖。
降糖十招
1.控制飲食 用副食調節體重,超重時減少副食量,體重輕時增加副食量,當達到理想體重時,吃副食的量保持不變。
2.供給充足的維生素A 及維生素C 糖尿病患者易並發視網膜炎、白內障、動脈血管粥樣硬化等症,多吃含維生素A、維生素C 的食物,對防治上述並發症十分有益。
3.主食 主食宜多攝入高膳食纖維的食物、粗雜糧的食物,如燕麥、蕎麥、玉米等。
4. 三大營養比例要適當 在限制總熱量的情況下,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提供的熱量分別應占總熱量的50%~60%、25%~35%、10%~15%。
5.少吃堅果類食物堅果 類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油(約佔50%),並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故應少吃或不吃。
6.血糖控制達標後再適量 吃水果即在兩頓飯之間血糖值最低時吃水果,吃後半小時、1 小時、2 小時測測血糖,吃水果的時間和數量以血糖不高為標准。
7. 供給充足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具有很強的吸水性,能夠延長食物在胃腸道中的傳送時間,從而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人體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防止糖尿病合並高血脂症及冠心病。
8.豆質類 高血糖患者應該適當地補充蛋白質,吃一些豆類食物。
9.多喝水 高血糖患者限制飲水會引起血液濃縮、血栓形成、水鹽代謝紊亂、代謝產物排泄障礙等多種不良後果。
10.多吃含微量元素高的食物 補充微量元素鋅、鉻、鎂等,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骨質疏鬆症多考慮為缺鈣的可能性大。建議積極進行檢查確定具體的情況為好。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用首先補充維生素D或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