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天曬多長時間太陽對人有好處?
每天堅持30-60分鍾,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增長,促進鈣的吸收。早晨6點至10點、下午4點至5點這段時間最適合曬太陽。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曬太陽而獲得。肌膚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製造維生素D3,身體再把維生素D3轉化為活性維生素D,這種類型的維生素有助於倡導對鈣、磷的吸收,促進骨骼的形成,而維生素D也因此被稱為「陽光維生素」。
曬太陽能夠幫助人體獲得維生素D,這也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維生素D又叫「陽光維生素」,人體皮膚中所含的維生素D3源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製造、轉換成維生素D,它可以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對嬰兒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對大人則有防止骨質疏鬆、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功效。
曬太陽能夠預防皮膚病。皮膚適當的接受紫外線的照射,可以有效殺除皮膚上的細菌,增加皮膚的抵抗力。
曬太陽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細胞活力。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一般細菌和某些病毒在陽光下曬半小時或數小時,就會被殺死。
日光在調解人體生命節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調節中樞神經,從而使人體感到舒展而舒適。
曬太陽能夠提高男性雄性激素水平,增強性慾,提高精子質量。因為人體血液內睾丸激素的水平,會隨著體內維生素D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研究還再次證實,每天曬太陽1小時,人體內睾丸激素便可增加69%。
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提高造血功能,從而防止貧血。
曬太陽有這么多好處,但又不可過度暴曬,一般而言,皮膚較為白皙的人每周曬3~4次10~20分鍾的太陽,就能滿足人體製造維他命D的需求了。如果為了人工合成維他命D,最好選擇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這段陽光充足的時間曬太陽。天氣十分炎熱時,每次曬5~10分鍾即可。
2、骨質酥鬆病人每天應該曬太陽多長時間
15分鍾即可
3、每天曬太陽多長時間最合適?
曬太陽時間一般在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內。
一、曬太陽養生的最佳時間是上午8至10時和下午4時至7時。半個小時就可以了。隔著玻璃曬太陽沒有健身的效果。
二、根據研究表明,正午時間和晴空萬里時最好不要曬,天空有點雲彩時比較適合,如果感到陽光使皮膚產生了刺痛或灼熱感,就應該躲避到陰涼處。有些白領覺得自己的座位就靠近窗邊,每天上班的同時就能享受到日光浴。其實不然,曬太陽若隔著玻璃窗,是達不到效果的。最好選擇在戶外或寬敞的陽台上。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色服裝,因為紅色服裝的輻射長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同時盡量將皮膚暴露在外,讓陽光與皮膚親密接觸。
三、也有人說,曬太陽養生的最佳時間是上午9~11時和下午5~6時。半個小時就可以了。隔著玻璃曬太陽沒有健身的效果。
四、一般每天曬太陽1到2個小時就可以的!可以做,注意營養的補充和注意維生素AD的補充,以及液體乳鈣做對症補充,和輔食的添加,多吃些雞魚蝦做補充就可以的!
五、曬太陽可以強壯人體鈣質的,曬太陽也是有講究的,要看太陽光的強度,紫外線太強也不舍和曬太陽,而且會曬傷皮膚,紫外線太弱又起不到作用,一般冬天曬太陽最好,時間1小時左右為宜 ,夏季每天曬太陽半個小時就可以了。
曬太陽的益處
1.常曬太陽能預防近視
陽光可以刺激多巴胺的生成,從而防止進入眼睛的光線在聚焦時出現焦點扭曲。所以,經常曬曬太陽可以降低近視的風險。
2.常曬太陽減少感冒
曬太陽可以提高體內的維生素D,可以更好地預防嗓子痛、普通感冒和鼻塞等症狀,從而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機率。
3.常曬太陽血管更健康
如果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低,就容易患心臟病、心力衰竭和中風等疾病。經常曬太陽可以幫助提高維生素D含量,人們不僅變得活躍開朗,還能減少炎症的發生,更有益於血管的健康。
4.常曬太陽能延長壽命
專家經過長達26年的研究發現:多曬太陽的人壽命也比其他人長。
5.常曬太陽能提升激素水平
經常曬太陽可以得到最廉價的天然「偉哥」,如果每天堅持曬太陽1小時,體內的睾丸激素就能增加69%。
6.常曬太陽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
研究表明,生活在緯度比較低的女性,她們卵巢癌發病率也特別低。因為她們每天接受的日光照射的時間比較長,維生素D攝入的含量比較高,患癌的幾率比較低。
7.常曬太陽少得抑鬱症
研究發現:有些人一到冬天或陰雨天氣時就會出現失眠、胸悶、煩躁等症狀,這都是日照時間減少引起的。
8.常曬太陽可增強免疫力
經研究證實:人體內正常的臟腑功能基本靠陽氣來支撐,如果人體內的陽氣充足,抵抗疾病的能力就高。而曬太陽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增強自身的免疫能力。
4、人每天曬太陽至少要多長時間?
每天到累計三小時。
才能合成每天必要的維生素D
最好在紫外線弱的時候直曬,也就是11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
5、每天曬太陽多長時間合適
陽光中的紫外線和紅外線各有不同的波長和穿透性,它們對人的
皮膚有不同的傷害作用。因此,在炎熱的夏季,人們都應該注意皮膚
的防曬問題。
但是,凡事都有個度。一些人由於害怕患皮膚癌,時時處處躲著
陽光、避開日曬。其實,這是不必要的,也是對健康不利的。美國波
士頓大學的生物學和皮膚病學專家霍利克教授,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長
時間的研究。他用收集到的大量證據證明,每周在太陽下短時間地曬
幾次,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風濕性關節炎、結腸癌、前列腺癌、乳
腺癌等疾病。因此,他得出的結論是,既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
也不應總是躲著陽光;適當接受陽光的照射,對人體利大於弊。
大家知道,維生素D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人體中的維生
素D是從何而來的呢?主要是皮膚受到陽光和人造光源中的紫外線照
射後產生的。因此,拒絕陽光照射,人體就不可能產生保持健康所需
要的足夠的維生素D。
說到這里,人們一定會關心,應該接受多少陽光的照射,才能使
人體獲益而避免受害呢?專家的看法是,人在一定時間內因接受日照
而產生的維生素D的量,取決於各自不同的膚色,即取決於阻礙紫外
線的黑色素的多少。這就是說,膚色越深的人,需要接受日照的時間
越長,反之則相對較短。
那麼,一個人到底應該接受多少日光合適呢?霍利克教授推薦了
一種簡易計算方法:先算一下自己的皮膚被太陽曬紅(不是灼傷)需
要的時間。以後每次曬太陽時,將全身1/4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下,持
續的時間以皮膚曬紅所需時間的25%為宜。膚色較白的人每天只需在
上午11點到下午3點之間,將手臂、雙手和臉部暴露在陽光下5~10分
鍾即可,膚色較深的人則可略長於這個時間。
6、每天曬太陽多長時間適宜
每天堅持曬太陽不少於30-60分鍾,可平衡陰陽。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色服裝,因為紅色服裝的輻射長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百外線;次選白色服裝,禁忌黑色服裝。
曬太陽度要講科學。
冬季一天中,有三段時間最適合曬太陽。第一段是上午6-9時,此時紅外線占上風,紫外線偏低,使人感到溫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第二、三段分別是上午9-10時和下午16-17時,此時正值紫外線中的A光束占上風,可促進腸道鈣、磷吸收,有利於增強體質,促知進骨骼正常鈣化。
7、一般曬太陽曬多長時間為好?
秋季紫外線照射比春冬季強。在這個季節,老年人適當接受陽光的照射,有助於防治骨質疏鬆和抑鬱症。但如果被過強的紫外線照射,就可能誘發皮炎、白內障、老年斑和角膜炎等疾病。所以最好避開正午,選擇在早上10點前及下午4點後的陽台或空曠場所曬太陽。最好能邊曬邊走動,以利於身體吸收日光。老人體質沒有年輕人好,因此每天曬1小時、每次20—30分鍾即可。但患有白內障的老人應注意,不要讓紫外線直接射入眼睛,最好戴一副防護鏡,同時穿長袖薄衣,以防曬傷胳膊。
中青年人身體的新陳代謝較強,鈣質流失較快,需補充較多的維生素d,故而需要較長時間的日照。上午6—10點和下午4—6點,充分地在陽光下活動是不錯的選擇,每天曬1—2小時左右為宜。如果出汗太多,就多喝一些水。
少兒處在身體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尤其是骨骼的發育,需要大量維生素d來輔助身體吸收鈣。缺乏維生素d則會引起鈣吸收障礙和骨礦化障礙,導致兒童生長緩慢和佝僂病,所以要多曬太陽。但「曬」亦有度,避開正午12點至下午4點的陽光,其餘時間應盡可能讓他們在陽光下玩耍,以充分補充體內的維生素d。
嬰幼兒皮膚嬌嫩,很容易被陽光灼傷,所以要選擇微弱的陽光,並遠離陽光能直射到的地方。家長可在清晨或傍晚,在樹陰下、屋檐下或開窗讓寶寶沐浴陽光。每天曬1小時,每次15—30分鍾左右為宜。有些父母擔心寶寶被曬黑,常用傘為其遮陽,或把寶寶捂得嚴嚴實實。其實黑皮膚對人體有一種防衛功能,家長不必太擔心。有的媽媽怕寶寶吹風,常關著窗戶讓寶寶曬太陽,這樣其實是隔離了紫外線,阻礙了維生素d在體內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