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骨折講座活動記錄表

骨質疏鬆骨折講座活動記錄表

發布時間:2020-09-09 01:11:11

1、骨質疏鬆症的病歷

骨質疏鬆症有什麼症狀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2、骨折後會引起骨質疏鬆嗎

骨質疏鬆不是幾個月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常年鈣質和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而造成的。有骨質疏鬆的人很容易骨折。也許你很早就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是沒有意識到,在骨折後,去檢查時,醫生才會告訴你。總而言之,骨質疏鬆需長時間的調養。我媽媽就有骨質疏鬆,她現在已經基本上好了。

以下是美國醫生給她提供的治療過程:

每天一盒酸奶

每天補充維生素D3 (5000IU)

每天補充維生素K

每天在陽光下散布30分鍾

每天生吃綠色蔬菜如菠菜,香菜,西藍花等(只要是綠色的)

醫生給她開了處方葯 -Alendronate (阿侖膦酸鈉), 國內也有這種葯 (我媽已經吃了這種葯很久,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我媽媽現在已經70歲了,她很健康也很有力氣,能抬起50磅行李箱:)!

3、骨質疏鬆易骨折,遠離哪3種偷鈣食物,每天保持做1件事?

經常補鈣都成了每個人關注的話題,對於骨骼內的鈣元素在生活里大量的流失,從而形成了一種骨質疏鬆的慢性病,這個時候也需要有補鈣的狀態。但是在生活里補鈣也要掌握方法,千萬別錯用了食物而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一定要遠離這三種食物:

一、食鹽

如果想要預防骨質疏鬆,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少吃一些食鹽,以及在吃食物的時候也要少吃一些含鹽量高的食物。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當人體內攝入過多的情況下就會讓人在尿液中排除的鈣往往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這樣就會讓人體對鈣的吸收力打了折扣,最終難以達到真正的補鈣目的。只有少食食鹽的人,才能得到有效的防範。

二、遠離咖啡

有些人往往都是由於過量的喝咖啡甚至影響自己的生活。因為有一些人在喝咖啡的時候都會造成一種緊張不安的狀態,甚至產生一種焦慮的感覺。可是喝咖啡也會導致一個人的鈣質流失。所以對一些骨質疏鬆的人來講,千萬不要讓自己去喝咖啡,應該遠離咖啡,身體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三、蛋白粉

許多人都以為使用蛋白粉都能夠補充自己體內的蛋白,但是有的人就會攝入容量過多反而增加了自己腎臟的負擔。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得不償失,從而讓自己的鈣造成嚴重的流失,只有正確的攝入合適的蛋白粉,才能保自己一個人的鈣有效的吸收。

同時在補鈣的時候,一定要遠離這三種食物。同時也要讓人堅持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天一定要曬一曬「太陽」,這樣才能讓自己體內的鈣有助於吸收。

4、骨折會導致骨質疏鬆嗎

你好,肢體骨折後長時間不負重或負重減少,可引起骨量減少,骨質疏鬆,這是骨折後最常見的並發症,也是骨折病的主要症狀之一。骨折後肢體固定的范圍越廣,時間越長,骨質疏鬆就越嚴重,而骨質疏鬆越重,則骨折癒合需要的時間則越長,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骨折復位固定後,建議早期進行關節及肌肉的功能鍛煉,以減輕骨質疏鬆,祝早日康復!

5、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可以治好嗎?

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可以手術治療將骨折部位重新接好,然後在醫生的叮囑下進行恢復鍛煉一般經過治療兩三個月左右就可以下床活動了。
意見建議:平時在日常生活中要經常吃一些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多補充一些維生素d經常到戶外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體質,經常曬曬太陽,還能夠幫助促進鈣的吸收。

6、骨質疏鬆性骨折易發部位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並發症是骨質疏鬆性骨折,由於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嚴重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並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致殘率、致死率以及醫療護理費用均十分高,其重要性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在骨質疏鬆性骨折中,脊柱骨折、髖部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最為常見。 1、原因, 骨質疏鬆症患者骨量減少,骨的顯微結構受損,骨小梁破壞,皮質骨變薄,骨骼脆性增加,應力低於骨折閾值,從而導致骨骼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升高。骨折的發生與骨密度降低密切相關,骨質疏鬆患者骨密度明顯降低。 2、發生的誘因, 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多半在沒有較大外力作用下發生,如在扭轉身體、持物、開窗、咳嗽或乘車震動等日常動作中發生。發作時疼痛突然加重,部分患者(20%)無疼痛,部分病人在沒有任何外力情況下發生自發性骨折。髖部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大多是由於跌倒而引起的。 3、發病情況,男性骨折的發生率從65歲開始上升,而女性則從45歲開始不斷上升。女性骨折佔全部骨折的85%。女性一生中發生各種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估計為30%~40%,男性為10%~15%。骨折發生部位比較固定 4、骨折好發於胸椎、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髖骨(股骨近端骨折)、橈骨遠端(Colles骨折)和踝骨。 骨質疏鬆性骨折屬於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由於骨強度下降,輕微創傷甚至日常活動也可導致骨質疏鬆性骨折。最常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部位是脊柱、髖部、腕部。由於骨質疏鬆性骨折後再次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大。因此在治療骨折的同時,還要積極治療骨質疏鬆。

7、骨質疏鬆是導致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去預防?

骨質疏鬆(Osteoporosis, OP)最早由Pommer在1885年提出。1993年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症研討會將該症定義:骨質班松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徽觀結構退化為特徵,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至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

其主要特點是骨量減少,包括骨礦物質和骨基質等比例的減少;骨吸收出現、骨小梁稀疏、變細甚至斷裂等一系列骨的徽觀結構退化現象;骨的脆性增加.強度下降,降低了對原有載荷的承受能力,在不大的外力作用下也極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女性多見於絕經後,男性多在55歲後。女性發病較早且數倍於男性。除了年齡因素之外,還與性激錄水平的下降有密切的關系。此外,生活方式與機械活動也對骨密度產生較大的影響。體力活動對骨骼的影響極大,活動越多,對骨的牽拉力越強,就能促使破骨細胞轉變為成骨細胞.有利於新骨形成。長期閑居以及各種原因的廢用.由於對骨骼的機械刺激不夠,以致骨形成少而骨吸收多.導致骨質疏鬆。骨折與骨病長期固定後也會導致骨質疏鬆。缺乏戶外活動.日照不夠導致維生素D不足也是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

因此.進行適當的運動是防治骨質硫松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別是負重的有氧運動,對預防骨質疏鬆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選擇強度過大,速度過快,較為強烈的運動項目,運動負荷過大,易引起骨折、軟組織損傷.亦可引發心血管疾病.故在選擇體育項目之前,應做一次較全面的體格檢查.最好根據醫生的愈見或建議,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要遵循循序漸進、有計劃、有規律的原則,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的強度一定要因人而異,如果體能較好者,運動可適當加大。運動前應做准備活動.運動後注意做放鬆運動。

與骨質疏鬆骨折講座活動記錄表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