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應該看哪一科
你好,骨質疏鬆首先要保持一定的運動,其次飲食方面注意鈣質的吸收 ,高鈣食物是你日常生活中的重點選擇,你也許苦於不了解哪些食品鈣源豐富,那麼這里首先可以告訴你的是,牛奶、奶製品、蝦皮、蝦米、魚(特別是海魚)、動物骨、芝麻醬、豆類及其製品、蛋類及某些蔬菜等,都是含鈣豐富的食物。
2、中醫治療骨質疏鬆 腰椎
此病中醫辨證多為腎虛血瘀,中醫治療以強腰腎為本、活血通絡為標,以標本兼治。當然在治療時還得根據臨床舌脈等具體情況予以立法,下面給你一個補腎活血的葯方你可以試試:
杜仲30g川牛膝30g續斷30g桑寄生30g狗脊30g熟地15g白芍20g當歸尾15g仙靈脾15g菟絲子15g姜黃15g乳香12g沒葯12g地龍15g穿山甲12g皂角刺8g烏梢蛇20g土鱉6g威靈仙15g豨簽草15g雞血藤30g甘草10g
腰部發熱加黃柏15g地骨皮15g
不要怕葯多,穿山甲有點貴,一副葯大概要70多元左右,可熬水服,也可泡酒喝或搽,搽要用酒輕揉至腰部發熱,幾樣同時進行效果更好。
註:濕熱者忌服 (舌苔黃厚膩、口乾苦等)。
3、骨質疏鬆症屬於中醫學什麼病的范疇
病情分析:
你好,從中醫的角度而言,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則不能繼續濡養筋骨,因而表現骨痛,容易骨折。所以,中醫認為,補肝腎,強筋骨是關鍵。
指導意見:
你可以選擇吃中葯,到中醫大夫那裡開。也可以選擇吃一些中成葯,比如筋骨片,骨筋丸之類的,都是能緩解症狀的。沒有症狀,中醫的效果也就沒那麼明顯了。所以我建議還是把鈣片吃上去,並且多曬太陽。
4、骨質疏鬆,和骨質增生分別看什麼科好中醫還是西醫
骨質疏鬆和骨質增生,一般都要看內分泌代謝科。也可以通過中西醫結合的來治療。
5、骨質疏鬆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骨質疏鬆的中醫治療方法
骨質疏鬆中醫專家認為骨質疏鬆的發生是由於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時間一久則脾胃功能衰弱,影響食物消化,因而營養不能充盈經脈,從而發生骨質疏鬆。即使脾胃不虛,但如果腎陰不足,也可造成骨質疏鬆。因為腎主骨、藏精,脾胃消化的營養不能充樣於骨,所以根據發病機理又將骨質疏鬆分為脾氣虛型及腎陰虛型。骨質疏鬆的中醫治療方法:
1. 川烏、草烏通絡止痛、溫經散寒當歸、川芎養血活血、化瘀止痛四者合用止痛以急治其標故為佐葯。
2. 由淫羊藿、仙茅、知母、黃柏、巴戟天、川芎、當歸、制川烏、制草烏、炙甘草等中草葯組成骨松康膠囊方中淫羊藿辛甘溫歸肝腎經可補腎壯陽、通絡止痛黃柏苦寒亦歸腎經可堅陰治療骨蒸潮熱二葯合用陰陽雙補相輔相成以治根本共為君葯;仙茅、巴戟天均為溫歸腎經以助淫羊藿補腎壯陽、知母苦寒堅陰可助黃柏堅陰降虛熱三葯方中為臣葯。
3. 炙甘草既可健脾以補腎又能緩解二烏之毒,為使葯縱觀全方諸葯合用,陰陽雙補標本同治溫而不燥使用後不僅可較快地緩解疼痛,而且能逐漸改善骨質疏鬆症其症狀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詳情可登錄骨質疏鬆疾病專題
6、我患有骨質疏鬆症,治療選西醫還是中醫好呢?
答: 骨質疏鬆症普通的治療方法就是吃西葯,西葯一般是消炎止痛,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大。而中醫中葯標本兼治, 副作用少.特別是—仙靈骨葆,它由淫羊藿,丹參,續斷,知母,地黃,補骨脂組方,能滋補肝腎,活血通絡,強筋壯骨用於肝腎不足,瘀血阻絡所致骨質疏鬆症,症見腰脊疼痛,足膝酸軟,乏力。療效確切,患者愛使用.
7、中醫上認為骨質疏鬆的病因病機是什麼?
中醫古籍中雖無骨質疏鬆這一病名,但在與之相應的疾病的有關描述及分析中,已經涉及本病的生理、病理,為後世醫家治療本病提供了理論依據。《素問宣明五氣論》說:「腎生骨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腎主骨生髓」。《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醫經精義》進一步指出:「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故骨者,腎之合也」,「精足則髓足,髓在骨內,髓足則骨強」。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說:「腎虛者,其督脈必虛,是以腰痛」。這些都強調腎與骨的關系密切,骨的病變反映了腎的盛衰。《素問痿論》明確指出:「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腎者,水臟也。金水不能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由此可以看出,中醫學認為,骨質疏鬆主要與腎臟的盛衰有關。從另一個角度看,經絡傷病,氣血運行阻滯,也會影響臟腑的功能。《雜病源流犀燭》談到:「損傷之患,必由外侵內,而經絡臟腑並與俱傷」。《難經》記載:「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金代醫學家張潔古認為督脈「為陽脈之督綱」,督脈損傷則陽脈經氣阻遏,亦可導致腎陽不足,進而影響到骨骼。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們認為骨質疏鬆的治療主要應從腎入手,對於脊髓損傷這一類繼發性骨質疏鬆,還應考慮疏通經脈以利氣血通達,使臟腑氣血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