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鈣正常為何還骨質疏鬆?
許多兒童家長搞不明白,孩子有缺鈣的症狀,如煩躁、睡眠不寧、出汗、雞胸、肋骨外翻,為什麼化驗血鈣往往正常,而進行骨鹼性磷酸酶和骨密度檢查時卻發現有骨質疏鬆和缺鈣呢? 正常情況下,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於骨骼中。通俗地講,骨骼中的鈣是「儲存鈣」,血液中的鈣為「流通鈣」。人體往往為了保證血鈣在正常水平,經常進行著「宏觀調控」,不惜動用骨鈣,以丟骨(鈣)保血(鈣)。實際情況是:當人體血鈣剛剛下降時,孩子會出現短暫的低鈣血症的症狀,如煩躁、睡眠不寧、出汗、肌肉疼痛等,這時機體就開始調控,激活破骨細胞,使骨鈣進入血液,血鈣得以補充,就可以維持在正常水平。這時如果能及時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和鈣,「儲存鈣」就會得到補充;如果不注意維生素D和鈣的攝入,人體經常丟骨(鈣)保血(鈣),就會發生骨質疏鬆。兒童骨質疏鬆時,常常表現為骨骼畸形,如囟門閉合延遲、雞胸駝背、肋骨外翻、「O」型或「X」型腿。所以說兒童血鈣正常,不一定沒有骨質疏鬆。
2、請問血鈣正常,為什麼還會得骨質疏鬆症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於骨骼中。當人體中血鈣濃度下降時,機體就會動員骨骼中的鈣進入血液(這個過程醫學上叫做骨吸收),這時血鈣增加,以維持正常生理需要。當血鈣下降時,人體會出現低鈣血症,導致高血磷,表現為:心慌、盜汗、手足抽搐、肌肉疼痛等,低血鈣、高血磷這樣的結果往往會引起骨質軟化。因此有骨質疏鬆的人,血鈣可以基本正常;血鈣正常的人,不一定沒有骨質疏鬆。
骨頭和人體一樣,每天都在進行新陳代謝,就是說每天都在進行新骨替代舊骨,如果一些原因導致舊骨的丟失要大於新骨的生成,就是骨量丟失,這個過程是無聲無息的,自己是感覺不到的,等到骨量丟失到一定程度發生了骨痛或者骨折的時候往往才被發現,這個時候骨質疏鬆症就很重了,所以說,在人們還沒有注意的時候骨質疏鬆症就已經存在了,等到出現症狀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很多人稱骨質疏鬆症為「靜悄悄的疾病」、「靜悄悄的流行病」。
骨痛是骨質疏鬆最常見的症狀,骨痛可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嚴重的後果。
骨質疏鬆骨折的好發部位為胸腰椎椎體、股骨上端、橈骨遠端、踝關節等,並且,這種骨折,患者在扭轉身體、持物、開窗等室內日常活動中即可發生。
建議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髖關節或脊柱)測量,以便採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就能有效地延緩和預防老年性骨質疏鬆的發生。
有的人認為骨質疏鬆症是缺鈣,只要補鈣譬如高鈣飲食—喝牛奶或者吃些鈣片就行啦。其實這是遠遠不夠的。鈣攝入可減緩骨的丟失,改善骨密度。維生素D有利於鈣在胃腸道的吸收。維生素D缺乏可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加骨的吸收,從而引起或加重骨質疏鬆。但是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表明單純補鈣和維生素D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質疏鬆葯物治療,它只能作為葯物治療的一種補充療法。所以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的抗骨代謝的葯物治療。
骨質疏鬆需要重視長期治療,長期
治療可以鞏固手術療效
,逆轉急性制動後的骨丟失、增加骨折處的骨密度,避免假體松動的發生,降低手術失敗率,長期治療骨質疏鬆還能減少再發生骨折的危險。老年性骨質疏鬆患者,在積極進行葯物治療的同時還應進行適當的身體鍛煉和加強防摔、防絆、防碰、防顛等措施,以減少骨折的發生。
3、血鈣正常是否就表示身體不缺鈣
不一定的。正常情況下,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於骨骼中。當人體中血鈣濃度下降時,機體就會動員骨骼中的鈣進入血液,這時血鈣增加,以維持正常需要。當血鈣下降時,人體會出現低鈣血症,導致高血磷,表現為心慌、盜汗、手足抽搐、肌肉疼痛等,低血鈣高血磷現象往往會引起骨質軟化。因此有骨質疏鬆的人,血鈣基本正常;血鈣正常的人,不一定沒有骨質疏鬆。
血鈣的存在形成有離子鈣,蛋白結合鈣與小分子陰離子結合鈣三種。離子鈣約占血清總鈣的46%,其中部分離子鈣具有生理活性。非活性離子鈣在未獲得活性之前無生理作用。其他54%為無活性的蛋白結合鈣與小分子陰離子結合鈣。血清總鈣與離子鈣的測定對骨礦代謝與鈣、磷代謝的研究與鑒別診斷有很重要的臨床價值。
成人血清鈣的正常參考值2.1~2.6毫摩爾/升,血清離子鈣為1.18±0.05毫摩爾/升。血清總鈣與離子鈣在正常情況下只在很狹窄的范圍內波動,甲狀腺激素、降鈣素與活性維生素D代謝產物對血鈣水平起到調節的作用。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鈣在骨骼——血液——軟組織之間運轉,維生素D和一些激素共同維持這一動態平衡。當人體缺鈣時,血漿中鈣離子濃度下降,促使激素分泌,使骨骼中的鈣鹽析出,釋放入血,以補充血鈣的不足,這一過程被稱為「鈣搬家」。由於這種作用,使缺鈣者的血鈣仍維持正常。當然,當缺鈣已超出人體血鈣自穩系統的調節范圍,那麼,血鈣也會降低,從而引發一系列症狀。
正常情況下,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於骨骼中。當人體中血鈣濃度下降時,機體就會動員骨骼中的鈣進入血液,這時血鈣增加,以維持正常需要。當血鈣下降時,人體會出現低鈣血症,導致高血磷,表現為心慌、盜汗、手足抽搐、肌肉疼痛等,低血鈣高血磷現象往往會引起骨質軟化。因此有骨質疏鬆的人,血鈣基本正常;血鈣正常的人,不一定沒有骨質疏鬆。
老年人應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髖關節或脊柱)測量,以便採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就能有效地延緩和預防老年性骨質疏鬆的發生。對已患有老年性骨質疏鬆的患者,在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的葯物治療的同時,還應加強防摔等措施,以減少骨折的發生。
4、我有嚴重骨質疏鬆,但總鈣、血鈣正常,怎麼治?
如果血鈣正常,患有嚴重的骨質疏鬆,一般需要服用抗骨質疏鬆葯物治療。
5、我姐姐今年49歲,她骨質疏鬆很嚴重,行動不便,甲膀腺激素388,以前血鈣高,現在正常,但是甲狀腺也
問題分析:
您好,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鬆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於骨質吸收增多所致。
意見建議:
發病多緩慢個別較快,以骨骼疼痛、易於骨折為特徵生化檢查基本正常。建議可用美式脊椎矯正手法試一下,一般在2到7次症狀就能消失或者能夠減輕的。
6、骨質疏鬆特嚴重但化驗血不缺鈣是怎麼回事
首先人體的骨骼由鈣、磷、骨基質等組成因此,不缺鈣不代表不骨質疏鬆同時,治療骨質疏鬆的目的是為了預防骨折而骨折與否跟骨強度和骨質量有關因此檢查這2方面就涉及到血鈣磷的檢查,骨轉換的檢查以及骨密度的檢查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很多1、不良生活習慣:營養不良或者節食過度、咖啡和碳酸飲料飲用過多2、缺乏運動和日照3、疾病:糖尿病、甲亢甲減、腎病、肝病4、葯物:激素而治療就根據這幾個方面來有任何問題追加
7、夜間小腿抽筋,但血鈣正常,會是骨質疏鬆引起的嗎_骨質疏鬆
血鈣是維持人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元素,為了維持血鈣的正常,身體會動員骨上的鈣入血,所以人患了骨質疏鬆的時候,血鈣還會是正常的。小腿抽筋是與缺鈣有關,但只是局部缺鈣,表明血管、血液及血鈣調節過程失常有關,通常表明身體鈣已經到了低限,所以補鈣是有益的,但更重要的是補充維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