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關注骨質疏鬆

關注骨質疏鬆

發布時間:2020-09-06 08:12:02

1、骨質疏鬆吃什麼好

骨質疏鬆飲食就是補鈣。補鈣的飲食,首先是飲食上,飲食就是多含鈣的品種。比如說海產品,或者是一些含鈣比較高的,然後一定要注意飲食當中,他們說的菠菜和豆腐不要放里邊,因為有草酸,形成草酸鈣,抑制了鈣的吸收,除了這些以外多吃含鈣的品種,還有就是吃葯,葯物治療。一個是生活上的食品治療,食療。一個是葯物治療,葯物多吃些吃葯來補充鈣。一個是食物補充鈣,一個是葯品補充鈣,這葯品補充鈣。
我們吃補鈣的葯,吃一些補鈣的葯,目前補鈣的葯物也很多,有口服的、有靜脈輸的、有肌注這些都是治療骨質疏鬆常用的一些。還有我們要特別指出的是,就是吃鈣治療骨質疏鬆由於老年人的骨質疏鬆,老年人比較多見,骨質疏鬆也比較多,這樣我們要進行補鈣,就要吃一些補鈣的食品,或者補鈣的葯品。
這是我在這里邊特別要強調的,特別要注意的是晚上臨睡前就不要吃了,因為這樣如果鈣的吸收,吸完了以後容易沉澱在,你比如說,晚上睡覺,血液循環人的身體各種代謝,各種功能都是比較緩慢的,容易造成吸收的鈣沉澱在腎臟 腎結石,沉澱在膽囊 膽結石,所以說補鈣所有的人員也要記住,我們要提醒大家不要在睡前服用,比如說你准備十點或者十一點半睡覺,那你可以在五點鍾補鈣,可你要是六點睡覺,你就不能在五點補鈣,所以補鈣要特別要注意。

2、中老年人骨質疏鬆吃什麼最好?

1、海帶及蝦皮:海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其中每100克海帶中就有1100毫克的鈣,此外,海帶所含的褐藻酸鈉鹽可預防白血病和骨癌。蝦皮的營養極為豐富,也是一種良好的鈣源。



2、豆製品:大豆、黃豆等豆類食品所含的鈣都極其豐富,豆類食品經過加工後,所成的豆類製品,其鈣含量會明顯增加。研究表明,豆類製品的含鈣量與加工過程中的凝固劑量有關,因此,豆腐、豆腐乾、豆腐皮等豆製品的含鈣極其豐富,是良好的鈣源。

3、動物骨頭:動物的骨頭80%以上是鈣,平時多飲用骨頭湯,可有效的補鈣。煮骨頭時,滴加少許的醋,可促使骨鈣溶出,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

4、芝麻:芝麻是老年人常選的一類保健品,也是補鈣的來源,芝麻醬的含鈣量很高。吃面或拌菜時加點芝麻醬,也有補鈣的功效。有資料顯示,黑芝麻比白芝麻的補鈣效果更好。人體對鈣的吸收困難,因此補鈣需要長期堅持。

(2)關注骨質疏鬆擴展資料

老年人骨質疏鬆不能吃的食物:

1、不能吃得過咸。吃鹽過多,也會增加鈣的流失,會使骨質疏鬆症症狀加重。在實驗中發現,每日攝取鹽量為0.5克,尿中鈣量不變,若增加為5克,則尿中鈣量顯著增加。

2、不能多吃糖。多吃糖能影響鈣質的吸收,間接地導致骨質疏鬆症。

3、不宜喝咖啡。嗜好喝咖啡者較不喝者易流失鈣。實驗發現,一組停經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中,有31%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而另一組骨質正常者中只有19%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

3、關注骨質疏鬆有哪些症狀和危害?

骨質疏鬆症指全身性骨量減少、骨微細結構改變導致骨的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性增加的骨代謝疾病。

骨質疏鬆的發病率目前在各種常見病是排名第7位。60歲以上的人群為患病重點人群,其中女性高於男性。

臨床症狀:腰背疼痛,身高下降明顯和駝背,輕微狀態下的骨折等。

診斷方法:X光片分析,雙能X線骨密度儀,體征和生化檢測。

4、骨質疏鬆症的定義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是一類伴隨增齡衰老或醫學原因引起的,以骨量丟失骨組織顯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骨強度下降骨折危險頻度增大,以骨痛骨密度降低易於發生骨折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代謝性全身性骨骼疾病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是一種系統性骨病,其特徵是骨量下降和骨骼的微細結構破壞,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險性大為增加,即使是輕微的創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發生之前,通常無特殊臨床表現該病女性多於男性,常見於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質疏鬆症發病率處於上升趨勢,在我國乃至全球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健康問題

骨質疏鬆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來的,但人們對骨質疏鬆的認識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深化的早年一般認為全身骨質減少即為骨質疏鬆,美國則認為老年骨折為骨質疏鬆直到1990年在丹麥舉行的第三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以及199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上,骨質疏鬆才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並得到世界的公認

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骨質疏鬆症的定義是:原發性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為「國際骨質疏鬆日」該定義中:①骨量減少:骨礦物質和基質等比例的減少;②骨微結構退變:由骨組織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現為骨小梁結構破壞變細和斷裂;③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學強度下降骨折危險性增加,對載荷承受力降低而易於發生微細骨折或完全骨折可悄然發生腰椎壓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發生橈骨遠端股骨近端和肢骨上端骨折等

5、哪些人容易患骨質疏鬆?

概括起來,骨質疏鬆危險因素為:年齡50歲以上(尤其是女性);有家族史和成年後骨折史;身材較矮小;平日有不良嗜好(吸煙、嗜酒、過量飲用咖啡);性激素缺乏(圍絕經期);長期營養不良;鈣攝入不足;長期缺乏運動;長期卧床;長期使用糖皮質類固醇葯物、鋁劑、鋰劑、甲狀腺素等。其中,圍絕經期婦女、65歲以上中老年人,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者,被列為高危人群。

3.骨質疏鬆症對健康的危害。骨質疏鬆對中老年人的軀體、心理、社會適應力都造成嚴重損害。最常見和最輕微的損害,只是經常腰酸背痛、工作效率降低、身高變矮和心理負面效應。最值得關注的是,骨質疏鬆極易導致骨折。由於骨頭礦物質含量降低,骨量減少到一定程度,便難以承擔重力或沖擊,輕輕一碰就可能折斷。比如,走路時不小心踩著果皮或被雜物絆了一下就會跌倒。前撲易致前臂骨折;後跌易致大腿髖部骨折;臀部著地易致脊柱壓縮骨折;乘車受擠易致肋骨骨折;個別高危中老年人甚至在推窗子、舉重物、打噴嚏時,也會不可思議地發生骨折。中老年人一旦骨折,生活難自理,痛苦可想而知。因此,骨質疏鬆最大危害莫過於骨折。

6、什麼樣的人容易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受多重危險因素影響的復雜疾病,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等多方面。骨質疏鬆的主要危險因素和風險評估表如下圖:

骨質疏鬆症的主要危險因素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 (IOF) 骨質疏鬆症風險一分鍾測試題

與關注骨質疏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