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化療後會骨質疏鬆嗎

化療後會骨質疏鬆嗎

發布時間:2020-09-05 21:44:32

1、化療後骨質疏鬆情況是否與後期的骨侵潤有關系

至少我沒看到有關聯的報道,又不是與雌激素等相關的腫瘤。但腫瘤骨轉移後,可能會導致骨質流失,需要及時用雙磷酸鹽類抗骨質疏鬆葯物做對抗治療。挑戰霍奇金版朋友說的有理權,長期使用地塞米松會導致以後也容易出現骨質疏鬆。 查看更多答案>>

2、為什麼化療後會出現全身沒力氣,沒胃口的情況

化療反應哦~你不用擔心的哈~我一般是吐完之後便會有胃口了。。或者是喝一口雪碧(百試百靈!),但是不要多喝哦,會導致骨質疏鬆的哈~

3、化療對骨頭有傷害嗎

化療作用於癌細胞時也破壞正常組織,對骨骼本身絕對有害,尤其對骨骼的造血功能影響較大。化療前、後都要實施支持療法,加快康復。還有,最重要的心態要好,泰然處之,一切都會好的。

4、化療後嚴重的骨質疏鬆怎麼辦,吃什麼鈣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分為葯物和非葯物治療。後者又包括飲食營養和體育鍛煉,根據骨密度的測量結果及其所具有的風險因素來決定是否採取葯物治療。 1 、 營養:良好的營養是正常生長發育的基礎。均衡的飲食、足夠的熱能以及適當營養都是包括骨組織在內所有組織發育的基礎。足夠而且適當的營養對每個人而言都是重要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過度追求苗條對均衡營養以及骨骼健康都是有害的。鈣是維持骨量峰值以及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的一個重要而且特殊的營養元素。在人的不同年齡階段飲食中都需要鈣的攝入。其他營養素亦同骨骼健康有關,如高蛋白飲食、咖啡因、磷和鈉都會影響鈣的平衡,但它們對正常鈣攝取的人群的影響並不明顯。 2 、 體育鍛煉:經常從事體育鍛煉有利各年齡組人群的身體健康。體育鍛煉對於骨骼健康的特殊影響已得到隨機的臨床實驗和觀察研究的證實。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青少年的體育鍛煉非常有助於提高骨量峰值。老年人在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 攝入前提下進行鍛煉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骨礦密度的下降。老年人,甚至是> 90 歲的老年人通過鍛煉也會明顯增加肌肉體積和力量。 3 、 基礎性葯物治療(鈣和維生素D3 ):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的攝取對於達到理想的峰值骨量和在一生中保持其骨量非常重要。鈣劑補充有助於維持較高的骨礦密度,僅通過單純口服補鈣無法糾正骨對鈣元素的利用障礙,事實上,人體內鈣的平衡可以通過低劑量的活性維生素D 補充而保持。因此骨質疏鬆時維生素D 的缺乏比鈣的不足更為重要,鈣只有在活性維生素D 的作用下方能被骨吸收。 4 、 二磷酸鹽:二磷酸鹽是通過抑制破骨細胞的活動來預防骨丟失的抗吸收因子,可增加骨鈣素的水平。它可用來預防和治療各種骨質疏鬆和一些骨代謝紊亂。代表葯物阿侖特羅,無雌激素的副作用且能減少骨折的發生率。 5 、 降鈣素:降鈣素是一種用於骨質疏鬆治療的肽類激素,它曾用於皮下注射而現在用於鼻噴入,此種用法為大多數人所接受而副作用相對較少。現在常用的為密鈣息鼻噴劑(鮭魚降鈣素) 。降鈣素可以提高脊柱的骨礦密度並降低脊柱骨折的危險性。雖然在大多數的臨床實驗中使用降鈣素,髖部骨礦密度沒有增加,但已表明髖部骨折的危險性有所降低。同時,降鈣素在代謝性骨病鎮痛治療中的地位是無法被取代的,是中等以上骨痛患者的首選葯物。

5、化療導致的嚴重缺鈣

可以這樣說,你家人僅是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骨老化的一種現象,不是化療導致百的。一般女性在三十歲左右,男性在四十歲左右就開度始了。骨質疏鬆開始的年齡和家族有關。不必大驚小怪。這是一。二骨質疏鬆不是缺鈣,所以也補不上。說骨質疏鬆是缺鈣的大夫,在這方面都不及知格。滿大街補鈣的宣傳是為商家盈利的,沒必要上當。三你說的那麼貴的葯估計是阿侖膦酸鈉一類的葯。你家人可能是乳腺癌轉移到骨,引起骨破壞,阿侖膦酸鈉可以減緩道骨破壞,但不能停止骨破壞。阿侖膦酸鈉不是補鈣的葯物。他可以進入骨細胞和骨細胞里的成分結合專,結合後的團塊不容易被破骨細胞吞噬、清除。四嚴重缺鈣?你家人化驗的血鈣是多少?應該正常吧?
回復專家: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屬院-骨科-周孟瀚副主任醫師

6、化療的不良反應

估計你媽用的可能是CAF方案,一般常見的化療反應(1)胃腸道反應

惡心、嘔吐反應常見於大劑量鉑類等化療方案,預防措施宜及時,5羥色胺受體阻斷劑有較好的鎮吐、止嘔效果。嘔吐反應一般在化療3~5天後逐漸減輕。

(2)泌尿系統

鉑類如順鉑主要表現對腎的損害,如果採用大劑量(每平方米60~100毫克)一天給葯,應給予水化並注意電解質平衡。也可採用將順鉑總量分割為4~5天給葯,無需水化,使用方便。常規劑量卡鉑對腎臟毒性較輕微,無需水化。

(3)骨髓抑制

可出現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下降,常發生在化療後10~14天左右。粒細胞集落生長刺激因子等葯品可酌情選用。

(4)心臟毒性

常見於反復多次大量使用蒽環類細胞毒性葯物,在其它聯合方案發生率較低。

(5)粘膜炎

常見於使用5氟尿嘧啶、博來黴素或Hu方案的患者,嚴重的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潰瘍,造成進食困難、疼痛、以至放射治療中斷,應及早給予抗生素、止痛葯以及支持治療等。

(6)其他反應

順鉑、5氟尿嘧啶聯合化療方案所造成脫發多是輕、中度的,阿黴素的應用可造成較嚴重的脫發;化療葯物流經的血管、皮膚常有硬結,色素沉著,嚴重者可發生紅、腫、熱、痛,常見於大劑量5氟尿嘧啶連續灌注,通過葯物濃度的稀釋及激素的運用可降低此並發症的發生。

7、化療後做什麼運動最好

澳大利亞艾迪斯科文大學教授羅伯特·牛頓表示,癌症患者切不可逃避運動,原則是少運動比不運動好、多運動比少運動好。澳大利亞的研究表明,接受化療的患者如能堅持運動,則治療效果更好,葯物殺傷癌細胞更加精準,患者的各項指標都得到改善,生存期更長,生活質量更好。反之,不運動的患者因癌症死亡的風險更高。但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僅12.3%的癌症患者有足夠的運動量,40.2%運動不足,高達47.5%的人基本不運動。「身體有很強大的自愈能力,運動可以喚醒這種能力,激活免疫系統,更好地抗擊腫瘤。」臨床實踐也發現,愛運動的人,化療效果更好。曾有一名40歲的女性罹患淋巴瘤,化療期間她仍然堅持每天跑步上班,而她的治療效果很好。美國紐約特種外科醫院運動專家喬丹·梅茨爾指出,千萬不要因為身體不舒服或疼痛就停止運動,否則癌細胞可能會繼續發展。如果跑不動了就走路,走路腿疼就改成游泳。「沒有人能替你去運動,一定要聆聽身體的聲音,並選擇適合的運動,堅持下去。」
在澳大利亞,患者一般在化療前20分鍾做運動,效果明顯提高。放療患者常出現骨質疏鬆,力量訓練對其非常重要。中國的太極拳、氣功、站樁等也是不錯的運動方式,能提高人的平衡能力和力量。運動也必須對症下葯、因人而異。癌症患者的運動,需要有氧和無氧相結合。力量訓練能增加肌肉量,減少脂肪含量。接受化療的過程中,肌肉越多,脂肪越少,則治療副作用越少、生存率越高、復發幾率越低。可中國人即使身體沒病,也不重視肌肉鍛煉。喬丹·梅茨爾說,許多中國人鍛煉就是拎著鳥籠子,到公園走一走,或者跳廣場舞,但這些活動量難以增加心率,對健康用處不大。肌肉本身就是一個重要器官,30歲以後肌肉逐漸萎縮,到老了肌肉萎縮得不敢動,就是年輕時鍛煉不夠。20歲左右,有氧和力量訓練的比例應該是8:2,30歲時應該是7:3,到70歲時應各佔一半。

8、化療後骨質疏鬆嗎?容易得風濕嗎?

你好,化療所致骨質疏鬆,和風濕性疾病沒有啥必然聯系,不必過於緊張

9、請問乳腺癌化療後的骨質疏鬆應如何治療?

吃鈣片加維生素D。補鈣一般不會引起或加重膽結石。在治療期間為預防腎結石可以多喝水。

與化療後會骨質疏鬆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