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老年人骨質疏鬆吃什麼最好?
1、海帶及蝦皮:海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其中每100克海帶中就有1100毫克的鈣,此外,海帶所含的褐藻酸鈉鹽可預防白血病和骨癌。蝦皮的營養極為豐富,也是一種良好的鈣源。
2、豆製品:大豆、黃豆等豆類食品所含的鈣都極其豐富,豆類食品經過加工後,所成的豆類製品,其鈣含量會明顯增加。研究表明,豆類製品的含鈣量與加工過程中的凝固劑量有關,因此,豆腐、豆腐乾、豆腐皮等豆製品的含鈣極其豐富,是良好的鈣源。
3、動物骨頭:動物的骨頭80%以上是鈣,平時多飲用骨頭湯,可有效的補鈣。煮骨頭時,滴加少許的醋,可促使骨鈣溶出,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
4、芝麻:芝麻是老年人常選的一類保健品,也是補鈣的來源,芝麻醬的含鈣量很高。吃面或拌菜時加點芝麻醬,也有補鈣的功效。有資料顯示,黑芝麻比白芝麻的補鈣效果更好。人體對鈣的吸收困難,因此補鈣需要長期堅持。
(1)肺癌與中年骨質疏鬆擴展資料
老年人骨質疏鬆不能吃的食物:
1、不能吃得過咸。吃鹽過多,也會增加鈣的流失,會使骨質疏鬆症症狀加重。在實驗中發現,每日攝取鹽量為0.5克,尿中鈣量不變,若增加為5克,則尿中鈣量顯著增加。
2、不能多吃糖。多吃糖能影響鈣質的吸收,間接地導致骨質疏鬆症。
3、不宜喝咖啡。嗜好喝咖啡者較不喝者易流失鈣。實驗發現,一組停經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中,有31%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而另一組骨質正常者中只有19%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
2、中年老人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系統性骨病,臨床上骨質疏鬆症是低骨量或者是骨組織微結構退變的一種全身性代謝骨病。其特徵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細結構破壞,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險性也大為增加,即使是輕微的創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細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病因明確,常由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如性腺功能減退症、甲亢甲旁亢、庫欣綜合征、1型糖尿病等)或各種全身性疾病引起。
骨質疏鬆的症狀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勞累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難等症狀。
2、脊柱變形。骨質疏鬆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3、胸椎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胸廓畸形,影響心肺功能;腰椎壓縮性骨折可能會改變腹部解剖結構,導致便秘,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4、脆性骨折。即在輕微外力作用下就可發生骨折。常見部位為胸、腰椎,髖部,橈、尺骨遠端等。其他部位也可發生骨折。發生過一次脆性骨折後,再發生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加。
骨質疏鬆年輕化的幾個因素
1、精神壓力大:如今中年男人壓力大,工作負荷重,容易促使男性性腺功能過早減退。當睾酮水平下降時,會引起破骨細胞分解速度過快、骨密度減少,由此使骨質疏鬆過早降臨。
2、運動時間少:運動不足,特別是負重運動不足,骨骼缺乏必要的刺激和「承重」,使成骨細胞活性降低,易造成骨質疏鬆。
3、過量飲酒:酒精會抑制新骨的生成,影響維生素D活化,導致男性過早與骨質疏鬆"結緣"。如果嗜酒無度,還可能導致「股骨頭壞死」。
4、抽煙:煙鹼可促使骨吸收增加,使血鈣升高,抑制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使鈣吸收減少。
六種方法可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1、定期檢查骨骼:定期到醫院檢查骨骼健康狀況,請醫生評估骨折風險。已確診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應遵醫囑積極堅持治療。
2、改掉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吸煙、酗酒對骨骼的傷害非常嚴重。要保護骨骼健康,改變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非常重要。
3、不要過度減肥:臨床發現,體重偏低的人比體重正常的人更易發生骨質疏鬆。因此,對於女性而言,最好別過度追求苗條。
4、經常鍛煉:每周應鍛煉3~4次,每次30~40分鍾。鍛煉項目可以多樣化,抗阻訓練和力量訓練相結合。
5、及時補充維D:及時補充維生素D十分關鍵,可以每天曬太陽15分鍾。日常飲食可多吃奶製品、魚類、魚肝油、堅果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或者適當補充維生素D補劑。
6、預防意識在心中:45歲前絕經、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葯物、有骨關節炎或吸收不良綜合症等病史、發生過骨折或有骨質疏鬆症家族史等人群,生活中更應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重視疾病的危害。在出現了類似的症狀以後,應該及早的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有效的治療,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癒疾病。
3、骨質疏鬆症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根據多項調查顯示,越
來越多的年輕人骨質健康已亮起紅燈。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中醫是怎樣治療骨質疏鬆症的,中醫葯在防治骨質疏鬆症方面具有優勢嗎?
4、中年最怕骨質疏鬆,牢記哪些方法,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在中年很容易發生。預防應該是骨質疏鬆症的主要治療方法。如果我們注意從年輕人開始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老年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將大大降低,由身體激素變化引起的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將降低。老年人骨質疏鬆症會逐漸使身體變矮、彎腰駝背,引起全身令人煩惱的骨痛,尤其是脊柱和骶髂關節承重部位。由於骨質疏鬆,骨骼的強度和韌性會降低,一些輕傷也會導致骨折。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一、增加鈣攝入量:無論哪個年齡段,人們都應該注意鈣的攝入,通過多吃含鈣的食物來補充鈣。雞蛋、魚蝦、豆類、牛奶、骨湯、海鮮和綠葉蔬菜含有豐富的鈣離子,可被人體吸收。它們應該合理匹配。多吃這些食物有助於增加鈣的攝入量。牛奶也是鈣的良好補充。喝牛奶的人比不喝牛奶的人患骨質疏鬆症的幾率低得多。
第二,一個人一生中應該養成不吸煙、少喝酒、少喝茶的好習慣。酒精和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及其毒素會導致成骨細胞中毒和破壞,導致骨量減少和骨質疏鬆。濃咖啡可以增加尿鈣排泄,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過量攝入鹽也會增加鈣的流失。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上述壞習慣。
第三是要適當攝入鈣和維生素D。聯合用葯效果更好。維生素D是鈣離子被骨髓吸收的載體,使人體對鈣離子的吸收成倍增加,效果更好。保持好心情,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壓力。過大的壓力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並影響正常的新陳代謝。適當調節情緒和自我壓力可以保持弱鹼性體質,從而預防骨質疏鬆症。
5、人到了老年的時候為什麼會引起骨質疏鬆?
人到了老年的時候會引起骨質疏鬆是因為人到老了,飲食會減少,免疫力還會下降,骨鈣的維生素自然而然也會缺少,從而引起骨質疏鬆。
導致老年人骨質疏鬆的原因很多,導致老年人骨質疏鬆的具體因素非常復雜。人們在年輕時骨質就開始墮落。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他們老了,如果不小心,他們會得骨質疏鬆症。骨質增生是中老年骨與關節的生理退行性改變,是人類衰老的必然結果。它的形成與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人群的骨關節及椎體的壓力和解剖生理特性密切相關。
臨床實踐也證明,當人體有骨刺時,並不一定會出現臨床症狀。在大多數情況下,骨質增生並不一定意味著它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生理組織反應。只有骨質增生無臨床症狀,無需刻意治療。只有骨質增生無臨床症狀,無需刻意治療。只有當確定骨質增生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時,才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如果骨質增生是脊髓的骨壓迫,骨質增生可以通過手術切除。
老年人骨質疏鬆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腸腎對骨代謝的負面影響,不良生活方式影響,繼承因素,激素水平等,這五種都是導致老年骨質疏鬆症的原因。如果老年人想預防骨質疏鬆症,可以多做戶外運動,也就是說,多出去曬太陽,讓紫外線照射皮膚補充維生素D;此外,在飲食中,還需要適當添加能被人體很好消化吸收的富含鈣的食物。
所以人到老了之後會引起骨質疏鬆就不難解釋了,但骨骼的退化並不是從老年開始的。一般在25歲時,骨骼開始發生變化。老年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長期埋藏的疾病。在年輕時養成的壞習慣的影響下造成的。
6、面對肺癌晚期怎麼辦?
肺癌屬於呼吸系統很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到了晚期一般沒有手術根治的機會,但是也不要放棄治療,肺癌晚期出現多發轉移,會有相應轉移部位的症狀,比如腦轉移可能會有顱內壓增高的表現,肝轉移可能會有右上腹脹痛、食慾減退、消瘦等等,骨轉移可能會有骨痛和病理性骨折。晚期肺癌要加強陪護,預防發生其他的問題。可以中醫保守治療,盡量減輕痛苦,延長生存期。
7、是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齡段都應該開始預防骨質疏鬆了呢?
你好,骨質疏鬆多見於絕經後婦女和老年男性,但該病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並非只是復老年人的專利。
如果骨骼健康生長,骨骼最強健的時期是20-40歲,也就是說該時期骨骼達到了最高的骨量和最好的質量,骨骼是否能達到最好狀制態,與遺傳和環境因素等有關。而一旦過了40歲,骨質流失的速度就超過形成速度,骨量開始下降,骨質逐漸變脆,隨著年齡漸漸增大,患骨質疏鬆或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可能性也增大。
骨質疏鬆並非是從中老年開始預防,而應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應該盡量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注意鈣和蛋白質的攝入,堅持體育鍛煉,適當的日光照射,以提高自己的骨峰值,對將來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
希望對你有幫助!
8、上了50歲,是不是真的特別容易骨質疏鬆?
中年人每天需要補鈣800毫克,如果達不到就已經處在缺鈣,有的人感覺很到哪裡不舒服,到了老年後身體的各方面免疫力低下,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比如睡眠不好,關節疼痛,有的人全身上下都痛,到了老年每天需要補鈣1200毫克.正常需求量是1000毫克 因為年齡大了吸收不好,所以有一部分是被浪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