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感覺我最近得了骨質疏鬆,我才19營養不良,偏瘦,我這么年輕就一身病,以後是不是過不了50
骨質疏鬆建議你可以使用含維生素D的鈣片進行補鈣,如鈣之緣片。飲食上建議增加含鈣多的有牛奶、海帶、蝦皮、豆製品、動物骨頭等的食用量,同時適量增加運動,多做戶外運動,增加接觸陽光的機會,因為紫外線可增加人體自身維生素D的合成,促食物中鈣從腸道中的吸收。
2、減肥會導致骨質疏鬆嗎?
3、瘦的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嗎
任何體質的人都會發生
4、減肥過度,造成骨質疏鬆了,還有救么?
當然有,首先要盡量吃好些,多做運動,不要再擔心胖瘦,或者常吃鈣片進行補救,有問題還可以找我哦!!!
5、骨質疏鬆都是因為缺鈣嗎?
缺鈣會引起骨質疏鬆,這是大多數人的認知,其實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缺鈣只是原因之一。專家向那些還在展示大背包、細高跟的美女們發出警告,這些時尚行頭或許讓你光彩照人,但你可曾想過,這些看似時尚的行為恰恰是骨骼健康的大敵!脖子僵硬、腰酸背痛都已經在向你發出抗議了,骨骼骨質也在不斷流失!有關骨質疏鬆的重難點問題,你又了解多少? 一、骨質疏鬆症——絕非簡單的「缺鈣」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代謝性骨骼疾病,特點是骨量減少,易於骨折。 老年人全身臟器功能減退,特別是腎功能衰退明顯,致使體內活性維生素D缺乏,繼而引起人體對鈣的利用率下降,骨量減少,並且肌肉平衡能力下降更易跌跤,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發生率也大大上升。此外,女性進入更年期由於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體內雌激素驟減,也會加速骨量丟失,加重骨質疏鬆症狀。 二、骨質疏鬆症的危害——隱匿起病 骨質疏鬆,骨量丟失本身,在多數時候並沒有症狀,因此醫學上稱其為「寂靜的流行病」。老年人只有當骨量丟失達到比較嚴重的程度,發生腰背疼痛、身高縮短、甚至骨折時,才會對骨質疏鬆引起重視。 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的死亡率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已經引起國際醫學界的高度重視。老年人因骨質疏鬆引起的髖部骨折,1年內死亡率高達20%,致殘率更是高達驚人的50%。 三、骨質疏鬆症的預防——飲食+運動+葯物 骨質疏鬆症的病理改變是不可逆的,故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首先,合理飲食,為了維持骨骼健康,每日人體需要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老年人每天鈣的攝入量應不少於800-1000毫克,含鈣高的食物包括各種奶製品、豆製品、芝麻醬、海帶、蝦米、深綠色的蔬菜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有禽類、蛋類、動物肝臟等。飲食攝入不足者應當補充鈣劑。其中孕婦,哺乳期婦女,老年人應常規補充鈣劑。 除了合理的飲食,維持每日適量的運動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適量的戶外運動,並保證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預防骨質疏鬆中具有重要作用。適當運動可以增加骨骼肌肉系統強度,對骨骼健康最為有益的運動是負重運動,如步行、慢跑、爬樓梯、網球、跳舞、太極等,均可強化骨骼系統,增強平衡能力,減少骨折發生機率。 重視居家安全,避免跌倒老年人或者是已經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需要重視。改善環境,避免跌倒等意外的發生。 就醫提示 您有以下情況時應及時就醫: 1、身材變矮、彎腰駝背,這是骨質疏鬆症的主要表現 2、腰背酸痛:活動加重,休息後疼痛減輕的腰背酸痛是由於骨質疏鬆症引起。 3、體型偏瘦、營養狀態差,厭食偏食或胃腸道疾病所導致的營養不良。 4、嗜煙嗜酒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因素。 5、年齡因素 在骨質疏鬆症的發病因素中占很大比重,在女性絕經前後,也就是45-50歲開始就應該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而男性一般在63-77歲之間開始出現雄性激素分泌減少造成骨質疏鬆症,也應進行骨密度檢查。 6、長期用葯、其他疾病,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的病人易患骨質疏鬆症,而甲狀腺疾病、糖尿病、多發性內分泌病、原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繼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支氣管哮喘病、肺心病、強直性脊柱炎、骨腫瘤引起的骨破壞等多種疾病都容易繼發骨質疏鬆症。 以上內容是對「」的簡單介紹,因此我們都知道了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有多種,缺鈣只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致病因素。
6、骨質疏鬆與減肥有關系嗎?
7、我今年46歲已經絕經5年,最近幾個月身體逐漸變瘦了是怎麼了
您好!絕經後因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很低,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心血管疾病及高血糖、高血症等病症。 您現在絕經5年,最近身體變瘦,建議到醫院做全面檢查,如婦科檢查、乳腺檢查、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及B超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查找消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