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幾歲骨質疏鬆?
可以服用增加骨密度的產品,聯合一些容易吸收的鈣片,改善肝腎功能,從根源上解決骨質疏鬆。
2、人在哪個年齡階段容易得骨質疏鬆?
1,最常見於絕經後婦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的骨質疏鬆。
2,老年性骨質疏鬆症,一般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
3,由疾病或其他原因所誘發的骨質疏鬆症。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症,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症,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等。
4,多見於8~14 歲青少年或成年,多伴有家族遺傳史,女性多。
希望能幫到你,祝你健康!
3、青年人骨質疏鬆的原因
新泰洪強醫院專家指出,「少運動,亂減肥,怕日曬」是導致年輕人骨質疏鬆高發的主要原因。
現代都市人運動少得可憐,他們上下班以車代步,上下樓以電梯代樓梯,以電話聯絡代替登門造訪,每天不是拚命忙於事業,就是以酒池肉林為陣地,夜生活過後又要補覺,這些佔去了大量體育鍛煉的時間。而都市中的中青年女性常因早上化妝,晚上洗碗刷鍋,節假日逛街購物而放棄了鍛煉的機會。據統計,約有73%的都市女性可能因「習慣性缺乏運動」而導致日後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
很多年輕女性都有減肥的習慣,約有98%的女性在減肥過程中,打亂了正常的飲食結構和飲食平衡。她們只食用蔬菜水果,將一切與脂肪有關的飲食都拒之門外。孰不知,脂肪是身體攝取鈣質等營養素的重要橋梁,而蔬菜水果等粗纖維及鈉鹽攝取過多會造成鈣質吸收障礙。通過節食來減肥,在減去脂肪的同時,也會把骨骼減弱了,為日後的骨質疏鬆埋下隱患。
研究表明,在日照不足的國家,骨科病的發病率也較高。紫外線具有促進維生素D合成的作用,皮膚在接受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便可合成維生素D。若維生素D合成不足,戶外活動又少,骨質疏鬆就會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你的身體。
新泰洪強醫院專家同時指出,其實預防骨質疏鬆也不難。對於熱衷減肥的女性,只要合理控制飲食,適當增加鈣及維生素D的攝入即可;對於怕曬的女性,應選擇正確的防曬方法,如以面部曬太陽等,在懷孕和哺乳期要常在太陽下走走;至於運動過少的女性,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如快步走、爬樓梯、游泳、去健身房跳操等方法,適當增加運動量,以預防骨質疏鬆的侵襲。 如果你還有疑問,請繼續咨詢或者加我QQ,如果你對答案滿意,請你選擇為答案,有問必答祝你健康!
4、性別和年齡與骨質疏鬆的關系
根據劉忠厚教授等人對中國健康人群皮質骨和松質骨骨量變化的調查研究表明,骨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其骨量變化與年齡增長是有一定規律的。中國人骨量變化的生理規律一般可歸納為以下六期:一是骨量增長期,從出生~20歲以前,此期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量持續增加,男性骨量增加的速率大於女性。二是骨量緩慢增長期,在20~30歲,此期骨量仍在緩慢增加,男性與女性骨量的差距逐漸加大。三是骨量峰值相對穩定期,在30~40歲,骨量形成達到高峰,此期持續5~10年。四是骨量丟失前期,這一期男女的年齡范圍不同,女性為40~49歲,男性為40~64歲,最早的可發生在35歲左右,女性在絕經前期骨量呈輕微丟失過程。五是骨量快速丟失期,此期主要見於絕經後的婦女,她們的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此期約持續5~10年;男性不存在快速骨量丟失期。六是骨量緩慢丟失期,此期主要見於65歲以上的絕經後婦女。
以上說明年齡因素和性別因素與骨質疏鬆症的重要關系,男女均隨年齡的增長而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增加。女性自50歲以後患骨質疏鬆症者逐漸增加,因而特別將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稱為工型骨質疏鬆症,常見於50~65歲的女性。此型的特點是由於雌激素的缺乏而使骨小梁的骨吸收加速。此期婦女的骨折多發生在脊椎骨和前臂遠端。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又稱為Ⅱ型骨質疏鬆症,骨皮質和骨小梁的骨礦物質丟失是成比例的,骨折多發生於股骨近端和脛骨遠端,也可以出現椎體壓縮性骨折。由於生理上的差異和激素分泌的特點,男性的骨質疏鬆症發病年齡一般較女性晚10年左右。
5、成年人骨質疏鬆缺鈣辦法
剛好有人給我介紹一種美國產:樂力鈣,鐵加鋅加鈣咀嚼片,一天一片,一盒60片,28.5元。
日常食物中,鈣的來源以牛羊乳及乳製品為最好,不僅含量豐富,且吸收率高。已查明,蝦頭蝦殼中含鈣量很高,達2000毫克/100克,溶解度好,是一種生物蛋白鈣晶體的理想補鈣物,吃蝦取殼肉是不科學的!含鈣豐富的常用食物,除上述外還有豆類(黃豆、青豆、黑豆等及其製品)、核桃、芝麻、發菜、海帶等。
不過,請記住:補鈣最好是在飯前一小時空腹服用。
6、骨質疏鬆症可分為三大類有哪幾類
骨質疏鬆分為三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繼發性骨質疏鬆和特發性骨質疏鬆,病因各異。
原發性骨質疏鬆又分為兩型。其一為I型,即女性絕經後骨質疏鬆,與卵巢功能衰退、血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關。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減少,骨吸收遠快於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斷丟失而導致骨質疏鬆。這種類型的患者脊椎與橈骨下端骨折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其二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質疏鬆,主要病因是性激素減少和腎功能生理性減退,骨皮質和骨松質均受影響。這類患者除椎體骨折和前臂骨折外,還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
繼發性骨質疏鬆:由後天性因素誘發,包括物理和力學因素,如長期卧床等;內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垂體病變、腎上腺皮質或性腺疾病等;腎病、類風濕、消化系統疾病導致的吸收不良、腫瘤病變等;葯物的應用(糖皮質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劑等)。
特發性骨質疏鬆:指男性發病年齡小於50歲、女性發病年齡小於40歲的骨質疏鬆,無潛在疾病,發病原因不明。
骨質疏鬆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來的,但人們對骨質疏鬆的認識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深化的。早年一般認為全身骨質減少即為骨質疏鬆,美國則認為老年骨折為骨質疏鬆。直到1990年在丹麥舉行的第三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以及199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上,骨質疏鬆才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並得到世界的公認:原發性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為「國際骨質疏鬆日」。
7、骨質疏鬆症如何分型
從人體的氨糖量來講,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8、現在的成年人也會得骨質疏鬆的嗎?骨質疏鬆會時人身高變矮的嗎?
現在的人飲食結構及生活規律導致患骨質疏鬆年齡年輕化,骨質疏鬆導致的人身高變矮不十分明顯的,主要是骨硬度小,容易發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