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詞解釋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代謝性骨病變,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是其最大特點。
1)目前世界公認的診斷該病的金標準是雙能X線吸收法(DXA)的測定值。
2)骨質疏鬆症的常見表現為骨骼疼痛、容易骨折。
3)絕經後的女士或是年紀較大的男士比較容易患上此病,但是這一病症可發育任何年齡,且部分性別。
4)骨質疏鬆症不僅給患者本人帶來疼痛、脊柱變形以及骨折,活動受限,嚴重時生活不能自理,還容易肺部感染以及引發褥瘡等嚴重危害。而且,會給病人家庭乃至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1)骨質疏鬆名詞解釋擴展資料
預防骨質疏鬆症:
1)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育性疾病;
2)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葯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後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
3)成人期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基本措施,不能單獨作為骨質疏鬆治療葯物,僅作為基本的輔助葯物。成年後的預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4)盡量延緩骨量丟失的速率和程度,對絕經後婦女來說,公認的措施是及早補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劑。
5)預防骨質疏鬆患者發生骨折,避免骨折的危險因素可明顯降低骨折發生率。
2、骨營養不良名詞解釋
骨營養不良是佝僂病和骨軟病的總稱。
系指慢性腎小球腎病,有腎功能不全、尿毒症和酸中毒者出現了骨骼系統改變。它包括佝僂病或骨軟化症,囊性纖維性骨炎、骨質疏鬆、骨硬化和異位骨化五種情況。
慢性腎功能衰竭時,由於鈣磷代謝障礙及繼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維生素D3活化障礙和酸中毒等引起的骨病稱為腎性骨營養不良或腎性骨病。包括兒童的腎性佝僂病和成人的骨質軟化、纖維性骨炎、骨質疏鬆、鋁性骨病等。發生機制與下列因素有關高磷低鈣血症與繼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慢性腎功能衰竭時出現低鈣血症的原因是:①血液中鈣磷濃度之間有一定關系,當血磷濃度升高時,血鈣濃度就會降低;②由於腎實質破壞,1,25-(OH)2VD3生成不足,腸鈣吸收減少;③血磷升高時,腸道磷酸根分泌增多,磷酸根可在腸內與食物中的鈣結合形成難溶解的磷酸鈣,從而妨礙腸鈣的吸收。血鈣降低可使骨質鈣化障礙,導致腎性骨營養不良。
3、名詞解釋:骨質峰度
骨質峰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反映骨質疏鬆程度,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由於測量方法的日益改進和先進軟體的開發,使該方法可用於不同部位,測量精度顯著提高。除可診斷骨質疏鬆症之外,尚可用於臨床葯效觀察和流行病學調查,在預測骨質疏鬆性骨折方面有顯著的優越性。
4、名詞解釋,
1、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營養素,主要來自於植物的細胞壁,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樹脂、果膠及木質素等。
纖維以溶解於水中可分為兩個基本類型:水溶性纖維與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包括有樹脂、果膠和一些半纖維。常見的食物中的大麥、豆類、胡蘿卜、柑橘、亞麻、燕麥和燕麥糠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膽固醇,所以可讓血液中的血糖和膽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準之外,還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胰島素和三酸甘油脂。
非水溶性纖維包括纖維素、木質素和一些半纖維以及來自食物中的小麥糠、玉米糠、芹菜、果皮和根莖蔬菜。非水溶性纖維可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同時可經由吸收食物中有毒物質預防便秘和憩室炎,並且減低消化道中細菌排出的毒素。大多數植物都含有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所以飲食均衡攝取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才能獲得不同的益處。
膳食纖維的益處: 1.保持消化系統健康 2.增強免疫系統 3.降低膽固醇和高血壓4.降低胰島素和三酸甘油脂 5.通便、利尿、清腸健胃 6.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 7.平衡體內的荷爾蒙及降低與荷爾蒙相關的癌症
膳食纖維是健康飲食不可缺少的,纖維在保持消化系統健康上扮演必要的角色,同時攝取足夠的纖維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纖維可以清潔消化壁和增強消化功能,纖維同時可稀釋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和有毒物質的移除,保護脆弱的消化道和預防結腸癌。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膽固醇,所以可讓血液中的血糖和膽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
2、混溶鈣池//人體內的鈣,大約99%是以鈣鹽的形式存在於骨骼之中,其餘則以結合或游離的離子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統稱其混溶鈣池。骨骼中的鈣不斷地釋出進入混溶鈣池,混溶鈣池中的鈣也不斷地沉積於成骨細胞中,混溶鈣池不斷地從消化道中獲得鈣,也不斷地從體液中排出鈣,從而保持了人體鈣的平衡。為了維持這個平衡,人體每天都需從食物中獲得一定量的鈣,以維持正常的鈣代謝和骨骼的生長發育。
3、正氮平衡//攝入氮大於排出氮叫做正氮平衡。這表明體內蛋白質的合成量大於分解量。生長期的兒童少年、孕婦和恢復期的傷病員等就屬於這種情況。所以,在這些人的飲食中,應該盡量多給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4、蛋白質的互補作用//不同食物來源的蛋白質其營養價值不同,取決於該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與比值。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與比值接近人體組織蛋白質氨基酸的組成和比值時,其利用率高,營養價值就大。但是有些蛋白質,因一種或幾種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過低或過高,比值與人體組織不接近,則利用率低,生物學價值低。若將幾種生物學價值較低的食物蛋白質混合食用,則混合後蛋白質的總體生物學價值就能大大提高,這種效果就稱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因為各種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不同,甲食品所含的某種氨基酸,乙種食品則沒有;乙缺乏的恰又為甲所有。甲乙混合,相互補充,則混合後的氨基酸含量,比值就更接近人體組織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組成和比值,營養價值就大大提高。玉米與黃豆,單獨食用生物學價值僅分別為60、56,如以75與25的量混合後,生物學價值提高到76.
6、完全蛋白質//含有8種完整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即完全蛋白質.如雞蛋中的白蛋白和牛奶中的酪蛋白。
7、煙酸當量//維生素B5通常稱尼克酸或煙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煙酸是復合維生素B中最穩定的化合物,烹調時,煙酸在混合膳食中損失的量通常不超過15~25%。1、 參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
2、 參與脂肪的代謝,甘油的合成和分解、脂肪酸的氧化與合成。;
3、 能降低膽固醇的水平;
4、 參與蛋白質的代謝、氨基酸的合成和降解。
5、 在某種程度上防止復發性非致命的心肌梗塞。
8、限制性氨基酸//指食物蛋白質中一種或幾種必需氨基酸相對含量較低或缺乏,限制了食物蛋白質的其他必需氨基酸被機體利用的程度,使其營養價值降低的必需氨基酸。
例如:黃豆的色氨酸的含量很小,導致其他的AA不能被人體吸收,導致其營養價值降低。
9、必需氨基酸//人體必不可少,而機體內又不有合成的,必須從食行中補充的氨基酸,稱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共有8種: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如果飲食中經常缺少上述氨基酸,可影響健康。
5、骨質峰度名詞解釋
骨質峰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反映骨質疏鬆程度,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由於測量方法的日益改進和先進軟體的開發,使該方法可用於不同部位,測量精度顯著提高。除可診斷骨質疏鬆症之外,尚可用於臨床葯效觀察和流行病學調查,在預測骨質疏鬆性骨折方面有顯著的優越性。
6、骨切磋: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是PKP還是PVP
你提的問題是具有非常專業的問題,請帶上您的片子到醫院去了解。
這里選擇單側還是雙側穿刺,經皮椎體成形(PVP)還是經皮椎體後凸成形(PKP),骨水泥的注入時機和注入量,如何避免穿刺損傷以及骨水泥的滲漏等。需要考慮問題比較多,要根據你的身體狀況確定。
為方便其他網友了解情況,下面簡略介紹一下。
名詞解釋:壓縮性骨折 又叫脊椎壓縮性骨折,是指骨質酥鬆引起脊椎出現塌陷骨折。70歲以上60%-70%的人都存在骨質疏鬆情況。壓縮性骨折或楔形骨折是老年人一種不易被察覺的骨折。一般出現身高變矮,駝背都是脊椎壓縮性骨折的表現。壓縮性骨折常會導致胸腔壓縮,造成心、肺等臟器功能受影響。
經皮椎體成形術(PVP)是指經皮通過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體內注入骨水泥以達到增加椎體強度和穩定性,防止塌陷,緩解疼痛。其適應症主要是:無脊髓及神經根損傷的脊柱胸腰段單純性新鮮壓縮骨折;陳舊性脊柱壓縮性骨折嚴重後凸畸形並伴有骨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