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股骨頸骨折的表現

股骨頸骨折的表現

發布時間:2020-04-26 02:26:31

1、發生股骨頸骨折有何症狀?

老年人跌倒後,髖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即考慮有股骨頸骨折的可能性。患肢多有輕度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患髖疼痛,足跟縱向叩擊痛,腹股溝韌帶中點下壓痛。腫脹一般不明顯。有移位骨折病人,一般不能站立或坐起,無移位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人,傷後仍能行走,最後確診依靠X線片或CT檢查,對線狀或嵌插骨折尤為重要,及時注意骨折類型及移位程度。跌倒時,髖關節旋轉內收,臀部先著地,而造成股骨頸骨折,骨折後由於脈絡受損,氣血凝滯,阻塞經絡,不通則痛;活動時由於骨折端刺激臨近的經脈,使疼痛增加,故直接按壓骨折處壓痛明顯,在傷肢遠端做縱向叩擊,沖擊力傳至骨折端時亦產生疼痛。受傷之後,脈絡受損,血隘脈外,離經之血停積於皮下、廢理之間,一時不能消散,故髖關節腫脹。骨折後傷及筋脈,筋脈受損,束骨不利,故肢體失去杠桿和支柱的作用,產生劇烈疼痛、筋內痙攣、組織破壞則活動功能障礙,不能站立行走。由於骨折後肌筋牽拉使斷端移位,故患肢縮短。或因年老體弱,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而出現氣短、面色蒼白、神色憔悴、倦怠懶言、舌談白、脈細弱等症狀。

2、股骨頸骨折應該做哪些檢查?

一、在檢查方面,查體可發現患側大粗隆升高,表現在: 1.大粗隆在髂一坐骨結節聯線之上; 2.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縮短,短於腱側。X線照片能明確診斷。特別是髖坐關節正、側位片,可確定骨折類型、部位、移位情況以及治療方法的選擇。 二、本病的輔助檢查多利用X線檢查,按股骨頸骨折部的形態分為嵌入型和錯位型骨折。這兩型股骨頸骨折的骨折線可表現為緻密線和/或透亮線。緻密骨折線表示兩骨折端的骨小梁有重疊嵌插,而透亮骨折線則意味著兩骨折端有分離。 1、嵌入型股骨頸骨折無明顯錯位,通常股骨頸可見模糊的緻密骨折線,局部骨小梁中斷,局部骨皮質出現小的成角或凹陷,股骨乾的外旋畸形小明顯。此型骨折屬較穩定性骨折。由於骨折發生時外力作用的不同,股骨頭可發生不同程度的內收、外旋。前傾或後傾的成角畸形。如出現嵌入端成角畸形較明顯,或骨折線的斜度較大、骨折端部分有分離,或股骨幹外旋明顯時,提示骨折不穩定。 2、錯位型股骨頸骨折較常見,亦稱為內收型股骨頸骨折。兩折端出現旋轉和錯位。股骨頭向後傾骨折端向前成角,股骨幹外旋向上錯位,骨折線分離明顯。 三、另外,接骨折部位又可分型為: 頭下型:骨折線位於頭頸交界處;經頸型:骨折線位於股骨頸的中段; 基底型:骨折線位於股骨頸底部,大部分位於關節囊外; 頭頸型:骨折線上端在頭下,下端在股骨頸的中部,此型骨折近端的血供不好,不易癒合。【股骨頸骨折】其他相關疾病信息:

3、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股骨頸的長軸線與股骨幹縱軸線之間形成頸干角,平均127°。

兒童的頸干角大於成年人。在重力傳導時,力線並不沿股骨頸中心線傳導,而是沿股骨小轉子、股骨頸下沿傳導,因此形成骨皮質增厚部分。若頸干角大於127°為髖外翻,小於127°為髖內翻。從矢狀面上觀察,股骨頸的長軸線與股骨乾的縱軸線也不在同一平面上,股骨頸有向前的12°~ 15°角,稱為前傾角。髖關節的關節囊較大,從各個方向包繞髖臼、股骨頭和股骨頸。在關節囊包繞的部分沒有骨膜;在髖關節的後、外、下方則沒有關節囊包繞。關節囊的前上方有髂股韌帶,在後、上、內方有坐股韌帶,是髖關節的穩定結構。成人股骨頭的血運來源:股骨頭圓韌帶內的小凹動脈,提供股骨頭凹部的血液循環;股骨幹滋養動脈升支,沿股骨頸進入股骨頭;旋股內、外側動脈的分支,是股骨頭、頸的重要營養動脈。旋股內側動脈發自股深動脈,在股骨頸基底部關節囊滑膜反折處,分為骺外側動脈、干骺端上側動脈和干骺端下側動脈進入股骨頭。骺外側動脈供應股骨頭2/3 ~ 4/5 區域的血液循環,是股骨頭最主要的供血來源。旋股內側動脈損傷是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的主要原因。

股骨頸骨折分類如下。

(1)按股骨頸骨折線部位分類,頭下骨折、經頸骨折和基底骨折。

(2)按X 線表現分類,內收骨折(Pauwells 角>50°)和外展骨折(Pauwells 角

4、股骨頸骨折的分型有哪幾類

建議:按股骨頸骨折部的形態分為嵌入型和錯位型骨折。這兩型股骨頸骨折的骨折線可表現為緻密線和/或透亮線。緻密骨折線表示兩骨折端的骨小梁有重疊嵌插,而透亮骨折線則意味著兩骨折端有分離。另外,接骨折部位又可分型為:頭下型:骨折線位於頭頸交界處;經頸型:骨折線位於股骨頸的中段;基底型:骨折線位於股骨頸底部,大部分位於關節囊外;頭頸型:骨折線上端在頭下,下端在股骨頸的中部,此型骨折近端的血供不好,不易癒合。

5、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表現及治療?

⑴臨床表現病人有絆倒病史,傷側下肢呈外旋畸形,患髖有壓痛,下肢不能活動。檢查發現患肢縮短,Bryant三角底邊縮短,股骨大轉子頂端在Nelaton線之上,嵌插型骨折的病人仍能行走,疼痛較輕,但必有外旋畸形,有軸上叩擊痛⑵治療①外展骨折而無明顯移位的嵌插型骨折,可用持續皮牽引6-8周,3個月後可考慮扶杖行走②內收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頸骨折,可行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65歲(或60歲)以上病人的股骨頭下骨折,有移位或旋轉者,發生股骨頭血循環破壞性壞死的機會較高,可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對年齡過大,體力差,或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可行皮? 或卧床休息3個月後扶杖行走③兒童和青壯年的股骨頸骨折,多需手術復位內固定,且不宜負重過早

6、股骨頸骨折頭下型症狀有哪些

我今年一月二十九號因車禍致使左股骨頸頭下型骨折,於二月十三號做的空心拉力釘手術,內置了三顆空心釘,至今仍用雙拐行走 八月份復查X光片,說是臨床性癒合,骨折線模糊,未見明顯骨痂,未見股骨頭壞死變型,但我有時會出現隱隱的疼痛,他說這是正常的,是這樣的嗎?還讓我加強關節的鍛煉,但我又怕會再次的損傷到它 化驗、檢查結果(請使用右側的工具上傳): 請上傳您的檢查片子,以便醫生了解病情,給出診療建議。

7、股骨頸骨折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1.症狀老年人跌倒後訴髖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應想到股骨頸骨折的可能。
2.體征
(1)畸形:患肢多有輕度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
(2)疼痛:髖部除有自發疼痛外,移動患肢時疼痛更為明顯。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打時,髖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下方常有壓痛。
(3)腫脹:股骨頸骨折多系囊內骨折,骨折後出血不多,又有關節外豐厚肌群的包圍,因此,外觀上局部不易看到腫脹。
(4)功能障礙:移位骨折病人在傷後就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無移位的線狀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例,在傷後仍能走路或騎自行車。對這些病人要特別注意。不要因遺漏診斷使無移位穩定骨折變成移位的不穩定骨折。患肢短縮,在移位骨折,遠端受肌群牽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變短。
(5)患側大粗隆升高,表現在:①大粗隆在髂-坐骨結節聯線(Nelaton線)之上②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縮短,短於健側。
股骨頸骨折分類方法有多種,概括起來可分為3類:①根據骨折的解剖部位。②骨折線的方向。③骨折移位程度。
①按解剖部位分型:許多作者曾根據骨折的解剖部位將股骨頸骨折分為3型:頭下型、經頸型和基底型。其中頭下型和經頸型屬於關節囊內骨折,而基底型則屬於關節囊外骨折。頭下型是指位於股骨頸中部的骨折,基底型是指位於股骨頸基底部與粗隆間的骨折。Klenerman、Garden等人認為在X線片上由於投照角度不同,很難區分頭下型與經頸型。Klenerman、Marcuson及Banks均認為單純的經頸型骨折極為罕見。由於經頸型骨折發生率很低,各型X線表現受投照角度影響很大,目前此類分型已很少應用。
②按骨折線方向分型(Pauwels分型):1935年,Pauwels根據股骨頸骨折線的方向將股骨頸骨折分為3型:Ⅰ型骨折線與水平線夾角為30°;Ⅱ型骨折線與水平線夾角為50°;Ⅲ型骨折線與水平線夾角為70°。Pauwels認為,夾角越大,即骨折線越垂直,骨折端受到剪式應力,骨折越不穩定,不癒合率隨之增加。該分型存在2個問題,第一,投照X線片時股骨頸與X線片必須平行,這在臨床上難以做到。病人由於疼痛等原因,在攝X線片時骨盆常發生傾斜,而骨折線方向便會改變。同一股骨頸骨折,由於骨盆傾斜程度的不同,在X線片上可以表現出自PauwelsⅠ型至PauwelsⅢ型的不同結果。第二,Pauwels分型與股骨頸骨折不癒合及股骨頭缺血壞死無明顯對應關系。Boyd、George、Salvatore等人發現在140例PauwelsⅠ型病人中不癒合率為0,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13%。295例PauwelsⅡ型的病人中不癒合率為12%,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33%。在92例PauwelsⅢ型的病人中,不癒合率僅為8%,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30%。由於Pauwels分型受X線投照影響較大,與骨折不癒合率及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缺乏對應關系,目前較少應用。
③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Garden根據骨折移位程度,將股骨頸骨折分為4型(1961)。Ⅰ型不全骨折,股骨頸下方骨小梁完整,該型包括所謂「外展嵌插型骨折;Ⅱ型完全骨折,但無移位;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該型骨折X線片上可以看到骨折遠端上移、外旋,股骨頭常後傾,骨折端尚有部分接觸;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該型骨折X線片上表現為骨折端完全無接觸,而股骨頭與髖臼相對關系正常。Garden分型中自Ⅰ型至Ⅳ型,股骨頸骨折嚴重程度遞增,而不癒合率與股骨頭缺血壞死率也隨之增加。Garden分型在國際上已被廣泛應用。Frandsen等人對100例股骨頸骨折分別請8位醫生進行Garden分型,結果發現,8位醫生分型後的相互符合率只有22%。對於移位與否的爭議佔33%。由此可見,Garden分型中移位的判斷與主觀因素有密切關系。Eliasson等人(1988)建議將股骨頸骨折簡單地分為無移位型(GardenⅠ、Ⅱ型)及移位型(GardenⅢ、Ⅳ型)。
④AO分型:AO將股骨頸骨折歸類為股骨近端骨折中的B型。
B1型:頭上型,輕度移位。①嵌插,外翻15°②嵌插,外翻<15°。③無嵌插。
B2型:經頸型,①經頸部基底。②頸中部,內收。③頸中部,剪切。
B3型:頭下型,移位。①中度移位,內收外旋。②中度移位,垂直外旋。③明顯移位。
【診斷】
外傷史,髖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患肢典型的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患側大粗隆在Nelaton線之上,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較健側縮短,X線片及CT檢查,能確立診斷。

8、有關右股骨頸骨折的恢復問題。

骨折一般臨床1期骨痂癒合1個半月,3個左右骨折基本穩定,股骨頸骨折一般我們醫院要求3個月是不能負重的,你也沒說清楚究竟你女兒是否做了手術,如果做了手術,一般3個月左右去參加高考還是沒問題的,如果沒做手術而是保守治療的話,確實 今年高考就最好不要了,具體的注意事項,我覺得一樓那篇挺長的後面的出院醫囑,確實值得你借鑒

與股骨頸骨折的表現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