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楊麗萍骨折幾次

楊麗萍骨折幾次

發布時間:2020-04-26 01:49:03

1、楊麗萍參加過幾次春晚,分別是哪幾年?什麼節目?

1992年
1993年
1998年
2006年

2、楊麗萍舞蹈時骨折過嗎?

是啊

3、楊麗萍為什麼總是拄著拐杖

楊老師在綵排過程中受傷導致固執,因為要趕排新舞劇《春之祭》太投入,結果導致了身體骨折。畢竟年齡大了。為了藝術牽獻一生值得我們尊重。

4、楊麗萍生吃玫瑰花,真的可以保持身材嗎?

   楊麗萍是我國一級演員,也是著名的舞蹈家。楊麗萍也是一個很「瘋狂」的人,她為了舞蹈甚至可以去拚命的人,之前有很多關於她的報道,相信很多網友都有聽說過,她為了舞蹈藝術每天吃飯只吃幾粒米,也不吃肉,甚至為了保持身材,在舞台上能展示出更優美的動作,她還不惜抽出了自己的肋骨。

  楊麗萍也有過一段婚姻,當時因為丈夫想要孩子,而女性生孩子之前脂肪必需達到體重的22%才能受孕。但是楊麗萍基本沒有脂肪,像她這種對自己要求這么苛刻的一個人,懷孕簡直難以想像,所以楊麗萍在丈夫與舞蹈之間,她選擇了和丈夫離婚。


 除了這些,還有就是楊麗萍手,她的指甲留了幾十年,一直保持在5厘米,光手部護理費每年就要花十幾萬,指甲太長在也直接影響到她生活。例如,楊麗萍在吃飯時需要別人喂,就連上廁所還需要她人幫助,甚是多年來都沒有自己洗過澡。因為年紀的增加,骨質疏鬆等問題也難以避免,舞蹈中帶有很多高難度的動作,而現在楊麗萍老師的身體已經承受了那麼多高難度的動作了。就在前段時間楊麗萍在排練舞蹈時發生意外,造成腿上多次骨折,然而,傷情稍微好轉,她又開始忙活起來。


  近日有網友發出一段楊麗萍參加飯局的視頻,在視頻中楊麗萍生吃玫瑰花,據說這次的飯局是「土豪專屬」,菜餚單價都十分昂貴,這一頓飯的價格是41萬,然而在這桌昂貴的菜餚中,楊麗萍卻在生吃玫瑰花,身邊的人一副好奇的樣子看著楊麗萍,顯然是驚呆了。雖然玫瑰能做很多茶點,但是生吃玫瑰花還是少見。楊麗萍為了舞蹈做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可能生吃玫瑰花對她來說也已經是習以為常了吧,不然月宮擺了那麼多玫瑰花,總不是只為了好看吧?當下很多女生總愛說自己是仙女。其實楊麗萍老師才是真正的仙女,就連馮小剛導演都誇她「不是人而是精是仙」,楊麗萍老師是把自己活成了畫中仙。

5、楊麗萍個人詳細資料?

楊麗萍,白族,雲南大理洱源縣人,1958年生,女,中國著名的舞蹈藝術家。1986年,她自編自演的舞蹈《雀之靈》在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中獲表演和編導兩個第一名。她先後自己創作、編導、演出的許多舞蹈,多次在國內外演出,轟動國內外。她是中國舞台乃至世界舞台上最為絢麗的一隻孔雀! 一直以來,人們將這位從深山裡走出來的神秘舞蹈家稱為「巫女」——一位善於用肢體說話的人。台灣及東南亞的觀眾更稱她為「舞神」。對於這樣一個宛如傳遞著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個美麗動人的輕盈身影流泄出絲絲入扣的生命律動,感覺頗為驚人。 楊麗萍所舞出的純凈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藝術形象、特殊的靈慧氣質、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風貌里孕育出的藝術瑰寶。初看,令人贊嘆她的指尖細腕的微妙語言;續看,你會領悟到其舞蹈神韻中含有一份靈氣;而再三欣賞時,便可沉澱出一股雋永的心靈之美——在雲南遙遠的深山裡,生活著她和她的族人們,她們依附在大自然里。 從天地交合陰陽協調中獲取靈性,致使她對於生命、愛情與死亡具有一種本能而浪漫的意識,從而使她的舞蹈藝術獨辟蹊徑,自成風格。她是真正的藝術家、創作者、實踐者,真正獨一無二至情至性的舞者。 主要舞蹈演出劇目: 1、《月光》編舞:楊麗萍 楊麗萍一直以為女人就如同一樣有形和無形,所以她用抽象和變形的肢體表現了她的感情和月光的聖潔,我們在其中會看到舞蹈家是怎樣張開她那想像的翅膀。 2、《兩棵樹》編舞:楊麗萍 傳說中兩位相戀的人不能相愛,死後也沒能葬在一起,但他們的墳墓卻同時各長出一棵樹並緊緊的纏繞在一起,這就是人們傳說的連理枝。楊麗萍崇尚那種靈欲交溶的愛情,她創作的《兩棵樹》被評選為中國最受歡迎的舞蹈。 3、《嘎奇奇》 身,象徵著一個女人一生中都不會缺少愛。楊麗萍運用十個手指的巧妙顫動,象徵連綿不斷的春雨,這一動作設計被譽為獨特的創編。 4、《珠穆朗瑪》編舞:蘇東梅、何浩川、趙明珠 你聳立在人們心中,你立在藍天之下。啊!聖潔的珠穆朗瑪! 5、《火》編舞:楊麗萍 生在自然里的瓦族人,對火有著原始的崇拜,他們認為火就是太陽,太陽給大地帶來光明,點燃起人們對生命的所有慾望。楊麗萍將用她的手指腳指身體乃至她的心,點燃起生命之火。 6、《拉薩河》編舞:楊麗萍 藏族人每年有個沐浴節,她們每年那一天將在拉薩河裡沐浴,接受河水那母親般的呵護祝福,從而得到一個純凈的靈魂和一個無限的生命,這個舞是楊麗萍最新的作品。 7、《紅色誘惑》編舞:何浩川 她,似一團紅色的霧,令憨哥們迷迷糊糊;她,像一把熾烈的火,叫壯漢們失魂落魄。 8、《女兒國》編舞:楊麗萍 女人不去吃苦,日子那會過得甜?天上沒有個女人,天就不會亮;地下沒有個女人,地就不長草。 所獲獎項: 1979年 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劇《孔雀公主》曾榮獲雲南省 1979年表演一等獎。 1986年 她創作並表演的成名作---獨舞《雀之靈》榮獲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 一等獎、表演第一名。 1990年 應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閉幕儀式中表演獨舞《雀之靈》 1992年 她成為中國大陸第一位赴台灣表演的舞蹈家。 1993年 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她創作表演的雙人舞《兩棵樹》,獲得觀眾投票第一名。 199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予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 獨舞《雀之靈》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獎。 1997年 參加日本大阪國際藝術節演出,大阪國際交流中心授予最高藝術獎 菲律賓國家民間舞蹈協會贈予她為終身會員。 1998年 她編制導演並主演的電影《太陽島》榮獲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大獎。 2002年 出演《射鵰英雄傳》中梅朝諷。扮相驚艷,被稱為絕版梅朝諷。頗受好平。 2003年8月 出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並領銜主演的大型原生態歌舞《雲南映象》在昆明成功舉辦。受到全國各大城市巡迴演出的邀請,楊當時為了籌措《雲南映象》,買掉了雲南大理的房子,並拍了一電器的廣告(CCTV-2)。 楊麗萍給人的感覺是一個極感性的女人。她的藝術感悟力也極強,獨到的藝術思維方式和真實的生活體驗,造就了這位個性獨特的舞蹈家。 楊麗萍式的舞蹈風格,最大膽和成功之處在於她將舞蹈中原本動態的藝術表現形式,轉化為靜態的,而且她的舞蹈風格又大多源於自然和真實的生活。在楊麗萍的意識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實、最深刻的體現,通過感悟,她力爭用自己朴實的語言去構架人類最美的夢想。所有看楊麗萍舞蹈的人,都會進入她構架的如詩如畫的意境,都會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現出來的美所動容。 一九九九年元月,在西藏氣候最為惡劣的季節,楊麗萍去了拉薩進行創作生活體驗。在參觀大昭時,一縷極透的陽光從屋頂泄來,射在壁畫上,慢慢地在移動。楊麗萍突然眼睛一亮,旋身融入陽光之中,情不自禁的擺起來。她就是這樣地酷愛著舞蹈藝術。每當楊麗萍站在舞台上,看似每一次都是在重復她自己,但每一次又都是不同的,因為她每一次的舞動,既是自然的再現,同時又是一次藝術的重生。 她在舞台上,有一種深不可測的魔力,一舉一動,哪怕是一個休止符,都有如微風從一泓止水上空掠過,寂靜的身體里,便有了細浪追逐的聲音。她讓人動情於自己的感動,自己的發現,她的世界無需用人的語言便能讀懂。 楊麗萍的舞很純很純,離現實的炊煙很遠很遠,卻離我們心靈所渴求的東西很近很近。她的舞總是和「靈」、「魂」有關,藉助人們熟悉的意象來表現人的內心境界、空間、夢想和意識活動等等,她的舞總給人以超然、空靈、淡泊、抒情而又自我意識強烈的印象,她是一位真正的「舞蹈詩人」。

6、楊麗萍的故事

楊麗萍,雲南洱源白族人,生於1958年11月10日。她生活在父母離異的家庭,和兩個妹妹一個弟弟跟母親過。在楊麗萍的童年記憶里,大都與貧窮與歧視有關,但她有一份大多數人少有的快樂態度,從小酷愛舞蹈的她,沒有進過任何舞蹈學校,1971年從村寨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1980年後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以「孔雀舞」聞名,被譽為繼毛相、刀美蘭之後的「中國第二代孔雀王」,是國內第一個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青年舞蹈家。1987年被聘1986年她創作並表演了獨舞《雀之靈》,一舉成名。1988年被《北京日報》評為當年十大新聞人物之一。1989年電視片《楊麗萍的舞蹈藝術》面世。多年來她出訪世界很多國家進行藝術交流,相繼在菲律賓、新加坡、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台灣、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舉行專場舞蹈晚會。多才多藝的她還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太陽鳥》,並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榮獲評委會大獎。
一直以來,人們將這位從深山裡走出來的神秘舞蹈家稱為「巫女」——一位善於用肢體說話的人。台灣及東南亞的觀眾更稱她為「舞神」。對於這樣一個宛如傳遞著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個美麗動人的輕盈身影流泄出絲絲入扣的生命律動,感覺頗為驚人。 楊麗萍所舞出的純凈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藝術形象、特殊的靈慧氣質、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風貌里孕育出的藝術瑰寶。初看,令人贊嘆她的指尖細腕的微妙語言;續看,你會領悟到其舞蹈神韻中含有一份靈氣;而再三欣賞時,便可沉澱出一股雋永的心靈之美——在雲南遙遠的深山裡,生活著她和她的族人們,她們依附在大自然里。
從天地交合陰陽協調中獲取靈性,致使她對於生命、愛情與死亡具有一種本能而浪漫的意識,從而使她的舞蹈藝術獨辟蹊徑,自成風格。她是真正的藝術家、創作者、實踐者,真正獨一無二至情至性的舞者。
楊麗萍給人的感覺是一個極感性的女人。她的藝術感悟力也極強,獨到的藝術思維方式和真實的生活體驗,造就了這位個性獨特的舞蹈家。
楊麗萍式的舞蹈風格,最大膽和成功之處在於她將舞蹈中原本動態的藝術表現形式,轉化為靜態的,而且她的舞蹈風格又大多源於自然和真實的生活。在楊麗萍的意識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實、最深刻的體現,通過感悟,她力爭用自己朴實的語言去構架人類最美的夢想。所有看楊麗萍舞蹈的人,都會進入她構架的如詩如畫的意境,都會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現出來的美所動容。
一九九九年元月,在西藏氣候最為惡劣的季節,楊麗萍去了拉薩進行創作生活體驗。在參觀大昭寺,一縷極透的陽光從屋頂泄來,射在壁畫上,慢慢地在移動。楊麗萍突然眼睛一亮,旋身融入陽光之中,情不自禁的擺起來。她就是這樣地酷愛著舞蹈藝術。每當楊麗萍站在舞台上,看似每一次都是在重復她自己,但每一次又都是不同的,因為她每一次的舞動,既是自然的再現,同時又是一次藝術的重生。
她在舞台上,有一種深不可測的魔力,一舉一動,哪怕是一個休止符,都有如微風從一泓止水上空掠過,寂靜的身體里,便有了細浪追逐的聲音。她讓人動情於自己的感動,自己的發現,她的世界無需用人的語言便能讀懂。
楊麗萍的舞很純很純,離現實的炊煙很遠很遠,卻離我們心靈所渴求的東西很近很近。她的舞總是和「靈」、「魂」有關,藉助人們熟悉的意象來表現人的內心境界、空間、夢想和意識活動等等,她的舞總給人以超然、空靈、淡泊、抒情而又自我意識強烈的印象,她是一位真正的「舞蹈詩人」。
她的丈夫是美籍台胞,一米八的個子,燙卷的頭發留到肩膀,戴著一副眼鏡,很斯文的樣子,比楊麗萍大8歲,Tony的外形看上去頗有些藝術氣質。正因如此,幾乎在楊麗萍每場演出結束後都會有不知情的記者來采訪他,想聽聽他對《雲南映象》的觀後感,可每次Tony都只說一句「舞蹈方面我是個外行人」,然後就以各種不同的理由「逃脫」了。
Tony是美籍台胞,說話時偶爾會帶有一點台灣腔調。盡管看上去像是搞藝術的,但事實上他卻是一個商人,現在在北京做生意。記者從多方面打聽到,Tony在北京開了一家集餐飲、住宿、桑拿為一體的酒樓,經營狀況還不錯。
相戀4年走向婚禮
回憶起和楊麗萍相識的經過,Tony臉上充滿了幸福。「1998年,在北京我們同時參加了一個朋友的私人聚會,當時我對麗萍是一見鍾情,感覺很好,還主動和她打招呼。」說到這里,Tony笑了,「不過,麗萍對我好像不是一見鍾情,是後來被我慢慢地感化和打動的。」在經歷了4年考驗後,Tony和楊麗萍走到了一起,「我們在拉斯維加斯舉行了一個很浪漫的婚禮,一起共度我們幸福的時光。之後我們回到台灣又補辦了一個很大的婚宴,當時在台灣成為很轟動的消息。因為麗萍是第一位赴台灣表演的內地舞蹈家,她的演出在台灣引起很大的轟動,讓觀眾嘆為觀止。」
[編輯本段]楊麗萍談舞蹈表演
「過去的許多電視舞蹈專題片,缺乏舞蹈的視角,拍攝的方法僅是局部展示、過於表面化,與舞蹈的整體韻味不搭調。甚至於把舞蹈弄輕、弄飄,弄得不實在了。像姜鐵紅跳的《阿惹妞》電視上演過,現場看又是兩回事。」
「綜藝晚會令舞蹈本身越來越迷失自己,往往居於配搭角色。觀眾在電視里對舞蹈欣賞已經很難完整了。」
「現在舞蹈服裝也存在品位問題。就說安塞腰鼓,許多人都拍過,我看只有陳凱歌拍得好。黃土地上,農民穿土棉襖,腰系麻繩,那鼓敲得太捧了,原汁原味。不像有的腰鼓表演,穿得紅紅綠綠,連鼓都鑲上金邊邊,簡直變了味。」
「搞舞蹈太難了,綜合素質要求高,作品要好到極致才有觀眾。現在的大部分舞蹈還停留於歡娛、情緒化的程度。精品太少。題材選擇太重要了。」
[編輯本段]主要舞蹈演出劇目
1、《月光》
編舞:楊麗萍
楊麗萍一直以為女人就如同一樣有形和無形,所以她用抽象和變形的肢體表現了她的感情和月光的聖潔,我們在其中會看到舞蹈家是怎樣張開她那想像的翅膀。
2、《兩棵樹》
編舞:楊麗萍
傳說中兩位相戀的人不能相愛,死後也沒能葬在一起,但他們的墳墓卻同時各長出一棵樹並緊緊的纏繞在一起,這就是人們傳說的連理枝。楊麗萍崇尚那種靈欲交溶的愛情,她創作的《兩棵樹》被評選為中國最受歡迎的舞蹈。
3、《嘎奇奇》
身,象徵著一個女人一生中都不會缺少愛。楊麗萍運用十個手指的巧妙顫動,象徵連綿不斷的春雨,這一動作設計被譽為獨特的創編。
4、《珠穆朗瑪》
編舞:蘇東梅、何浩川、趙明珠
你聳立在人們心中,你立在藍天之下。啊!聖潔的珠穆朗瑪!
5、《火》
編舞:楊麗萍
生在自然里的瓦族人,對火有著原始的崇拜,他們認為火就是太陽,太陽給大地帶來光明,點燃起人們對生命的所有慾望。楊麗萍將用她的手指腳指身體乃至她的心,點燃起生命之火。
6、《拉薩河》
編舞:楊麗萍
藏族人每年有個沐浴節,她們每年那一天將在拉薩河裡沐浴,接受河水那母親般的呵護祝福,從而得到一個純凈的靈魂和一個無限的生命,這個舞是楊麗萍最新的作品。
7、《紅色誘惑》
編舞:何浩川
她,似一團紅色的霧,令憨哥們迷迷糊糊;她,像一把熾烈的火,叫壯漢們失魂落魄。
8、《女兒國》
編舞:楊麗萍
女人不去吃苦,日子那會過得甜?天上沒有個女人,天就不會亮;地下沒有個女人,地就不長草。
9、《心之翼》
編舞:蘇冬梅
改編:何浩川
心之翼托起古老又年輕的情感,大涼生因此而 青春 浪漫。索瑪花又有了新的傳說。
10、《雀之靈》
編舞:楊麗萍
這個題目體現了創作者對作品內涵的高度要求。舉手投足之間,看似孔雀「迎風挺立」、「跳躍旋轉」、「展翅飛翔」,但它遠遠超過了形態模擬,而是舞者――「孔雀」的靈與肉的交融、呈現。
11、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
藝術總監、總編導 : 楊麗萍
12、大型原生態歌舞集《藏謎》
藝術總監、總導演 :楊麗萍
[編輯本段]所獲榮譽與獎項
1979年 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劇《孔雀公主》曾榮獲雲南省1979年表演一等獎。
1986年 她創作並表演的成名作---獨舞《雀之靈》榮獲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 一等獎、表演第一名。
1990年 應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閉幕儀式中表演獨舞《雀之靈》
1992年 她成為中國大陸第一位赴台灣表演的舞蹈家。
1993年 在中央電視台 春節晚會 上她創作表演的雙人舞《兩棵樹》,獲得觀眾投票第一名。
199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予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 獨舞《雀之靈》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獎。
1997年 參加日本大阪國際藝術節演出,大阪國際交流中心授予最高藝術獎 菲律賓國家民間舞蹈協會贈予她為終身會員。
1998年 她編制導演並主演的電影《太陽島》榮獲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大獎。
2002年 出演《射鵰英雄傳》中梅超風。扮相驚艷,被稱為絕版梅超風。頗受好評。
2003年8月 出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並領銜主演的大型原生態歌舞《雲南映象》在昆明成功舉辦。受到全國各大城市巡迴演出的邀請,楊當時為了籌措《雲南映象》,買掉了雲南大理的房子,並拍了一電器的廣告(CCTV-2)。
「孔雀公主」楊麗萍,因其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為展現雲南民族文化做出了傑出藝術貢獻,從而成為內地2005年度惟一一位獲得該獎的人。

7、楊麗萍結過幾次婚

兩次婚姻,第二任是台灣的商人,他們還挺恩愛的,他們倆商量好了不要孩子,因為楊麗萍太瘦想要孩子要增肥,她老公為支持她跳舞所以決定不要孩子

8、讓人嘆為觀止的指甲剪了,60歲拄著拐杖出行,楊麗萍能否重回她的舞台?

以現在的生活狀況來看,很多人就非常喜歡關注娛樂圈的新聞。娛樂圈在生活中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有著娛樂圈的陪伴我們的生活也是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相信大家都認識楊麗萍吧,最近她也是娛樂圈中比較「火」的人物。

楊麗萍是一個非常受大家歡迎的女明星,但是在前段時間楊麗萍在訓練的時候,不小心把自己的腿摔骨折了。然後現在就不能正常走路,步行就需要拐杖的幫助。於是大家又非常的疑惑,楊麗萍是否能夠重回到他的舞台呢?今天就和大家分析分析,相信會對你有所一定的幫助:

1、肯定是有可能重新回到她的舞台。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無論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即使楊麗萍的腿摔骨折了,那麼到最後也很有可能重新回到她的舞台。楊麗萍這一生最愛的東西就是跳舞,她把她所有的才藝都展現給觀眾。當然她的努力也沒有白費,換得的全是觀眾好評。當她腿部受傷的時候,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

2、但是也很有可能不能回到舞台。

不能讓她回到舞台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是她的身體狀況,然後再是她的年齡受影響,所以我覺得回到舞台的可能性並不大。楊麗萍現在已有60歲,現在再加上腿部骨折,年齡大了之後身體恢復能力就會得到急劇的下降。當自己徹底恢復之後肯定還是會有後遺症,所以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在日常的生活中,關注娛樂圈的新聞的確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當楊麗萍出現骨折的時候,有很多人都為她擔心。當然這件事情無論放在誰的身上都不會希望發生,所以我們應該多為她祈禱,盡快恢復。

9、為什麼說楊麗萍身上只有六根肋骨

百傳言而已。
楊麗萍是中國民族舞領域最高成就的舞蹈家,以一隻《孔雀舞》紅遍國內外。楊麗萍的感情結過兩次婚,度為了保持身材和完滿事業,她放棄了要孩子的念頭。楊麗萍是個很知低調的人,但關於楊麗萍的傳言很多,據說她只有六根肋骨,其它的都去掉了。為了顯得瘦,還有人言之鑿鑿說她身材保持得這么道好,因為每天只吃一個雞蛋的蛋黃。身高1.65米,體重卻只有90斤。她的食譜是這樣的:早上9時喝一杯鹽專水,9時至12時喝三杯普洱茶;中午12時吃午餐,內容是一小盒牛肉、一杯雞湯和幾個小蘋果屬;傍晚吃晚餐,只有兩個小蘋果和一片牛肉。

10、楊麗萍簡介,故事

楊麗萍,1958年11月10日生於雲南,中國舞蹈藝術家,

楊麗萍出生在大理的一個白族人家,1971年從村寨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1992年,她成為中國內地第一位赴台灣表演的舞蹈家。2009年,憑借《雲南映像》姊妹篇《雲南的響聲》獲得成功,並成為中國第一個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舞蹈家。

2012年3月,寶馬贊賞楊麗萍女士在這些領域所付出的努力及所取得的藝術成就,並通過多種形式助推楊麗萍女士傳承民族民間藝術的夢想。雙方攜手成立了「雲南映象藝術傳承中心」,旨在幫扶雲南邊遠山區貧困青少年的藝術教育。10月,楊麗萍女士成為「BMW大師殿堂」的首位榮譽藝術顧問。

(10)楊麗萍骨折幾次擴展資料:

個人榮譽

1989年電視片《楊麗萍的舞蹈藝術》面世。多年來她出訪世界很多國家進行藝術交流,相繼在菲律賓、新加坡、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舉行專場舞蹈晚會。她還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太陽鳥》,並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榮獲評委會大獎。

個人生活

1988年,楊麗萍被調到中央民族歌舞團,很快就成了團里的台柱。此時,她與一名舞蹈演員相愛了。之後,他們都發現彼此的不適合。最終,楊麗萍結束了第一段婚姻。

1990年,她以獨舞《雀之靈》名揚海內外。楊麗萍的曼妙舞姿吸引了遠在美國一個叫劉淳晴的華人的關注。 劉淳晴出生於台灣一個商業世家,1995年春天,二人舉行了浪漫的婚禮。之後二人分手,劉淳晴也返回了台灣。

與楊麗萍骨折幾次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