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勞動法工傷賠償的標准
2、勞動法對工傷賠償
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需要先向工傷認定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賠償金額只有等勞動能力鑒定等級後才能最終確定。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知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道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專診斷證明等;
2、如果經過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
3、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屬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
3、大腿骨折屬於幾級傷殘,按照勞動法工傷該怎麼賠償
大腿骨折能評幾級傷殘必須由具備鑒定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傷殘等級鑒定。
要看治療後的百恢復情況,通過鑒定才能作出。根據傷殘情況,可能八級或九級或十級傷殘。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度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問資,八級傷殘答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2.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版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權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4、勞動法工傷賠償標准後弓骨折
1.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這個很關鍵,也是所有問題的前提,不申請工傷認定,一切都是白搭,如果單位不申請的話,職工個人就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2.如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拿到有勞動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後,醫葯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停工留薪期內(工傷治療、康復期間)工資按原待遇發放。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你們當地標准發放;
3.等傷情穩定後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工傷等級,然後按照傷殘等級向用人單位索要傷殘賠償;
4.根據你所說的傷情,結合《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 16180-2014,傷殘等級大約在10級左右吧,具體的結果要看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專家組的鑒定結論了;
5.工傷賠償:
(1)如果繼續在單位工作,不辭職的話,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10級工傷為7個月本人工資。
(2)如果選擇辭職不幹了的話,在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同時,還可以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的金額有你們當地制定,地區不同,賠償額度也不同,你可以撥打12333咨詢一下你們當地勞動部門。
6.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上述的義務,你們可以到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直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申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追問或直接撥打12333咨詢一下當地勞動部門!
5、工地工傷骨折賠償標准一般一次性賠上多少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三條 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6、勞動法工傷賠償 我爸爸在工地上班 不慎從5樓摔下 多發骨折 應該怎麼賠償 賠償的內容有哪些
這種情形比較復雜,首先先確定是走工傷程序還是人身損zd害賠償程序。兩者的區別在於,工傷程序是正式工人與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程序是提供勞務的個人遭受損害後要求責任人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如果你父親是建築公司的職工,那麼可以走工傷程序版。你應當拿著你父親和單位之間的勞動合同到勞動主管部門申請認定工傷。認定了工傷然後再做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出級別來就可以索要各項的工傷賠償了。這一種程序的周期很長,你自己要有思想准備。
如果你父親只是在工地上幹活而不是建築公司的正式職員,那麼你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向承建的建築單位主張人身損害賠償權。這種程序下,你到法院立案後通過法院委託鑒定機構鑒定你父親的傷殘情況,然後根據鑒定結果索要各種賠償。
建議你聘請律師處理一切事宜。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7、勞動法骨折十級傷殘應該補償多少錢
骨折十級傷殘應該得到的補償如下:
按照鑒定的傷殘等級,對照所在省出台的《工傷保險條例》對應的傷殘等級賠付標准進行賠償。
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台的《工傷保險條例》對傷殘的賠付標准都是不一樣的。
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台的《工傷保險條例》對賠償的標准和計算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存在一定的地域差異。
相關法律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