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小兒鎖骨骨折處理原則

小兒鎖骨骨折處理原則

發布時間:2020-04-25 10:45:53

1、出生嬰兒鎖骨骨折怎麼辦

新生兒鎖骨骨折是產傷性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有時症狀不明顯,易被醫生或家長忽略,如不能及時發現和治療,易造成嚴重後果。本病常發生於體重過大、分娩困難的嬰兒,男女比例為2:1。 本病的發生常由於胎兒迅速下降,前肩胛部擠向產婦的骨盆恥骨聯合處,使脆弱的鎖骨極度彎曲而發生骨折;助產人員牽拉胎兒肩部用力過猛,強拉胎兒娩出至骨盆口時,兩肩劇烈向內壓而引起。骨折多發生於中央或中外1/3段,呈橫形骨折,並有移位,也有不完全性骨折(青枝骨折)者。 如何才能早期發現鎖骨骨折呢? 對於有難產史、出肩困難的嬰兒應進行細致的體格檢查,將小兒頭部放於中位,檢查者由外向內沿鎖骨仔細觸摸,體會雙側鎖骨輪廓是否清楚,兩側是否對稱。正常時鎖骨呈S型,局部軟組織無腫脹及壓痛。鎖骨骨折時,觸摸鎖骨雙側不對稱,患側鎖骨有增厚模糊感覺,當觸到骨折處時患兒會哭鬧,兩上肢活動度不一致,患側上肢可能因活動時疼痛而呈現假性麻痹,痛肢緊貼胸部;局部軟組織可能腫脹、壓痛;有骨摩擦或骨痂形成。擁抱反射兩側不對稱,患側減弱或消失。 對於青枝骨折一般不需處理,對完全性骨折者,以前均以8字綳帶固定兩周,但現在主張對患側上肢應減少牽拉,避免病情加重,隨著小兒的生長發育,肩部增寬,錯位及畸型均可自行消失。預防在於提高助產質量及技巧。

2、請問這樣的鎖骨骨折要如何處理?

樓主網上查的不錯,12歲的孩子確實屬於青枝骨折。
治療鎖骨青枝骨折的原則:
1.新生兒無症狀骨折可不做特殊處理
2.6歲以下的鎖骨骨折一般不需要手法復位,明顯的成角畸形或錯位、較大的骨痂隆起多在6-9個月內通過再塑形而消失。
3.6歲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骨折有明顯成角畸形及明顯重疊錯位,為了減少將來的局部畸形,閉合復位後8字綳帶加石膏外固定是必要的(或者「雙圈法」外固定)。
從你所敘述的來看,你孩子的由原來的青枝骨折通過閉合復位後位置並無明顯改善反而發現骨折錯位更加嚴重。這里我請這位家長放心,青少年的鎖骨骨折一般不會有什麼比較嚴重的並發症。
建議:
1.到正規的醫院拍一張X線片
2.遵照專科醫師給你的建議
3.隨時和醫師保持聯系,並定期到醫院由醫師對雙圈進行調整

3、我的兒子鎖骨骨折並錯位,一個月了醫生要保守治療,我們要手術,醫生不肯。為什麼?

病情分析:
您好,最好還是按照醫生要求去治療為宜
指導意見:
鎖骨骨折如果只是輕度移位或錯位不嚴重的話,不必過於擔心,完全可以保守治療的,這個病原則上是能保守不手術,手術是二次創傷,有風險

4、鎖骨骨折後當時沒固定十年後能重新手術嗎

鎖骨骨折的治療原則為1.青枝骨折多為兒童,對無移位者以「8」字綳帶固定即可,對有成角畸形者,復位後仍以「8」字綳帶維持對位。對有再移位傾向的較大兒童,則以「8」字石膏綳帶為宜。zd2.成年人無移位的骨折,以「8」字石膏綳帶固定6~8周,並注意對石膏的塑形以防發生移位。專3.有移位的骨折,均應在局部麻醉下先行手法復位,之後再施以「8」字石膏固定,4.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指征包括開放骨折;合並血管、神經損傷的骨折;有喙鎖韌帶斷裂的鎖骨外端或外1/3移位骨折;骨折不連接。內固定方法可視骨折的類型和部位等不同,選擇「8」字鋼絲、克氏針或屬鋼板螺釘固定。也就是說,多數鎖骨骨折是 不需要手術的,不知道你為什麼10年後要求再手術???

與小兒鎖骨骨折處理原則相關的內容